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温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瑞安风景描写 平水温州

平水温州

2024-07-03 07: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因其灵性、因其实用,历代官府与百姓对温瑞塘河百般呵护,使得塘河澹淡宁静、清丽秀美的景致从不减色。

▲ 温州塘河南塘段鸟瞰(管新民/摄)

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在永嘉当太守的时间虽短,却创造了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吟诵大自然的山水诗章。温州的山水之美通过他的山水诗得以传扬。

温瑞塘河主河道33.85千米,一路妙趣横生。其中,河道中那莲叶田田、荷花映日的美景,是让人记忆最为深刻的塘河独特景观之一。从谢灵运任永嘉太守的行踪来看,温瑞塘河是他进出的主要航道,清雅荷花自然也一路相伴。另一位永嘉太守“书圣”王羲之,也曾坐船自郡城沿温瑞塘河至平阳一路赏荷。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引“郡志”:“自百里坊至平阳屿一百里皆荷花,王羲之自南门登舟赏荷花即此也。”

千年流传的王羲之、谢灵运的故事,少不了温瑞塘河的元素。

如果说在谢灵运的山水诗里只看到温瑞塘河沿岸美景的一角,那么到宋代,随着温瑞塘河沿岸成为文人士大夫们栖居创作的精神家园,叶适、卢祖皋、“永嘉四灵”都曾在这里留下绝美的诗章。

明清以来,良辰美景,隽秀河山,在诗人的眼里无处不诗,无景不诗,塘河成为名副其实的诗之河。围绕着塘河,多少文人墨客编织了无数诗章,多少温州的风物在河畔衍生——瓯窑、瓯柑、瓯绣、瓯塑、漆器,甚至塘河水酿出的醇酒也特别醉人。

南宋时,温瑞塘河运输十分发达,西山窑场连绵十余里,其产品就是经塘河用舟楫运往周边各地的。而由西山运往各地的瓯窑产品,盛载于独木舟之上,往来四通八达的塘河水网上,情趣盎然。明清之际,塘河沿岸依河而设的城镇、集市、工场比比皆是。因为“南塘”的问世,南塘河、南塘市、南塘街也应运而生。

经过历代的扩容修整,如今的温瑞塘河上覆盖盘根错节的河网支流有上千条,几乎渗透到温瑞平原的每个角落,瓯江及飞云江流域沿河村镇无所不达,古埠、古桥、古井、陡门等比比皆是,荷花、白鹭、榕树无处不有。据《温瑞灌区志》记述:整个塘河河网的大小河流总长1178.4千米,合计水面面积2117万平方米;按黄海标高2.92米相应水位,水网容积为6774万立方米。其中:瓯海水域2790万立方米,瑞安水域1880万立方米,鹿城龙湾水域1340万立方米,永强塘河764万立方米。塘河水源主要来自瞿溪、雄溪、郭溪(通称三溪)以及大罗山和集云山的山涧溪流。

岁月流转中,温瑞塘河的灵性和清雅,也孕育出富有灵性的佛道气质和“先佛后儒”的特殊现象。塘河畔矗立的白象塔和慧光塔,塔中出土的大量宋代珍贵文物,记录了两宋时期温州的盛世繁华。白象塔出土的北宋活字佛经残页,有专家认为是“迄今发现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出土的彩塑菩萨立像,被喻为“东方维纳斯”,如今已成为温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就在近代,温瑞塘河再次迎来一位闻名于僧俗两界的文化名人——弘一大师。当年,他从温州城区积谷山麓的庆福寺到茶山宝严寺的路程,走的正是塘河水路:在小南门船码头上船,沿着温瑞塘河悠悠行进,两岸的青山绿野在碧浪中如画卷一般徐徐打开。船离开市尘越来越远,只觉得清气阵阵袭来,越来越清,那境界似梦似禅,无上清凉。

