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23年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生物多样性考试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23年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23年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07-16 04: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

我们居住的城市北京,除了有 ① 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也是世界上鸟类最丰富的首都之一。

北京地处太行山、燕山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分布有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以及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蓟运河和大清河五大水系,有森林、灌丛、草丛、草甸、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北京在京津冀生态格局中具有 ② 的地位,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此外,由于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区,北京成为世界上鸟类最丰富的首都之一。目前,北京有确切记录的鸟类占全国鸟类物种数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在我国北方城市中独一无二。

一个环境越来越清新的北京,将不断发挥城市生态岛的作用,成为更多物种赖以栖息的家园。

2.根据文段内容,依次填入文中①②画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厚实 举足轻重 B.丰厚 举足轻重 C.厚实 举重若轻 D.丰厚 举重若轻

3.根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为第二部分标题横线处选择一种字体,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第三部分 保护北京城的精灵——北京雨燕

北京雨燕是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野生候鸟,被很多人视作“北京城的精灵”。北京雨燕即使是一种“活态文化遗产”,也是北京的一个“特殊生态符号”。这让北京雨燕成为了北京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

每年春夏晨昏之际,成群结队的北京雨燕都会现身京城。它们在古老高大的城门楼上追逐竞飞,成为古都北京一道鲜活而经典的生态风景。七月中下旬,北京雨燕又飞往非洲南部。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中的“玄鸟”,被古人奉为神圣。学者认为,“玄鸟”指的是北京雨燕。有学者说:“‘北京雨燕’应该就是中华早期文明的图腾原型。北京城的起源在‘燕山’脚下的西周‘燕都’古城,可以说,一个小小的‘燕’字与古都北京有着不解之缘。‘玄鸟’有祥瑞与守护之意,而北京雨燕已不离不弃地守护古都600余年。”

2021年在昆明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北京展区采用沉浸式手法,让观众跟着雨燕,打开超大型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可以说,北京雨燕已成为北京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目前,社会各界正携手保护雨燕。相信未来,这些与古都相伴的鸟儿能更加自由地翱翔于北京上空。

4.文段中画线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帮助修改。(2分)

5.文稿提到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入选教材的诗 (写篇名)中诗句“ ”就描写了鸟鸣叫的情形。(2分)

6.编审即将结束,你发现专栏还缺第四部分结语。请补写一句话,用上“了解”“学习”“探索”三个词语,以引起大家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视。(2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默写。(共4分)

7.第⑴~⑷题任选两题作答,第⑸题必答,所有试题须按序作答。

⑴ ,采葵持作羹。(《十五从军征》)(1分)

⑵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

⑶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分)

⑷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1分)

⑸中国古代仁人志士往往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你积累的古诗文中,能直接表达这种情感的句子是“ ”。(2分)(本试卷中已出现的句子除外)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第8~9题。(共6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8.下面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先记叙描写,再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的窘状,也表达了他的济世情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B.《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处处扣“壮词”来写:开篇壮怀激烈,梦中情景豪情万丈,结尾感叹壮志难酬,更添悲凉。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句式长短不齐,韵脚多次变换,有曲折跌宕之感,这更能表现诗人命运悲苦和对个人前途的绝望。

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醉”“挑”“看”,写作者醉时拨灯看剑,表明他醉了也不忘上战场杀敌报国之志。

9.两首诗词的场景(或环境)描写,都有精彩之处,请分别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赏析。(4分)

(三)阅读下面两则文字,完成第10~12题。(共7分)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0.结合语境,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⑴四时俱备 ⑵晓雾将歇 ⑶日光下澈 ⑷ 以其境过清

A.⑴完备,齐备 ⑵消散 ⑶穿透 ⑷介词,因为

B.⑴完备,齐备 ⑵消散 ⑶水清 ⑷连词,表并列,“并且”的意思

C.⑴满足,丰足 ⑵消散 ⑶水尽,尽 ⑷介词,因为

D.⑴满足,丰足 ⑵发散 ⑶穿透 ⑷认为

1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

理解:该句和结尾句首尾呼应,句中的“古”应指的是尾句提及的“康乐”公。

B.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翻译:夕阳落山,水中潜游的鱼儿一个个浮出水面。

理解: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共同描绘了朝暮的变化,呈现出山川的勃勃生机。

C.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翻译:(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去。

