张亦驰:敦煌壁画净土变的构图与分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画面构图类型 张亦驰:敦煌壁画净土变的构图与分类

张亦驰:敦煌壁画净土变的构图与分类

2024-07-11 15: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2

初唐净土变

题材方面,这一时期有西方变8铺,弥勒经变5铺,药师经变1铺。西方变不但在数量上占据了大多数,在构图和内容上对弥勒经变和药师经变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使几乎所有经变中都有水面和平台的出现。 220窟是初唐最早将通壁经变绘于南北墙壁上的石窟,其南北两壁均画净土变,有诸多画法,如在画面两侧布置楼阁、中央布置水池平台等,在初唐壁画中均具有开创性。南壁西方变,画面正中为一七宝池,中有西方三尊,环绕水池的堤岸上有诸多天人、伎乐、菩萨等人物,左右两侧各有一座二层高阁。画面正中宝树树冠上生有一座三间小殿,两侧虚空中还各有一座开拱券门、遍身彩绘装饰的小殿,由菩萨眉间的云气幻化而成。北壁的药师经变,严格来说表现的仍然是供养药师七佛的场景,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画中表现的水面平台,与北壁西方变形成了一种图底反转的对应关系,表明敦煌画家已经有意识地采用灵活的设计手法,结合不同题材的差异,将南北壁设计为对称而不完全相同的图像(图3~图5)。

图3

图4

图5

这一时期石窟中经变的题材安排,更常见的布置是在南北两壁分别画西方变和弥勒经变,并使画面构图和内容保持不完全相同的对称。典型的构图有两种,分别以321北壁和329北壁两铺经变为代表。

321窟北壁西方变画面中约有三分之一为虚空,水面上三个大平台一字排开,最前方有一道“凸”字形堤岸。画面两侧,在堤岸与平台之间的水面上布置一对楼阁,其后还有连廊向画面之外延伸。类似的构图还出现在71窟北壁、341窟南北两壁、335窟南壁以及205窟北壁净土变中,其中楼阁数目和出现的位置均不固定,但多靠近画面两侧。此外,虚空云气中漂浮的建筑,在弥勒经变中可认为是兜率天宫,在西方变中则可理解为是对经文中所描写的云气中有“楼阁万千”的表现。在这一类型的场景中,与构图有较强关系的是水面和平台的分布,而建筑画的位置和数量不确定性较强,因此可以用较为概括的水面和平台的关系示意这一类型的构图(图6,图7)。

图6

图7

以329北壁为代表的另一种构图,出现在329窟和331窟共4铺经变以及71窟南壁中,其特征为:画面中虚空段所占面积极小,主体被大片水面所占,水上按前后两排布置六个平台,主尊佛像位于前排中央平台,画面两侧和后排中央平台上多布置楼阁。在西方变和弥勒经变的题材区分上,主要差异集中在后排的中央平台,西方变中平台上仅安排一组楼阁,而弥勒经变则还会在楼阁之中安排未成佛的弥勒菩萨的形象。与321N构图类似,楼阁的位置和数目均相对灵活,与构图有较为密切关系的是水面与平台之间的关系(图8,图9)。

图8

图9

除了以上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构图,这时期另有两铺弥勒经变可以认为是构图上的特例。位于338窟窟顶的弥勒经变中没有水面平台,整组建筑群位于云气之中,被安排在画面的上方,画面下方表现下生经变的说法场景。位于215窟南壁的弥勒经变,在出版物中同样仅发表了局部,为表现兜率天宫的建筑画,推测画面的下半部分有水面平台。这两铺经变仍保留了一些隋代建筑画的特征,如将主尊绘于建筑室内,建筑以正立面的平面形象出现等(图10,图11)。此外,321北壁画面上半部分云气中的小型建筑群,也具有类似的特点。

图10

图11

总结初唐净土变构图的特征,可以看到,大多数净土变的画面均由水面平台与虚空两段构成。在初唐早期220窟壁画中,水池与水岸的界定关系清晰明确;而在相对成熟的321北壁、329北壁等壁画中,无边无际的水面横向布满了整幅画面,平台漂浮于水上,平台之间不同的组合方式成为区分画面构图最重要的特征。在平台之上和虚空中,画家通过安排标志性的关键内容来区分宗教题材,如弥勒经变中的兜率天宫、弥勒菩萨,西方变中表现九品往生的莲花化生等。作为建筑形象,二层楼阁常出现在画面的两侧,但在场景中的空间位置则不固定。

