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二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清代戏剧流派中以李玉为代表的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二六)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二六)

2024-07-10 17: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清代戏曲

        清代是古代戏曲发展的新的繁荣时期。元明以来兴盛起来的杂剧和传奇,这时仍有许多优秀的作家作品。当杂剧和传奇衰落以后,又有各种地方戏兴起。戏曲理论和戏曲批评也在进一步成熟。

         一、清代传奇   

      从明代中叶开始进入繁荣时期的传奇,到清初仍然保持着兴旺的势头。   

      1、苏州派

       明末清初出现的一个现实主义流派。该派以李玉为首,主要成员有朱素臣,朱佑朝、张大复、叶时章、毕魏、丘园等。因为他们都是苏州人,创作倾向和创作风格都有共同的特点,故称苏州派。苏州派戏曲创作的主要特点:

(1)较多地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2)在题材上大都描写重大的政治斗争,特别是市民的生活和斗争;

(3)讲求本色当行,注重舞台效果;

(4)语言通俗易懂,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5)封建道德观念较为浓厚。

       苏州派剧作家的作品好多都是传奇剧名作。如朱素臣的《双熊梦》(《十五贯》)、朱佐朝的《渔家乐》、叶时章的《琥珀匙》、毕万侯的《三报恩》、丘园的《虎囊弹》等等。当然,最著名的还是李玉的《清忠谱》。

       2、方成培的《雷峰塔》

      《雷峰塔》写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深刻地揭露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宗法制度对妇女的残酷厂压迫。这是一个以神话为题材的悲剧,在舞台上历演不衰。

       3、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清传奇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南洪北孔”的作品《长生殿》和《桃花扇》。虽然这两位剧作家都因自己的剧作肇祸,但当时人们对这两部剧都表示了极大兴趣,给予了高度赞誉。金埴题诗说:“两家乐府盛康熙,进御均叨天子知。纵使元人多院本,勾栏争唱孔洪词。”(《题桃花扇传奇》)

      4、吴伟业、尤侗的抒情剧

       到清中叶,传奇大都是远离群众,远离生活,脱离舞台的“案头之曲”,因而衰落下来,最后被地方戏所取代。

       二、清代杂剧

       杂剧发展到清代已成余响,成就不及传奇。杂剧作家多而大家少,作品数量多而质量高者少,可读者多可演者少。较有影响的是蒋士铨和杨潮观等人的作品。

      1、蒋士铨,著有戏曲30余种,现存杂剧8种。其中《四弦秋》是他的压卷之作。剧写白居易贬江州,遇琵琶女花退红,感而赋长诗《琵琶行》的故事。剧本不落才子佳人俗套,寄托深隐,曲辞优美。

      2、杨潮观,仿明代徐渭《四声猿》》的作法,写短剧32种,结集为《吟风阁杂剧》。这些短剧大都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在艺术上构思新颖,富有诗意,其中《寇莱公思亲罢宴》是他的代表作。剧写宋丞相寇准生活奢侈,为庆祝生辰大排筵宴,老婢女刘婆因被掉在地上的烛油绊倒,勾起当年寇母含辛茹苦教育儿子的情景的回忆,她拿了一幅绘有寇母孤灯伴子读书的图画给寇准看,使寇准翻然悔悟,下令停宴罢席,遣还寿礼。剧本极富教育意义,人物形象也相当生动,但这些杂剧实际上是以戏曲形式写的随笔小品,多数只可供阅读而不便演出。

       3、吴伟业、王夫之、孔广林等人都有杂剧作品,但大都是案头之曲。到清代中叶,杂剧便和传奇一同衰落下去了。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