理解:通过对鱼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既写出鱼儿轻快自由,又暗示了作者的心情。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翻译:潭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一样交错不齐,看不到它的源头。

理解:句子将潭岸比喻成不齐的狗牙,与全文营造的清美之境不太吻合。

12.根据上面两则文字以及下面的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

材料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①;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②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③假我以文章④。会桃李之芳园,序⑤天伦之乐事。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材料二

(公)或醉且劳矣,则必即⑥醒心⑦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虽然,公⑧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曾巩《醒心亭记》)

①逆旅:旅舍。 ②以:道理,原因。 ③大块:大自然。④文章:错杂的色彩花纹。此指大自然中种种美好的形象声色。 ⑤序:通“叙”。叙说。 ⑥即:到达。⑦醒心:古亭名,为欧阳修所建。⑧公:指欧阳修。

古人徜徉于山水美景之时,还会述文抒情:陶弘景描摹山水之美,表现出娱情山水的闲适;李白记述春夜宴的情景,既发出“ ① ”的慨叹,也表达了生活的豪情;柳宗元描写小石潭的景色,含蓄抒发了自己 ② 之情;曾巩认为,令欧阳修真正快乐的不是美景,而是 ③ 、世多良才和万物各得其宜。(第①空用原文语句回答,第②③空用自己的话回答)

三、名著阅读(5分)

13.阅读名著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锻炼思维,体验情感,养成品德。班级黑板报拟推出好书推介专栏,请从你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一两部,结合书的主要内容和上述阅读名著的一种益处为该专栏写一则推介语。(70~100字,5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4~16题。(共7分)

材料一

随着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全面加快,京津冀地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经济、文化等交流频次激增,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为外来入侵植物的生存、逸出和泛滥创造了条件,增加了植物入侵风险。

京津冀外来入侵植物 。其次为大戟科、茄科, 豆科、十字花科, 柳叶菜科、玄参科。此外还有11科。

在目前已发布的中国危害较大的40种外来入侵植物中, 京津冀就有22种, 占比高达55%。美洲商陆、土荆芥、空心莲子草、长芒苋、刺果瓜等植物名列其中。

目前,外来入侵植物已经对京津冀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危害。如刺果瓜在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太舟坞山林地带的半山腰公路两侧大面积分布,使原有的槐树、榆树、侧柏、松树等100多株树木和灌木被严重攀援覆盖,其中2株已因缠绕枯亡。刺果瓜覆盖之处当地植物几乎不能生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极大。对于这类恶性入侵植物应严加防范, 限制其传播。

(《京津冀外来入侵植物》,崔夏等 文,《生物多样性》2022.8。有删改)

材料二

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安全,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颁布实施生物安全法,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机制逐渐完善,生物技术健康发展,国家生物安全管理能力持续提高。

严密防控外来物种入侵。持续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和应对,完善了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制度,建立了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协调机制,推动了联防联控。陆续发布4批《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制定《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共计公布83种外来入侵物种。开展了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防控灭除和监督管理。加强了外来物种口岸防控,严防境外动植物疫情疫病和外来物种传入,筑牢口岸检疫防线。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1.10。有删节)

材料三

以下是对历时十多年编撰而成的首部《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五卷本)总主编马金双博士的专访。

本刊:如果发现家里种的植物中有外来入侵植物,应该怎么办?