01

瞿溪桃源溪

温瑞塘河主源头

说到温瑞塘河的源头之地,当下公认的是今位于温州市瓯海区的“三溪”,即瞿溪、雄溪、郭溪三条溪。因瞿溪居中,郭溪在其左,雄溪位其右,故瞿溪又称中溪。

▲ 郭溪两岸沿河风貌

关于“三溪”的定义,古已有之。

据明《永乐大典》引明永乐年间修的《温州府志》之“山川·会昌湖条”载:“按《绍兴谱》云:‘三溪,即建牙乡瞿溪、雄溪、岷岗三水。’《嘉定编》云:‘旧志称三溪为瞿溪、雄溪、桐太岭,或谓瞿溪、雄溪、岷岗,独不言郭溪,皆非。’盖瞿、雄、郭三流鼎立,涧谷异源而出,其桐岭、岷岗,皆中流之会尔。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又《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皆有诗。则是湖汉晋已有,岁久吞食。三溪急流壅塞,至唐会昌间,韦守再开凿而疏之,始有会昌之名。”

据此可以肯定,南宋绍兴年间已有三溪之称,只是三条溪名称不同而已。到了宋嘉定年间,瞿溪、雄溪、郭溪三溪之说占了上风,此后渐成定例,一直延续至今。

“三溪”中,谁是温瑞塘河最主要的源头?这个问题其实是多年来悬于温州人心间的谜团。

2014年11月,瓯海区委宣传部联合瓯海区水利局、环保局、温瑞塘河管委会等有关部门,开展了为期半年多的温瑞塘河寻源工作,最终确认瞿溪桃源溪为温瑞塘河主源头,崎云山蜿蜒而出的山水经桃源溪流向瞿溪,进入塘河最终流向东海,谜团由此解开。

02

南塘河

孕育温瑞塘河“河居文化”

从“三溪”源头顺流而下,要进一步了解温瑞塘河,南塘河和南塘街都是必去“打卡点”,因为这里是温瑞塘河的核心景观。

▲ 南塘全景(鹿城农业农村局供图)

而无论是南塘河还是南塘街,其形成都绕不开南塘——温州最早建成的第—条古海塘。

南塘始建于晋代,当时为泥塘,拦阻海潮的塘堤和可供灌溉、行船的塘河,是其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抚今追昔,我们可以发现南塘的历史,是温州向海要资源的一部小型“浓缩史”。河流亘古如新,古海塘南塘遗迹未能保留,让人颇为遗憾。

流淌多年,南塘河对温州的发展助益一直绵绵不绝,但也一度“岁久倾坏”,后来多次修缮。

南宋淳熙年间,温州的知州沈枢与通判率两邑(永嘉、瑞安)大夫,牵头疏通南塘河道,历时半年,疏通河道70里,所浚淤土堆积在河道东侧,形成河堤,这使得南塘河两岸温瑞平原的农田获得灌溉之利,粮食增收,人口繁衍。元末,瑞安县役民修筑城垣而拆毁石塘。明代,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瑞邑令刘畿议筑未就,后巡抚浙江出公帑八百两重修,瑞安县令朱沾捐俸成之。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塘路大修,绅士叶际运、叶仙佳、戴景勋、陈应涵、叶信钟、叶调宾等捐筑;同治十二年(1873)复修,绅士叶文率子叶浚、叶锡金、叶国钦、叶芳、叶芝寿、叶培德、叶裕德堂,共捐四千多金,支援修塘有碑。

南塘包括海堤南塘与南塘驿路。南宋时将泥塘改建为石堤,使之成为温州最早建成的第一条古海塘。南塘河起至温州南门,南至瑞安县城东门,长达七十里。在堆土而成的东侧河堤上辟为驿路,称为“南塘驿路”,贯通了温州到瑞安的陆路交通。这就是南宋陈傅良在《温州重修南塘记》中所写的“水行御舻,陆行蹑踵”。南塘驿路从根本上改变了堤塘的面貌,提高了堤岸防御急流大浪的冲击承受能力,并且大大地方便了船运纤夫的行进和商旅往来的安全,成为通途大道。《温州重修南塘记》最后指出:这次兴建南塘总共投资一千一百万钱,却没有收取老百姓已经筹集的六百五十余万钱,故此老百姓认为这次修塘成功,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丰功伟绩。

