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园地】 清远与广府文化(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清远市属于广州市级行政区吗 【史志园地】 清远与广府文化(一)

【史志园地】 清远与广府文化(一)

2024-07-16 15: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由于历史上多次移民,地处岭南的广东形成了独特的三大汉族民系文化:以广州方言为标准音,主要聚居于珠江三角洲,涵盖整个粤中、粤西和粤北部分地区的广府文化;以梅州方言为标准音,主要聚居于粤东北及东江流域的客家文化;以潮州方言为标准音,主要聚居于粤东南韩江三角洲地区及周边地区的潮汕文化。广府民系是广东三大民系中的第一大民系,其人口所占比例近60%,地域占全省面积的一半以上。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广东省乃至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广府文化中居于中心地位。清远靠近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北缘的北江中下游、广东省中北部,是广府文化区域版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清远与广府文化的历史、地理和族群渊源,广府文化在清远族群社会中的表现,以及清远对广府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三个方面,对清远与以广州为中心地、以珠三角为核心区的广府文化圈的基本关联进行探讨。

(一)清远与广府文化的历史、地理和族群渊源

清远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地域相连,历史上清远南部地区曾经长期属于广州府管辖范围,两地民间往来密切。清远与广府文化圈在历史、地理及族群等方面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1.清远是历史上广州府的“创始成员”。

“广府”本是一个历史地名,与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名称有关。“府”在岭南的设置,最早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的梁、陈两朝均设有广州都督府。南朝的都督府设于各军事要冲之地,管辖若干州县的军政、民政,但不算一级行政区,并没有在全国普遍设置。隋代在州府、郡府之上设有军政合一的总管府,唐代沿之,不久改为都督府,以都督充任节度使。但隋唐时期的广府总管府和都督府,指的乃是一级官吏的办公所在地,并非一级政区的称谓。广州府作为一级政区设置,始自明代。广府人是广州府人的简称。广府民系,原本含义是指广州府地区使用粤方言的汉族居民。现在人们讲的广府民系,通常包括明代肇庆府地区,这乃是其含义的扩展。广州府始设于明洪武元年(1368),辖1州15县,其中属于今清远市境的有1州3县,即清远县和连州及所领阳山、连山2县,政区单位占据广州府下设政区总数的四分之一,地域范围涵盖今天清远除英德市外的绝大部分地区。这表明,在广州府设立之初,清远就是广府文化政区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清代,尽管位于清远北部地区的连州、阳山县、连山县分别从广州府分出,但位于清远南部的清远县则一直是广州府管辖的14县之一。

2.清远南部中心区乃是珠三角广府文化核心区的一部分。

珠江三角洲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的是组成珠江的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积沉淀而形成的一个三角洲平原,地域范围包括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江门7个城市,惠州、清远、肇庆三市的一部分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这里所说的“清远市的一部分”,指的是清远南部中心区,包括清远市政府所在地清城区以及清新县(区)沿北江两岸的所有平原地带,其最北端定义在位于北江中下游分界点的飞来峡。它作为一个经济区概念,首次正式提出是在1994年10月8日的广东省委七届三次全会上。全会提出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并指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由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江门7个城市和惠州、清远、肇庆三市的一部分组成。尽管2009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没有把清远纳入珠三角都市群九城市之列,但这并不能改变清远南部中心区在地理和人文上属于珠江三角洲广府文化核心区的事实。