马博士:家里有外来植物不要紧,只要不是外来入侵植物就行。根据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等级划分,我们提出的具体建议是:发现4级和5级入侵植物要记录,以备后续观察;发现3级入侵植物必须报告或是报道,而且不鼓励栽培或在生产实践中使用;发现2级入侵植物,不但要报告或是报道,而且不允许栽培使用,也不允许进口;发现1级入侵植物,在2级入侵植物管理的基础上,必须根除。

(《植物界那些从“旅居”到“定居”的“外来客”》,徐蓓 文,《解放日报》2022.6.18。有删节)

14.根据材料一图表提供的信息,结合上下文,在材料一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分)

15.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国家陆续发布的4批《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制定的《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在推动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

B.我国已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防控灭除,未来将开始监督管理。

C.外来入侵植物中,等级数字越小对本土危害越大,反之,危害越小。

D.生物多样性保护上,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已迈出自己的步伐。

16.假如你是生物课代表,班委会想委托你就材料一提出的外来植物入侵问题,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代表大家在北京市人民政府网页提出建议。(至少三条,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20题。(共12分)

清涧的石板

贾平凹

到清涧县了。

车往前走,石川越发幽深,常常转弯抹角,便闪出一个开阔地来。村庄也多起来了,全簇在山根,身后的石层,一道一道脉络,舒长而起伏,像是海的曲线,沉浮着山村人家。人家都是窑洞,全然用着石板,那窑墙满是碎片立砌,一层斜左,一层斜右,像针织着的花纹,窑檐一摆儿用石板压起,如帽沿一般好看。间或就有了房子,房瓦是石板相接。

河岸上,有人在叮叮当当凿着,然后是举着钢钎,弯着了身子,努力地撬动,咯咯噌噌的脆响,是分木裂帛的声音,一页页石板揭了起来,小的桌面大,大的席片小。装在毛驴车上被拉走了,老头仰八叉睡在石板上吸烟,小儿却坐在车辕杆上赶驴,驴是不消赶的,他只是在车帮上吊一串小石板,用木棍敲着,叮叮当当,音亮而韵远。

旅人们不觉得寂寞了,眉飞色舞,感叹起这天地造物的奇妙了。

傍晚到了县城。县城不大,却依半山而筑,黑黝黝的一圈城墙,一色石板堆成,使人沉重而隐隐逼迫着一股寒气。走进城街,街巷极窄,两边建筑皆是石板所造,虽然这里一天前才下过雨,路却无尘无泥。有人从小巷深处走来,满巷一片响声,放开喉咙歌唱一阵,音嗡嗡而有韵,久久不散。市民衣着华丽,习俗却还古旧,家家老小在门前石板桌前坐了喝茶,或是在石板棋盘上对弈。虽有自来水,女子们不愿在家洗涤,全抱了衣服到城边的河里,赤脚下水,在那青石板上擂着棒槌。

天明起来,旅人们兴趣毫不减退,打问着石板的趣闻。旁人建议,到城外乡村里走走吧。到了乡村,几乎就都要惊呼不已了,觉得到了一个神话的世界。那一切建筑,似乎从来没有了砖和瓦的概念:墙是石板砌的,顶是石板盖的,门框是石板拱的,窗台是石板压的,那厕所,那台阶,那院地,那篱笆,全是石板的。走进任何一家去,炕面是石板的,灶台是石板的,桌子是石板的,凳子是石板的,柜子是石板的,锅盖是石板的,炕围是石板的。色也多彩,青,黄,绿,蓝,紫。主人都极诚恳,忙招呼在门前的树下,那树下就有一张支起的石板,用一桶凉水泼了,坐上去,透心地凉快。主妇就又抱出西瓜来,刀在石板磨石上磨了,嚓地切开,籽是黑籽,瓤是沙瓤。正吃着,便见孩子们从学校回来了,个个背一个书包,书包上系一片小薄石板,那是他们写字的黑板。

