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姿百态的潜艇“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潜艇水下航速最快 千姿百态的潜艇“脸”

千姿百态的潜艇“脸”

2023-08-12 21: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为中航传媒出版社独家授权自媒体“王铭苇”发布,抄袭必究!

ICEX 2011演习期间,在北极点破冰上浮的“新汉普郡”号核潜艇。

俗话说:百人百态,千人千面。潜艇“脸”其实长在背上,就是那个象“驼峰”一样的东西,“驼峰”的全称叫潜艇指挥台围壳,英文名是SAIL或FIN,台湾地区管它叫帆罩,我们通常简称围壳。围壳不是水密的,作为是潜艇上最大的水下附体,负责潜艇的通信、指挥、通风等等功能,围壳远离潜艇的平衡中心,对潜艇水下运动的影响很大,以德制209型潜艇为例,围壳只占湿表面积的8.84%,高速航行却产生12.71%的总阻力。其实对于高速的核动力潜艇来说,围壳的影响还要大。按理说,现代潜艇的水下性能越来越好,围壳似乎应该取消了,可实际上,世界上目前还没哪条潜艇取消围壳,而且,随着潜艇技术的发展,特别每一次跨越式的发展,都得在围壳上做文章。下面,让笔者带您去看一看那些有趣的围壳,聊聊围壳里面藏着的秘密。

霍兰潜艇,上面那个与“愤怒的小鸟”很象的玩意儿就是最早的围壳。那位戴礼帽的先生就是现代潜艇之父霍兰先生。

早期的潜艇很不完善,形状上就和农民企业家们发明的一样五花八门,无论多奇葩,设计师们都忘不了在最高处设一个人员出入并通风换气的地方,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站得高看得远”等基本常识是不好反着来的。早期的潜艇并不完善,一直到一个病歪歪爱尔兰人的出现,这个爱尔兰人与英国人不共戴天,他想发明一种水下船来消灭英国皇家海军,很多波折,很多困难之后,在1900年,这个爱尔兰人设计的潜艇终于被美国海军采用,并且首批建了6艘,这个爱尔兰人名叫霍兰,被公认为现代潜艇之父,他造潜艇的地方现在是通用动力公司的电船分厂。

1912年的美国潜艇F-1号,围壳高度太矮不利观察,干脆加上临时建筑。

霍兰潜艇已经具备了柴电潜艇的雏形,水面上由内燃机驱动并为蓄电池充电,水下用蓄电池驱动螺旋桨航行。那时候还没有声呐之类的水下探测设备,潜艇必需得不时上来看看,霍兰设计潜艇的上面,设置了人员出入并进入观察的出入口,已经有现代潜艇指挥台围壳的影子,围壳前方是一个流线型的鸟嘴一样的东西,大约是考虑到降低阻力和上浪,这装置应当算最早的指挥台围壳填角吧。

潜艇出现后,世界各海军强国都很重视,掀起了一波造潜艇的热潮,有些潜艇基本上就是山寨霍兰的潜艇,比如1904年,沙俄海军上尉布勃诺夫建造了俄国第一条潜艇“海豚”号。早期的潜艇都很小,大约只有不到20米长,围壳也很低矮,非常不利于观察水面的情况,所以在水面航行时很吃力,有时甚至要搭一个临时建筑。

视线不好,不利观察其实还不是最大的问题,要命的是早期潜艇的围壳低矮,常常被海浪和其他船掀起的大浪打进围壳造成沉船事故。这种事,美国、俄国、日本的早期潜艇都发生过,由于出口狭小,人员多数都逃不出来,毕竟海水从天而降,迎着海水逃命是没出路的。1920年前后,一艘美国潜艇也被行船掀起的涌浪打进围壳,大量进水,全艇履灭之际,艇长还算聪明,与直觉相反的是,他果断的封死了舱口盖,并指挥机电长打开舱底泵排水,才救了全艇十几号人的生命。但这样的例子并不多。

二战时期,德国海军曾为潜艇配备强大的防空火力,试图与反潜机对抗,图为U - 441潜艇

为了提高舱口的防浪性能,为指挥员提供更好的视野,随着潜艇排水量的加大,设计师们采取的措施很简单却有效,那就是提高围壳的高度,后来,潜艇的功能不断加大,在围壳里安装了潜望镜之类的东西,以便于鱼雷攻击和隐蔽,这时的围壳发展趋势总体上是越造越大,越造越高,为了防空的需要,围壳上还要架设高射炮之类的东西,甚至能塞飞机进去,二战时期的日本人就这么干过,当时的潜艇水下速度还不快,也就10节左右,围壳对潜艇机动性的影响还不算突出,大点就大点吧。二战末期,荷兰人发明了潜艇通气管,为了给通气管提供空间,围壳更大了。

