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成因分析与对策思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现状和现象的关系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成因分析与对策思考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成因分析与对策思考

2024-07-11 02: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通过对湖南省武冈市法相岩街道新泽村进行深入调研和专业分析,探究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因和现状。研究表明,就业机会有限、家庭经济压力、教育机会有限等因素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留守儿童在身心发展、教育现状等方面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通过对新泽村的留守儿童代表性案例进行分析,在家庭、教育、社会、政府四个层面提出了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境况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成因;现状;新泽村

一、引言

随着我国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号角吹响,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流动,逐渐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个群体,他们的生活、学习、心理以及人际关系状况受到广泛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小学教育公费师范生作为祖国未来基层教育的重要力量,为了更好地了解乡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和教育现状,为今后的教育工作筑牢根基,对乡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次调研以湖南省武冈市法相岩街道新泽村留守儿童集中地为调研地,进行实践调研,在开展支教活动的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并针对留守儿童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调研背景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对改善自身家庭经济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客观上为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但也导致部分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极端行为,遭受意外伤害甚至不法侵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各方高度关注,社会反响强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几年来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善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又因经济等各方面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大多数留守儿童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缺乏精神关爱,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目前虽然通过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农村,但是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并非一朝一夕的努力就可以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将不断推进,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然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全社会都要关心少年儿童成长,支持少年儿童工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广大师范生了解留守儿童现状并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调研队将本次的调研内容择定为新泽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和问题,旨在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真实状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解决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和未来而努力。

三、调研目的及意义

(一)调研目的

1.了解留守儿童的状况和分布情况,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和问题。

2.探寻留守儿童生活和成长状况,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现状。

3.研究留守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探寻父母离乡打工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4.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供思路和借鉴。

(二)调研意义

1.在调研中深入乡村走访,便于动员宣传

通过深入新泽村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调研(图1),了解基本情况,关心学习情况,建立结对帮扶,有利于调研队更加全面地了解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真实状况,方便更好地宣传、动员外界给予留守儿童们一些帮助与支持。    2.在调研中增长才干,在实践中砥砺青春

通过调研活动,调研队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表达交流等能力进一步得到锻炼和提升,同时深刻地认识到: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从理论上看,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其核心是社会结构的转型,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正是这一结构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家庭结构、社会发展、社会制度、人口素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需要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从现实上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3.在调研中夯实数据基础与实践基础,进一步探寻解决路径

调研团通过问卷调查、网络调查、一对一访谈等方法(图2),深入了解了新泽村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确保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探求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提供了数据基础。

四、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我们采集了约103份留守儿童问卷,并对18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访谈,同时进行结对帮扶,并与相关专家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图1 团队队员走访调查

图2 团队队员走访调查

五、调研地现状及成果分析

(一)武冈法相岩街道新泽村的案例分析

1.新泽村概况

新泽村坐落在武冈市东方,距离城区约12公里,东至甘田村,西至高桥村,北至德江村,南至大田镇,全村水田面积约1500多亩,旱地面积约2300多亩,林地面积约5000亩,耕地面积4532亩,拥有一座小二型水库(图3)。全村分有19个村民小组,共711户,2359人口,分两个党支部,有党员73人。全村面积约5.2平方公里,全村经济收入以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务工等为主。18个基本院落,地名分别为:1组唐贤,2组上明院子,3组东头,4组花院子、泥鳅塘,5组、6组杨家冲,7组大院子,8组新院子,9组陡石丘,10组小菜铺,11组杨家岭,12组金竹凼,13组麻叶凼,14组冲道坪,15组云山桥,16组、17组石珠江,18组罐子窑,19组江边院子,全村分四片进行管理。村内目前打造3个示范院落,分别是:12组金竹凼、15组云山桥、5/6组杨义冲。村建设了图书室、卫生室、娱乐场所、便民服务于一体的文化中心,建有一处小学教学点(图4),目前课程只开设到四年级。

新泽村位于武冈市郊区,工商业落后,就业岗位少,外出就业占比大。村内小学学生数量少,每个年级只有3人左右,学习氛围差,教育资源不足。

图3 新泽村村景

图4 紫甸小学新泽村教学点

2.农村留守儿童情况分析

本次调研共对新泽村18名留守儿童进行走访调查,对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将具有代表性的2例情况分析如下:

