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以一种什么力量打动了青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电视网站山海情 《山海情》以一种什么力量打动了青年

《山海情》以一种什么力量打动了青年

2024-07-10 13: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电视剧《山海情》表现强劲、走红网络,迅速吸引了广大观众和网友的目光,也引发了文艺界的热烈讨论。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在读学生,一名生于福建、长于福建的青年,我补看了《山海情》之后也产生了很深的感触。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面对一个宏大厚重的历史主题时,如何找到一个“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精确角度、如何塑造一群平凡而伟大的人物,是对文艺工作者的巨大考验。一些作家在从事这类题材创作时,常常会走向套话连篇、曲高和寡的绝境,将文艺作品与人民大众割裂开来。这不仅背离了我们进行创作的初心,也不符合文艺工作发展的需要。

    值得庆幸的是,《山海情》这部影视剧没有走错方向,最终满足了青年对它的期待。

    这部电视剧中,“老戏骨”与“小鲜肉”在演技上的激烈碰撞,也满足了观众对演员水平的期待,增加了影视剧的整体张力。但一个影视作品要想“既叫座又叫好”,只有表面功夫是完全不够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不难发现,真正成就了《山海情》的,其实是背后支撑着的强大文学功底与艺术表现。

    首先,这部剧在选材上就值得细细品味。《山海情》以宁夏永宁县闽宁镇的故事为原型,给剧本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与灵感。从国家扶贫事业的大格局缩小到东西协作、对口帮扶的小角度,再由“闽宁合作”大方向落脚到宁夏西海固人民生产生活的小场景。随着全剧切口的不断缩小,所展现的内容却更加充实、全面、立体、真实,达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同时,整个影视团队也在还原真实状况上花了很多心思。尽管故事发生的时间在20世纪90年代,看似离我们并不遥远,但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还是使得那个年代与我们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 

    而《山海情》中的主要演员,都给观众一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感觉,从服饰、妆容、场景布置等各个方面都可以体现出剧组的用心。例如,《山海情》中在帐篷里吃饭、风一吹满嘴都是沙的情节,实际上是当时生态环境的写照。想在飞沙走石的干沙滩生存,“饮风咽沙”不是一种夸张的描写,而是他们真实生活状态的表现。但观众看来却没有很大的疏远感,无疑跟作品前期在场景上的渲染与铺垫是分不开的。

    另外,编剧在人物塑造上也很有个性化特点。尽管当时的时间背景已经是20世纪90年代,但“重男轻女”的观念在许多农村地区的老一辈人心里依旧是根深蒂固。剧中的李水花,却因为一口水窖、一头驴和两只羊的眼前利益被父亲“卖”给了别人,无情拆散了她与马德福青梅竹马的情谊。水花也没有因此就屈服,反而坐上了逃婚的火车,向旧观念、旧习俗发起了抗争,展现了新时期农村妇女的坚韧形象。曾有一些乡村主题的作品将矮化、丑化农民形象作为对比突显扶贫干部追求进步、目光长远、一心为民形象的手段,这实际上是不正确的。真正想要改变困难地区人民生活,所依靠的绝对不是外界的力量,关键就在于他们自己。如果以他们自己的思想转变过程作为展现的平台,就更能体现扶贫的真正主题——“扶贫必扶志(智)”。在这一方面,《山海情》无疑也是成功的。这也让人不由得想起了“活着三千年不死,死后三千年不倒,倒下三千年不朽”的西北胡杨,穿越亘古洪荒而来,一如勤劳勇敢的西北人民,在最艰难最险恶的环境下深深扎根在土地上、顽强地生活着。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有机会观看原声版的《山海情》,其实能够获得更加独特的体验。西北方言与闽南方言在同一个时空下的激烈碰撞,使得这部电视剧具有更强的可看性。所谓俗到极致方为雅,其实指的不是庸俗、低俗、媚俗,而是面向人民大众的“俗”,在同人民的密切联系中升华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也就是所谓的“接地气”。相信观众在观看《山海情》时的一大感受就是,扑面而来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其中洋溢着泥土的芬芳。正如电视剧的名字《山海情》,“山”代表的是坐落在西部山区的宁夏,“海”代表的是向海而生、因海而兴的福建,山与海因扶贫相遇,又因扶贫而情情相牵、心心相印。这样的故事,好像触碰到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打动着青年。

    《山海情》的编剧王三毛说:“编剧写剧本,除了要有国家视野的高度,只有扎根在百姓中间,才能看到百姓真正的问题、需求与国家意志的交集与融合点,你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其实这番话不仅仅适用于编剧,更适用于广大的文艺创作者。回望近年来影视作品的发展历程,从《海棠依旧》《人民的名义》到《山海情》《江山如此多娇》,从《战狼2》《红海行动》到《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实践充分证明,主旋律作品只有走进人民的生活里,始终忠于人民、准确反映人民的日常生活,才能够最终走进人民的心里,实现良好正向的循环。我们也期待能有更多的文艺作品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时代有所呼,作者有所应”,推动中国当代文学焕发新的生命力、开创新的境界。

    责任编辑:谢宛霏

防灾科技学院学生 陈力成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