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钗头凤》韵读的音义辨析  《文学遗产》2008年2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游字古义 陆游《钗头凤》韵读的音义辨析  《文学遗产》2008年2期

陆游《钗头凤》韵读的音义辨析  《文学遗产》2008年2期

2024-07-07 13: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陆游《钗头凤》韵读的音义辨析

(载《文学遗产》2008年2期) 

 

    [摘  要] 韵读是诗词的灵魂,知韵方能定音得义,然后得其气韵与情致。本文从分析陆游《钗头凤》的韵读谱式出发,辩明词中“薄”是“迫促”义而非“微薄”义,“错”是“错杂”义而非“错误”义等,它们都是入声韵读字。进而阐明,正确的韵读和音义解析在诗词名篇的赏析和评论中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韵读;陆游《钗头凤》;音义解析

 

给古典文学研究生讲音韵学课至“诗词格律”时,有一位问:“陆游《钗头凤》有‘东风恶,欢情薄’句,明明真情浓厚,怎么反说‘薄’呢?押韵也好像不怎么对,为什么?还有‘错错错’究竟是谁错了?”略想一想,明白他是在韵读上有模糊处,以今音读古韵,导致在词义的解释和全词的鉴赏上出了偏差。于是回答,如果把这首词一半押入声韵的韵读问题弄明白了,就会知道:情并不“薄”,押韵也对,不是说谁有“错”。

课堂上展开来讲,研究生们弄明白了。下来挑了四种今人编的影响大的常用教材和选本——胡云翼选注《唐宋词一百首》、朱东润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唐宋词选》、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赏词典》,翻检之后发现,虽然都选注选析了陆游的这首词,但对上列几个问题或避而未注,或语焉不明,或所注讹误。这就有必要对该词的韵读及其音义作一番认真的辨析与正讹,以便正确理解和赏析这首词中名篇了。

一、《钗头凤》词牌的沿革与韵脚

查清人查继超《词学全书》,《钗头凤》下所标词谱云:“前段八句,七韵,后段同,共六十字:――∣(三字,仄韵起),――∣(三字,叶),丄―丅∣――∣(七字,叶)。――∣(三字,换仄韵),――∣(三字,叶),丄――∣(四字),丄――∣(四字,叶),∣∣∣(三字,叠)。”[①] “―”是平声字,“∣”是仄声字,“丄”是平而可仄字,“丅”是仄而可平字;“韵”即韵脚,“叶”即叶韵(押韵),“换”即换韵,“叠”即韵字重叠。

查清人万树《词律》,《钗头凤》:“红酥手(韵),黄滕酒(叶),满城春色宫墙柳(叶)。东凤恶(仄),欢情薄(叶,仄),一怀愁绪(句),几年离索(叶,仄),错(叶,仄)、错(叠)、错(叠)!    春依旧(叶首,仄),人空瘦(叶首,仄),泪痕红浥鲛绡透(叶首,仄)。桃花落(叶,仄),闲池阁(叶,仄),山盟虽在(句),锦衣难托(叶,仄),莫(叶,仄)、莫(叠)、莫(叠)!”“叶首”当是押首句韵,“句”是当读断而不入韵。又云:“四段凡两仄韵,结用三叠字,前后同。按:此三叠字,与《醉春风》中三叠字,须用得隽雅有味方佳。如此词精丽,非俗手所能,后人欲填此调,务须仿其声响。”[②]

