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道路建设提质升级 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甘南主要景点的交通道路状况 景区道路建设提质升级 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景区道路建设提质升级 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2023-12-27 14: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景区道路建设提质升级  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自治区政协“我区旅游景区周边道路建设情况”专题协商会发言集萃 

    编者按: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高位推动,加强顶层设计,为大力发展旅游业,先后出台《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十三五”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全域旅游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为打造我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景区道路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快了“内通外联”的交通网络建设,着力提升服务水平,使区内交通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为宁夏旅游插上了快速发展的翅膀。

  7月10日,自治区政协召开“我区旅游景区周边道路建设情况”专题协商会,自治区政协委员杨洪涛、彭生选、张敏、郑子盛、曹佳乐、丁洪、专家代表刘雅静、徐哲,就完善旅游交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旅游道路服务水平、优化游客体验效果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为促进我区交通建设适应全域旅游发展需要建言献策。

构建旅游景区交通网

自治区政协常委 杨洪涛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道路畅通是实现全域旅游目标的敲门砖,只有把道路建设的四通八达,形成一个能覆盖全区的道路网络,才能实现全区旅游一体化的目标,才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才能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打出“精彩宁夏 塞上江南”这张名片。

  宁夏作为全国第二个全域旅游示范区,要全面升级旅游资源,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由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打破封闭的旅游自循环方式,以“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来提升宁夏旅游业的格局,以文化促进发展,以旅游拉动经济,让“旅游+文化”成为旅游新风尚,成为宁夏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我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1678公里,基本连接区内所有4A级及以上景区,全区普通省干线约5000公里,已覆盖区内所有2A级及以上景区,基本形成了“国省道为干线,县乡道路发挥集散和连接功能”的基础旅游交通网。但我区很多未评级的景区周边公路网络不完善,一部分景区地处县乡范围,县乡道路等级低,道路窄,维修不到位,这使得县乡道路无法承载大批次的观光游客,影响旅游体验。建议建设旅游交通网,修建升级区内道路,升级县乡道路,不仅能吸引游客进入县乡旅游景区旅游,还能促进县乡经济增长。发挥国省干线连接全区旅游景区的功能,使国省干线将全区各个旅游景区串联起来,要做到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旅游系统,为推进全域旅游注入活力。

  打造以观赏与体验为主的旅游交通网

  自治区政协委员 彭生选

  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交通投入,使旅游交通网络发生巨大变化,旅游景点道路通畅、便捷性进一步提高。但要满足发展深度游、个性化游,在交通便利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目前我区财力状况及旅游发展的特点,要发挥旅游交通网络在个性化旅游中的功能,做好统筹规划、坚持需求导向,把重点放在亟待解决、短期内能够带来效益的项目上,选择有重点的项目进行推进,不能一哄而上,要量力而行。要培育旅游景区的自身造血功能,提升应对市场的能力。像精准扶贫一样,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构建旅游交通网络。

  旅游景区的标识在宣传推介旅游景区、宣传地方特色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区大部分景区导引牌不明显、景点路牌不清晰、景点简介缺乏新意。建议精心设计景区标识,在导引标识牌上将景区相关内容展示出来,景区要把厚重的历史文化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旅游方面要挖掘体验式深度游、个性化游,将民俗、非遗等内容涵盖进来,让游客在体验中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

  我区面积不大,景区景点不多。当前,最关键的是做好交通网络与旅游网络的融合,科学规划、调研论证,通盘考虑交通网络与旅游网络的建设,哪些道路要修,哪些不用修;哪些先修,哪些后修,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把情况摸准摸细,功夫下到家,才能发挥基础建设的最大效益,为全域旅游提供很好的保障作用。

  解决景区“最后一公里”问题

  自治区政协委员 张 敏

  旅游业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折射出国民消费水平和思想观念的变化。近年来,市民对旅游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态势,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与国民收入增加的必然结果。

  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大力发展旅游业做出大量工作,相关政策的出台及铁路、公路的建设使我区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

