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生产力理论的历史回顾生产力的一般规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烈宁的历史 苏联生产力理论的历史回顾生产力的一般规定

苏联生产力理论的历史回顾生产力的一般规定

2024-07-16 23: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 生产力的一般规定

  (一)生产力的概念苏联十月革命后,迫切要求发展社会生产力。列宁曾经提出L,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斯大林领导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在理论上对生产力也有许多论述。他给生产力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所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社会的生产力。”[1]也就是说,生产力所表现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斯大林还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构成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生产的变化 和发展始终是生产力变化和发展的结果。

  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苏联广泛流行的观念是把生产力等同于技术。1922年,尤·米隆诺夫明确提出“技术和生产力是同一种东西的两个不同的名称”[2]。主张这种机械论的生产力概念的人还有米·杜冈·巴拉诺夫斯基、尼·布哈林和亚·波格丹诺夫。按照杜冈·巴拉诺夫斯基的说法,“生产力这一概念并不包括凡是对经济有任何影响的一切事物,而只包括其中的一部分,即经济的、物质的条件”[3]。布哈林认为,在考察社会及其发展条件、社会的形式和内容时,应当从分析生产力或生产的技术体系开 始。因为,任何一定的社会技术体系也就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体系。这种观点,只是在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意义上是正确的,但社会及其发展条件,显然还应该包括生产关系的作用。有的经济学家在评论这种观点时写道:“在问题的这种提法中,就否定了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是同布哈林一般地否认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特别是否认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必要性的观点是一致的。”[4]波格丹诺夫认为,“最初得到发展的是人同自然界直接接触的那个领域:在人与自然生产技术关系的领域,即生产力的领域。生产关系的形成取决于人同自然界的这些技术关系,而这两者又决定思想、规范、意识形态的形成,可见,技术是第一性的因素,它决定经济,其次决定意识形态。这是发展的规律性。”[5]这种观点乍看起来貌似有理,实际上是把生产力等同于技术,从而也就抹煞了生产力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

  当时有些经济学家还把生产力等同于劳动生产率。

  针对这种观点,阿·别尔恩斯坦写道:“生产力,这是决定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东西。生产力之所以是生产的,就是因为它的发展引起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力的存在 和它的发展对于社会的必要性也就在于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和自然的‘平衡’的最强大的手段。”[6]显然,生产力是原因,劳动生产率则是结果,把生产力等同于劳动生产率,实际上是把原因和结果混为一谈了。

  (二)生产力包含的要素: 受斯大林的生产力定义的影响,苏联理论界长期坚持生产力二要素论,即生产工具和人(劳动者)。

  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4年第一版认为,生产力是由生产工具和人这两个要素构成的。其中写道:“生产物质资料时所使用的生产工具以及因有相当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而运用生产工具并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便构成生产力。”不难看出,除个别词句有所变化外,这种说法几乎和斯大林的定义一模一样。1952年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一书认为,生产力是由劳动工具和人构成的。书中写道:“生产力表现着社会对自然的积极关系,表现着社会对被它利用来生产物质财富的自然界的对象和力量的积极关系。把劳动对象包括在生产力里是毫无根据的。因为劳动对象就是环绕着我们的自然界,如果把劳动对象看成是生产力的要素,就等于将地理环境的一部分包括到生产力的概念里。”这种说法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一版是完全一致的。

   生产力二要素论在很长时期占统治地位,但也不是毫无变化。1954年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一书有一个比较灵活的转换提法:生产力是由生产工具和人构成,但劳动过程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本身,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

  显然,这种说法是企图把斯大林的定义和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章关于劳动过程简单要素的分析一致起来。与此相类似,1959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书认为,生产力的概念主要是生产工具和人所构成,但“有时也包括劳动对象”。这两本书的共同特点是,一方面坚持二要素论,另一方面又觉得三要素论有一定道理。

  1959年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修订版认为,生产力是由生产资料和人构成的。比如说:“生产物质资料时所使用的生产资料以及运用这些生产资料并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便构成社会的生产力”。不言而喻,生产资料包括劳动手段(主要是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因此,这个论点实际上已转变成生产力三要素论。

  除此之外,苏联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主张把科学、文化、知识包括在生产力要素之中。例如,勃·戈列夫说:“生产力首先包括生产工具,但是我们也把本领、技能、工作习惯、一般劳动组织和……关于周围自然界的一切知识、技 术知识的全部总和即科学,列人生产力。最后,我们也把加入劳动过程、成为劳动对象的外部自然界的因素理解为生产力……土地就属于生产力之列。”[7]从发展趋势上看,苏联经济学界和哲学界对生产力要素的认识,逐步从二要素论过渡到三要素论,到多要素论。

