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鸭系列之一,传统金陵片皮鸭说:南北的风味差异都是出自我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片皮鸭是怎么做的 烤鸭系列之一,传统金陵片皮鸭说:南北的风味差异都是出自我啊

烤鸭系列之一,传统金陵片皮鸭说:南北的风味差异都是出自我啊

2024-06-30 21: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吴都赋》·西晋左思

说到烤鸭,大家首先都想到的是“北京烤鸭”,老外还有一句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可想而知它的魅力指数!

但是,其实北京烤鸭起源于南京,这个多少人知道?

金陵佳丽地,自古帝王州

金陵,是如今南京的旧称。从公元333年三国孙权在楚国筑建的“金陵邑”基础上扩建成“石头城”,后改成建邺,并开始建都。之后,东晋,宋、齐、梁、陈相继在此建都,金陵成为首都的历史计算前后300多年之久,所以历史称其为“六朝古都”。再后来,明初的朱元璋定都,清朝的南方中心,太平天国的“天京”,以及辛亥之后的民国,凑成了“十朝古都”

所以说,金陵自古繁华,人丁兴旺,美食汇集!

一,先说养鸭子。早在南北朝时期,南京人就开始饲养和用鸭子做菜了。

姚思廉撰写的一本纪传体史书《陈书》上说:“齐人渡江,至玄武湖西北幕府山南,众军自覆舟东移,顿郊坛北,与齐人对······“会”文帝遣送米三千石,鸭千头。帝即炊米煮鸭,誓申一战,将士及防身计粮数脔,人人裹饭,媲以鸭肉。帝命众军荤食攻之,齐军大溃。”

这段文字里的:“炊米煮鸭”和“媲以鸭肉”间接说明,南京人在那个时候已经饲养鸭子了,而且规模不小,不然怎么能一下子“送米千石,鸭千头”呢?这鸭子做成的菜既是这场仗能取胜的关键,又是南京地区早期就以鸭子做菜肴的实例。

从那时候起,这能让军队取得胜利的鸭子做成的美食,成了南京人心中最佳的美食表达方式。随后,对于用鸭子为主要原料的烹制烹调方法就更加多姿多彩,让人叹为观止了。这是别的地方难以企及的,所以,在民间有了这样一句赞誉:“金陵鸭馔甲天下”。

到了唐代,时人陆广微《吴地记》记载“筑地养鸭”一语,更是体现出当地养鸭子的普遍性。鸭子多,做成菜肴就多。像明朝宋诩撰写的《宋氏养生部》记载:“炙鸭,用肥者全体“熝”汁中烹熟,将熟油沃,“架”而炙之。”直接就把烹调制作方法给写出来了。

清代陈作霖撰写的《金陵琐志》收集了更多有关鸭馔的制作方法和名称:“······阑池塘以畜之。约十旬肥美可食。杀而去毛,生鬻诸市,谓之‘水晶鸭’;举叉火炙,皮红不焦,谓之‘烧鸭’;涂酱于肤,煮而味透,谓之‘酱鸭’;至冬则盐渍,日久呼为‘板鸭’,远方人喜购之,以为馈赠。”

《调鼎集》中收录的金陵风味的鸭肴就有“套鸭”、“煨三鸭”、“八宝鸭”、“熏鸭”、“糟板鸭”、“炙鸭”等几十种,尤其是至今仍然风靡全国的鸭掌,鸭舌,鸭蛋等菜肴堪称特色。

二,主角登场:金陵片皮鸭的辉煌过去。

对鸭子的烹调制作,在上面《宋氏养生部》的“‘架’而炙之”和《金陵琐志》的“举叉火炙”中,都提到了一个“炙”字,炙,简单理解就是在火上烤,烧。不管是架还是举着炙鸭子,这和远古时期的“举‘燋’”是一个意思。

吴自牧撰写的《梦梁录》记载南宋时候就开始有“炙鸭”叫卖了。在元,明,清时期,这款美食更是被列入宫廷御膳。元饮膳太医忽思慧撰写的《饮膳正要》中记载了“烧鸭子”的方法-用羊肚包裹在火上致熟;明御前太监刘若愚撰写的《明宫史·饮食好尚》也记述了“烤鸭子”;在清代,我国饮食的巅峰之作“满汉全席”中,更是把“烧鸭”和“烧乳猪”列为双头牌。

由于那个时候,作为御膳,他们的制作数量不在于多,而是精,追求的是鸭皮平展不起皱,不起卷,皮质口感松脆,而想达到这样的品质,制作的“烧鸭”和“烧乳猪”“双叉双炙”方法在那个时候依然是主要的方式,所以,这是南京人对烹饪美食的贡献,值得骄傲!

到了清末民初,随着御厨们出宫并流落民间,并因地制宜改进了制作工艺,使得烤鸭产量大增,越来越多的人得以品尝这道鸭馔佳肴,于是北京烤鸭独立门户,开始名扬天下,抢了金陵的风头。

其实,北京烤鸭的另一个名称也叫片皮鸭,它制作工艺都脱胎于金陵片皮鸭的制作工艺。

三,传统金陵片皮鸭的制作。

传统金陵片皮鸭制作工艺比较繁杂。从选料上,一般用的是高邮鸭。高邮鸭是肉蛋兼用型的黑羽麻鸭。由野鸭驯化而来。《金陵琐志》记载:“鸭非金陵所产也,率于邵伯,高邮间取之······阑池塘以畜之,约以十旬肥美可食。”

1,取内脏

北京烤鸭取内脏的方式和金陵片皮鸭的方式一样。都是在翼底开口,取出内脏,掏空内腔。

2,填胸

将鸭子放平,用双手压断胸骨,然后用葱叶塞住肛门,再放点花椒和荷叶填满内腔,使之饱满,再捶平。

3,上叉

上叉是一个技术活,它决定了烤鸭的卖相,就是成品质量。因为以前都是人工手摝,上叉的手法直接影响了厨师旋转叉的方便与否,在古代,烤鸭时候的手摝加工方法,是体现一个厨师厨艺是否一流的一个表现。

而现在基本都是挂炉烤了,少有明火明炉双叉烤制。基本都是用铁钩勾住双翼就行,少了很多麻烦,所以,这里就不再描述。值得一提的是,传统金陵片皮鸭一般都是生坯上叉,为的是让鸭皮充分张开!

4,上色

传统的上色是用糯米甜酒液,也就是所说的醪糟水。在用开水烫紧皮后,涂匀就行,然后摆通风处晾干。

如今给鸭子上色的原料就多了,根据对颜色的要求,蜂蜜,麦芽糖,糖醋上色法等都是常用的方法。

5,烧烤

传统的明炉烤鸭一般都先把烤炉烧红,再手摝叉子,把鸭制火上,不断转动,先烧(烤)两肋,然后胸部,再是背部,左后看鸭肉成熟时,再拨旺火,刷香油,边快转边刷。

等到鸭皮滋滋作响,油花冒出,颜色转金红色即可大功告成!

烤鸭系列之二,敬请期待!

发现美食,感受美食!讲述美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