  中卫市常乐镇南岸半岛黄河宿集、吴忠市同心黄谷川、盐池兴武营、固原市西吉火石寨、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等景区周边的道路,从高速、国道、省道到县乡道路一应俱全,方便快捷,基本满足道路通行需求。基本能根据客流量大小科学规划道路规格。南岸半岛黄河宿集项目位于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是2017年引进发展的旅游产业新产品,以生态发展为指导,依托黄河水湾景观资源,复原百年历史的西北村落,引入最现代舒适的度假“民宿”产品,让旅客感受一段从沙漠到黄河半岛的生活体验。中卫特色民宿文化商业,汇聚宁夏及当地最具特色的餐饮、小吃,西北特色田园民宿,打造出西北人田园诗意生活的意境。宿集项目提升了中卫全域旅游的品牌形象,互补加深了大漠金沙、丝路长河、美丽中卫的别样风情,令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但通往南岸半岛黄河宿集的道路,过于狭窄,会车时相对困难,旅游淡季时不明显,但旺季会给游客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建议根据景区旅游规模、建设条件,科学确定公路建设标准,对普通旅游村级公路在原有基础上适当扩宽,在交通节点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有效解决景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建议把存在安全隐患的道路加以修缮,探索健全乡村旅游交通管理机制,逐级落实养护管理责任主体,确保路有人修、路有人管。

  把旅游业打造成我区经济增长新引擎

  自治区政协委员 郑子盛

  全域旅游,交通先行。旅游公路作为全域旅游的先导条件,至关重要。因此,我区迫切需要改善旅游供给侧环境、优化旅游公路网络,通过提供有效供给,大力激发旅游发展活力,增强旅游业整体发展的新动力。

  宁夏虽然只有6.6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但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资源得天独厚,且呈现出多样性、全域性特征。我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区以来,将旅游业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空间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规划中,旅游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最持久和最强劲的动力。

  我区发展全域旅游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在发展全域旅游上,我区还存在配套设施及服务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一是旅游交通体系不完善,部分旅游公路等级较低。二是旅游服务设施不健全,区域之间各自为政,景区之间各行其是,旅游服务设施配套不足、衔接不够。有的景区的停车场建设严重滞后,有的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形同虚设。

  针对部分景区周边道路破损、狭窄、游客通行难等问题,建议加强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明确责任,督促相关单位加强景区道路交通管理。根据道路现状和景区分布特点,建议科学合理设置车道,设立护栏、缓冲带、警示标识标牌;配合做好旅游导向标识、旅游相关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建设工作,加强景区旅游导向标识建设,提高道路整体服务水平,促进旅游服务设施的升级和完善,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交通环境。同时,通过“厕所革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打造,带动整个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提升游客出行体验

  自治区政协委员 曹佳乐

  做大我区全域旅游品牌、改变景区周边道路现状、强化景点周边公路基础设置和配套设施建设是提升我区全域旅游的质量关键。

  近年来,随着私家车的迅速增量,旅游市场出现很大变化,自驾游和小规模旅行散团成为人们旅行的首选。我区亟待完善旅游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增强景区周边道路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和美观性。

  据实地调研情况看,我区个别旅游景区道路技术水平不够,景区专用交通路线标准低。通往固原各旅游景区、景点的旅游公路大部分是普通国省二级为主的交通干线,其中还有一部分三、四级公路,基础设施不健全,道路指示灯、指示牌不足、缺失、损坏现象常见。公路两旁停车场、停车带、厕所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大大降低游客的出游体验。

  建议强化公路建设和旅游建设深度融合,增强路旁绿化景观建设。例如,在公路两旁因地制宜建设微型景观,在视野开阔的路段建设观景台,在临水的区域建设廊桥,观景围堰,也可以挖掘地域文化,增设宣传地域文化品牌的“文化长廊”。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在各个距离较远的景点之间,有必要增设可以适当补给的“自驾营基地”,为长途旅行的游客提供停车休息场所,同时适当增加补给,以增加远途出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要以提升服务水平为着眼点,以改善交通现状,达到“内通外联”的交通网络建设为主旨,以增强游客的出行体验感,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为发展我区旅游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把旅游公路打造为一道风景线

  自治区政协委员 丁 洪

  全域旅游是宁夏发展的重要机遇,旅游公路作为全域旅游的先导条件,至关重要,要把景区周边道路作为旅游发展的起跑道,通过旅游公路的建设,把当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快速转化成经济优势。

