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快哉饮茶;忧乐、物我两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物我两忘英文 苏轼:快哉饮茶;忧乐、物我两忘

苏轼:快哉饮茶;忧乐、物我两忘

2024-05-03 09: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人生命之短暂,对人生之得失,不应计较太多,而应放宽胸怀,平常而自然地生活下去。这与佛理相合。

苏轼对《楞严》、《华严》、《坛经》都有过研究,他曾经为《楞伽经》写序、书写,推动《楞伽经》的流传,而且常与东林常聪禅师论法。

自从他因“乌台诗案”被谪到黄州以后,更加亲近佛教,开始反思自己人生思考生命的本谛。

他的《寄周安孺茶》写出了自己谪居黄州时,没有完全沉溺于悲观厌世,满腹牢骚,一腔愤慨,而是用豁达的心态对待自己之沉浮。

在诗歌中他热情赞美茶是“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文士与僧人的喜爱“遂使天下士,嗜此偶于俗。”“自尔入江湖,寻僧访幽独。”

有着高洁的禀性“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

饮茶后,让人“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如今老且懒,细事百不欲。美恶两俱忘,谁能强追逐。”[4]

描述出饮茶有放飞心灵,超脱尘俗之功,能忘记美恶,对万事不会强求,而是任其随缘。

“困卧北窗风,风微动窗竹。乳瓯十分满,人世真局促。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 [4]

感慨人生窘迫,还不如开怀饮茶,茶后意爽如在仙境,身轻神怡。

这是一种忘得失、轻荣辱、淡沉浮的心境,是一种忧乐、物我两忘的无差别境界,是触物皆春、心中自有乐地的随缘自适心态。

[1]《中国佛教思想资料汇编》石峻 楼宇烈 方天立等编 中华书局 1987年 10月第 1版 第二卷第四册 第 237页

[2]《苏轼诗集》[ 清] 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2 年2 月第1 版卷四八2641 页

[3]《苏轼诗集》[ 清] 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2 年2 月第1 版卷四第96 页

[4]《苏轼诗集》[ 清] 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2 年2 月第1 版卷二二第1162 页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六悦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