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过程与特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班级管理的基本环节包括 班级管理过程与特点

班级管理过程与特点

2024-07-07 03: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班级管理过程与特点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施就是将班级中的人、财、物诸多要素组织起来,并通过管理职能的发挥,促进班级各成员去执行计划,以最终实现班级管理计划所规定目标的管理活动。检查是班级管理过程的中继环节,通过检查可以了解计划执行的情况。

第一节 班级管理过程与特点

一、班级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

一个班级一旦形成,班级管理者就要开始对其进行管理,这是一个由起始、发展到终结的过程。班级管理过程就是一个计划、实施、检查与总结的过程。

(一)计划

班级管理的第一阶段是计划。计划是事先确定目标要求和策略步骤的活动。有效的班级管理,必定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管理者在实施具体的管理之前,对管理的成果已经有了预想。

有人轻视计划的作用,把制订计划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工作,单纯视为应付上级检查,这是非常错误的。计划既是班级管理过程的起始环节,也是管理的一种手段。它使整个班集体有一个统一的行动纲领和目标,推动集体为之努力;维系班级内部整体平衡,协调班级各成员的关系,使班级管理正常运转;提高班级适应未来不测事件的能力;成为检查评估班级工作的尺度和准则。

为避免工作的盲目性,班主任在学期初或学年初应制订工作计划。小学班级管理计划的制订要根据教育方针、小学培养目标、教育政策和法规,要与学校工作计划和本班实际相联系。计划要全面,中心突出,目的明确,条理清楚,阐述简练,操作可行。计划一般可分为学期和月(周)计划。学期计划的内容包括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班级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班级共同奋斗的目标,教育工作的内容、主要措施及时间安排等。月(周)计划是学期计划的细化,主要包括具体活动的内容、基本要求、组织措施和完成期限等。

(二)实施

管理的第二个阶段是实施。实施就是将班级中的人、财、物诸多要素组织起来,并通过管理职能的发挥,促进班级各成员去执行计划,以最终实现班级管理计划所规定目标的管理活动。

实施是班级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班级管理活动全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因为:

第一,与计划相比,它是后继环节,计划订得再好,毕竟是纸上的东西,它所规定的一切都需要经过实施这一环节来变成现实。

第二,与检查、总结相比,实施又是先导环节,是供检查的对象和总结的依据。

第三,实施过程管理者花费的时间最长,投入的精力最多。工作成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这一环节。

在班级管理方案实施的过程中,班级管理者需要建立一个分工明确的组织,以便有效指挥;需要制定一定的规范,以便统一组织成员的行动;需要根据管理实践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进行协调,以便保证组织活动机制的平衡;需要用各种办法来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以便组织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任何计划的实现都要有实施的过程,即有一个按计划要求去努力进取的过程。执行计划就是依照计划的要求,从各个方面逐步实现计划的过程。这个过程班主任所起的作用尤其重要,这也是班主任基本素质、整体水平的体现。我们平常说的班主任工作的优劣得失,主要就是指执行计划过程中班主任的表现。首先,班主任要做好执行计划的组织工作。这种组织工作一是使学生确实进入角色,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二是使学生各施所长,各得其所,能够在计划管理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三是使学生都有机会,使他们有施展的可能和表现的条件;四是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去做,使他们有成功的体验和学会成为集体中的一个角色。其次,班主任要做好调整、调节和指引工作。在执行计划过程中,会发现“计划”中不合理、不切实际、不合时宜的成分,这时班级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做好教育工作。班级管理的过程也是班主任做好教育学生工作的过程。这种教育一是不断强化学生大局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总是处在一种积极自觉的状态中。二是使有差距的学生得到教育、帮助和鼓励,使他们能尽快地迎头赶上。对有些学生的行为偏离,思想上、心理上的某些障碍,都要及时地予以教育、匡正、引导。这样才能保证班级管理的顺利实施。三是班级计划管理的着眼点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达到某种要求,更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使他们不仅能够去实现计划,而且能够从中得到认识上的提高,能力上的锻炼。这是管理的深层次的要求,班主任要为此努力。