南塘河因南塘街得名,南塘街依南塘河而建。沈枢修塘之后,沿河百里荷香,游人赏之不绝,开始形成街肆,成为里人郊游踏青的好去处,也是当时官宦士大夫的后花园。温州历史上,关于赞美南塘风光的优美诗篇多不胜数,南塘可谓是文人墨客魂牵梦绕的眷恋之地。

永嘉学派承前启后的巨擘陈傅良、集大成者叶适和永嘉学派继承者蔡幼学都曾聚于南塘南湖学塾,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季宣的族侄薛叔似退居二线后,在南塘街定居并娶陈傅良之女为媳,使我们有理由认为南塘街曾是永嘉学派举办学术沙龙、传播事功学说的大本营。文人聚会,少不了要饮酒作诗,如曾与陆游唱和的潘柽就放歌:酤酒三家市,题诗十里塘(《出郭》)。诗中的十里塘就是南塘,典出杨蟠太守的《南塘》:“赖有风相送,荷花十里香。”南宋迁都临安,温州人口激增,城区住宅日显拥挤,于是乎,不少富户便在南塘一带建别业,以享田园之趣,“乐在宜休水竹间”(陈傅良《观南塘四首呈沈守》)。如官至左补阙的薛叔似(1141—1221),就在南塘街建薛圃以颐养天年。毕竟是京官归隐,有大手笔,薛圃楼高百尺,“阖郡台池皆下瞰”(陈傅良),朱熹还为之题写了“老松堂”和“书林艺圃”匾额,隐居不仕的乡贤薛师石来此专访后还留下了《题南塘薛圃》诗:“门对南塘水乱流,竹根橘柢自成洲。中间老子隐名姓,只听渔歌今白头。”南塘街出土的精美绝伦的龙泉青瓷出戟尊、凤耳瓶、鬲式炉、薄胎莲瓣洗、建窑玳瑁釉茶瓯、描金漆器等生活用品,也从实物上认证了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的南塘街,是富有文化情趣、讲究生活品质的社会名流贤达的安居乐园。

元明时期的南塘街仍然延续了宋代的文风,如元代平阳三甲进士、大诗人陈高,就曾于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正月辞官避居南塘文友家里,并写下《客南塘》诗四首,那时的南塘街真的是很美,华堂名士、风光旖旎:“花落名园芳草满,燕归华屋故巢空。陶潜解印闲居久,王粲登楼作赋工。”“风前无数蜻蜓舞,柳底成群白鹭过。垂钓老翁真可画,荡舟女子最能歌。”元大德年间(1297—1307),日新寺在南塘落成,200 年后的明弘治十六年(1503),榜眼出身并曾奉旨修过《大明会典》的王瓒和平阳学者蔡芳应温州太守邓淮之邀,在日新寺辑理完成二十二卷的《温州府志》,是为温州历史上“ 最特出最详实”的一部方志,日新寺主持玄环和尚还因此在殿后添建辑乘堂。曾在粤、桂、豫、赣主政一方的乐清人侯一元,晚年辞官,在南塘街建别墅南塘楼居,“辟园榭,日携骚人墨客登临唱咏者二十余年”,有《南塘寄怀舍弟》《南塘楼居书怀》诗留世。明代的南塘街,“读可荣身,耕可致富”的耕读文化深深融入当地居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旷野一登楼,青村四作围……野老多农语,东邻闻读书”。(侯一麟《和家兄南塘楼居书怀》)

除了吸引文人墨客,南塘老街一直还是白鹿城繁华的商贸集散地。南塘街沿街居民亦农亦商或亦农亦工,前店后坊、前店后屋,店铺小且属业余性质,以小吃、理发、修理、米店、小五金等日常生活服务的小店为主。南塘街的手工作坊亦相当出名,如豆腐坊、油坊、伞骨坊、竹篾坊、打铁铺等,一代代人在南塘留下丰富的温州民间文化记忆,也让南塘河孕育出极具代表性的温瑞塘河“河居文化”。

