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禁放鞭炮”的建言,是谁提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何受人支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滑县过年让放鞭炮吗今天 “不宜禁放鞭炮”的建言,是谁提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何受人支持

“不宜禁放鞭炮”的建言,是谁提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何受人支持

2023-12-24 01: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1年,人民日报客户端四川频道一位作者,发布了一篇名为《向地方政府建一言:不宜禁放鞭炮》的文章。最近,这篇文章突然被人冠以《人民日报》的名义,一下又火了起来。这篇文章在向地方建议“不宜禁放鞭炮”的时候,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支持。

自从1988年中央发布行政命令加强对烟花爆竹的安全管理后,三十余年来,国人一直在“过年放鞭炮”这一问题上反复纠结。

放鞭炮是一项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国人在春节、婚嫁等很多的重要场合都要放鞭炮。

然而,燃放鞭炮给现代生活带来的困扰也很多,因此各地政府每到年关来临前,都会根据本地的情况出台政策,限制或者禁止燃放鞭炮。

记得大概在十几年前,抱怨禁放鞭炮让“年味”丧失的声音还不小。国家的禁放政策也因此反复,不能完全落实。

2003年,有学者发表文章指出:放鞭炮是“年俗”,是我们国家的民间文化遗产,应该好好保护,不应该一禁了之。

2021年,人民日报客户端四川频道一位作者,发布了一篇名为《向地方政府建一言:不宜禁放鞭炮》的文章。最近,这篇文章突然被人冠以《人民日报》的名义,一下又火了起来。

这篇文章在向地方建议“不宜禁放鞭炮”的时候,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支持。不过与此同时,还是有一部分人反对,他们认为“放鞭炮是个陋习”。

那么,人们对“过年放鞭炮”这个问题的看法,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呢?下面让我们来梳理一下放鞭炮这一年俗文化形成的过程,以及它对于古人和今人,到底有什么不同的意义。

一、放鞭炮年俗文化的形成

在我们这一代人小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过年要放鞭炮,听到鞭炮炸响的声音就会觉得“过年好热闹”。后来这个“热闹”被人说成是“年味”,但所谓的“年味”是什么,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

那么,“年”到底是什么呢?直到长大后的某一年看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在节目中向大家科普:“年”在古代,原来是一种凶猛的怪物。

“年”会在每一年的除夕那天晚上跑出来,袭击村庄,骚扰百姓。于是人们通过放鞭炮或者是敲响锣鼓的方式把它吓走,以保证村落的平安。

汉代东方朔作《神异经》说:当时山中有一种名叫“山臊”的怪物,经常在傍晚袭击人们的村落,骚扰百姓。所以人们用火点燃竹筒,借着竹筒受热后炸裂发出噼叭声驱赶它。

火药发明以后,大家就制作了鞭炮替代爆竹,这就是鞭炮最初的来历。那么,这个“山臊”到底又是什么呢?根据东方朔的描述,“山臊”是一种长着人脸的猴子。

这种猴子会偷老百姓的盐巴和粮食,还会把虾、蟹放在火堆上做烧烤。这样看起来,它其实有可能就是屈原在《楚辞》中提到的“山鬼”,一种花脸大狒狒。

所以中国古代的先民们,在过年时燃放鞭炮驱赶“山臊”,也就和后来驱赶侵扰农田的野猪差不多。只不过这种“山臊”的智商更高一些,杀伤力更大一些。

二、放鞭炮对于古人和今人的意义

秦汉时期的中国,由于连年战争与粮食产量的问题,人烟比较稀少。当时大家虽然过着群居的生活,但是住的都是低矮的平房。各家各户之间,还隔着较远的距离。

秦汉以后的封建王朝,大体情况也类似。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燃放鞭炮造成的烟雾,很快就被空气稀释,也不会给人的上呼吸道制造麻烦。

另外,因为鞭炮当中有硝石,所以有人认为鞭炮爆炸之后产生的气体中的硝,可以杀灭空气里的病菌,预防瘟疫。

再有就是,华夏文明是一种崇尚集体主义的文明。国人一直喜欢自己的家族人丁兴旺,百子千孙,因此自然产生了一种对“热闹氛围”的渴求与追逐。

燃放鞭炮可以制造出“千军万马”般的热闹场景,让冷静的门庭突然一下就变得热闹起来,氛围感很好,所以逢年过节,以及其他一些重要场合都免不了来这么一出。

简单总结一下,中国人最初燃放鞭炮,只是为了驱赶“山臊”,保证村落的平安,后来就慢慢演变为了对“热闹氛围”的一种追逐。

鞭炮的爆炸的声音,容易联想到一群人“协同作战”时的场景,于是又会让人获得一种振奋人心的“安全感”,这也是国人喜欢听鞭炮响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近代中国衰落以后,很多人从西方人的视角来看中国,总觉得我们的性格中是带着一些懦弱的。说得好听点的,也至多说我们的性格是“绵里藏针”。