案例一:王某某,今年13岁,家有6口人,由奶奶抚养。妹妹今年9岁,弟弟7岁,患有精神残疾。爸爸小学文化,妈妈精神残疾,奶奶73岁,文化程度为文盲。

生活情况:一家六口人住在一起,有一栋自建房,但卫生情况较差。平时父母在镇上打工,一周回家一次,由奶奶照顾姐弟三人的基本生活。弟弟与妈妈患有精神病,平时有低保。其他收入主要来源于爸爸在外务工以及奶奶种植玉米,年收入不足2万元。王某某拥有一部手机,由于平时无人监督,在网络上较为活跃。

心理情况:在网络上很活跃,现实生活中偏内向,心思敏感,渴望被关注。

学习情况:成绩较差,60~70分浮动

情况分析:家里负担重,村内没有理想的就业岗位,父母不得不离家工作。王某某父母在外打工,属于典型的留守儿童。由于平时与奶奶生活,弟弟又患有精神疾病,时刻需要看顾,加上要干农活,奶奶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状况。奶奶自身文化程度不高,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又不够,对三个小朋友教育不够重视,在对未成年人监管方面不到位。而王某某正处于敏感的年龄阶段,未受到家庭正确的引导,自身对父母的爱有很强的渴望但很少能够感受到温暖,加之家庭成员患病原因,背后有不少恶意的声音指指点点,导致内心敏感、自卑。王某某就读于离家近的教学点,但村内学校条件较差,资源不足,对儿童心理发展重视程度不够,其自身在学习方面受到的监督与自发性的兴趣不强,各方面的成绩不够理想。如今网络发达,王某某缺少合适的引导、监督,这个阶段的孩子很难不被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所吸引,逐渐沉迷网络世界,被不良风气所影响。以上种种原因导致这个孩子各项问题的出现。政府虽对其家庭残障人员有一定的资助补贴,但据了解,其余关照措施几乎没有。

案例二:欧某某,单亲家庭,由父亲抚养。在其一岁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法院将其判给父亲,家里一共有两个孩子,哥哥未成年,两人年龄相差过大,相互之间没有过多了解和交流。寒暑假期间,与自己的大姨待在一起。平时因为父亲工作过忙,自小学开始就住在老师家里,自己会做饭洗衣,十分独立。

心理情况:欧某某相对来说比较开朗,只要跟她用心交流就会敞开心扉,但非常想念自己的母亲,并且认为母亲比父亲对自己更好。

学习情况:学习成绩中等,语文数学能够达到70分以上,英语不能及格。主要原因是要同时兼顾生活和学习,并且还有一部手机,年龄尚小,自控力不是很强。

情况分析:父亲工作繁忙,对孩子的关心照顾较少,长期独立生活,造就了其自主独立的个性。家庭关系的特殊,其感受到的关心与关爱较为分散与浅淡,也对其心理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欧某某年龄较小,自控能力不强,父母由于各项原因不能够及时监督,常以某项奖励激励孩子学习,这种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丧失了主动学习的兴趣,加上其面临着独立生活带来的压力,导致了其在学习方面各项问题的出现。

案例三:周某某,今年9岁,属隔代监护留守儿童,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家庭状况复杂。其生母于孩子20天与生父分手,孩子转交爷爷奶奶抚养,目前孩子不知真相,后父亲再婚,生了一个妹妹,但目前周某某衣食住行的费用均由爷爷奶奶提供,父母未曾提供。家庭人均年收入不足一万元,主要收入来源是爷爷在工地打水泥所赚的工钱,监护人文化程度低,无法对孩子进行学习指导,监督程度低,但自身很独立。