终于在一所石板房里,遇见了一个石匠。老人已经六十二岁了,正眯了眼在那里刻一面石碑。我们攀谈起来,老人话短而气硬。他说,天下的石板,要数清涧,早年这个村里,地土缺、贵,十家养不起一头牛,一家却出几个好石匠,打石板为生,卖石板吃饭,亏得这石板一层一层揭不尽,养活了一代一代清涧人。他说,当年陕北闹红①,这个村的石匠都当了红军,出没在石板沟,用石板做石雷,用石板烙面饼,硬是没被敌人消灭,却沉重地打击了敌人。他说,他的叔父,一个游击队的政委,不幸被敌人抓去,受尽了酷刑,不肯屈服,被敌人杀了头,挂在县城的石板城门上。游击队员连夜攻城,取下头颅,以石匠最体面的葬礼,做了一副石板棺材掩埋了。结果,游击队并没有垮掉,反倒又一批石匠参加了游击队……

老人说着,慷慨而激奋,末了就又低头刻起碑文了,那一笔一划,入石三分。旅人都哑然了,觉得老人的话,像碑文一样刻在心上,他们不再是一种入了异境的好奇,而是静静地作各人的思索了,问起这里的生活,问起这里的风俗,末了,最感兴趣的是这里的人。

“到山上走走吧,你们会得到答案的。”老人指着河对面的山上说。

走到山上,什么也没有,却是一片墓地。每一个墓前不论大小新旧,出奇地都立着一块石板——一面刻字的石碑,形成一片石板林。近前看看,有死于战争时期的,有死于建设岁月的,每一块碑上,都有着生平。旅人们面对着这一面面碑的石板,慢慢领悟了老人的话:是的,清涧的人,民性就是强硬,他们活着的时候,是一面朴实无华的石板,锤錾②下去,会冒出一串火花,他们死去了,石板却又要在墓前竖起来。他们或许是个将领,或许是个士兵,或许是个农民,或许是个村儒,但他们的碑子却冲地而起,直指天空,那是性格的象征,力量的象征,不屈的象征。

(《贾平凹散文精选》,有删改)

①闹红:指闹红军。特指刘志丹、谢子长等早期革命领袖领导陕甘地区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反围剿的革命历史。 ②錾(zàn):指在砖石上凿,在金银上刻。

17.本文从旅人的视角描述了作者对清涧的见闻和感受。根据你的理解,完成行文思路框架图。(每空不超过15字,2分)

18.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文中第八段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2分)

19.找出文中与第三段画横线句表现力相同的一个句子,并简要分析。(第八、十段画线语句除外,4分)

20.阅读文章过程中,有同学发现结尾画双横线句“石板”一词出现了两次,他想为此做个批注。阅读全文,帮助完成下表。(4分)

结尾段句

批注

他们活着的时候,是一面朴实无华的石板,锤錾下去,会冒出一串火花,他们死去了,石板却又要在墓前竖起来。

①两个“石板”分别是什么意思?

②由此体现作者怎样的写作意图?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1~23题。(共7分)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这是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生物多样性之于人类,其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一旦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就要受到影响。在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的当下,能否真正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生物圈生命维持系统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关乎一个国家的未来。

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我们必须保护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生物多样性。在保留了全国三分之一物种的云南省景东县,当地为了保护独有的生态资源,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法规条例,设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对领导干部实行生态环境工作一票否决制。虽然一年工业产值要少大概20亿元,但该县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价值每年超过500亿元。在中国,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各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保护和发展并不矛盾。

合理、可持续的利用,是对生物多样性的一种保护。我们完全可以从保护自然中找到不少发展机遇。在四川等熊猫栖息地,相关部门培训组织群众养殖蜜蜂、种植南五味子,帮助他们拓展致富渠道;在内蒙古库布齐①,经过30多年的生态治理,绝迹多年的狐狸、山鸡重回这里安家,生物种类增长了10倍,当地百姓通过服务生态旅游,实现了有效增收。进一步拓宽参与渠道,完善激励政策,为各类社会主体和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指南和规范,我们才能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

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全球性挑战,全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期待各方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战略,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

(吕晓勋 文,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2021.10.11。有删改)

①库布齐:指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经治理,2015年荣获联合国颁发的年度土地生命奖。

21.根据你对全文内容的理解,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主要看法。(30字以内,2分)

