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概念界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现代旅游的概念界定是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概念界定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概念界定

2024-07-13 10: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一章 系统科学视野下的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概念界定

旅游目的地是旅游产品的生产地和旅游消费的发生地,也是旅游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这方面,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而且形成了整套相对成熟的研究框架;而国内的研究,主要是在积极吸收借鉴国外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市场学、地理学、消费行为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对旅游目的地课题进行交叉研究,研究的趋势向本土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

一 国外旅游目的地概念评介

旅游目的地的研究始于地理学科地域空间的研究,具有描述性的传统。国外学者在对旅游目的地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在目的地形象、营销、管理等方面通过建立模型等手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在旅游和旅游目的地、当地居民和旅游目的地的关系方面,做了积极的实证性研究,这样的探索为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国外学界对旅游目的地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Clare A. Gunn提出了包括主要的通道和入口、社区、吸引物综合体、连接道路等要素的“目的地地带”Gunn, C., Vacationscape: designing Tourism Regions. Austin: Bureau of Business Research, University of Texas, 1972.概念。从区域范围来看,旅游目的地可以是一个具体的风景胜地,或者是一个城镇,一个国家内的某个地区,整个国家,甚至是地球上一片更大的地方。霍洛韦:《论旅游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转引自刘翠微《目的地政府主导旅游品牌形象塑造作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第7页。英国的Dimitrios Buhalis博士也认同旅游目的地是一个明确的地理区域,并且认为这一区域是被旅游者理解为一个具有用作旅游营销和规划的政策和法律框架的独一无二的实体。Dimitrios Buhalis, “Marketing the Competitive Destination of the Future,” Tourism Management 2000, 21(1):97-116.英国学者Cooper等把目的地定义为:设计用来满足旅游者需要的设施和服务的集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从心理学的视角认为目的地是个知觉概念,消费者可以主观地理解它,这种理解取决于游客的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旅行路线、游览的目的及过去的旅行经历。Cooper C. et al., Tourism: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Addison-Wesley, 1998.

二 国内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

国内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们在西方理论分析框架内对旅游目的地进行了不同视野的研究,并形成了系统结构与系统工程的理念思路。旅游目的地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杨振之认为旅游地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以对客源市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为基础,形成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综合协调发展的旅游目的地。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旅游吸引物是旅游地的基础。旅游吸引物不仅包含了一般意义上的旅游产品,而且还包括旅游服务设施、服务、当地居民的友好态度和其他相关要件。二是旅游业是这一地区的重要产业,并能促进该地区的经济收入和经济增长。旅游地能通过六大要素的整合、协调,为旅游者提供全面的服务,这是旅游地与未形成产业的一般景点的根本区别。三是旅游地的范围可大可小,依具体情况而定。它可以大到一个国家或跨国的某个区域,小到一个服务功能齐全的景区、景点。四是旅游地与旅游点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两者有时指的是同一地点,只不过旅游点强调的是旅游活动的场所和游客聚集之处,而旅游地强调的是旅游活动所占有的土地利用方式。对于一个城市或一个大的区域而言,作为旅游地,又是由若干旅游点构成,有的地方虽已成为旅游点,但尚未形成旅游产业,就不能称为旅游地。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第3~4页。保继刚认为,旅游目的地即一定空间上的旅游资源、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其他条件的有机集合体,是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保继刚:《旅游目的地品牌系统建设及研究》,《市场观察》2006年第9期。魏小安从实际效用的层面指出,能够使旅游者产生动机并追求动机实现的各类空间要素的总和即旅游目的地。魏小安:《旅游目的地品牌化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崔凤军将旅游目的地的内涵界定为:“旅游目的地是具有统一的和整体的形象的旅游吸引物体系的开放系统。就其管理来讲,旅游目的地应有一定的行政依托;就其空间范围来讲,旅游目的地具有层次性,旅游目的地的行政依托成为决定其层次的尺度。”崔凤军:《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创新与发展》,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第8页。现代旅游目的地发展的一种普遍模式为:旅游目的地多依附于一定的城市,城市成为吸引物与城市功能的交互形象集合(城市具有旅游功能和城市传统基本功能双重身份)。大的旅游地(或景点、景区)与其生活服务依托区(村落、城镇)也可以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旅游目的地,因此,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范围确定为旅游吸引物及其服务设施的依托地(城市、村镇)等。旅游目的地是拥有特定旅游资源,具备了一定旅游吸引物,能够吸引一定规模数量的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特定区域;是旅游资源、旅游活动、旅游地面设施、旅游交通和市场需求为一体的空间复合体。张辉:《旅游经济论》,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第64页。张立明、赵黎明认为旅游目的地是与目的地形象紧密相关并具有完善的区域管理机制与协调机构的区域,旅游目的地具有使潜在旅游者产生出游动机、做出出游决策并实现其旅游目的的功能。相对于旅游过境地、旅游客源地而言,旅游目的地是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地或旅游景区,具有自身独特特征的旅游地。张立明、赵黎明:《旅游目的地系统及空间演变模式研究——以长江三峡旅游目的地为例》,《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安金明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分析,认为旅游目的地由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行业结构等要素组成,并在研究中构建了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指数模型。安金明:《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建模研究》,《襄樊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