心理情况:周某某心理状况良好,性格活泼开朗且自信。父母务工时间较长,超过10年,但对孩子影响不大,孩子很少会对父母产生思念感。

学习情况:学习成绩中下,其三科成绩均为40左右,思维活跃,但注意力集中程度低,学习态度较差,父母外出务工不是其成绩差的主因,主要原因是主观能动性不强。

情况分析:由于父母离异,周某某从小就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缺乏父母的关爱。且由于父亲再娶后生下了妹妹,大人们更关注、偏爱妹妹,忽视了其感受,甚至父母都不愿承担其生活费,这使得孩子与父母之间情感较为淡薄,父母在其心中地位不高。而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爷爷奶奶文化程度低,其学习情况跟大多数隔代监护的留守儿童相似,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松散。爷爷奶奶的关爱并不能完全消除孩子与其他跟随父母生活的孩子的差距,虽然性格较为乐观,但对人仍存在警惕心理,表达能力有限,而父母角色的缺失也会导致其亲子关系认知错误,对他以后的人生会产生较深的影响。

3.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图5 对留守儿童接受社会组织或爱心人士帮助或帮扶的调查

根据调查,武冈地区对于留守儿童这一块的帮扶政策非常之少,且短暂的帮助也解决不了根源上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留守儿童父母的就业问题,因此,新泽村留守儿童们几乎没有受到过外界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图5)。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又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对于留守儿童,社会各界以及国家应该加大力度,多关注他们的生活与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因: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

新泽村留守儿童的父母离开家乡选择外出打工的主要因素有就业机会有限、家庭经济压力、教育机会有限等(图6)。许多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资源,选择到省外工作,从而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他们往往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也无法经常回家与孩子团聚。

图6 对留守儿童成因的调查

1.就业机会有限

就业机会有限是新泽村留守儿童的父母离开家乡选择外出打工的直接原因。新泽村当地的就业机会与城镇或大城市相比相对较少,特别是高质量就业机会比较稀缺。孩子父母面临着无法在自己的家乡找到稳定和高收入的工作机会的现实问题。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孩子父母常常会选择离开家乡,去经济发达的城市或其他地区就业、谋生。

2.家庭经济压力

家庭经济压力是新泽村留守儿童的父母离开家乡选择外出打工的根本原因。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父母外出前,家庭的收入通常有限,难以满足孩子的教育、生活和医疗等基本需求,而父母外出务工能够增加家庭的收入,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孩子的父母因此离开家乡,选择前往大城市务工赚钱。然而大城市的消费水平高,教育成本也高,很多地方需要在当地有社保或者住房才可以上学,他们在外努力工作并节省开支每年方能有所结余,若是把小孩带在身边,不管是人力还是经济上都有极大的困难,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自己在外务工,把孩子托付给(外)祖父母或者亲戚留在家乡生活与学习,自己在外打工以赚取更多的收入补贴家用,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3. 教育机会有限

教育机会有限也是新泽村留守儿童的父母离开家乡选择外出打工的原因之一。新泽村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设施简陋。留守儿童的家庭面临无法为孩子提供高质量教育机会的问题。他们的父母考虑到城市教育资源较为丰富,暂时把孩子留在乡镇接受质量较低的教育,自身留在城市打工并尽力赚取更多的钱,以便未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目前,新泽村外出打工人员务工进入新阶段,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出省或者前往经济发达的地区打工,他们的家庭教育投入或教育预算开始出现转变,即使新泽村设有紫甸小学新泽教学点,还是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家庭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在就近的教学质量相对较高的乡镇学校或武冈县城城区就读,但目前还难以支撑孩子在务工地区就读,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综上所述,经济原因是导致留守儿童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因素,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有限、家庭的经济压力、教育机会有限以及其他原因等推动他们选择外出务工并将孩子留在家乡生活。

(三)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与问题

1.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图7 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

图8 对调查对象身边的留守儿童叛逆现象的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分析,由于缺乏精神上的关心和陪伴,大部分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有很多的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感和焦虑,在与他人交往时,尤其是与有父母陪伴、家庭经济条件不错的同辈相处时,容易产生自卑感(图7),同时,由于(外)祖父母的教育理念是直接灌输式,导致他们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和逆反心理(图8),人际交往能力相对大城市的孩子也比较弱。

