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电子产品发展方向 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

2023-08-14 00: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电子信息】2023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报告(预测篇)(2023-03-29)

【摘要】  2022年,我国电子信息业持续发挥工业增长“稳定器”作用,生产增速保持领先。2022年全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高于工业总体增速4个百分点。预计2023年,外部环境的恶化将抑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需求,国内经济韧性发展又将为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注入活力,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格局重塑的大背景下,国内也将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电子信息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将下降1.7%。半导体、移动通信设备以及彩电等细分市场发展也将面临不同的压力。建议投资者可持续关注以下相关热点领域:ChatGPT应用开启AIGC新纪元,算力基础设施重要性凸显,建议关注芯片、光模块、视觉技术龙头企业;智能驾驶市场高景气延续,建议积极进入汽车电子领域;虚拟现实产业迎来发展窗口,建议重点关注产业链投资机会;5G+物联网联合推动下智慧家居市场可期,建议投资者关注产业链龙头。与此同时,高精尖领域“卡脖子”问题仍然存在,国内制造业生产成本上升,相关不确定性风险也值得关注。

【关键词】产业链,半导体,东数西算,虚拟现实,智慧家居

【电子信息】2023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报告(展望篇)(2022-11-30)

【摘要】  2022年,我国电子信息业持续发挥工业增长“稳定器”作用,生产增速保持领先。2022年1~9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高于工业总体增速5.6个百分点。预计2023年,“新基建”的快速推进将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创新也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望达到11.7%左右,集成电路、移动通信设备以及彩电等细分市场发展形势也将有所分化。建议投资者可持续关注以下相关热点领域:虚拟现实产业迎来重大政策利好,建议关注全产业链投资机会;碳化硅衬底发展前景广阔,国产替代大潮下业内龙头将受益;车联网潜力释放,车用DRAM将迎来广阔发展前景;5G+物联网联合推动下智慧家居市场可期,建议投资者关注产业链龙头。与此同时,高精尖领域“卡脖子”问题仍然存在,可能导致我国电子信息业供应链出现风险,加之变异病毒侵扰全球,相关不确定性风险也值得关注。

【关键词】新基建,半导体,虚拟现实,智能家居,车联网

【电子信息】2022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报告(年度篇)(2022-07-26)

【摘要】  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业发展承压,但生产增速仍在工业行业中持续领先。2021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增速较工业高6.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达11.6%,高于全国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5.5个百分点。集成电路、手机、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以及彩电等细分市场发展形势有所不同。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业企业出口交货值66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增速较上年加快6.3个百分点。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3%,增速比同期制造业(13.5%)、高技术制造业(22.2%)分别高8.8和0.1个百分点。2021年,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41285亿元,同比增长14.7%,累计实现利润8283亿元,比上年增长38.9%。预计2022年,国内外宏观经济降温将压缩行业需求,政策引导则将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行业发展将进入较低的增长区间,工业增加值增速约为10.1%。出口方面,全球电子产品需求已见顶回落,我国电子产品出口或将持续走弱;投资领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电子信息业仍是投融资热土;绩效方面,AR/VR/MR迎来更多落地场景,汽车电子将为行业提供增收新动能,但受上游原材料涨价危机叠加下游市场预期显著下滑,行业盈利难度将升级。

【关键词】市场需求,政策引导,半导体,东数西算,元宇宙

【电子信息】2022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报告(预测篇)(2022-03-31)

【摘要】  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业持续发挥工业增长“稳定器”作用,生产增速持续领先。2021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增速较工业高6.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达11.6%,高于全国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5.5个百分点。预计2022年,我国电子信息业在智能制造走深走实的推动下,仍将保持高景气度发展,集成电路、移动通信设备以及彩电等细分市场发展也将有所好转。与此同时,“东数西算”及“新基建”等相关工程的建设推进,将为电子信息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建议投资者可持续关注以下相关热点领域:“新基建”建设热情高涨,建议投资者积极争取相关地区及领域内的项目机会;“新三板”迎利好,建议关注具备北交所上市潜力的“专精特新”企业;半导体国产替代空间大,建议关注产业链薄弱环节重点企业;VR/AR有望在元宇宙概念加持下进一步发展壮大,建议关注全产业链投资机会。

【关键词】智能制造,半导体,东数西算,专精特新,元宇宙

【电子信息】2022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报告(展望篇)(2021-12-01)

【摘要】  2021年,国内支撑经济稳定恢复的积极因素增多,叠加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景气度回升,带动我国电子产业生产和出口均出现回暖态势。1~10月,我国电子信息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5%,高出同期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9%)5.6个百分点。从年内走势来看,我国电子信息业行业运行正逐渐回归常态,预计2021全年电子信息产业运行将呈现“前高后低”运行态势,工业增加值增速将保持至16.2%左右。展望2022年,电子信息制造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或维持在11.7%左右。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以下热点领域:一是云计算具备成长确定性,行业成长潜力较大;人工智能赋能企业降本增效,建议择机积极布局;新型显示技术有望加速渗透,建议关注投资机会;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突破,建议保持积极关注。与此同时,高精尖领域“卡脖子”问题仍然存在,加之变异病毒侵扰全球,相关不确定性风险值得关注。