3.清远族群和珠三角族群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广府人从族群来源上看,主要由古南越族、秦汉南岭古道中原移民、两宋珠玑巷中原移民三部分融合而成。经过历史上多次移民高潮,古南越族已在千百年的融合中与中原移民混合。从血统意义上讲,目前真正具有古南越族特征的广府人仅占25%左右。而早期的秦汉南岭古道中原移民也经历了历史上多次的人口变迁,其后裔在广府族群中也只占有很低的比例。现在珠三角广府族群的主体乃是由自唐代名相张九龄开通梅岭古道开始,两宋时期形成高潮,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的珠玑巷中原移民后裔构成。根据珠三角地区现存族谱记载,有超过六成散居珠三角乃至东南亚的广府人,都将自己视为“珠玑后裔”。清远族群和珠三角族群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先秦时期,清远所处的北江流域是古南越人的重要聚居地之一。自秦汉开始经两晋南北朝直到唐代张九龄开通梅岭古道前,中原移民南下广东主要经过五条通道(即“五岭”,指越城岭、萌渚岭、骑田岭、都庞岭、大庾岭),其中有两条位于今清远市境的北部,其一为骑田岭,秦时的阳山关即在此岭之上;其二为都庞岭,秦时湟溪关即在此岭之上,二者均为由湘入粤之道。清远所处的北江中下游地区为两宋珠玑巷中原移民南迁珠三角的必经之地,自然而然也成为其主要聚居地之一。据《清远姓氏》一书记载,历史上直接由南雄珠玑巷迁至清远市域的家族主要有英德黄花梁氏,佛冈龙山曹氏,清远清城向氏、江口刘氏、沙河陈氏等,目前这几个姓氏的人口规模均已发展到数千至上万人不等。其中影响最大的事件是陈凤台家族南迁。南宋理宗年间(1225~1264),陈凤台率兄弟7人、子侄28人,族中兄弟30余人从珠玑巷首先迁来原清远县沙河镇桂湖村,接着南迁到广州、佛山、江门等珠三角地区,其后裔繁衍昌盛,名人辈出,形成历史上一直到今天在广东乃至海内外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宗族文化现象。从现存的族谱资料看,清远市域珠玑后裔,更多的是经广州府和肇庆府转迁而来。如:原清远县欧氏的入粤始祖,始居地南雄珠玑巷,后裔于两宋之交迁至广州、顺德等地。元代中期,欧达卿因经商清远从顺德陈村移居清城。目前清城、清新欧达卿的后裔有两万多人。佛冈黄、邓、曾、冯、徐、邹、谢、招等姓氏也多由广府南海、增城、从化等地迁入,现人口规模分别发展到由数千人至数万人不等。此外,人口达5万多人,散居阳山、清城、英德、连州等地的黎姓也是由珠三角地区迁来的珠玑后裔。

(二)广府文化在清远族群社会中的表现

以语言习惯和民系文化特质划分,不考虑建市后的新移民因素,清远族群社会主要由广府人、客家人、瑶胞和壮胞四部分组成。其中广府文化族群在清远民系文化格局中处于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现在语言使用上,粤语是清远市境的第一大汉语方言。

据《清远市志(1988—2003)》记载,除普通话外,清远市境族群使用的主要语言(或方言)有粤语、客家话、连州土话(包括星子话、保安话、连州话、丰阳话、西岸话)、闽南话、惠州话、西南官话、瑶语、壮语等。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汉语方言是粤语(即白话),约占全市总人口的49.7%。其次是客家话,使用人数约占全市总人口的37.2%。粤语在清远市境又有广州话、四会话、阳山话、连山话之分。分布情况:(1)广州话。主要分布于清城区、清新县(区)、佛冈县及英德部分乡镇和连州市区。具体包括:清城凤城街道的全部,横荷、洲心、石角等街道(乡镇)的大部分地区,东城街道、龙塘镇、银盏林场的少数地区;清新山塘、回澜、浸潭等乡镇及华侨农场的全部,太平、三坑、石马、南冲、龙颈、石坎、禾云、沙河、石潭、桃源等乡镇的大部分地区,高田、鱼坝等乡镇及笔架林场的部分地区;佛冈四九镇的全部以及龙南、水头、三八、民安、石角、汤塘、龙山等乡镇的大部分地区;英德青坑、明迳、岩背、黎溪、九龙等乡镇的大部分地区,英红、英城、浛洸、大湾、波罗、沙坝、望埠、连江口、水边镇、大洞镇等乡镇的部分地区;连州市连州镇。(2)四会话。主要分布于连州,除大路边、清江、山塘、潭岭等乡镇外,其余乡镇都有使用,其中分布较广的有清水、西岸、东陂、附城、麻步、龙坪、西江等乡镇。此外,连山小三江、加田两乡镇的部分地区,连南寨岗镇、三江镇的部分地区也说四会话。(3)阳山话。主要分布于阳山县城及以东地区,包括阳城、江英、青联、水口、杜步、大崀、小江、犁头、岭背、黄坌、石螺、白莲、杨梅等乡镇。(4)连山话。主要分布于连山北部的吉田、永和、太保、大富、上草等乡镇。

