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节笔记】之楢山节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片名叫:《楢山节考》 【上影节笔记】之楢山节考

【上影节笔记】之楢山节考

2023-09-05 00: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58年版《楢山节考》,开场就是歌舞伎古典舞台剧的feel,让我很是惊喜。几乎全剧都是在摄影棚里完成的,场景到季节转换,都是舞台化的布景,远近错落虚实有度;很多蒙太奇的切换,用的也是话剧的手法,黑幕,撤道具,上道具,换灯光,开始下雪,亮灯,演员继续……

再有配乐和小调,是“像哭一样”的三味线 + 歌舞伎小调,其中有一首反复贯穿全剧“阿玲婆婆隐秘的角落(翻译也不忘蹭个热点) ,有三十三颗魔鬼的牙齿”。

看电影讲究“入戏”,但《楢山节考》的布景和唱腔却让我时不时“出戏”。怪的是并没有觉得这种“出戏感”不好,似乎是可以总结回复一下感受再继续。

再说“真实的恐怖”。

恐怖片是怎么样的?好莱坞式的恐怖常常让我觉得其实是“恶心”,日韩式的要恐怖很多,小孩、厕所、办公室、电视机之类的设定,生活中随处可见,有一丝记忆就可以勾起一阵鸡皮疙瘩,但还毕竟是“鬼”。

还有一种恐怖,是真实生活中确实会发生,由人的行为带来的,对于人性极限的挑战。比如我在电影中见过最恐怖的场景之一,就是台湾影片《赛德克巴莱》中,赛德克族的妇女为了让男人抗日再无后顾之忧,先吊死孩子,再集体上吊,满树挂满了尸体。

在这部《楢山节考》里,也有好多这种不用细思就极恐的细节:

前面说到阿玲婆婆“三十三颗魔鬼的牙齿”,因为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年才在盂兰盆节能吃上一次白米饭) ,在 楢山这个地方有个习俗,只能吃不能做的老人们到了70岁就要上山等死,不再占用年轻人的粮食。而“可惜”阿玲婆婆到了70岁,还是长满了一口好牙。为了让家人不受嘲笑,也让儿子能下定决心送她进山,她在石磨上硬是撞掉了自己的门牙,画面霎时血红,只看着她空空的上颚和满口血,以及如释重负的诡异微笑。

还有村里有户人家,因为人口多,不得不在半夜偷窃别人的粮食养家。被捉之后,村里人自己默默定下了处罚方法,把他们全家老少十二口在夜色下集体活埋,然后瓜分了他家的粮食储备。那是个月亮很好的夜晚,村里负责“执法”的人,每人的剪影都扛着一个活人,有老人也有几岁的孩子。全部的人一言不发,令人背脊发凉。

阿玲婆婆最后能做的一个决定,用了自己的经验决定了自己的死期。她和儿子辰平说,最好的上楢山的时间,就是去程中没有下雪,到了那边开始下雪。这样路上不耽搁,儿子也轻松,而她自己就会迅速被冻死,不用受那么多苦。

那是一群群大乌鸦盯着垂死老人虎视眈眈迫不及待的神山,而做儿子的,要把母亲放在一堆堆曾经认识的人的白骨中间而离去。

唯一感到有一丝温暖的,结尾时从邻村来给辰平续弦的寡妇阿玉,和辰平同岁(开头还被未来老公嘲笑,45岁了,该也没什么风韵了吧), 和他说,当我们70岁的时候,就一起上楢山吧。

1983年,今村昌平重新翻拍过一次《楢山节考》,并以该片于同年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据说是一个更大胆更无情的版本。

想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