【关键词】5G,国产替代,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

【电子信息】2021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报告(年度篇)(2021-08-02)

【摘要】  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突破,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2021年3月11日,“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明确了科技发展、创新已经成为未来我国发展工作的关键。在此背景下,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政策方面,我国正加大在基础、共性和关键领域的研发投入,积极抢占技术前沿高地;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5G、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强半导体相关领域核心技术攻关,鼓励外资加大对产业链薄弱环节的投资;推进西部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科技发展,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技术创新方面,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未来将向着全球化、梯次化的方向不断发展,通信技术以及光电子技术不断优化,应用程度也会随之增强。

【关键词】新兴技术,5G,新基建,半导体,芯片

【电子信息】2021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报告(预测篇)(2021-03-26)

【摘要】  2020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国电子信息业整体仍保持了稳中求进的运行态势。2020年,电子信息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7.7%,低于上年同期1.6个百分点。预计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业虽然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供需两端将基本可控,全年行业增加值增速将保持在20.3%左右。从子行业来看,5G手机普及率将进一步提升,5G基站建设数量前景可期;芯片自主可控仍是唯一出路,但芯片缺货涨价潮2021年或将继续;彩电大尺寸化进程将加快,从细分市场需求增长将成为厂商突围关键。2021年,我国半导体行业景气上行,功率半导体将成为国产替代的最佳突破“赛道”,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相关龙头企业融资需求;5G通讯传输设备及智能试听设备前景巨大,汽车电子及医疗电子将成为投资热点,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作用将更为凸显,市场规模将快速扩大,建议投资者长期关注。

【关键词】5G建设,自主可控,新基建,数字化转型,细分市场

【电子信息】2021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报告(展望篇)(2020-11-25)

【摘要】  2020年以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影响,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与上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1~9月,我国电子信息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低于上年同期1.7个百分点。预计2020全年,电子信息产业运行将呈现“前低后高”运行态势,工业增加值增速将保持至6.7%左右,2021年则有望达到10.2%左右。从子行业来看,通信终端设备市场短期内谨慎乐观,系统设备发展前景可期;华为禁令催生拉货及国产化替代效应,5G跟高速运算将成IC产业两大动能;更大尺寸成为彩电产品未来趋势,从细分市场需求增长是厂商突围的关键。2021年,我国半导体设备以及材料发展将进入黄金时期,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相关龙头企业;IDC行业进入高景气阶段,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IDC相关服务商;RISC-V架构迎来高光时刻,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相关龙头企业;5G手机换机潮来临,建议投资者关注射频前端细分领域龙头厂商的投资机会。

【关键词】新冠疫情,半导体,5G手机,细分市场,科创板

【电子信息】2020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报告(年度篇)(2020-07-17)

【摘要】  2019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整体发展增速低于上年同期。从供给上看,电子信息业增加值增速低于上年同期3.8个百分点,主要产品的产量增速相比上年下滑明显。从需求上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环境有所恶化,行业营收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4.6个百分点,集成电路、手机等产品的市场需求也有所下滑。从供求平衡情况来看,我国电子信息业供过于求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整体仍处于较高水平。展望未来,5G、工业互联网、智能化升级和数字新型基础设施的快速推进将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带来重要发展机遇。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国际间竞争加剧以及市场动力不足也将给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未来几年行业将进入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预计2020年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将恢复至0.1%。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新基建,集成电路,5G应用,智能制造

【电子信息】2020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报告(预测篇)(2020-03-27)

【摘要】  2019年,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行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我国电子信息业整体保持了运行平稳、转型加快的发展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高出全国工业平均增速(5.7%)3.6个百分点。展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行业发展,5G及“新基建”将成主要推动力,预计全年行业增加值增速将下降至9.1%。分子行业来看,5G发展刺激通信设备市场,行业景气度将有所提高;集成电路产业国产化将稳步推进,长期内或受日韩疫情影响发展不确定性加大;彩电市场喜忧参半,大尺寸化、智能化需求将释放。

【关键词】5G,集成电路,半导体设备,大数据中心

【电子信息】2020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报告(展望篇)(2019-11-28)

【摘要】  2019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回落明显。1~9月,电子信息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低于上年同期4.3个百分点。从子行业来看,手机市场延续低迷态势,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大幅提速,集成电路和彩电产量增速均下降明显。展望2020年,在5G、AI、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驱动下,电子信息行业的产业格局有望重塑,预计全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将达到11.2%左右。分子行业来看,移动基站设备行业进入上行周期,手机市场将加速升级转换;集成电路发展短期内压力较大,长期国产化替代前景可期;彩电行业未来将向中高端转型,大尺寸、超高清将成重要发展方向。长期来看,2020年,我国半导体市场国产化空间巨大,建议积极关注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融资需求。同时,5G+AI时代将开启手机散热刚需,建议关注石墨烯制备产业龙头企业。而“宽带中国”战略建设和信息消费的发展将使得国内数据中心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中西部地区IDC建设将陆续启动,建议关注领域内的投资机会,并警惕行业竞争风险及技术风险。