综合考虑图像保存的完整性和数量上体现的影响力,这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构图有两种,即以321北壁为代表的构图,虚空约占画面的1/3,水面上布置三个平台,建筑出现在画面两侧;和以329北壁为代表的构图,整幅画面几乎全部被水面占据,水面上分前后两排,布置六个平台。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净土变,无论其题材是西方变或弥勒经变,其构图均属于上述两种类型,表现的场景均为水面平台,而题材的区分主要体现在具体内容的不同。这种区分方法,与盛唐以后净土变题材与构图之间明确的对应关系,有明显的不同。

盛唐净土变

盛唐时期净土变题材与构图的关系基本确定,形成了以弥勒经变和西方变为代表的两种固定构图。

▷弥勒经变类

盛唐时的弥勒经变有23窟顶、33南壁、113北壁、116北壁、148南壁、208北壁和445北壁,共7铺。

就天宫建筑的表现而言,这时期与隋代、初唐的最大不同,是脱离了平面化的建筑形象,开始出现有进深感的庭院空间,有的还出现了完整的围合组群。盛唐早期的弥勒经变,位于组群中央的建筑多为有连廊的“一正二配”的三座单体,对于围合感的强调,或以水濠环绕四周,如208北壁,或在殿堂前方画城墙表现围合感,如113北壁(图12,图13)。可以认为,盛唐早期弥勒经变中表现的庭院虽然多为开敞式,但整体的发展呈现出四面围合的倾向,并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宫”或“城”的意向。

图12 盛唐早期兜率天宫中表现围合感的两种方式 208北壁

图13 盛唐早期兜率天宫中表现围合感的两种方式 113北壁

盛唐晚期开凿的148窟,在弥勒经变和天请问经变中,最终形成了四面围合的院落形象:天宫建筑为三组并联的院落,院内殿堂、楼阁错落布置,院落之间以廊庑相隔,“凸”字型的外廊环绕整组建筑。两铺经变中建筑布局完全一致,仅单体形式和人物形象稍作调整以示区分(图14,图15)。148窟南北壁这种将弥勒经变与天请问经变相对的模式,此后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布置,在中晚唐的不少石窟都可见到(图16)。

图14 148窟南北壁的天宫建筑形象

148北壁 天请问经变局部

图15 148窟南北壁的天宫建筑形象

148南壁 弥勒经变局部

图16 盛唐弥勒经变构图

▷西方变类

这一类型中共有西方变12铺:45北壁、66北壁、66南壁、103北壁、113南壁、148东壁2、171北壁、171南壁、172北壁、172南壁、217北壁、320北壁;药师经变1铺:148东壁1。

西方变的构图在盛唐时期同样经历了一定的变化,但与弥勒经变不同的是,这种变化并没有呈现朝同一方向发展的趋势,盛唐出现的两种不同的构图,在此后的时代中均有所延续。

出现较早、并延续了部分初唐特征的构图,其代表为217窟北壁的观经变,水面平台段占据了整个画幅的一半,位于画面前方的是一字排开的三座平台,平台上绘西方三圣及诸多净土人物;水面平台后方为一组十分丰富的建筑画,中央三座楼阁并列排开,两侧为相对自由的布局,其后方的廊庑呈反“凹”字形。从整幅画面来看,217北壁采用较高的鸟瞰视角,水面平台的平面布局表现清晰,建筑单体以楼阁为主,体量较小,整体退后,距离画面前景较远,楼阁与水面平台间有明确的前后界限,在画面中表现为水平的分界线。45北壁、66北壁、66南壁、103北壁、113南壁、171北壁、171南壁这7铺观经变也具有相同或相近特征,其中单体建筑以5座楼阁最为常见,少则有3座,多则如217北壁,有9座楼阁(图17,图18)。这种构图中也保留了一些与初唐净土变相似的画法,如在103北壁、171北壁、171南壁这三铺经变中,在画面靠下方左右边缘仍绘有面向中央的楼阁。

图17 217北壁及构图原型

图18 217北壁构图原型

西方变的另一种构图以172北壁为代表,绘有西方三圣的大平台位于画面的中心,其后方为一座体量较大的殿堂,左右两侧各有一座彼此相对的配殿或配楼,廊庑转角处有角楼,前方还有若干三个一组的小平台。这种构图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中央大平台的左右两侧和后部均有水面环绕,及建筑部分对水面平台的围合。与217北壁相比,建筑部分整体更靠近场景的前方,围合感较强,整体性和秩序性也较强,给人以更接近真实院落的感受(图19,图20)。属于这一种构图的净土变有148东壁1、148东壁2、172北壁、172南壁和320北壁。