(1)容易产生孤独感和焦虑

通过调查发现,武冈市法相岩街道新泽村留守儿童多是12岁以下的学龄少年儿童,留守儿童的父母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了,一般是由(外)祖父母代为监护管理,少数交予其他亲戚照料。孩子常将父母作为自己的心理支撑,而留守儿童父母常常不在身边,所给予孩子的陪伴与关爱甚少,孩子们许多心里话无处分享。(外)祖父母年龄较大,学识与眼界有限,当今世界发展之迅速,他们也慢慢跟不上孩子的脚步,即使非常宠爱孩子,但较大的代沟仍然会导致沟通问题存在。而另外一部分由亲戚照料的留守儿童,亲戚自身繁忙且无法像儿童亲生父母一般照顾对待,难免有偏差与不周。平日里留守儿童们几乎没有信任的分享与倾诉对象,从而产生孤独感和焦虑。据调查,共有64.08%的留守儿童时常感到孤独和焦虑。

(2)容易产生自卑感和自尊心低下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心,很少得到鼓励与肯定,使其缺乏自信心。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也在不断成长,却又不够成熟,留守儿童们慢慢感受到自身家庭与非留守儿童家庭的区别。长期缺乏自信的他们会下意识进行比较,并着重关注到自身相较非留守儿童不足的地方,渐渐产生自卑感。特别是亲戚监管的孩子,对比会更加强烈。留守儿童长期处于农村这个发展较为落后的地方,遗留着许多思想问题,多数老人甚至部分年轻父母会存在重男轻女的心理,调研队通过对新泽村情况的走访调查,发现重男轻女的现象比较严重,几乎每个家庭都有2~3个孩子,多为姐弟组合或者姐姐弟组合,许多小女孩长期受到家人的忽视与偏心,对自身价值与能力产生怀疑,容易产生自卑感及自尊心低下,具体表现为内向腼腆、内心封闭、沉默寡言。在外务工的父母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变化,平日孩子们也无渠道解决心理问题,未受到正确指引,导致自卑心理问题严重。在调查中,共有55.34%的留守儿童常感到自卑和自尊心低下。

(3)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和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因父母长年在外,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缺乏信任。留守儿童由于没有父母的约束而导致性格、行为失常,其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他们的情绪波动大,主要表现在与人交往时容易激动、焦虑不安、失眠、爱哭等。根据调查,留守儿童还容易出现逆反心理,一部分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关心,但内心极度渴望被关注,进而做出一些异于常人的举动以博得他人关注。而青春期的留守儿童,思想上非常的自我,面对长辈的灌输式教育,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行为问题突出。除家庭因素外,社会因素也对其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许多父母为方便联系为孩子置办了手机,或者爷爷奶奶为安抚孩子、宠溺孩子,将自己的智能手机给孩子玩耍。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各种各样的游戏与短视频使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深陷其中,他们不能很好地分辨是非对错,游戏和小说中的暴力、狂躁的角色的思想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性格与情绪,导致他们在处理矛盾时容易采取暴力行为。有的孩子张口闭口就是不文明词汇,甚至发展到当面顶撞老师和家长,稍有不顺就破口大骂。在调查的留守儿童中,有58.25%的留守儿童容易产生情绪波动,93.2%调查对象身边的留守儿童中有叛逆现象,其中叛逆现象出现较多的占比35.2%,总体占比较大,逆反心理严重。

图9 对留守儿童遇到新同学或新伙伴时是否会主动打招呼并结交朋友的调查

图10 对留守儿童在陌生同学主动与其交往时的表现的调查

(4)人际交往能力弱

首先,由于缺少父母的关注,大部分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性格内向,遇到问题会显得无助与孤独,甚至抗拒交流,长期以往,使留守儿童在自信心与人际交往方面相较其他孩子较弱,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很少能做到大方、主动地交往(图10)。其次,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社交环境,留守儿童长期在农村生活,认知面与社交范围较为狭窄,适应能力较弱,他们的交往对象通常是固定的,交往模式较为单一,导致其缺乏主动交往能力,在扩展人际交往范围上较为被动。最后,据调查,仅42.72%的留守儿童会在遇到新同学或新伙伴时主动打招呼并结交朋友。在陌生同学主动与其交往时,43.69%的留守儿童需要在他人不断邀请下慢慢融入,18.45%的留守儿童会出现警惕和害怕陌生人的现象。由此来看,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2.教育现状问题分析:

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使不夭折,也难成材。所以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但是新泽村的留守儿童在教育这一块存在很大的问题,学习环境差、氛围差、学习动力不足、自我效能感低等等因素都导致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图11)。

图11 对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面临的困难的调查

(1)学习环境差

据调查,武冈市法相岩街道新泽村的教学点和幼儿园是在合并在一起的,墙面为土砖墙,部分设施年久失修,由于种种因素,每个班级仅有2~3个学生,甚至有的年级一共只有2个学生,生源的流失导致学生竞争力下降,缺乏浓厚的学习氛围,整体学习环境差。在走访的留守儿童中,有一半都表示在学校感到很无聊,上课时整个课堂都空荡荡的,没有学习的欲望。这也是新泽村大部分留守儿童面临的学习困难,在这种学习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不仅缺少竞争意识和竞争力,更缺少和同龄人交往、取长补短的学习能力。

(2)缺乏学习资源与辅导

调研队通过询问新泽村留守儿童得知,新泽村以前从没有志愿者教孩子了解、培养兴趣爱好,很多孩子表示,自己很喜欢画画、书法等等,但是由于学校并未开展相关课程,没有专业的老师和资源,家长在外打工没时间管孩子,而爷爷奶奶认为这是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并不支持孩子上兴趣班。还有一部分孩子表示,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接送不便,村里离城区较远,所以自己即使感兴趣,也只能通过电视、网络简单了解。少数留守儿童表示,爸爸妈妈支持自己上兴趣班,爷爷奶奶身体较好,能够接送,但由于通勤时间长,能长期将兴趣爱好坚持下来的并不多。据调查,新泽村大部分留守儿童无人辅导,农村学习资源的缺乏,是新泽村44.66%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难题。

图12 对留守儿童学习状况不理想原因的调查

(3)缺乏学习动力

据调查,新泽村60.19%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在学习上面临的困难是缺乏学习动力,有76.67%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理想,53.33%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成绩并没有达到自己和家长的预期,询问其原因,大部分孩子认为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关心、监督、指导,爷爷奶奶对于学习不太了解,更帮不上什么忙,每天在学校缺乏学习动力,得过且过。

(4)缺乏学习自律,沉迷网络

据调查,新泽村60.9%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学习不理想是因为沉迷网络和电子产品。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年纪较小的时候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年龄较小,缺乏自制力,互联网内容又极具吸引力,很多留守儿童沉迷于“和平精英”或“王者荣耀”之类的手机游戏或“抖音”之类的视频软件,多数祖辈对此束手无策,只能放任自流。

(5)自我效能感低

据调查,新泽村41.7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在学习上面临的困难是别人太努力了,自己追赶不上,干脆自暴自弃,自我效能感低,也就是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心态会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习效率低,进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六、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新泽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家庭共同努力;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的积极参与;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因此,调研组经过探讨和研究,也提出了以下的一些对策和建议作为参考。

(一)加强家庭教育,建立良好家庭关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就是学校——家庭教育。家庭以及存在于家庭中的子女与家长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的第一所学校。”因此,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要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图13 对留守儿童同父母联系的次数的调查

1.加强家庭教育意识、责任意识

家长应意识到自身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关注和支持。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是重中之重的事情。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认为:“从出生到7岁是人生重要时期,儿童的习惯、语言、才能、思想、态度、情绪等都要在此时期打好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易造就了”。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良好榜样。他们应该展示积极的价值观、道德标准和行为模式,以及正确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通过自身的言行和行为,引导留守儿童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维护家庭联系,定期回家探亲

父母在外务工时,要保持与孩子的密切联系。通过电话、视频通话等方式,与孩子沟通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情感需求,以减少他们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同时,父母应尽可能安排时间回家探亲,与孩子共度时间并加强亲子关系。这有助于建立更牢固的家庭纽带,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图13)。