然而不管里面是藏着多么锋利的针,在外表看上去,就是没有什么战斗精神。可是事实上在宋朝以前,我们华夏民族一直都是一个很有血性,很有战斗精神的民族。

阅读司马迁的《史记》,我们就可以看到,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有很多的“侠客”,比如荆轲、比如郭解等等。

战国“四公子”中的信陵君虽然是一个政治家,但是他本身其实也是一个“侠客”。李白写侠客行赞美他说:“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这就是说,身为魏国公子的信陵君,在国家不肯出兵营救赵国的时候,自己发动门人,带着朱亥、侯嬴二位大侠去救赵国。而他这种营救行动,完全是出于“义气”,不是“利益”。

尚武时代的中国人,喜欢听鞭炮响的声音,就好比喜欢听战场的厮杀声,得胜的欢呼声;又好比喜欢在过年的时候舞龙,在端午节的时候划龙船。

龙是我们民族的图腾,但是我们国人对于图腾并不是拿来顶礼膜拜的,而是要把它控制在自己手上的。如果你能理解这样的中国人,就能懂为什么古代的先民们为什么喜欢鞭炮了。

后来因为文化随着时间发生了变迁,国人的性情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过放鞭炮的习俗有幸被保留下来,一直从秦汉传到了当代。

所以当国家规定禁放鞭炮的时候,刚开始老百姓们还是很不能接受的,因为大家都感觉没有那种“年味”了。提到“年味”,于是又回到了我们开始的话题。

这里的“年味”,到底是什么呢?是一种与乡邻们“协同作战”,由个体融入到集体中去的“热闹的氛围”,同样也是一种“安全感”。

最近三十多年以来,国内反对放鞭炮的人其实一直很多。大家都说放鞭炮污染空气,又经常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这种情况的确属实。

又因现代人集中居住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里,建筑与建筑的间距不如古代那么远;房间里的空间也狭小,远不如古代乡村的空气容易流通,所以鞭炮造成的空气污染成了一个大问题。

至于烟花爆竹造成的事故,在古代是很少听说的,不过在现代却频频发生,这大概也和鞭炮的生产规模,以及火药的品质有关吧。

因此现在的人们在权衡了利弊之后,想出了别的办法解决鞭炮“听响”的问题。先是在过年时候,通过播放鞭炮的录音来替代燃放,后又发明了“电子鞭炮”。

后者外形和传统鞭炮一致,但是制作更加精美,通过插电遥控可以播放鞭炮声,还可以重复利用,满足了一部分爱“听响”的老百姓的需求,所以有一部分人就不再反对“禁放”了。

最近几年因为禁放鞭炮,很少听到鞭炮制造事故的新闻。于是大家又开始反思:春节一年只有一次,仅放一次鞭炮,其带来的安全问题和污染问题,为什么就不能得到解决呢?

所以当《人民日报》发文,建议地方“不宜禁放鞭炮”的时候,才会深得民心,老百姓也才会纷纷叫好。

结语

一种文化习俗的形成与消亡,都有其背后深刻的历史原因。

放鞭炮的习俗在中国流行了两千多年,给我们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带来了愉悦。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居住环境的改变,放鞭炮给人们带来的弊已经远大于利了。

尽管还有一些老一辈的人,割舍不下对鞭炮的情怀,但是经过三十多年持续禁放,现在大多数国人早已经习惯了“听不到鞭炮声的春节”。

除了安全的原因,如今年轻一代中国人的“鞭炮情结”的消失,也和居住环境的变迁有着很大的关系。

住在“独门独户”的楼房里面的中国人,人际往来也不如古代时那么密切了,对于古代乡村的那种集体活动,与热闹的氛围也没有那么渴求了。

至于说到“安全感”,如今的花脸大狒狒早已经成了保护动物,城市里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野猪出没。如果再有哥斯拉、大金刚什么的入侵我们的城市家园,光用鞭炮也抵挡不住。

于是鞭炮的历史功用,在当代已经完全被消解掉了,自然就会退出文化舞台。所以当老一辈人反对禁放的时候,有时候只是因为对这种文化割舍不下,而不是出于现实的考虑。

不过国家对于鞭炮的禁放问题,似乎一直没有硬性的规定,只是某些地方的规定不同。在许多乡村和非大型城市,人口不太密集的地方,一直都可以在规定的时间燃放鞭炮。

但是想要回到从前那种,举国上下齐放鞭炮的盛况,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已经几乎没有可能了。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