日本海军二战时期研制的潜水航母伊-400号,其围壳因为容纳了机库,所以大得无以复加。

二战之后,人人都期望和平,但和平并未自动降临。上世纪50年代,潜艇技术迎来了两个技术上的飞跃,核动力和水滴型外形。我们先说说水滴型潜艇,潜艇要什么形状才能取得最高的水下航速,二战时期的德国人凭着仿生学的直觉,认为潜艇应当像鱼一样,美国人却不这么看,美国海军水下战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在风洞(我没写错)里和大卫泰勒航模试验水池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最终认定,滴落的水滴的形状才是水下航速最快的形状,从量化的指标来看,潜艇外形光顺,圆头加上一个尖尾,长宽比约7:1是最理想的,他们建造了一艘外形和水滴差不多的潜艇来验证他们的理论,这就是著名的“大青花鱼”级潜艇,“大青花鱼”是一条试验潜艇,进行了多次的修改,靠从美国国库里“借”来的20吨白银,安装了能量比极高的银锌电池,史无前例的把潜艇的水下航速提高到了33节,速度上来,新的问题也来了。美国人发现,水下高速航行的潜艇,在转弯打舵的时候,会产生严重的横倾,如果打舵不合适的话,甚至产生很大的摇摆仍至翻滚,这可是要命的大问题,潜艇大深度下航行其实是在一条很窄的通道里航行,如果超过最大深度,压破了耐压壳和管路,有可能造成艇毁人亡的结局。

“洛杉矶”级潜艇围壳其实很窄,基本上相当于一个大号的垂直舵

原理这里就不细说了,问题根源还是在围壳上,美国人在“大青花”鱼的围壳后加了一段很少见的围壳垂直舵,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效果不显著,后来只好在使用条令提出限制,所以美国潜艇水下横向机动性一直不容乐观。

“大青花鱼”号是世界上第一艘水滴型的潜艇,这是其围壳后面加装的围壳垂直舵,用来解决高速转向时有可能的大幅横倾。

潜艇技术的另一个突破是核动力,核动力潜艇水下航速高,机动性好,最重要的是不需要上浮水面为蓄电池充电,美国人曾经试图取消潜艇的围壳,后来发现利远小于敝,于是便在减小围壳上下功夫,因事故沉没的“长尾鲨”号是其实是一型非常经典的潜艇,后来几十年的美国攻击型核潜艇基本上都是按着“长尾鲨”级的路子来。

“大青花鱼”号的总布置图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人开始搞“洛杉矶”级潜艇,在核海军之父里科弗上将的坚持下,“洛杉矶”级必须是一型高速潜艇,核反应堆的功率有限,想提高航速,只能在降低阻力上下功夫,美国人先是想到压缩人员的生活空间,所以“洛杉矶”级的居住条件出名的差,每个人一张床铺都保证不了,三个人要睡二张床,所以有了“热铺”的说法。有研究人员一拍脑袋,围壳那么大,又碍事,又影响平衡,取消了行不?经过周密的计算,没有围壳,至少能提高航速1.5节,这可是了不起的进步,水下对抗,航速非常重要,这就如同警察追小偷,百米快0.1秒就是胜利。方案都提了出来,为“洛杉矶”级装一个可折倒桅杆一样的玩意儿,上面装天线、雷达、潜望镜,方案很精彩,结果很悲剧,胡扯,玩没玩过潜艇?结果洛杉矶级围壳还是保留了下来,只是尽最大可能变小变窄。

苏联潜艇的漂浮救生舱示意图,把这玩意塞到围壳里,围壳能小吗?

“阿库拉”级围壳前部安装的非声学跟踪装置的细节,这些传感器主要探测海水的温度、盐度、气泡的变化,至于具体性能,苏联人高度保密,俄罗斯人也从未公开,不过后期的俄罗斯潜艇也没再装这种装置。

阿库拉级(971型)多用途核潜艇“萨马拉”号的流线型围壳相当庞大,足有二十多米长,里面还藏着能救30~40人的漂浮救生舱,注意围壳前上方伸出的几个棍子,里面藏着非声学跟踪设备,据称能象猎犬一样,探测到经过几十个小时的潜艇留下的踪迹。

“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围壳向前倾,有利于平滑后方的水流,有利于导弹发射的稳定。