查康熙《钦定词谱》,其《凡例》云:“每调选用唐宋元词一首,必以创始之人所作本词为正体。”其余词作为“变格”按时代顺序附于后。卷十《撷芳词》正体:“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七句六仄韵:风摇动(仄,韵),雨濛茸(仄,韵),翠条柔弱花头重(仄,韵)。春衫窄(仄,换韵),香肌湿(仄,韵),记得年时(句),共伊曾摘(仄,韵)。   都如梦(仄,韵),何曾共(仄,韵),可怜孤似钗头凤(仄,韵)。关山隔(仄,换韵),晚韵碧(仄,韵),燕儿来也(句),又无消息(仄,韵)。”注其韵读谓“此词每段六仄韵,上三句一韵,下四句又换一韵,后段即同前段押法。但上三韵用上、去声韵,下三韵必用入声。……惟张翥词上用入声韵,下用上、去声韵,与此小异。”又小序述其发展云:“《古今词话》云,政和间,京师妓之姥曾嫁伶官,常入内教舞,传禁中撷芳词,以教其妓。人皆爱其声,又爱其词,类唐人所作。张尚书帅成都,蜀中传此词,竞唱之,却于前段下添‘忆、忆、忆’三字,后段下添‘得、得、得’三字。又名《摘红英》,殊失其义,不知禁中有撷芳园,故名撷芳词也。按:程垓词名《折红英》,曾觌词名《清商怨》,吕渭老词名《惜分钗》,陆游因词中有‘可怜孤似钗头凤’句,改名《钗头凤》。”《钦定词谱》先列《古今词话》所录无名氏五十四字《撷芳词》为正体,次列史祖达五十八字体(末加“忆、忆”与“得、得”)为“又一体”,又列吕渭老五十八字体(末加“休、休”与“忧、忧”)为“又一体”,又列程垓六十字体(末加“惜、惜、惜”与“忆、忆、忆”)为“又一体”,最后列唐氏(婉)六十字体为“又一体”:“世情薄(仄,韵),人情恶(韵),雨送黄昏花易落(韵)。晓风干(平,韵),泪痕残(韵),欲笺心事(句),独语斜阑(韵),难(韵)、难(叠)、难(叠)。    人成各(仄,韵),今非昨(韵),病魂常似秋千索(韵)。角声寒(平,韵),夜阑珊(韵),怕人寻问(句),咽泪妆欢(韵),瞒(韵)、瞒(叠)、瞒(叠)。”按“此词见《齐东野语》,盖唐氏答陆游作也,即吕渭老平仄换韵词体”。[③]没有列陆游六十字体的《钗头凤》。

总体来看:字数上,正体初为五十四字上下两段各七句的《撷芳词》,后在两段末各加二个叠字成为五十八字上下两段各九句的变体,最后各加三个叠字成为六十字上下两段各十句的定体。名称上,本名《撷芳词》,又名《摘红英》或《折红英》、《清商怨》、《惜分钗》,陆游依正体中句子改名《钗头凤》。用韵上,上下两段平仄用韵全同;全词都用仄声韵(上、去、入),两段各十句七仄韵加两叠字韵(正体七句六仄韵),一段又分两节,各节三仄韵,后节有一句不入韵;一段虽都用仄声韵,但两节要换韵,一般是前节用上、去声韵而后节换为入声韵,陆游词如此,少数是前节用入声韵而后节换为平声韵,唐婉词如此(承吕渭老)。

二、陆游《钗头凤》韵脚字的音义解读

陆游《钗头凤》词上段“东风恶,欢情薄”的“薄”是不是微薄之薄义呢?朱东润和文学所二本不作注也不言及,胡云翼注为“东风无情,把美满的姻缘吹散了”,[④]《唐宋词鉴赏辞典》中该词由杨杰作鉴赏云“‘东风恶’指陆母迫令休弃新妇一事,揭示了悲剧的原因,一个‘恶’字,画出了封建家长的冷酷和可憎,结果是恩爱夫妻被无端拆散,欢情苦少”。[⑤]“少”与“散”自然是理解“薄”为“不厚”义了。我们认为,此句中的“薄”应该是“短暂、迫促”义,而不是“微薄”义。试证明之。

该词上段前一节三句“手、酒、柳”都是上声有韵字相押,后一节必然换押入声韵。恶,《广韵》乌各切,影母铎韵入声;薄,《广韵》傍各切,并母铎韵入声;索,《广韵》苏各切,心母铎韵入声;错,《广韵》仓各切,清母铎韵入声。四字《广韵》都以“各”作反切下字都属入声铎韵,词韵都属十六部入声觉韵。