往事并不如烟。今天来到温州市区,在南塘河畔的南塘街走走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你仍然可以感受到温州上下对南塘的重视和情感,与千年前遥相呼应。在这条塘河遗存保存仍较完好的历史文化老街上,现如今可以看到传统与时尚的共融,在白鹿洲公园、南塘街周边各种现代商业店铺、夜市摊贩、美术馆、数学家博物馆等文化展厅“加持”下,南塘河畔正奏响着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华丽篇章。

03

会昌湖

韦庸“疏河分流”除水害

会昌湖,起于汉晋间,历史悠久,原称永宁湖,是白鹿古城西南河流的总称。

离开南塘河,行至如今流淌于温州鹿城区西南方的会昌湖,可以看到水面广阔,水光潋滟。对于这个多水的城市来说,会昌湖一度有着非常实际的功能:遇洪水暴发,即可以经通江排洪河道(今勤奋河等)排涝,逢旱情又可调湖水以济塘河。

▲ 会昌湖岸的会昌阁,湖上龙舟竞渡。(陈迪炜/摄)

会昌湖地质上为海迹湖,经历代人工围垦开拓而成。河床底质为泥质。源出十八都瞿溪、郭溪、雄溪诸山。河道主要分二支,一支古称西湖,因近城西故名。起于肠岙,绕西山下,经净水、将军桥,转北至勤奋水闸,长10.7千米,河面宽达50—150米,最宽处230米,水深2—6米。另一支古称南湖,因在城南而名,以今温瑞塘河北段为主,两湖合称为会昌湖,而今之所谓会昌湖者仅为古时西湖的一部分而已。

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载:“会昌湖,在府城西南五里,受三溪水汇而为湖,弥没巨浸。起于汉晋间,唐会昌四年太守韦庸重浚治之。”《弘治温州府志》记载,唐会昌四年(844),温州郡城西南的旧湖年久壅塞成患,刺史韦庸发动群众开凿疏浚,筑起堤堰,即“重疏会昌湖”工程。历经四年时间,凿湖十里,筑堤堰于浦口,支分派合,疏导分流,南面导流下河乡入永瑞塘河,北面环城外河,分支注入瓯江,从此平息了三溪水患。

《弘治温州府志》称:“韦庸每以吏民为念……凿湖十里,溉田水不为害,民德之,称其湖曰会昌湖,其堤曰韦公堤。”由此,湖以当年的年号命名为会昌湖,按地理位置分为西湖、南湖,堤则以其姓冠名,曰“韦公堤”。

到了北宋至和元年(1054),温州知州刘述在会昌湖北岸建“思远楼”,取思远致幽之意。韦公堤在思远楼下至南塘一带凡十里。长堤上夹道皆杨柳垂垂,直至永泰桥,沿城皆平堤,南岸皆园馆,湖面荷花盈盈,此堤之景当年可与杭州西湖白公堤、苏公堤相媲美。

会昌湖畔思远楼一度成为温州的标志建筑。南宋绍定二年(1229)知州史宜之更名“湖山风月楼”,景定三年(1262)知州赵希忱又复原名,历代诗人墨客为它和会昌湖都留下不少诗词佳句,在思远楼上观龙舟竞渡也是有史记载的一种时尚,可惜的是,此后岁月里几经火患、风灾,一代名楼终是被损毁,只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思。

04

南仙垟

湿地意境的集大成者

南仙垟,就是今天的三垟湿地,也是温州生态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垟漂海面,云游水中”的水网特殊地貌闻名。今天如果你行至此处,可以发现湿地水网纵横交错、如网如织,温州把这块“湿地意境的集大成者”保护得很细致,目前整个湿地的总面积为13.6平方千米,充当着城市“绿肾”的重要角色。今天乘船在湿地内的塘河水道中游荡,还可以看到各具情态的小岛、古朴的小桥、嬉戏的群鸟、瓯柑园农舍、小桥庙台,再加上湿地东南面被茶山环绕,峰峦叠嶂,水乡风光甚好。

