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全家福”影像展(十)丨他用5000张全家福,记录关于“家”的史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王成斌将军全家福图片 “最美全家福”影像展(十)丨他用5000张全家福,记录关于“家”的史诗

“最美全家福”影像展(十)丨他用5000张全家福,记录关于“家”的史诗

2024-07-12 15: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人的“家”是一部史诗。

不管世事如何变迁,

因为有家人在,便觉“人世间值得”。

从黑白到彩色,从模糊到高清,从胶片到数码,从写实到艺术,对中国人而言,全家福有着特殊的含义,它不仅承载着记忆,定格了时间,凝聚了亲情,更浓缩了一个家庭的时代变迁,记录着家族的兴旺繁衍和家风传承,也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知名收藏家、民俗文化研究学者、摄影师,薛勇用20年时间,收藏了5000余张各种各样的“全家福”,留住时光,留住了时代的变迁痕迹,也记录下中国人“家”的史诗。

01

拍摄全家福

是一个家庭最隆重的盛典

电视剧《人世间》一开始,1969年,周父要奔赴“大三线”,投入国家建设;周秉义要去兵团参军;周蓉远赴贵州追寻爱情;周秉昆和周母留在家里。一家五口拍了张全家福,人手一张,从此踏上天各一方的漫长人生路……

对于亲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这个片段熟悉又亲切。在西安的薛勇一家,也有同样的故事。1972年,薛勇的大哥高中毕业后要去黑龙江绥芬河当兵。临走前,父亲特意叫来了农村各地的亲戚,在当时西安很有名的大芳照相馆一起合影。

丨1972年薛勇的大哥当兵前家人合影

“取照片的时候,照相馆才告诉父亲照片洗坏了,照片右下角有些灰暗模糊,表示愿意免费为我们再拍一张照片作为补偿,但是大哥已经当兵去了,亲戚们也都各自回农村去了,人不齐,最后就为我们兄妹四个补拍了一张。”这段拍全家福的经历让薛勇记忆深刻。

丨兄妹四人补拍照片

薛勇一家一直有拍全家福的传统。“我们家第一张全家福,当时我还没出生,二哥才一岁。以前在家里给孩子拍照,都是在孩子100天、半岁、一岁的时候。”

薛勇半岁的时候,母亲抱着他,拍了他与家人的第一张全家福。以后每逢重要节日或重大节点,全家都会合影。“那时候拍全家福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是一个家庭最隆重的‘盛典’。必须提前预约排队,工作人员要设计画面,有专人拿着拨浪鼓逗引小孩,家人的座次和站位必须讲究长幼有序。”

丨1964年薛勇家“全家福”,薛勇被母亲抱在怀中

薛勇家的“全家福”一直拍到了上世纪90年代,直到父亲去世,这个传统才没再继续下去。“现在科技发达了,用手机随时随地都能拍,全家福就没有以前那么正式和讲究了。”

薛勇的父亲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被公安部授予“一级英模”称号,是西安市一至三届人大代表。在薛勇眼中,父亲平日里话虽不多,但所作所为“一切都在不言中”,这或许就是父与子心灵上的交流。作为英模后代,在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下,他与哥哥、姐姐始终兢兢业业,本分做人,传承优良家风。

1991年薛勇家“全家福”。30多年过去,一家人在各自领域都有所建树。照片从下往上——

第一排左起:儿子,现为设计师;侄子(大哥儿子),现为教师;侄子(二哥儿子),现为民警;外甥女(二姐女儿),现为教师。

第二排左起:妻子,银行职员;母亲;父亲;外甥女(大姐女儿),现旅居海外。

第三排左起:外甥(大姐儿子),教师;二姐,银行职员,已退休;大嫂,商企员工,已退休;二嫂,设计院职员,已退休;大姐,商企职员,已退休。

第四排左起:薛勇,公务员;二姐夫,商企员工,已退休;大哥,银行职员,已退休;二哥,民警,已退休;大姐夫,民警,已退休。

“我们家的‘家训’就是,平安是福,知足常乐!”薛勇说,父母留下来的优良家风是他们家最宝贵的财富。家风文化源远流长,在今天更值得人们珍视与传承。

如今,借助全家福,薛勇依然可以重温以前生活的种种,温暖的、有趣的、平凡的、难忘的……即使那段时光、那些人早已远去,照片却可以帮我们定格时光。

他呼吁大家要多拍全家福照片,以影像方式记录时代,传递亲情。

02

5000张全家福会“说话”