2.表现在饮食现象上,广府菜在清远地区广为流行。

广府菜,又称广州菜,突出特点是口味清淡,注重原汁原味,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而且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浓郁。因其选料博杂、制作精细、经典菜式众多,因此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成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粤菜的主流,“食在广州”广为人知。代表品种有:烤乳猪、香芋扣肉、狗肉煲、白切鸡、烧鹅、龙虎斗、清蒸鱼、白灼虾等。在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除流行广府菜外,人们普遍还有叹早茶、喝靓汤、吃夜宵、饮凉茶的爱好。清远作为全省靠近广州最近的地级市之一,自然而然深受广府菜系的影响,并诞生了一批具有浓郁广府风味的地域美食。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白切清远鸡,其在20世纪70年代曾被周恩来总理用作宴请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宴主菜式,从而驰名中外。而始创于1964年的广州名菜之一、有“广州第一鸡”之说的清平鸡,其选用原材料也是清远鸡。其他如:以北江河鲜为原材料制作的清蒸鱼、白灼虾,以清远乌鬃鹅为原材料制作的烧鹅,以新鲜猪杂为原材料制作的洲心大粥等,不仅是具有独特的清远风味,同时也是广府饮食文化中的佳品。

3.表现在建筑风格上,清远传统村落中的民间建筑具有显著的广府民居特征。

广府民居风格在南宋以后逐步建立起来,至清中叶走向成熟。主要代表形式是“梳式布局(也称平面网格布局、棋盘式布局)村庄+三间两廊式(主座三开间,前为两廊一天井)合院”。村前有风水池塘,中轴线前端布置大祠堂,成为整个村落的构图中心。整齐通畅的巷道发挥着交通、通风和防火的作用。锅耳山墙形式的建筑,则是广府人家“非富即贵”的象征。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影响,在商业繁华的城镇街道两旁出现了开南国建筑风气之先的骑楼,体现出兼容并蓄的风格。广府民居的这些风格特点,均可在清远传统村落中得到发现和证实。清远市在2012~2013年开展了传统村落调查工作,发现全市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108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13处、市级93处。在这些传统村落中,国家级古村落上岳古村(位于佛冈县龙山镇),以及省级古村落井岭村、牛岗地村(二者均位于清城龙塘镇),城国村、凤朗围(二者均位于清新区龙颈镇),汤塘围(位于佛冈汤塘镇),均属典型的明清时期珠三角民居风格,即“梳式布局村庄+三间两廊式合院”。其中,上岳古村的锅耳楼建筑群,乃是广府富贵人家民间建筑的重要代表作。村中历史建筑,充分体现出岭南建筑艺术的“三雕一塑”(石雕、木雕、砖雕和灰塑),具有相当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作为广府近代商业建筑代表作的“骑楼”,在清远也不难找到其踪迹,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连州骑楼就是一个例证。在连州市中山南路,有一条长约两公里的百年商埠古街。20世纪30年代,古街两旁建筑多为广州、南海、番禺、顺德籍的商人前来连州经商时所建。所建楼房均为骑楼式建筑,多为二至三层,二层以上向街道延伸二至三米,立柱支撑,空一走廊,上楼下廊,楼上住人、堆放货物,一楼做商铺,与当时广州中山路、上下九路的骑楼极为相似。