▲ 三垟湿地(赵皓君供图)

南仙垟为内陆河流湿地,水域面积3.32平方千米,占29.1%。南仙垟南部接受来自大罗山的泉水,西部与温瑞塘河相连,向北经温州老城区与瓯江相通,向南分2支,一支经瑞安市达飞云江,一支偏东进入东海。

说到南仙垟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生代第三纪末期,那时温州的地貌轮廓已基本形成,大罗山居于海中,由于湖相沙质、泥质沉积的大量堆积以及河水携带泥沙的淤积,经过了一个漫长过程,终于在大罗山西侧与吹台山之间形成了一个较浅的大海湾。在海水与江水的共同作用下,使海湾与外部的海水逐渐分离,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形成泻湖,但当时的面积要比现在大得多。南仙垟一带位于古海湾的边缘,水深较浅,滩涂较多,加之山洪的冲刷,泥沙的沉积,使地形沟坎较多、水陆相杂,已经初具现在三垟水网地区的雏形。

瓯江的搬运与沉积,使帆海的面积逐渐减小,大约在明以前,最终使北帆海消失。在这期间,唐宋时期的水利开发,如唐代韦庸修建会昌湖,宋代韩彦直、沈枢疏环城河道,修建温瑞塘河,挖深填浅,大量泥沙不规则的堆积、填塞,连同原有的沟坎,将帆海原先大片水面分割成破碎的湖群。南塘的修建,为南仙垟的农田提供了灌溉、排涝之利,也为今后日益发达、繁荣的河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历史上的南仙垟,是一处幽静神秘、人烟稀少、自然古朴的世外桃源。直到晚清,南仙垟村落还不多。民国时期,因境内有南垟、西垟、仙垟等三地而改现名“三垟”。“南仙垟”的称谓其实比“三垟”更早。南仙垟河流密布,墩潭相绕,柑橘成林,具有浓郁的田园风光景色。这里土地丰腴,风物清嘉,一年水稻两熟,素有“鱼米之乡”美誉。

据传,明朝朱元璋攻驻温州城后,一日和刘基上吹台山察看地势,偶见鹿城东南一带河流如蛛网,陆地如岛屿,星罗棋布,郁郁葱葱,烟雾蔼蔼,和平清静,赞叹:“鱼米之乡,宛如神仙境地!”刘基对言:“那就称它为南仙垟吧。”后因方言谐音所致,自清至民国称“南西垟”。

因为适宜的水环境,南仙垟被开发农用已有数世纪。三垟一带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南仙垟,三件宝:黄菱、瓯柑和水稻。”后来,随着三垟网箱养鱼的发展,“三垟三宝”又有了这样的说法:瓯柑、黄菱、肥鱼跳。

在南仙垟,有一个村叫张严冯村,村中绕转迂回的河流中央有一个河心岛,名叫水莲岛,岛上有一座叫水莲宫的小庙,小庙前有一棵如水莲般绽放葱茏的榕树。岛、庙、榕、水和谐相处,共同成为南仙垟水乡的标志性风光,是水、榕、庙三者相融一体的最佳画卷。村民们在水莲宫宫前搭建戏台,年年演出剧目,庆祝丰收,邻近村民纷纷坐着小船儿来此观看演出。水莲宫旁的古榕也有个传说故事,相传天上有个小姐叫张倪凤,住在银河边,后来带着菱角种子嫁到三垟,张小姐就是以这棵榕树作“天梯”下凡的,后来因为张小姐为村里发展经济作出重要贡献,她住的村就因此命名张严冯村。这个传说我们已经很难考证其真实背景,但这棵榕树所谓的“天梯”功能其实很像榕树的航标功能,榕树如今树龄280年,树高11米,胸围480厘米,平均冠幅32米。

留言送书

各位读者们,看完这个篇章之后有什么感想?欢迎您在文末留言,小编将择优选出5条精彩留言送出书籍《浙水遗韵·平水温州》一本。

截止时间:2023年8月11日(星期五)下午5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