  但是分歧仍然存在,坚持生产力二要素论者也不乏其人,1960年出版的《简明经济学辞典》就认为,生产力是由劳动资料和人构成的。并且,直到目前为止,苏联理论界对生产力仍然缺乏系统论观念,多年来一直停留在二要素和三要素的争辩中,1980年苏联《哲学问题》编辑部组织一次圆桌讨论会,仍然在争论“生产力是否包括劳动对象”。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苏联理论界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研究,往往是和政治经济学的对象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比较普遍的意见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就是生产关系。他们经常引用马克思的话:“政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7]。也经常引用列宁的话:“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决不像通常所说的那样是‘物质的生产’(这是工艺学的对象),而是人们在生产中的社会关系。”[8]从而得出结论说:“政治经济学感兴趣的不是生产的技术方面,而是生产的社会方面,即生产的社会制度。”[9]在讨论中,许多苏联经济学家意识到,生产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在和生产力的相互联系中存在,因此,在考察生产关系时还必须研究生产力。

  早在1929年,苏联理论界有人提出,要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同时列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别索诺夫提出:“物质生产过程的这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应平等地列为政治经济学对象,因为二者是平等地列入政治经济学客体——物质生产中的。”[10]列·加托夫斯基强调要在同生产力的紧密联系中考察生产关系。他说:“在研究苏联生产关系运动的规律时,苏维埃经济理论不能不把由于生 产关系的变动而在苏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发生的相互依赖关系当作自己的分析对象。”[11]这些观点本来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但在当时却被指责为机械论。1929年,由鲍里林和列昂节夫主编出版了《对政治经济学中的机械论倾向的批判》专集。红色教授学院的经济学家还通过了谴责机械论错误的决议,并且强调指出了“对政治经济学领域内的机械论倾向作尖锐斗争”[12]的必要性。当时《真理报》发表声明,把这场学术争论称为政治斗争,声明提出:“既要反对常常披着马克思主义外衣的唯心主义的危险,又要反对波格丹诺夫的机械论残 余。”[13]在这种压力下,有些“机械论者”被迫承认了“错误”。

   二 分工理论

  (一)分工的性质 分工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无论是商品生产的形成和发展,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抑或是劳动性质、社会结构,都直接同社会分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经济学界和哲学家对分工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0世纪20年代(1925~1928年)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分工的性质这个问题上。

  波格丹诺夫认为分工有两种基本形式:技术分工和社会分工。这两种形式都属于生产关系。布哈林强调生产 力的“技术性”,因此也把分工列入生产关系之中。按照布哈林的意见,应当把社会分工理解为不同种类企业之间的分工,而同类企业和个别企业内部的分工,他看成是技术分工。伊·拉祖莫夫斯基在《历史唯物主义教程》一书中提出了新的看法,他认为,生产的社会结构完全为技术组织所决定,生产力是介乎技术和经济之间的边缘范畴。但是他和波格丹诺夫、布哈林一样,认为生产的技术关系是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

  阿·别尔恩斯坦认为,分工具有两重属性:一方面属于生产力,一方面属于生产关系。他说:“什么是作为生产 力的分工呢?这是社会劳动过程的一定方式和方法,人们配置的一定方式……什么是作为生产关系的分工呢?这是在既定的分工方式的基础上必然会产生的人们之间的关系。”[14]这就是说,技术分工属于生产力,社会分工属于生产关系。

  阿·叶菲莫夫和别尔恩斯坦一样,把分工既列入生产力又列人生产关系。他说:“所谓‘分工’这一术语,我们指的其实不是劳动的划分,而是专门化的、生产率更大的劳动的出现。分工这一事实属于技术的生产关系,而劳动能力的提高,我们认为是属于生产力的提高。协作也是这样。

  “协作同合作一样,是技术生产关系。

  “协作作为新型的、生产率更大的劳动,是新的生产力。”[15]看来,叶菲莫夫的说法和别尔恩斯坦又有不同,他认为分工属于生产力的并不是劳动的划分和协作本身,而是它们产生的实际效果,即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叶·卡法福娃把分工看成是“劳动的方法和方式”,即“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的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劳动的方法和方式”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它不是生产力的内容,而是生产力的形式。由此她又得出如下的结论:“如果把生产力看成是一个统一体,那末在这个统一体中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内容,劳动的方法和方式是形式。”[16]卡法福娃像叶菲莫夫一样,把生产关系分为技术的和社会的两个方面。