【关键词】5G建设,格局重塑,新兴技术,半导体,国产化替代

【电子信息】2019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报告(年度篇)(2019-06-28)

【摘要】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周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但是近年来在新兴技术的赋能下,行业开始呈现出远高于GDP发展增速的态势。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应用的逐步成熟降低了行业整体边际成本,同时,新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行业产品的升级和换代,推动行业持续快速发展。2018年,我国工业生产新旧动能不断转换,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处于结构调整期,运行相对平稳。1~12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行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13.1%,高出全国工业平均增速(6.5%)6.6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关键词】2019,电子信息,年度

【电子信息】2019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报告(预测篇)(2019-03-22)

【摘要】  2018年,我国电子信息业总体运行平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增速比上年小幅回落0.7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工业平均(6.2%)6.9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2019年,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受益于国家政策推动,预计全年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将达到13.5%左右。分子行业来看,2019年,通信设备行业结构调整主旋律不变,行业景气度将有所提高;集成电路行业发展中的不利因素累积,发展难度将增加;彩电市场将迎来恢复性增长,大尺寸化、智能化需求将释放。

【关键词】2019,电子信息,预测

【电子信息】2019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报告(展望篇)(2018-11-21)

【摘要】  2018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整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全年增速低于上年同期。主要是受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中美经贸摩擦影响,行业发展不利因素增多。2018年1~9月,电子信息行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速达到13.2%,低于上年同期0.7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增速约为13.7%。2019年,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带来的新应用领域和场景层出不穷,带动电子信息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格局有望重塑。预计2019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将达到15.6%左右。预计各子行业间的发展分化将更加明显,其中,通信设备行业进入上行周期,产业链各环节均将补强;集成电路市场逆势升温,行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彩电产业低价竞争延续,未来市场增长将主要依赖于出口。

【关键词】2019,电子信息,展望

【电子信息】2018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报告(年度篇)(2018-08-07)

【摘要】  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行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13.8%,高于上年同期3.8个百分点,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6.6%)相比也高出7.2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进入2018年,我国工业生产新旧动能不断转换,电子信息业运行也相对平稳,1~6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行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12.4%,高出全国工业平均增速(6.7%)5.7个百分点。未来随着高端人才日益壮大,人们需求推动,技术应用将进一步发展成熟,电子信息行业也将保持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预计2018年行业增加值增速有望达到12.7%,2020年则有望达到12.4%。

【关键词】

【电子信息】2018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报告(预测篇)(2018-03-23)

【摘要】  2017年,我国工业新旧动能转换成效初显,电子信息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增速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工业平均增速(6.6%)7.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7.7%,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2018年,政策、资金及技术三重因素驱动,电子信息产业前景可期,预计全年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将达到14%左右。

【关键词】

【电子信息】2018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报告(展望篇)(2017-11-24)

【摘要】  2017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整体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全年增速高于上年同期。尤其是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基础电子领域发展迅速,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景气度不断攀升。2017年1~9月,电子信息行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速达到13.9%,高出同期工业行业水平7.2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将维持在14%左右。2018年,随着“中国制造+互联网”的深入推进,我国对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政策资金持续加码,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迎来产业发展新机遇期。

【关键词】

【电子信息】2017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报告(年度篇)(2017-06-13)

【摘要】  2016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达12.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为8.4%。实现利润总额6464亿元,同比增长16.1%,行业平均利润率达到5.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与利润占全国工业比重达到10.6%和9.4%,分别比上年提高0.6和1个百分点。除直接经济贡献外,电子信息行业对社会生产生活的支撑作用也在不断增强。信息技术与工业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2016年我国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1.8%,工业企业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达到38.2%;异地协同设计、个性化定制、网络众包、云制造等新的研发生产组织模式不断涌现。金融、交通、医疗、教育、水电燃气等行业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化,基于安全可靠软硬件的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和推广应用逐步展开。此外,电子信息技术还在国防和国家重点工程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和“墨子号”等前沿科技实践中,中电科等一批电子信息企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

【电子信息】2017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报告(预测篇)(2017-03-20)

【摘要】  2016年,电子信息行业生产运行平稳。2017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将加快技术突破、加速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预计全年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将达到9.5%左右。分子行业来看,2017年,通信设备行业将以结构调整为主,产量增速或将放缓;集成电路将呈现产能扩张与先进工艺建设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彩电业价格上涨或成主旋律,将刺激彩电产量走高。2017年,基础领域的技术突破以及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将是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两个重点,行业各项政策方针及资本流向也将围绕这两项主题展开。

【关键词】

【电子信息】2017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报告(展望篇)(2016-11-25)

【摘要】  2016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增长维稳向好,且在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中扮演了新动能转换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发展空间广阔、政策环境良好的通信设备、集成电路等核心领域,对电子信息行业的增长起到了支撑作用。2017年,我国将深度推进两化融合发展,加上国家关于“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信息安全等宏观战略构想的全面落地,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共40篇文章 第1页  /  共2页     快速跳转到  第 页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