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沁清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清明节踏青的寓意和象征 清明时节“沁清心”

清明时节“沁清心”

2023-04-28 13: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清明时节“沁清心”

《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至今,清明节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除了流传下来的古时习俗,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传统和精神内涵。暮去朝来,清明又至。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做到“清”“明”二字,就要始终保持“清”心固本、笃行“明”辨,时刻提醒自己行清廉之事、当清正之官、做清醒之人,这才是清明节里“沁清心”的意义所在。

“沁清心”,不做断线的“风筝”。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风筝”谐音也叫“风正”,是清正廉洁的象征,放风筝的人只有紧攥着手中线,才能让风筝飞得更高、更稳,这就像我们党的事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党员干部只有心系群众,牢记党的宗旨和目标,走好党的群众路线之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认识,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能避免做“断线的风筝”。

“沁清心”,不做塌陷的“青团”。民间流传当年大禹治水,他用疏导之法,使三江通流入海,太湖水位下降,水患得以平息,为种植冬小麦创造了条件,深得江南百姓的爱戴。于是每年清明节前后,江南的百姓们都会做些精美的供品来祭祀大禹。后来一位江南的书生认为这样不配大禹生前清正、廉洁的品格,于是他与大家商量用冬小麦叶的汁水和糯米粉做成了青团,以示不忘大禹治水之恩。青团又叫清白团子,寓意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同时“青”乃“清”也,高温蒸煮的青团也越发“清亮”饱满,小小的青团意在告诫党员干部为人必须清正廉洁、正心“明”道,涵养“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定信念,不断淬炼自我意志,真正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守住底线,始终做到初心如磐。

“沁清心”,不做无用的“踏青”。清明踏青的习俗由来已久,远在先秦时就已形成。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清明时节,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光的好时节。清明时节雨纷纷,是“春雨润心”还是“霉雨变腐”,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坚守初心。作风建设路上,每名党员干部都应“吾日三省吾身”,自省对党、国家和人民是否尽忠尽责,自省生活是否净化,自省党纪法规是否严格遵守,真正提升作风修养,筑牢思想防线,同时,必须守住内心的清净,抓紧为民的真魂,坚持自律的气魄,方能守住真正“清明”。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北港街道 陆舒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