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重构:从智能化IPRAN专线看运营商专线业务差异化怎么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点到点专线接入 三个重构:从智能化IPRAN专线看运营商专线业务差异化怎么做?

三个重构:从智能化IPRAN专线看运营商专线业务差异化怎么做?

2023-12-29 13: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19/7/9 22:33 三个重构:从智能化IPRAN专线看运营商专线业务差异化怎么做? C114通信网  蒋均牧

C114讯 7月9日专稿(蒋均牧)“在真实市场这个现实世界里,哪怕价格竞争激烈到了极点,买主也会考虑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现代营销学奠基人之一、营销大师西奥多·莱维特(Theodore Levitt)在《营销想象力》一书中这样写道。

专线业务一直以来是运营商业务中重要的一块拼图,尤其是近些年来在整体收入中占比不断攀升,成为运营商开拓政企市场、实现价值增长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但单纯以带宽为驱动的发展模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专线产品的同质化、亦激化了同业竞争,带来了ARPU值下降之虞——在低价竞争苗头已经出现的当下,或许唯有实施差异化的发展策略才有未来。所幸的是,运营商们看来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今年“5·17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前后,众多省份的运营商召开了专线发布会。笔者观看了几个发布会的直播后发现,今年发布的这些专线新产品与往年颇不相同,除带宽以外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特性,给予了政企客户更多的选择,可谓跳出了传统思维。

其中一款智能化的IPRAN专线也引起了笔者的特别关注。一来IPRAN一般用来做基站回传,怎么又和专线扯上了关系;二来看介绍这款产品兼顾了快速灵活和安全可靠,又极具性价比,其背后蕴含了怎样的原理?经过与运营商、厂商的专家沟通,笔者对智能化IPRAN专线大致有了个了解,今天就来“现学现卖”、和大家好好聊一聊这个话题。

从传统专线说起

运营商传统的专线业务通常称之为“双线”,指的是组网专线和互联网专线——可能有人会问“不是还有一类上云专线么”,笔者认为上云专线其实可以归类于组网专线的一个场景,在这里就不单独阐述了。企业的上网需求通过互联网专线来满足,同时企业可能还存在多个分支,需要将多个分支连接起来,或者需要将办公室和数据中心连接起来。这该怎么实现呢?

传统上有三种方案:第一种方式是走公网,也就是通过互联网专线,但是公网不安全,你的隐私可能会被别人窥探。第二种方式是租用传输专线的方式把它们连起来,这是土豪的做法,需要花很多钱。第三种方式是用VPN来连接,这种方法比较折中,安全又不贵。

上面提到的后两种方案都是组网专线,运营商组网专线主要分为传输专线和IP两大类。传输专线对应的网络主要有SDH/MSTP、OTN、DWDM/ROADM;IP专线对应的网络主要有骨干网及城域网、IPRAN。

其中传输专线提供点到点组网电路,主要面向要求带宽/性能稳定、硬隔离刚性管道的客户,比如金融、党政军等,当然价格也最贵。在IPRAN网络建设前,党政军金融等大客户优先会选用硬管道MSTP承载,是运营商专线发展的最大功臣。但随着用户业务带宽的逐步增大及客户需求不断变化,MSTP网络继续承载专线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包括核心汇聚容量不足、运营商政策对MSTP投资限制、部分老旧设备在网时间长、长期运行风险高、高功耗和高占地面积等。同时,MSTP网络已经处于产业衰退期,各设备厂家也没有针对MSTP的智能化演进方案,无法满足客户提出的可视可管需求。

IP专线主要面向多点到多点的组网业务,采用MPLS VPN为政企客户提供IP虚拟专网,提供逻辑隔离的弹性管道,组网灵活性高。传统的MPLS VPN专线,末端支持MSTP/OTN/IP RAN/光纤多种接入方式,中间的骨干网络以轻载来保障业务的稳定运行。这种专线方案也非常成熟,但是也有明显的问题。其一、多种接入方式导致网络不是统一的制式,可视性差、运维困难,海量告警、难寻其踪,难以做到端到端统一的可视化管理和运维;其二、多种网络混接导致智能化演进困难;其三、运营商想看到租户专线的SLA、租户想监控运营商专线质量且SLA得到保障,这些都很难支持。