  但是她把技术生产关系看作是个别企业内部的生产关系,但对分工与技术的生产关系的联系没有做出明确说明。卡法福娃的观点虽有模糊之处,但值得注意的是,她第一次提出了分工是生产力的存在形式的论点。

  (二)分工在社会生产体系中的地位苏联经济学界在20年代对分工问题的讨论,主要侧重于分工的性质(技术性质和经济性质)。至于对社会分工在社会生产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评价,则是60~70年代的事情。这种情况,直接同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生 产部门的不断分化和独立有关。

  西戈夫在说明社会分工是生产力组织的形式时提出,协作和分工是生产力组织的最一般的形式。分工的实质是各种劳动的总和,这个总和意味着各种劳动之间的联系。据此,西戈夫从社会分工的两个方面(专业化和协作)的统一中考察社会分工,认为分工是生产力的形式[17]。

  苏捷列夫斯基和拉乌德强调分工的社会性和社会经济形式,从而认为分工是生产关系的一个因素。苏捷列夫斯基认为,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唯一社会形式,前者的内容包括分工。拉乌德认为,分工不反映人同自然的关系, 因此不可能属于生产力。就是说,分工说明的是人们在生产物质财富时彼此间的关系的性质,所以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

  格拉尼克和格罗莫夫提出了另外一种意见。他们认为,分工是劳动的协作,作为经济范畴它应该反映双重关系:一方面,它说明个别工作者联合成为总体工人,在这个意义上,它直接属于生产力,另一方面,协作的内容直接同所有制的关系联系在一起,在这个意义上,又属于生产关系。格里马留克也赞同这种观点。他认为,社会分工的物质实物内容属于生产力,而其表现和发展的特殊社会经济形式则属于生产关系的体系。

  苏联经济学界在20世纪60~70年代关于分工在社会生产体系中的地位的讨论,可以明显看出有三个派别:第一派的出发点是:社会分工是生产力的形式;第二派认为,分工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第三派的观点是:分工既属于生产力,又属于生产关系。

  三 生产力布局理论(一)历史的演变生产力布局理论在西方称为“区位论”。“区位论”是研究生产力空间组织的科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与经济地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学科主要研究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一定社会条件下,怎样在空间配置生产力诸要素,使生产活动取得预期的经济效果。

  苏联在地区生产力方面的研究,已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早在18世纪,塔基舍夫就曾按地区考察过俄国的经济情况。到了19世纪,盖尔曼按地理位置、土壤肥力、耕作方式等把全国分成八个区域。化学家门捷列夫也曾对生产力布局问题进行过研究,并把当时的俄国划分为十九个区。1915年,在俄国科学院院士沃尔纳茨基和库尔纳科夫的倡导下,成立了俄罗斯自然生产力委员会。这一组织后来被苏联学者称为最早研究生产力布局的组织。

  不难看出,苏联理论界对生产力布局问题的研究有比较长久的历史传统。但是在沙俄时代,还没有条件对全国 的生产力布局做全面研究。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列宁的主持下,苏俄革命委员会作出决议,责成苏联科学院系统地解决全国生产力布局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

  20世纪30年代,苏联国内环境开始安定,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生产力布局问题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1930年,苏联科学院成立了“生产力研究委员会”,在分析、批判、吸收西方区位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力布局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布局原则”。但直到50年代末,苏联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处在“定性”阶段,很少进行定量分析,因此还缺乏实用性。

  直到60年代,苏联对生产力布局理论的研究才开始在实践上发生重大影响。首先,逐步完善了理论体系,写出了许多文章和专著;其次,健全了组织机构。1960年,生产力研究委员会直接归属国家计委,实现了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一体化。

  (二)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概念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苏联理论界经常采用“生产布局”的概念,以后又普遍采用“生产力布局”的说法,二者的含义基本相同。理论界喜欢称“生产力布局”,实际部门多用“生产布局”。苏联所称的生产布局或生产力布局,既是一个静态概念,又是一个动态概念。静态指客观已经形成的生产地理分布或空间安排,动态指生产的地理或空间分布的变动,即生产的再分布。概括地说,生产布局或生产力布局就是生产和劳动资源的物质要素在全国及其各经济区的分布和再分布。