图19 172北壁及构图原型

图20 172北壁及构图原型

中唐净土变

中唐时净土变最重要的变化有两点,其一是开始在一面墙壁上绘制多铺经变,净土变从水平展开的横构图转变为竖直构图,西方净土变中水面平台、建筑和虚空三段的比例与关系出现了新的调整,开始出现比较完整的两进院落;其二是随着吐蕃占据沙州地区,一些具有藏传佛教特征的壁画构图和吐蕃风格的建筑形象开始出现。整体而言,中唐净土变在构图上并无创新,主要继承了盛唐时期形成的固定模式,且开始出现程式化的创作趋势。

这一时期仍然按照弥勒经变和西方变两种类型讨论,此外,对受吐蕃风格影响的洞窟和壁画进行单独讨论。

▷弥勒经变类型

中唐时期纳入讨论的弥勒经变和天请问经变共有7铺,分别为弥勒经变:159南壁2、202南壁、231北壁3、358南壁;天请问经变:231南壁2、237北壁2、360北壁2。

天宫建筑在这一时期均被绘制为完整围合的院落,大致可分为独院与三院并列两种。独院式画法除了继承盛唐已有的表现形式,还常在院落两侧画出散落的殿堂建筑,或是在院落内左右两侧增加竖向的廊庑,使院落再次被分为三座并列的小庭院。三院并列的画法则画出彼此独立的三座庭院,中央庭院多为廊庑围合,两侧则有时会以水濠环绕单体的亭阁建筑,并对植物和景观也有所表达(图21~图23)。在这些画法中,三院并列的形象是中唐以前未曾出现、在同时期和之后则大量出现的(图24)。

图21中唐天宫建筑的三种形象——独院 358南壁

图22 中唐天宫建筑的三种形象——独院以廊庑划分为三院 202南壁

图23 中唐天宫建筑的三种形象——独立三院 231南壁2

图24 中唐弥勒经变的三院式构图

▷西方变类

中唐时期的西方变、药师经变以及其他相似经变数目较多,分布如下:

西方变11铺:7北壁、44南壁、112南壁、117南壁、154北壁1、159南壁1、197南壁、201南壁、237南壁、360南壁、379南壁;

药师经变4铺:112北壁、154南壁1、237北壁1、360北壁1;

其他题材经变6铺:112北壁、150北壁、154北壁2、154南壁2、154东壁、158东壁。

西方净土变在这一时期主要的发展变化体现在两点,其一是场景的进一步固化,盛唐时期出现的两种构图逐渐难以互相区分,经变画面千篇一律;其二是较为完整的两进院落的出现。此外,在使用西方变构图的各类题材的经变中,亦不乏横构图水平展开或画幅较大者,但在建筑群的组织上则趋于简化,不再有盛唐建筑画中宏大的场景。

按照建筑群与水面平台前后划分的关系,这时期的西方变仍可按照盛唐时期217北壁类型——水面平台与建筑前后分离和172北壁类型——建筑围合在水面平台三面进行区分,但更多的经变构图实际上折衷了这两种构图的形态,即建筑整体位于水面平台的后方,同时又有一定的围合感。

与盛唐217北壁构图相似的经变包括44南壁、112南壁、154南壁2、154北壁2、154东壁和197南壁,均为水面平台在前方,建筑在后方,且建筑形象一字展开。相比于盛唐时期,建筑部分的平面布局较为简单,均为一正二配的单体组合,在单体后方画一道直廊,有时廊庑之上还有钟楼和经楼对峙(图25,图26)。

图25 中唐西方变的第一类构图 154北壁2

图26 中唐西方变的第一类构图

以154北壁2为代表的壁画常见构图

第二类包括117南壁、158东壁、159南壁1、237南壁和360北壁1,其建筑呈反“凹”字形布置,与盛唐时期172窟构图基本相同,画面左右配殿位于主尊所在的中心大平台的两侧,建筑与大平台之间有较为明确的围合感,可以看到L形或T形连廊,转角处有角楼,有一部分还有第二进院落(图27)。

图27 中唐西方变的第二类构图 158东壁

具有折衷形态的第三类净土变包括7北壁、112北壁、154南壁1、154北壁1、201南壁、237北壁1、360南壁和379南壁,其建筑部分呈反“凹”形,有的也有第二进院落,但建筑与水面平台前后分离,关系并不密切(图28,图29)。

图28 中唐西方变的第三类构图 154北壁1

图29中唐西方变的第三类构图

以154北壁1为代表的壁画常见构图

▷吐蕃风格类

中唐时期的231窟和361窟,受到吐蕃风格的影响。这两窟中的弥勒经变和天请问经变与同时代相同题材的经变基本相同,但表现水面平台的5铺经变——231南壁1、231北壁1、361南壁、361北壁1和361北壁2,则与同时期同题材的经变有较为明显的不同。