IPRAN的前世今生

正是因为传统专线的不足之处非常明显,同时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运营商走上了以网络智能化转型来构建差异化竞争力之路。而IPRAN作为IP专线的一类,是运营商智能化演进中最快的。

IPRAN最初在基站回传方面大显身手——传统基站回传网络是基于TDM/SDH建成的,但是随着3G/4G时代数据业务成为承载主体,SDH传统的TDM独享管道的网络扩容模式难以支撑市场对带宽需求的迅猛增长,分组化的承载网建网模式渐成主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基本都从2011年开始在重点城市展开IPRAN试点,并于2012年启动了大规模IPRAN建设。

作为在移动及固网领域都有着良好市场基础的全业务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显然希望物尽其用,在建设IPRAN承载网的同时考虑网络对于综合业务的支持程度。应用于专线领域,IP RAN采用三层仿真二层提供点到点伪线业务,技术特点与MPLS VPN类似。其优势在于采用分组技术为内核,具有QoS分级等功能,更适合以太网专线的承载;并且以路由器为核心,这与企业网络和政府网络模式不谋而合,有利于未来大客户业务的快速拓展。

经过近十年的持续建设,两家运营商都部署了数十万设备的IPRAN网络,圆满承载了3G、LTE、不限量流量的需求,并已开展承载5G业务的试点。从网络覆盖来说,这是一张“覆盖最广”的网络,几乎完全与企业所在的位置匹配;从承载业务角度说,这是一张最“简单”的网络,里面跑的只有基站回传以及专线这两种业务流量;从网络负载上来说,整体网络还处于轻载水平,从可见的5G流量的叠加来看,也有较大的容量继续承担更多专线业务的需求。

这些优势与特征令IPRAN专线产品拥有了非常丰富的使用场景,诸如对安全、可靠性要求相对较高的党政军、金融非核心业务组网(视频监控、视频会议等),以及多分支企事业单位连锁机构组网或上云等。目前为止,中国联通已经基于IPRAN网络推出了云组网产品、提供全国范围内的组网服务,中国电信也基于IPRAN网络推出了云网融合套餐。

三个重构驱动专线智能化升级

说完了IPRAN的前世今生,那么它又是如何华丽转身的?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三个重构”,即网络重构、产品重构和服务重构,这也是运营商对传统专线产品进行智能化升级的主要手段。

网络重构是基础:要想实现智能化,首先要有一张覆盖足够广、容量足够大、技术足够先进的基础网络,需要对现网进行一系列的改造。包括通过CPE预部署,响应企业快速开通;接入环按需GE升级10GE、未来可演进至50GE,汇聚核心按需升级200G,保证有足够的业务容量;打通多云连接,以云骨干网实现“一点入多云”;建省核心,实现省内专线自主管理;部署SDN,实现网络智能化;引入FlexE技术和SRv6实现更可靠更灵活的管理。

产品重构是卖点:基于智能化重构的IPRAN网络,运营商可改变过去专线只能卖带宽的状态,推出具有组网灵活、快速开通、客户自服务、SLA可视、安全可靠等特点的新型专线产品,提供全国范围的弹性智能专线,满足客户点到点、点到多点以及多点到多点的多种组网需求。

同时,“上云”作为企业拥抱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已经席卷各行各业,企业对于云网融合的服务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运营商云网融合业务已经从1.0进入2.0阶段,从提供基础的机架虚机加专线的IAAS套餐产品,到以“云网”为核心汇聚越来越多的生态合作伙伴来提供“云+网+X”融合套餐(X即各类SaaS服务),智能化的IPRAN云专线是运营商发展“网+云+X”的重要竞争力,可提供云网一体化产品、实现云网端到端自动化。

服务重构是保障:服务重构代表着最终企业客户的体验,也是专线产品提供差异化能力的客户感知点,IPRAN专线能够给客户带来“快、敏、诺”的全新服务体验。“快”即快速开通、“敏”即业务敏捷、“诺”就是SLA可承诺可保障——笔者认为“诺”这一点最重要,有了可承诺的SLA,企业就可以放心使用IPRAN专线,而无需担心质量问题和黑盒管理了。

快速开通上,传统专线业务开通由于网络不是预先规划往往需要几天乃至更长时间,而IPRAN网络覆盖广泛,几乎每个基站侧都部署了综合接入设备,据统计主城区内价值企业距离IPRAN接入点平均距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