(三)检查

管理的第三个阶段是检查。检查就是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管理活动。

检查是班级管理过程的中继环节,通过检查可以了解计划执行的情况。全面或重点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检查,体现了计划与执行的严肃性,起到监督、控制作用;通过对班级管理工作及时检查,还可以促使班主任按计划要求去做,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通过检查,可以了解制订计划时决策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实际,可以检验班级管理者的预见能力和水平;通过检查,可以判定实施计划中采取的各种措施办法是否得当,是否需要更换和改进;通过检查,还可以了解现状,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作出应对决策,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检查可以使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检查的方式很多,按时间划分可分为分散与集中检查,按内容划分可分为全面与专题检查,按检查主体划分可分为自查、互查和专查。

班级管理的成果是以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评价的,因此,对实现目标的检查考评就相当重要。班级管理的检查考评一是检验评定班级目标管理的具体成效,目标实施的程度,目标实现或未实现的状况,执行目标过程中的得失,班级成员在执行目标时表现的优劣等。二是通过检查考评,能使班级工作成绩、个人的突出表现得到充分的肯定,因而能够增强班集体的信心,对班级成员有鼓舞和激励作用。同时通过检查考评能够找到差距和不足,以便吸取教训,使班级管理工作少走弯路。三是检查考评能够对班级成员有明显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检查考评工作中肯定什么、赞扬什么、鼓励什么,都具有“示范”意义的导向。反之,检查考评工作中否定什么、批评什么、贬抑什么,又是另一种意义的“导向”。这对班级管理中大多数人的“走向”是非常重要的。班级管理中检查考评工作要经常进行,检查考评的指标要把握得比较科学准确,要使全体班级成员对“指标”有较明确的认识。

(四)总结

管理的第四个阶段是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是班级工作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总结是一个班级管理过程的终结,也预示着一个新的班级管理过程的开始,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工作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也是对工作质量的全面评估,以便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要使总结客观真实,班主任就应注意日常班级管理和活动资料的积累。总结不是平时工作的简单复述,要有事实、有分析,善于把感性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探索班级教育的规律,为今后进一步做好班主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有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全面总结以学期或学年工作成果为基础,进行全方位总结,专题总结是就某一方面工作为基础进行的总结。

二、班级管理过程的基本特点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对班级组织的领导。班主任在班级组织中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针对班级管理对象的特点,设计、组织、协调和控制班级组织内的一切活动,以实现预定的班级组织目标。

班级管理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以育人为中心的目的性,以动态为特征的整体性,以阶段为标志的有序性,以调动积极性为实质的教育性,以一定条件为前提的控制性。简称目的性、整体性、有序性、教育性、控制性。

(一)目的性

1.目的性是班级管理价值的集中体现

一个班级之所以需要管理,在于通过管理协调班级内各种活动,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2.班级管理过程的目的性是以育人为中心组织起来的,并最终为育人服务,班级管理一旦与育人目的相脱离,就毫无意义

为了实现育人目标,班主任在采取任何一项行动之前,都要考虑这一行动的直接后果是什么,它的隐含目的又有哪些,目的的成功概率有多大,对前期行动有什么强化作用,对后期行动又有什么前摄影响……只有把行为的目的吃透,才能使管理行为更加具有自觉性、主动性。

(二)整体性

1.整体性是班级管理过程存在的形态

在主观上,我们为了研究的方便,把班级管理过程视为由多个独立的环节所组成,但实际上,这些环节是以一个整体形式存在的。

2.班级管理过程的整体性是以动态为特征的

就是说,这种整体性不是静态的,它在运动中表现出整体性。班级管理过程从来不是孤立的,就一个管理过程来说,前期的计划是为了实施,而实施中的人员安排和任务分配不仅是落实计划的需要,也为检查、指导奠定基础。就过程来说,一个班级管理过程结束了,又要迅速转入新的管理过程。