合影背后是家的“史诗”

作为知名摄影师、收藏家、民俗文化研究学者,薛勇有很多收藏,古灯、制作糕饼小吃的模具、家书家信、全家福照片……并多次成功举办灯具展、糕饼印模展、家书收藏展、全家福收藏展,出版相应收藏专著。

在薛勇眼中,这些不起眼的物件都是小众的,不属于大众意义的“收藏”。而回过头来看,这些物件都是寻常百姓、大众层面使用的,都与每个“家”有关。薛勇说,可能这就是中国人骨子里对“家”的情怀。

其中,“全家福”照片收藏成为他的最爱,纯属偶然。“有一次我在古玩市场,发现老照片很有意思,转卖价格大多便宜,但也有贵的。我收藏的照片买来时有的几块钱,有的两三千块钱。”谈及自己的寻宝之路,他说,从一开始,他就去市场寻找。后来圈内人知道了他的收藏,就用各种方式提供线索。

丨清代全家福

丨民国时期全家福

“20年左右,日积月累,现在差不多有5000张照片了。”薛勇说。这些“全家福”大多是黑白照片,时间跨度从晚清到现代。有的标着拍摄时间,有的按顺序标着照片中人的名字,还有的写着留言……“这些全家福照片大多是散落在民间的,如果不收集起来,可能某一天这张全家福照片消失,一个家存在过的历史印记也就散了。”

在众多照片中,最让薛勇印象深刻的,是在山西古玩市场发现的一张老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1950年12月,济南泺口镇一家人团聚时拍的。“这个家庭是1938年夏天分开的。后来,他们有的去了抗战前线,有的去了乡村教书,有的去了服务单位。新中国成立后,一家人终团聚,所以拍了这张珍贵的全家福。”薛勇介绍。

这张照片的背面,还有一首用红笔写的题为《团圆》的自由诗。回忆了这一家十口人分居后的生活,写下了对家人的美好祝愿和期望。

从黑白到彩色,从模糊到高清,从胶片到数码……在薛勇眼中,这一张张全家福,最能直观反映时代特征。

清末时期的全家福,女人裹着小脚,男子留着辫子;民国时期,年轻人有的穿中山装,有的穿西服;20世纪50年代的全家福,人们衣着朴素,有人衣服上还打着补丁;20世纪80年代,拍摄地点逐渐由室内移到室外,人们可以在城市地标性建筑处取景……

丨上世纪50年代全家福

丨上世纪80年代全家福(黑白)

丨上世纪80年代全家福(彩色)

“以前只有家里有钱的人才有条件拍全家福。”薛勇还收藏了一张影楼收据。1979年,打印一张6寸照片要2块钱。“那时候普通人一个月收入60元左右,要养活一大家子。”

在薛勇收藏的全家福照片中,还有一些照片是在一个意想不到的时间拍摄的。从照片所注明的信息看,拍照片的时间和原因出现多种情况,比如结婚时、办丧事后、过寿等。

还有一张拍摄于1976年9月9日拍摄的“全家福”。全家人都戴着黑纱,气氛肃穆,表情严肃。这张特殊的全家福,表达了一个普通家庭对一个伟人的纪念。

20多年收藏,5000多张全家福照片,薛勇将它们仔细分类,归纳梳理,于2021年8月举办了《百年影像:全家福收藏展》,受到各大媒体关注报道。

薛勇说:“喜欢收藏全家福老照片,除了因为自己喜欢摄影之外,还因为这件事很有意义。中国人重视亲情,珍惜团圆的时刻,这是一直流传至今的家风;同时全家福照片也记录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可以看出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希望更多人能通过这些全家福照片,更深刻地理解‘家’的意义。”

目前,薛勇已将收藏的全家福照片集结成册,准备出版。参加此次2023陕西百家百福“最美全家福”影像展,薛勇表示,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以更新颖的形式传播家风文化。他希望人们通过影像展,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可贵家风,孝顺父母,珍爱亲人;同时也珍惜时间,努力奋斗,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灿烂。

原标题:《“最美全家福”影像展(十)丨他用5000张全家福,记录关于“家”的史诗》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