2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哪一则更适合做上文第二段的论据,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材料一: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依照规律运作的。(康德)

材料二:

80%的人类食物来自于超过20类植物,但是人类衣食住行所使用的物种超过40000种。世界上80%的药物来自自然资源。生物资源还提供工业原材料,如纤维、石油、染料、橡胶、水、木材等。若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提供粮食、纤维、医药、淡水、作物授粉、过滤污染物、防止自然灾害等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都会面临威胁。没有了生物多样性,人类将面临食物不足、清洁水源缺乏、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世界将充满各种废弃物。

23.班会课上,大家就“生物多样性”交流看法。阅读下面材料,基于上文的主要观点,选出不符合文意的一项。(2分)

海南长臂猿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定为极度濒危,名列全球25种濒危灵长类物种之一,目前仅分布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

据了解,为恢复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生态,自2005年起,海南省林业部门改造修复海南长臂猿栖息地5000多亩,种植超过30万株长臂猿喜食的乡土树种。“贴心的”当地林业工作者还在森林经常滑坡处种下成片本土树苗,并搭建绳桥,以供它们穿越滑坡地带。

近年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还不断落实天然林保护政策,把伐木工转化成护林员、护猿人,加快智慧雨林系统建设。如今,海南长臂猿成为全球20种长臂猿中,唯一呈种群恢复状态的物种。预计到2035年,海南长臂猿个体数量可增至60至70只。

(取材于新华社、《焦点访谈》同类文章)

A.为拯救濒危物种海南长臂猿而设立国家公园,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B.在栖息地大量种植海南长臂猿喜食的乡土树种,保护不了生物多样性。

C.案例告诉我们,只要国家、地方和人们付诸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还是有可能的。

五、作文(40分)

24.世界是一个共同体。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共同体中,你遇到过什么样的人,又想在未来关注怎样的群体,抑或其它?由此,你会生出怎样的印象、感受或体会?根据你的理解,以“这世界那么多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⑴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⑵可写实,可想象。

⑶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⑷字数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东城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一)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3.5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选择题部分:(共6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答案

D

B

C

非选择题部分:(共6分)

4.答案:北京雨燕既是北京的一个“特殊生态符号”,也是一种“活态文化遗产”。

评分:2分。每处1分。

5.答案:《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评分:2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即该空不得分。

6.示例:让我们多了解生物多样性,学习生物多样性的知识,探索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新途径,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评分:2分。内容1分,表达1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默写(4分)

7.答案:⑴舂谷持作饭 ⑵浅草才能没马蹄 ⑶枯藤老树昏鸦 ⑷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位卑未敢忘忧国)

评分:共4分。第⑴~⑷题,每题1分;第⑸题2分。每错一字扣1分,扣完该题分为止。

(二)古诗词理解与欣赏(6分)

8.答案:C

评分:2分。

9.示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先借声音“怒号”、拟人化的动作“卷”写风势之盛、威力之大,再借“飞”“洒”“挂罥”“飘转”等动词呈现茅草的漫天飞舞、无处不在,写狂风肆虐,导致屋破,暗示了作者因天气变化而产生的焦虑心情。《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则借战斗生活(饮食、娱乐)和战前点兵、激烈的战争场面(追逐、射杀),用听觉、视觉、心理,以及联想想象进行了综合描绘,让人如临其境,由此令人体会到作者词尾喟叹的深沉与无奈。

评分:4分。每首诗各2分,即结合诗歌内容1分,赏析1分。

(三)文言文阅读(7分)

10.答案:A

评分:2分。

11.答案:C

评分:2分。

12.答案:①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②(被贬后)孤凄悲凉;③示例:天下安康,人民富足(或:统治者“无为而治”,人民丰足)。

评分:3分。每空1分。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3.示例:

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养成品德有作用。主人公保尔打仗时,不顾伤痛英勇搏杀;修建铁路时,身患肺炎仍忘我工作;全身瘫痪、双目失明时,仍在病榻上完成了自传小说。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坚忍不拔、永不言败的精神品质。

