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与禁止交互:清朝前期的海外贸易政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清代海禁政策 开放与禁止交互:清朝前期的海外贸易政策

开放与禁止交互:清朝前期的海外贸易政策

2023-04-06 10: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清朝前期的对外贸易政策,不能简单的以“闭关”或“开放”来一言概之。对于周边的国家,清朝基本上采取了睦邻友好的对外贸易政策。

开放与禁止交互:清朝前期的海外贸易政策

清朝入关后的海外贸易政策,可以大体分为顺实行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六个时期。

开放与禁止交互:清朝前期的海外贸易政策

清朝初期实行“海禁”(1646~1683年),规定对待本国的商民,海禁的法令仍在,但中国商民可以“出海市铜”,禁止澳门葡萄牙人进入广州。对于外国的朝贡贸易,规定供期、供道,可以在入境口岸和正式会同馆进行朝贡贸易。

开放与禁止交互:清朝前期的海外贸易政策

康熙中期到雍正时期(1684--1735年):康熙中期为了打破垄断,增加收入,也为了沿海地区百姓的生计,实行开海政策,并且建立“海关”制度。允许出海商人携带少量兵器,已达到自慰的效果,但后来又被禁止,对待外国商船实行减免税收,增加赏赐的政策。康熙五十六年到雍正五年又实行南洋之禁,以抵御近海地区的海寇活动和防止内地米粮被商民透露出洋。

开放与禁止交互:清朝前期的海外贸易政策

到了雍正时期,1727年改变“南洋之禁”,规定以前滞留南洋的商民不准回国,并限定开禁后出海贸易商民的回港时间;严格限定出海商船的进出港口;限制出海上船携带的自卫武器数量;限制澳门葡萄牙人的贸易,对待西方商船来华贸易,防范更加的严密。

开放与禁止交互:清朝前期的海外贸易政策

到了乾隆时期,对海外贸易政策又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对于中国商民的出海贸易,将海商在海外的逗留期限定为三年;取消雍正时期关于出洋商船必须携带一定数量每年回国的规定;承认海商在海外造船行为的合法性;准许商民从国外携带硫磺入口;招募商人出海采买洋铜来解决国内铜料困难。对于外商,改善外商来华贸易的关税待遇;鼓励外国商人运载大米来华。此外乾隆时期,宣布“一口通商”,只开放广州为唯一的通商口岸。

开放与禁止交互:清朝前期的海外贸易政策

清朝前期的对外贸易政策进行了不断的调整,但是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为了加强皇权,维护统一的封建大一统国家的秩序。

开放与禁止交互:清朝前期的海外贸易政策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