  旅游公路沿线通常有着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因此在进行旅游公路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与周围已有景色的协调和搭配,旅游公路要随线形和景观而变化,给人们一种道路的整体连续感和环境的美感。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了解和感受不同的文化是旅游者重要的旅游动机。要注重主题概念,主打旅游快线、网红打卡地、休闲大道、安全大道等。景区周边道路不能只是一个通行功能,应是有景观有文化内涵的景观道,将其建设成为网红大道,利用新媒体渠道把网红大道打造成为网红打卡地,以此提升景区的吸引力。

  建议在道路的景观设计过程中凸显地域文化特点,建设景区周边道路旅游快线,结合并展示沿线的地域文化,使当地的文化融入沿线的景观之中。以贺兰山东线旅游为例,如建设一条依山贯通沙湖和西夏陵景区的快速通道,不仅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感,也将带动包括葡萄酒在内的产业发展,让游客在畅通中感受宁夏旅游的魅力。通过在景区周边建设自行车道、徒步小道、观景亭等,让游客在行进中放松心情,欣赏路上的风景,形成一个景区开放的休闲区。考虑到游客道路驾驶安全舒适的需求,可安装警示标识等设施,起到警示作用,以贺兰山东线110国道为例,大型车辆较多给道路交通带来安全隐患,旅游高峰期也带来交通拥堵,建议对旅游景区周边道路限制大型车辆通行,建设应急通道。

  拓宽景区周边道路建设投融资渠道

  宁夏党校教授 刘雅静

  我区高速公路基本上连接了区内所有的4A级及以上景区,但通往一些2A级、3A级旅游景区,景点的旅游公路多利用普通国省道干线。个别乡村旅游景区未能实现干线公路的有效连接,存在“孤岛式”旅游目的地,旅游公路的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功能不完善、旅游道路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资金来源单一、建设难度大、资金需求无法满足升级改造的实际资金需求。

  建议健全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常态化运行机制,在项目规划、建设等环节坚持交通运输与旅游发展的统筹谋划和无缝对接。创新模式,不断拓宽景区道路等设施建设项目的融资渠道。鼓励PPP、BOT、公建民营等政企联动合作模式在旅游交通领域的推广应用,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国有资本、外资企业等投资开发,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景区道路停车场和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实现基础设施的长效管理与维护,沿线交通运输和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发展。

  同时,注重绿色环保的前提下实现部分旅游交通项目的顺利落地,针对因生态环保因素导致部分旅游公路建设项目“落地难”的问题,在其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各个阶段,都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执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对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修复等技术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强交通、旅游、产业等相关规划之间的统筹协调,最大限度地节约和集约利用各种资源,实现交通运输、旅游、产业等和谐发展。

  构建和完善“漫游”交通网络

  宁夏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徐 哲

  “漫游”交通网络是区域内旅游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景区与景区之间交通的主要方法。从宏观角度来说,按照交通设施一体化促进区域旅游整合与协作的思路,开展一体化的区域交通设施规划工作。强调交通设施对旅游的服务功能,各种交通方式的设施与服务能够合理分工、相互工作,共同创造出便捷、安全、舒适的旅游交通条件。

  目前,我区景区周边道路的功能基本还处在交通运输的基本阶段,作为濒临景区的道路,要注重思考的问题是,细节性的指示标识工作,包括交通指示牌、信息提醒等。同时,要注重跨区域的合作问题,景区周边道路多为县乡道路,由各个地市分管,要沟通各景区就要加强跨地市合作。另外,有的旅游资源可能涉及跨省区,就要加强跨省区合作。道路建设的特色化、协调性。

  “漫游”交通网络构建的核心是通过加强旅游交通沿线景观环境建设、旅游交通工具的特色化与新颖性创新、旅游线路的独特化设计等方式,实现“旅”与“游”在时间上的同步。加强旅游交通信息化体系建设,发挥大数据的作用,为旅游交通的组织运营提供依据。鼓励开通旅游专线、定制线路,提升交通系统管理水平,加强旅游交通运营的实时动态监测与管理,为旅游交通车辆调度、导航、旅游交通组织设计等提供高质量高实效的信息服务,并做好突发拥堵情况下的信息发布与交通应急处置。积极引导民营旅游企业投资,中卫沙坡头·宿集是国内知名民宿企业,以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市场准入政策来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周边道路,减轻政府负担。    (文字整理 王茜 图片 王飞)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