苏联发展潜艇与美国人路子截然不同,美国人的潜艇其实是军方组织人员搞出来的方案来,各个船厂只是实施,因此花样并不多。苏联人有强大的潜艇设计局,军方只提大致的要求,各设计局搞方案来竞标,竞争相当激烈,有的时候互相间并不通气,甚至相互封锁。苏联潜艇特别是核动力潜艇的围壳大体上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孔雀石设计局为代表的攻击核潜艇,由于追求水下机动性和高航速,多数采用流线型指挥台围壳;另一派是以红宝石设计局和天青石设计局为代表的,主攻战略导弹核潜艇和巡航导弹核潜艇及常规动力潜艇,这一派潜艇的围壳对高速航行考虑较少,更注重围壳的坚固,基本是坚固直筒型,没什么太大的新意。

我们先说说流线型的围壳,孔雀石设计局设计了苏联第一型核潜艇——627型攻击核潜艇,在围壳设计方面一直很敢于创新,第一次设计出流线型的指挥台围壳,并在后续的V级(671型)、A级(705型)、“阿库拉”(971型)级上延用了下来,流线型的围壳使流经艇体的水流光顺许多,避免了高速水下转弯出现横摇,但也加大艇体的湿表面积,不利于提高水下航速。苏联攻击核潜艇围壳相对美国核潜艇大的多,除了围壳里面的潜望镜、雷达、通信天线、侦察天线等由于电子技术落后,要比美国的体积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联第三代核潜艇多数安装漂浮救生舱。

与孔雀石设计局激进优美的流线型围壳相比,红宝石设计局要保守得多,很少在围壳方面的什么创新,俄罗斯最新的“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围壳前部居然是前倾,笔者认为,这种设计也许是是为了让该潜艇进入水下40~50米的发射阵位时,平缓后方的水面,不会对出筒的“布拉瓦”级战略核导弹造成干扰,毕竟,战略导弹核潜艇不是冲锋陷阵的,整个潜艇的设计其实是围绕着如何保证导弹可靠进行的。

围壳前部与艇体交汇的地方会产生马蹄涡,引发流激噪声。

美国人正在利用本尼奥瑞尔湖试验场,进行新型核动力潜艇围壳改进方案的验证,据说在后续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上会采用。

苏联人的流线型围壳其实美国人也很羡慕,不过由于艇体结构的巨大差异,美国人并没有采用苏联人的设计方案,只是在翼型的围壳前方,增加了鼻子形的填角,填角并不能完全解决横向机动性差的毛病,但对于降低流体噪声有着重要的作用。高速航行时的海水流经围壳,在围壳的前下方产生驻点,向两侧流动的过程中,高低压转换会产生不稳定的湍流,也叫“马蹄涡”,这种湍流有规律的“敲击”薄弱的围壳两侧,会激发出特定频率的水下辐射噪声,对潜艇的声隐身不利。

美国的“海狼”级攻击核潜艇,在围壳的前方增加了填角,用来解决这个问题,后来的“弗吉尼亚”级,也保持了这种围壳的方案。再后来,西方国家的潜艇觉得这种方案还不赖,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常规潜艇,也纷纷给指挥台围壳加上了填角。

冷战结束后,潜艇技术的发展没有了冷战时期那种激情岁月,新的潜艇方案被纷纷砍掉,潜艇技术发展不大,围壳的花样也少了许多。美国人正在利用本尼奥瑞尔湖试验场,进行新型核动力潜艇围壳改进方案的验证,据说在后续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上会采用。

常规动力潜艇方案,笔者非常看好瑞典人提出的方案,北欧小国瑞典是个只有800万左右人口的小国,却是一个传统的军工强国,常常能结合本国国情,提出新颖的武器设计方案,瑞典的“鹰狮”战斗机、“维斯比”级护卫舰、FB77榴弹炮等等都是相当经典的装备,其发展动向往往受到全世界的军工强国所关注。2012年,瑞典老牌军工企业考库姆公司提出了A26型常规潜艇的设计方案,目前正积极向泰国海军推销,A26的围壳设计方案标新立异,有点像蒙着头巾的大侠,这种看上怪怪的围壳,其实是计算机流体力学反复验算的结果。国外近年来,计算机辅助设计特别是流体动力验算软件发展迅速,从流体动力学上来讲,这种型状的围壳既解决了马蹄涡产生流激噪声问题,也兼顾常规动力潜艇接近水面航行的要求,应当是常规动力的潜艇最佳方案。

瑞典正发展中的A26型常规动力潜艇的围壳。

无论潜艇怎么进步,围壳是很难取消的,毕竟潜艇要浮上观察,最起码也要透气,也许会有更多的千姿百态的脸让军迷们欣赏了。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