⑵《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充满想象,模仿想象能锻炼思维。前者的世界立体,既有人间、地狱,也有天宫、西方极乐世界,人物活动合情合理;后者属科幻小说,在海底有平原、峡谷和动植物等,构建时很需要想象力。

⑶《傅雷家书》《朝花夕拾》对体验情感有作用。傅雷在家书中关注着儿子成长,爱子之情溢于言表。鲁迅在平静叙述中渗透了真挚感情,如对淳朴善良的长妈妈的赞美和怀念,对藤野先生的敬慕等。它们让我体会到了人间真情。

⑷《昆虫记》《红星照耀中国》对体验情感有作用。《昆虫记》关注昆虫活生生的生命历程,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和赞美。《红星照耀中国》客观报道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奋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让我体会到他们对革命的忠诚。

评分:5分。结合名著内容,1分;围绕好处阐述推介理由,3分;语言表达,1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多材料阅读(7分)

14.答案:主要集中于菊科、苋科和禾本科

评分:2分。主要(多数)1分,列出具体科名1分。

15.答案:B

评分:2分。

16.示例:①加强入境北京的各类与生物物种有关的检验检疫力度, 重点关注进入本地区的货物、物品;②向老百姓科普入侵植物的知识,提高公众的认识,学会辨认外来入侵物种(,不种植);③促进生物技术的发展;④完善防治外来植物入侵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区域立法;⑤建立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职权范围,推动联防联控;⑥加强入侵物种灾情监控和信息发布,采取快速处理措施。

评分:3分。三条建议,每条1分。其中,①②必有,其他建议任选其一即可。

(二)散文阅读(12分)

17.答案:①发现(看见)乡村一切建筑没有砖瓦概念(村民生活以石板为基础/) ②引发思考、敬慕(感动、赞叹)

评分:2分。每空1分。

18.要点:①旅人们出于打听趣闻和老人攀谈,听完老人讲述石板村、石板人的奋斗故事后,陷入思索;②体会到世代以石板为生、具有石板性格的石板人与贫瘠土地抗争、与敌人抵死搏斗的不屈、牺牲精神。这深深震撼了旅人们。

评分:2分。结合上下文谈句子内容1分,村民的精神、品格(品质)力量1分。

19.示例:句子:“有人从小巷深处走来,满巷一片响声,放开喉咙歌唱一阵,音嗡嗡而有韵,久久不散”。两句都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结合的方法。画线句中“凿”“举”“弯”“撬”这系列动作和随动作发出“叮叮当当”“咯咯噌噌的脆响”声音描绘了石匠在河岸上揭石板时的劳作场景;第五段句用“走来”“歌唱”这两个动作和“满巷一片响声”、“音嗡嗡而有韵,久久不散”表现老百姓日常的生活情景和极窄的石板街巷呈现的音响效果。由此展现清涧石板对当地人生活的巨大影响。

评分:3分。找句子1分;两句表现力的相同之处1分,适当分析1分;与主旨关联1分。

20.要点:①第一个“石板”写出以这个乡村为代表的清涧人像石板一样朴实无华而又坚韧无比。第二个“石板”写清涧人即使肉体死亡,但其不屈的精神不灭。②作者通过这个高频词,寄情于物,借物言人,以石板的朴实、实用耐用,表达对清涧人的质朴、坚韧以及顽强不屈抗争精神的赞美与敬慕。

评分:4分。每个要点2分。

(三)议论性文章阅读(7分)

21.答案:(生物多样性对人类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评分:2分。生物多样性1分,保护1分。

22.示例:材料二更合适。材料二一方面用数据正面说明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的重要,另一方面又阐释了如果没有关注生物多样给人类生存带来的极度危害,以此证明第二段的论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非常重要。材料一说的是万事万物都依规律运行,是理性阐释、间接证明自然万物相互制约、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材料二更具体、直接。

评分:3分。结合文章(语境)内容1分,围绕材料内容说明理由2分。

23.答案:A

评分:2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