“薄”本读入声,本义是名词,表示草木密集丛生之处的“林薄”义,故字形从艸头,《说文·艸部》“薄,林薄也,从艸溥声”段玉裁注“林木相迫不可入曰薄”,《楚辞·九章·涉江》“露申辛夷,死林薄兮”王逸注“丛木曰林,草木交错曰薄”。作动词则有“相接近、迫近”等义,《易·说卦》“雷风相薄”陆德明释文引陆云“薄,相附薄也”,《楚辞·九章·涉江》“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洪兴祖补注“薄,迫也,逼近之意”,成语“日薄西山”之“薄”就是迫近义。再引申为形容词,就有了“紧迫、急速”等义,《战国策·韩策二》“吾得为役之日浅,事今薄,奚敢有请”鲍彪注“薄,犹迫”,《汉书·严助传》“王居远,事薄遽,不与王同其计”颜师古注“薄,迫;遽,速也”。

周密《齐东野语》卷一:“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夫人为姑姪。伉俪相得,而弗获于其姑。既出,而未忍出之,则为别馆时时往焉。姑知而掩之,虽先知挈去,然事不得隐,竟绝之,亦人伦之变也。唐后改适同郡宗子士程,尝以春日出游,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语赵,遣致酒肴。翁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由此可知,“伉俪相得”是欢情浓厚的表现,“弗获于姑而出”是欢情短促的原因。所以“东风恶,欢情薄”是东风强劲而迫使欢情短促,与情感厚薄无关,句中的“薄”只能理解为“短促”而不能理解为“微薄”。

当然,“薄”较早也有“微小、轻少”的形容词义项,如《诗·小雅·小旻》“如履薄冰”即是,但该义项在古代一直所用无多,且仍读入声。今普通话“薄”读阳平báo,主要表示形容词“不厚”义,是其古读“傍各切”入声(铎韵入声)消失,全浊声母(並母)入声变读为阳平的结果,这类音变至早也发生在元代前后,故陆游时代“薄”与“恶”是完全押入声韵的两个韵脚字。就词中的“迫促”义与入声韵读而言,这个“薄”今天读作pò(同迫)比读作báo似乎更为合适一些,既可与“恶、索、错”的今音韵读相谐,又可避免对“薄”在当句中词义的误解。

上段入声韵字中,“恶”是强劲难抗而非凶恶可憎,“离索”是连绵词表示离散义(或说是“离群索居”的缩略语),不烦多论。“错错错”的解读却需要展开讨论。胡云翼、文学所、朱东润三本对“错错错”不作注释也不论及,未可评价。杨杰的鉴赏却所问甚多:“究竟谁之错?自己乎?唐婉乎?陆母乎?命运乎?当初乎?今日乎?作者无须写明,他要表达的正是这种呼天无路、欲怨不能的悲愤压抑之情。”显然认为词中的“错”就是“错误”,值得商榷。我们认为此处的“错”是指错综复杂,而不是指错误。试阐明之。

“错”本读入声,《说文·金部》“错,金涂也,从金昔声”段玉裁注“谓以金措其上也。” 本指琢玉用的粗磨石,《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毛传“错,石也,可以琢玉”,作动词为磨砺义,《广雅·释诂三》“错,磨也”。又有镶嵌或绘绣花纹的动词义,后来作“措”,《说文》取此义,《诗·小雅·采芑》“约軝错衡”毛传“错衡,文衡也”,故《经义述闻·国语下》“文错其服”王引之按“画文谓之错,绣文亦谓之错,其义同也”,拓展为间杂、交错义,《书·禹贡》“厥赋惟上上错”孔颖达正义“交错是间杂之义,故错为杂也”,《后汉书·张衡传》“死生错而不齐兮”李贤注“错,交错也”。间杂交错容易产生杂乱,故错又有形容词“杂乱”的义项,《书·微子》“殷既错天命”孔安国传“错,乱也”。由乱而至于乖谬,《后汉书·第五种传》“管仲错行于召忽”李贤注“错,犹乖也”。由乖谬义泛化而指错误,此义项出现很晚,用得较少且主要见于口语,唐代的《慧琳音义》卷六十九“错谬”注引《考声》“错,误也”,佛经多有口语词,杜甫《堂成》诗“旁人错比扬雄宅”,也是以口语词入诗。总之,“错”的“错误”义项很晚才出现,今普通话读“错”为去声cuò,主要表示错误义,是承《广韵》又音“仓故切”清母暮韵去声而来,陆游词中“错”为入声韵脚字,当是取古来常用的错杂之义。