为了做到班级管理过程的整体性,班主任不仅要对自己的角色责任有明确的知觉,而且要对管理过程的“链条”有清楚的认识,当做某一件事时,就意识到下一步应当做什么,从而使管理过程成为一个连续不断的整体。

(三)有序性

1.有序性是班级管理过程的进程状态

根本原因是学生的成长是有序的,这就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有序性,也决定了班级管理的有序性。

2.班级管理过程的有序性是以阶段为标志的

不同的学段标志学生发展的不同要求和水平,一个学年,特别是一个学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不同学年、不同学期各有不同要求。而学年,特别是学期内的不同时期也具有鲜明的阶段性。以学期为例,学期初是计划的制订与组织落实阶段;学期中,要对计划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学期末则要对计划进行总结。班级管理正是通过这样一个个管理过程阶段推动发展的,最终实现育人目标。

小学六年,学生的发展变化大,在小学班级管理的“设计”上,要根据小学生发展的年级特点,确定班级组织的发展目标。也就是说,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小学的班级组织都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定不同的组织建设目标。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分析、研究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善于抓住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抓关键性环节,解决主要问题,这样不仅能取得好的工作成效,也可以减轻工作负担。

(四)教育性

任何学校中的班级管理都是教育管理,教育性是班级管理过程的实质所在。班级管理过程是班主任对学生面对面的管理活动,班主任的管理行为产生着教育影响,班主任也在组织管理中进行教育活动。

1.教育性是班级管理的根本特征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班级管理要为学校教育服务,班级一切管理措施方法的采纳均应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2.教育性是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班级管理过程最根本的是人,其直接目的是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从教育入手。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管理行为同教育行为是统一的,但管理对象不同,两者的结合方式也不同。对那些比较熟悉班级组织生活、年龄比较大、自主性发展比较成熟的学生,班主任可以直接地进行行为管理,教育的方式则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对自主性发展尚不够成熟的管理对象来说,班主任直接进行教育的分量可能要重一些,要以教育来加强管理。班级管理需要让小学生在班级生活中采取正确的行为方式,但是要让他们在班级组织中正确地行动,首先需要让他们了解班级组织生活方式,养成正确的行为方式,就是说,要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班级组织生活方式的教育。当然小学生的年龄不同,开展组织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不同。这就需要用教育来促进班级管理。

小学学习阶段,是一个人学习行为规范的最重要的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是在小学阶段养成的。如果说学习正确的组织生活行为方式也是教育的内容,那么对小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就是教育,或者说这种管理就是具有教育性的。小学班级管理要重视学生的行为管理。

(五)控制性

1.控制是班级管理过程的中心

班级管理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控制过程,是在一定目的支配下,通过信息搜集、传递、处理,对班级管理过程不断调整、改造,使其现实状态与实现班级管理目标要求的理想状态更趋一致。

2.为了强化班级管理过程的控制功能,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发挥目标对班级管理过程的控制作用。班级管理过程实际就是向目标逼近的过程。

第二,重视信息对班级管理过程的控制作用。信息这个因素渗透于班级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管理目标的制定要靠获取的昔时信息和即时信息来确定,班级管理运作过程中的调整、改变,要靠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获得的信息来实现。准确、及时地获取信息,并对信息作出科学的分析、加工,是对班级管理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

第三,重视班级管理过程本身程序性的控制作用。班级管理过程本身的运行是有程序的,计划后边跟着的是实施,实施后面跟着的是检查,检查后边跟着的是总结,这个程序一般是不会改变的。这样,前边的环节就成了后边的环节的控制因素,这是管理学中所说的正向控制。反过来,后一个环节也影响着前一个环节,为了顺利地过渡到后一个环节,需要对前一个环节提出相应要求,这是管理学中所说的反向控制。过程与过程之间也存在着正向控制与反向控制。

为了充分发挥管理过程本身的控制作用,对班级管理过程必须有统一、整体的观念。制订计划时,就要想到实施;实施时,时刻想着计划。以此类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