3.增强家庭教育能力

家长可以参加家庭教育培训和课程,学习有效的育儿技巧和教育方法。这些培训可以提供关于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约束引导和情感支持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家庭层面的努力,可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并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关爱,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丰富教育资源,开展多形式教育

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的独特的功能,法国作家大仲马:“学校教育是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它是一个人有意识地改造自己的过程。”学校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是决定孩子知识储备量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是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

图14 对留守儿童接受学习辅导的调查

1.加强教师培训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到:“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的师德师风和人格魅力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的专业能力对于教学效果而言也是不可缺少的。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和专业性,教育部门可以鼓励乡村学校加强针对留守儿童的师资培养,提高教师对留守儿童特殊需求的认知和教育策略的掌握。

2.个性化教育

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化一,毋宁展个性。”教师应当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个别差异性,针对不同年龄段和需求的留守儿童,教育就应该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气质和性格,提供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鼓励培养他们的特长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陪伴孩子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

3.注重心理教育

心理问题是留守儿童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建议学校在校设心理老师,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定期开展相关活动与课程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关注在校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疏导与解决。

4.建立留守儿童互助小组

在留守儿童就读学校里建立留守儿童互助小组,让他们之间相互支持和帮助。这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友谊,并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归属感。

通过学校教育层面的努力,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功。

(三)加强社会宣传,集中力量帮助留守儿童

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良好的社会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有得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得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1.加强社会宣传和意识提高

通过媒体、学校和社区等渠道,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心。倡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共同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2.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志愿者队伍

通过发动社会各方的参与,社会团体组织可以搭建网络平台,组建志愿者团队,定期定点拜访和关心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陪伴、辅导和情感支持。在活动中,志愿者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指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学习。

3.激活社会力量,培育孵化社会组织,共同关注留守儿童

培育孵化社会组织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弥补政府资源不足,提供专业化和差异化的服务,促进社会参与和共建共享,同时促进政府与社会的合作。

通过社会层面的努力,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广泛的支持和关爱,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助力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四)优化教育政策,加强管理与建设

图15 留守儿童接受村干部走访关心的调查

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最重要的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2016年,国务院也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更好关爱保护。”政府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了留守儿童的部分苦难,也引起了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广泛关注,但是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加强和细化。

1.健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系统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系统,需要更加精准化的健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有效监测和统计数据,以便于实施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响应速度,以及增强跨部门、跨地区协作,可以更好地保障留守儿童的权益,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和保护。

2.落实县、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职责

落实县、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关于留守儿童的职责,是保障留守儿童权益、提供综合保障与支持、整合社会资源与力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真正关爱、保护和帮助留守儿童实现全面发展。政府各部门之间需要加强协调和合作,形成工作合力。教育部门、社会保障部门、卫生部门等需要共同合作,推动留守儿童问题的综合解决。定期召开跨部门会议,共同制定留守儿童关爱的政策和措施,加强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3.打破户籍制度、入学制度、学籍考试等制度的限制

通过打破户籍制度、入学制度、学籍考试等制度的限制。建设城乡公平的义务教育。使得较有能力的父母能够打破孩子在外地的入学障碍,将孩子养育在身边,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4.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政府应抓住当地特色和资源,不断进行建设与发展。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增强就业质量。鼓励在外务工的农民返乡创业、工作,工作之余能够陪伴孩子。做到“挣钱、养家”两不误。

通过在政府层面采取以上对策与建议,可以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监管作用,推动留守儿童问题的全面解决。同时,政府需要持续关注和跟进留守儿童问题,确保相关政策和措施的有效实施,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七、结语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留守儿童的真实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留守儿童问题是整个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我们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承担着时代赋予我们的教育重任——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爱留守儿童成长对我们来说亦是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我们呼吁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更和谐、更美好、更充满机会和希望的未来,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灵,让他们得到充分发展,成为真正的未来之芽!

八、参考文献

(一)新华社.习近平同志《论党的青年工作》主要篇目介绍 [N].人民日报,2022-06-22(2).

(二) (苏)В.А.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 给教师的建议 2版 修订版[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三)蔡元培.蔡元培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

(四) 民政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系统正式启用[EB/OL].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