从全词的韵味古雅来看,陆游的“错”当选古来通用的错杂义而不用新生的口语偶见义。陆游学识渊博,到老在镜湖边还有“老学庵”读书屋以供勤学,自题诗谓“开编常默识,闭户有馀师”,故《会稽续志》称他“学问该贯,文辞超迈。酷喜为诗,其他志铭记叙之文皆深造三昧。尤熟识先朝典故沿革、人物出处,以故声名振耀当世。”因此万树评《钗头凤》三叠字“须用得隽雅有味方佳,如此词精丽,非俗手所能”,恐不是溢美之辞,用字取韵取义古雅,词味才能隽雅精丽。

从词的内容与情势来看,句中“错”也应是错杂义而非错误义。陆游自己与唐婉爱情真挚而深厚,无错误可言。在孝道重如山的南宋,母亲无论作什么,儿子只能服从,不能也不该言其错误,“东风恶”之“恶”是言其不可抗拒而非咒其凶恶,如果陆游有批评母亲错误并诅咒母亲凶恶的心,就不会在“伉俪相得”之时服从母亲而离弃新妇了。既然不言母过,也就不会指责天命错误而使自己有这样的母亲了。当日离弃,难知难言谁之错,今日相见,更无错误可言。所以,杨杰的六问皆无着落,只是“呼天无路、欲怨不能”倒颇合词意和情势,爱情、亲情、责任、孝道;欢情甜蜜而短促、离弃匆忙而无奈、相思长久而痛苦、相见偶然而难再;……很多东西纠结缠绕,一齐涌上心来,使得词人深叹感情这东西实在是太复杂了,越理越乱,只好连下三个迫促的入声韵字“错、错、错”,复杂呀,很复杂呀,错综复杂呀!层层推进,以见痛切繁乱之心迹。

词的下段前一节三句“旧、瘦、透”都是去声宥韵字相押,后一节换押入声韵。落,《广韵》卢各切,来母铎韵入声;阁,《广韵》古落切,见母铎韵入声;托,《广韵》他各切,透母铎韵入声;莫,《广韵》慕各切,明母铎韵入声。四字《广韵》都属入声铎韵,词韵都属十六部入声觉韵。“落、阁、托”词义甚明,无须多说,“莫”除了《广韵》本读入声铎韵外,《集韵》还有“莫故切”明母暮韵去声一读,音义源流可略作阐发。

“莫”本读入声,《说文·茻部》“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以日头落入草丛中的会意字来表示日暮黄昏之时,《诗·齐风·东方未明》“不夙则莫”毛传“莫,晚也”。义转为“虚、无”,《礼记·礼运》“是谓合莫”郑玄注“莫,虚无也”孔颖达疏“莫,谓虚无寂寞”,再虚化为无定代词和否定副词等,《资治通鉴·魏纪二》“心无适莫”胡三省注“心之所否为莫”,《论语·雍也》“何莫由斯道也”刘宝楠正义“莫,犹非也”。由于“莫”后多用于“虚、否、无、非”等义,本义另造加形符的“暮”来分担,“莫-暮”为古今字。表“日暮”义的“暮(莫)”读去声,表“虚、无”义的“莫”读入声。陆游词中的“莫”正是“心之所否”且读入声的虚词,表示无可奈何、欲说还休的情态,意为“罢了、罢了、罢了”,与唐人司空图《耐辱居士歌》中的“休休休,莫莫莫”取意相同。到近代,入声消亡派入三声,今普通话中这个古来都读入声的“莫”也就改读去声了。