4.表现在文化娱乐上,粤剧在清远地区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广府戏”,源自南戏,流行于珠江三角洲等广府民系聚居地。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粤剧在清远的历史可追溯到光绪年间。据史料记载,清光绪十一年(1885)潖江高平墟戏场发生火灾,罹难者200多人。在没有电灯的年代,戏棚照明一般都是采用明火,稍不注意就会引发火灾。但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当年戏班演出时那种人头攒动、万人空巷的盛况。民国时期,不断有港澳兴中华等外地粤剧团到清远演出。新中国成立后,粤剧在原清远县曾经盛行一时,先后有红星粤剧轩、凤鸣粤剧团等多家演出单位,最多时有100多家业余粤剧团,舞台演出十分活跃。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曾多次到清远演出,其中一次是在1957年5月,她和粤剧大师马师曾带团。清远建市后,特别是近几年民间发扬和传承传统粤剧艺术的呼声不断高涨,政府方面也给予了积极的支持。自2008年起,市政协、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等单位先后多次牵头组织全市性的粤剧演艺大赛。而在市区中山公园、江滨公园等广场及旧城的巷子中则随处可见私伙局爱好者的身影。

5.表现在民间风俗上,清远传统风俗中保留着丰富的广府民俗元素。

特定的历史传承及地理方位上的差异,赋予广府地区民俗在中华民俗文化中以独特的风貌。广府民俗的独特之处,体现在生活习俗、节庆习俗、礼仪习俗、信仰习俗等各个方面。(1)生活习俗方面。饮食习俗是最能反映广府特色的生活习俗。广府地区人均饮食支出的比重远高出全国其他地区的平均水平。清远和广州等珠三角地区一样,盛产“吃货”。(2)节庆习俗方面。大的岁时节令虽承袭中原例俗,但在对某一具体时节的重视程度以及活动方式上,体现出鲜明的广府民系特色,如:迎春花市、清明“拜山”、端午赛龙舟、冬至“大过年”,以及每逢佳节喜庆必有锣鼓舞狮助兴等等。这些节俗特点,清远也不例外。一年一度的逛花市,现已成为清远市民过年必备的保留节目。据民国《清远县志》载,明代清远“扒龙船”之风已遍布各乡,“三人燕尾舟”更是清远人首创于300年前,由此助力清远于2006年赢得“中国龙舟之乡”称号。佛冈汤塘舞被狮则作为一种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传统民间习俗,于2008年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礼仪习俗方面。体现在婚嫁礼仪上,经过长期融合,广府地区婚俗与传统的中原婚俗已没有大的区别,清远也一样。唯一比较明显的区别是,南方地区的婚宴多安排在晚上,北方地区多安排在中午。近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北方婚俗反过来受到南方婚俗的影响,城市地区开始流行把婚宴安排在晚上。历史上广府婚俗与客家婚俗、潮汕婚俗有一个最大的区别是,广府地区多迎亲,而潮客地区多不迎亲且多早婚。现在,早婚现象已被法律所禁止,而迎亲则发展成为一种通行的做法。此外,清代后期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城乡曾经流行自梳女和不落夫家风俗。此习俗在清远地区不存在。广府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礼仪习惯,就是在饭桌上以食指、中指轻扣桌面向斟茶夹菜者表示谢意,现在这一礼仪习俗已在整个岭南地区广为流行。(4)信仰习俗方面。广府人在宗教信仰上表现出典型的“杂信”特征,信太上老君,信观音,信关公,信黄大仙,信祖宗,等等,不一而足,可谓见神就拜,其内在心态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清远人受此影响,也不例外。清远市飞霞古洞作为岭南最大的儒、释、道三教合一宗教场所,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感谢关注史志清远微信公众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