  生产力布局当然也反映社会生产方式的特殊要求。

  苏联学者认为,生产力布局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因此受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和制约。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自己特殊的生产布局类型和地域结合方式。当社会从一种生产方式过渡到另一种生产方式,生产布局也将会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会是骤然间的变化,而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苏联学者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生产无政府状态下,生产布局只能自发地形成;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有计划的生产和合理的生产布局。

  (三)生产力布局的规律和原则: 生产力布局的一般规律,就是社会生产比例性的空间结合形式。例如,生产的社会化在空间领域表现为地域生产的专门化。

  生产力布局的特殊规律,就是社会生产在特定的社会形态在空间领域的特殊表现形式。例如,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在空间领域表现为地区生产的综合协调发展。

  苏联生产力布局原则的提出,经历了多年的酝酿过程,其中包括:列宁在1918年提出的生产要接近原料产地和消费地点的论述,斯大林提出要采取一切措施,在边区和文化落后区建立工业中心;1930~1934年问,苏共十六大报告提出主要农业部门的合理布局以及各种作物的地区专门化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苏共十八大提出扩大经济区范围,实行地区经济综合发展和限制特大城市新建企业,等等。这些零碎的经济思想,当时还不曾系统化为一套完整的理论。二次战后进入经济恢复时期,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发展,生产力布局理论才得到了长足的进展。1954年,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生产力研究会主要成员费根把社会主义生产布局原则归纳为七条:(1)在全国平衡配置生产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把各地区及其自然资源与劳动资源吸引到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中去;(2)在全苏整体利益与各共和国自身利益相结合的基础上,保证将各民族共和国的经济与文化提高到国内先进地区的水平;(3)尽可能使工业接近原料产地与产品消费地,以减少远程的和一切不合理的运输;(4)在苏联各经济区,共和国之间实行有计划的经济分工,在基本经济区内综合发展经济,这是合理利用国家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条件之一;(5)在各共和国和经济区正确配 置生产力的基础上加强苏联的国防力量;(6)在工人阶级和农民牢不可破的联盟的基础上,通过在全国平衡配置工业和农业的办法,实现工、农业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有计划联系:(7)在友谊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阵营各国间实行国际分工。几乎同时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第35卷中,“生产布局”条目所提到的布局原则的内容,基本上与费根所阐述的一致。1958年出版了由苏联著名经济学家科兹洛夫主编的《简明经济学辞典》,其中已不再称“生产布局”,而称“生产力布局”,所列原则同上述提法基本一致。

  20世纪70年代,苏联经济地理学家阿尔波尔归纳了 几位苏联专家的意见,对布局原则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他们认为生产力布局的原则应是:(1)经济区划和生产地域组织的分区计划化应使经济区获得综合发展;(2)生产布局应保证居民充分就业;(3)更平衡地分布生产,利用·中、小城市的劳动资源,建立农工联合企业,以此作为消灭城乡差别的手段;(4)经济区国民经济专门化和经济综合发展相结合;(5)在生产布局领域中贯彻列宁的民族政策;(6)生产布局要考虑国防;(7)生产布局要保证向上的优势(加快增长速度)。

  (责任编辑 张昊琦)

[1] 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载《列宁主义问题》,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45页。[2] 尤·米隆诺夫:《技术中的革命》,莫斯科大学出版社1922年版,第3页。[3] 《共产主义科学院学报))1927年总第21期,第174页。[4] 瓦洛伏依、拉普申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载《苏联经济思想史论文选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78页。[5] 波格丹诺夫:《社会技术和经济的组织原则》,载《共产主义科学院学报01923年总第4期,第272页。[6] 别尔恩斯坦:《生产力是马克思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范畴》,载《共产主义科学院学报》1927年总第21期,第202页。[6] 戈列夫:《历史唯物主义概论》,1925年版,第93页。[7]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62年版,第12卷,第736页。[8] 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列宁全集》1961年版第2卷,第166页。[9] 古兹尼亚耶夫:《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象问题》,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9页。[10] 《经济问题》1929年第10~11期,第163页。 [11] 《经济问题》1930年第l期,第80页。[12] 《经济问题》1929年第10~11期,第244页。[13] 《真理报M929年10月10日。[14] 《共产主义科学院学报)>1927年总第21期,第217~218页。[15] 《共产主义科学院学报>>1927年总第22期,第161页。[16] 《 共产主义科学院学报))1927年总第25期,第62~63页。[17] 西戈夫:《关于分工的实质和在社会生产体系中的地位问题。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