从直观的感受来看,吐蕃风格的壁画中,会将净土世界的主要人物(主尊或西方三尊)画在建筑物之中,因此在画面正中有一个体量较大的建筑形象。这座中心建筑多带有明显的吐蕃风格,其斗栱为云纹状,檐下没有椽子,而是以一种雀替状构件支持,檐口饰以火焰宝珠,攒尖屋顶上装有山花蕉叶、相轮、仰月宝珠等,近似于二层楼阁式佛塔。

中心建筑与周围建筑、建筑与水面关系的处理上,则更接近于盛唐172北壁的画法,建筑单体之间的秩序感较强,建筑与水面有较为紧密的围合关系。此外,在吐蕃风格经变中,在场景的最前方还常画出山门及两侧的廊庑(图30)。

图30 中唐吐蕃风格净土变 361北壁1

▷晚唐—宋净土变

敦煌所在的沙州地区自中唐时期被吐蕃占据开始,其政治环境与中原地区逐渐不同。唐大中二年(848)张议潮率部起义,驱逐吐蕃,大中五年(851)唐王朝在敦煌设归义军,任命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自此敦煌进入汉族地方政权统治时期,直到北宋景祐三年(1036)为西夏所灭。这一时期沙州地区的政权交接相对平稳,敦煌学者一般将晚唐至宋代的莫高窟艺术看作连续的整体,且对这一时期的石窟艺术也持有整体性的观点。本文沿用这一观点,对包括晚唐、五代和宋三个艺术分期的归义军时期的壁画,仅按照时代先后顺序排列,不再区分讨论。

归义军时期的净土变,其风格基本是中唐时期的延续,其技法则日渐粗糙,细节日渐缺失,程式化严重,千篇一律,这里仅择净土变中出现新变化者给以说明。

弥勒经变和天请问经变共有10铺:9窟顶、12南壁2、12北壁2、85窟顶、138北壁、53窟顶、61南壁1、61北壁2、72北壁、55北壁3。这些经变在石窟中的位置发生了新的变化,一部分经变被绘制在覆斗型窟顶的斜面上;画幅变为梯形之后,构图中并列的三院可以较为充分地展开,三院均有廊庑围合,规模严整,一些大幅经变如85窟顶、138北壁还将中院画作城墙围合(图31)。其中较为特殊的是72北壁,画一正二配三座单层殿堂,后方有连廊,环绕殿堂与连廊之外的是一道方形水濠,正面有五座平桥,侧面各有两座桥,建筑布局与盛唐早期的画法类似(图32)。

图31 归义军时期的大型弥勒经变 85窟顶

图32 归义军时期弥勒经变的新变化 72北壁

表现水面平台的经变中,西方变共有5铺:12南壁1、85南壁2、61南壁2、118南壁、136北壁;药师变有9铺:12北壁1、18北壁、85北壁1、100北壁、61北壁3、98北壁1、146北壁、55北壁2、400;其他类似经变有9铺:85北壁2、156南壁1、196南壁、61北壁1、61北壁4、98北壁2、55北壁1、55东壁、307前室。这些经变大多延续前代画法,一部分在中唐出现的具有折衷性质的西方变构图的基础上,令建筑画中的单体变小而数量增多,在画面的中上方密集排布。一小部分重新回到了接近横构图的画面,采用了类似于盛唐172北壁的构图,但建筑组合方式简化,单体变小,廊庑细长,更像是中央法会的景框。吐蕃风格的影响在61北壁3、307前室、85北壁1、100北壁四铺壁画中有所体现。在后两者之中,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构图中,如将主尊安排在主体建筑室内,在场景最前方布置山面和廊庑等,而位于画面中央的建筑则已经转变为汉地风格。

这一时期的报恩经变和一部分思益经变,从对西方变的借鉴模仿,逐渐转向形成新的构图模式(图33,图34):画面中央为并列的三座体量较大的单体建筑,主尊多位于中央殿阁之内;建筑前方有一道曲折的水濠,水面上有桥梁。与西方变相比,这种构图在建筑和水面平台的组织上均有所简化,场景的进深感也随之减弱。采用这种构图的经变包括12东壁、85北壁2、85南壁1、138东壁、144北壁、156北壁、61南壁3、98南壁、108南壁、146南壁。

图33 晚唐报恩经变 85北壁2

图34 晚唐报恩经变及构图 85北壁2

文章作者丨张亦驰

图文来源丨旃檀精舍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