三、小  结

    陆游曾一度敬重江西诗派,黄庭坚取法杜甫、深究格律、求一字一句皆有来历的诗歌风格对他有一定的影响,加上他“学问该贯,文辞超迈”,故所作诗词格律严整而隽雅精丽。《钗头凤》一词情感深挚,字句典雅,韵律谨严,两段后节八个韵字“恶、薄、索、错、落、阁、托、莫”全部选用《广韵》的入声铎韵字,“前用‘手、酒、柳’三上,后用‘旧、瘦、透’三去,何其心细而法严若此”(万树语)。“薄、错、莫”既有古今、前后不同的义项,又有古今、前后不同的“入-上、入-去”韵读,陆游选用其古读入声为韵,必然也选其古义入词。所以其词中“薄”当为“迫促”义,“错”当为“错杂”义,“莫”当为“罢了”义。

    明代真空和尚《玉钥匙歌诀》云:“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中古诗词韵读中,平声为平,其调无高低曲折变化;上、去、入三声为仄,有高低曲折变化,平仄交错就形成韵律抑扬顿挫的变化。平、上、去三声为舒声韵,其韵尾可以长短舒展;入声为促声韵,收塞音韵尾[-p][-t][-k],短促急迫而不能延展。陆游此词的基调是沉郁感伤、悲切急迫,因此全词只用仄声韵而不用平缓的平声韵;两段均先用三个舒声韵(上、去),后换四个促声韵(入),再连加两个促声叠字韵(入),由舒而促,由缓而急,越来越急,嘎然而止,如弦加急而猝绝,令人气急而哽咽!寻其韵读变化轨迹,则知陆游情感变化轨迹。至唐婉答陆游词,则是先来三个促声仄韵字,然后换四个舒声平韵字,再续两个平声叠字韵,先以急促承陆游词之急促,然后由促而舒,由急转缓,越来越缓,如浓云卷抒而渐展,引人松弛而回味。男词韵读由沉郁而急促而气绝,女词韵读由哽咽而渐缓而舒展,既体现了个性不同的韵致,又合成整体的气韵回环,合而观之,方见妙处。

    由以上分析可知,诗词的韵读是其灵魂所在,由韵而知音,知音才能得义,知音得义才谈得上赏析。由韵读而知缓急,知缓急才能得气韵,得气韵才能悟情致,悟其情致才读得懂诗词,然后才谈得上批评。

注  释

[①](清)查继超《词学全书》第313-314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据康熙十八年原刻本排印。

[②](清)万树《词律》卷八,第201-20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据光绪二年刻本影印。

[③](清)康熙《钦定词谱》卷十,第693-699页,中国书店,1983年据康熙五十四年内府刻本影印。

[④]胡云翼选注《唐宋词一百首》第98-10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⑤]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赏词典》第805-807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Analyzing the Rhyme Reading of

LuYou’s Chai Tou Feng(钗头凤)

WAN Xianchu

    

Abstract: The rhyme reading is the soul of poetry. Knowing the rhyme we are able to determine the pronunciation and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appreciating the spirit and the interest of poetry. This article comes from analyzing the rhyme reading of LuYou’s  Chai Tou Feng(钗头凤),it can help to discern “薄”and “错” are entering tone reading, so “薄” means short but not meager,  “错” means intriguing but not mistake. Then the article expounds that correct rhyme reading with the 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 analysis in appreciation and the commentary of poetry masterpiece is extremely important.

    Key words: rhyme reading; LuYou’s Chai Tou Feng(钗头凤); 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 analysis

                                         (图片来自网络)

陆游《钗头凤》韵读的音义辨析 wbr wbr《文学遗产》2008年2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