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颜回:千古第一师生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淡泊物欲的意思是什么 孔子和颜回:千古第一师生情

孔子和颜回:千古第一师生情

2023-06-14 08: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为政篇第九章

【译文】

孔子说:“我给颜回讲学问,他一整天都不会反问一个问题,好像很蠢笨。他回去后,反省自己不正的地方,同时也能足以发挥出我所讲的内容。看来,颜回并不愚笨呀。”

【复活论语·理解】

颜回,字子渊,十四岁拜孔子为师,以后到死没有离开过孔子。颜回排在“德行”第一位。他名列七十二贤之首,十者之首。颜回被后世尊称为“复圣”,意思是孔子之外的又一个圣人。孔子说,我和颜回“言”,即直接给弟子们讲学问。我们从《论语》的很多地方可以看出,孔子教学没那么死板,随时随地根据弟子不同的性格及条件,因材施教。颜回是什么人?最能理解老师心思的人。孔子对这样的学生,谈起来当然恨不得倾囊相教。言,既有讨论的意思,也有教学的意思。所以,我们理解这里的“言”,指孔子与弟子之间讨论式的教学。南怀瑾感慨现代教育的衰落,过去老师坐着教学,学生站着,现在老师站着,学生坐着。我看将来呀,学生躺着,老师只有去上吊了。事实也是如此,现在的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对老师的尊敬无法言说。过去是学生不远千里拜师学艺,如今拜师成了攀名附利的手段。老师发愁的是自己的道统谁来继承?从颜回死后,孔子的痛苦程度,足以表现出他对颜回的喜爱。

孔子所讲授的一切,颜回没有提出不同的意见。作为弟子,老师在传道时,往往有很多疑惑的。因此,弟子的提问,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是很正常的事情。颜回就不同了,没有什么话说,好像是很愚笨。而在现实中,老师一般喜欢哪种学生?在课堂上活跃的,对老师讲的内容,积极参与的。孔子却不同,他教学的目的在于结果,是让弟子有所学,而不是把教学的过程作为重点。颜回对孔子所“言”的反应,《先进篇》第3章说得很清楚。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意思是,孔子说:“颜回啊,不是帮助我的人。对于我的学说,没有不心悦诚服的。”因为颜回能听懂老师所说的,所以才“不违”。但是在一般人眼里,子游和子夏这样的学生才是最聪明的。本句的意思是,我给颜回讲学问,他一整天都不会反问一个问题,好像很蠢笨。颜回听完课,从夫子那里退下来,开始在私下里反省自己。根据夫子所讲的内容,对照哪里做的不足,就是与老师所讲与自己言行不相符合的地方,然后改正。

颜回是智者,是大聪明之人,好像是愚。大聪明似愚,愚而不愚。小聪明不愚,不愚而愚。颜回能听到老师教学有所悟,已经超越于语言之外。《荀子》中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可以为法则。”或许可以表达颜回“不愚”吧?反过来,孔子的意思是说,你们看看颜回,他的不是蠢笨,你们问了这么多问题,还没有完全理解我讲的内容。回过头来,我们思考孔子在这里谈颜回是向我们表达的一个意思。这一章的核心是“发”,是“足以发”。颜回是最能了解孔子学问的人,他能对孔子的思想近乎准确无误地发挥、表达出来。而现在呢?解读圣人言说者大有人在,其解读可谓百家争鸣。其实,很多对经典的解读是有误的,后人仰着脸看圣贤,越看越眼花头昏,最后就信口开河了。我认为,孔子说颜回“足以发”,也是在说我们后学者对儒家的经典,往往因为我们的愚笨,错解了孔子的思想。难道不是这个样子吗?

颜回的志向

【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公冶长篇第二十六章

【译文】

颜渊和子路侍奉老师,在两旁站立着。孔子说:“何不说说你们的志向?”子路说:“愿用我的车、马、衣服、皮衣,与朋友共用,用坏了却没有遗憾。”颜渊说:“愿不夸耀自己的善事,不把劳苦施加于别人。”子路说:“愿闻老师的志向。”孔子说:“老年人使我心安,朋友能相信我,年轻人都归向我。”

【复活论语·理解】

颜渊并没有平常人所说的远大志向,他的志向是在自己的修为。要做到时时、处处不夸耀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人为什么夸耀自己,是因为有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概念存在,也就是作为个体的自己和作为整体的社会,你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用佛教的理解就是,人都有“我执”,有了那个自我的概念的执着,一切都是从自私自利出发。由此可见,一个仁者要做好第一步,就是去掉那个小我不要什么事情就是我能我了不起。“无施劳”,前面是对自己,这里是对他人。施,施加,是强加给别人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施”。劳,辛苦,劳苦,也就是给别人带来的一切不如意不方便的麻烦事,可以通称为“劳”。我们每个人都会活在世上因为自己的事情而给别人带来麻烦。往往是越有地位的人,就越不怕给别人带来麻烦,也就是更加“施劳”于他人。颜渊说,第二件事就是不给别人施加劳苦的事情,不能让别人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带来不如意不愉快,甚至变得劳苦。看看颜渊的理想,那就是做好一个自己,对自己做到“无我”,对他人做到不因自己而给人带来麻烦,不把自己的烦恼带给别人。

颜回的修行

【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雍也篇第三章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谁是好学者?”孔子对哀公说:“有一个弟子名叫颜回,是好学之人。出现怒气可以在当时控制自己的怒气,发现过错当时就让过错不再继续。不幸的是已经短命死了。如今已经没有这样的人了,也没有听到过如此好学的人。”

【复活论语·理解】

孔子直接回答哀公,有名叫颜回的,他是好学的弟子。他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的是颜回短命死了。对于“不迁怒、不贰过”如何理解,后人多数认为是不乱撒脾气和不犯同样的错误。钱穆认为,有怒能不迁向别处,有过失能不再犯。南怀瑾认为,是不乱发脾气,不犯第二次错误。如果颜回只能做到这个样子的话,他也就不配被孔子认为“贤哉,回也”了。这是一个普通人的修为就可以做到的事情,怎么能拿来说颜回呢?先说“不迁怒”。迁,《尔雅•释诂》:“迁,徙也。”即迁移。迁,《说文》:“迁,登也。”即向上登移。本义是向高处迁移。这里的迁,是上升,甚至延长的意思。怒,是一种烦恼,在人发怒时,人的怒气会一步步升高,到最后无法控制。不迁怒,是当怒气出现时,不能让怒气转移和升高,在当时就让怒气止住。这是颜回面对怒气出现时的定力。我们学道的过程,最影响我们的是导致内心最不平静的怒气。当怒气来的时候,我们会失去理智。这里是颜回好学的第一步,当烦恼来临时,必须把烦恼制止,不让怒气继续发作,这就是不迁怒。朱子集注:“迁,移也。怒于甲者,不移于乙。”朱子的认识太过于浅显,对颜回的修养这样解释未免小儿科。再说“不贰过”。贰,《说文》:“贰,副,益也。”即居于次要的地位,增加、加大。本章指增加、加大。过,无意的犯法或作恶行为,过错。贰过,是说颜回发现过错发生的时候,要在当时就能见过、自讼,不能让过错加大,并且继续下去。不迁怒,不贰过,意思就是:出现怒气可以在当时控制自己的怒气,发现过错当时就让过错不再继续。颜回做到了“不迁怒,不贰过”,这都是颜回修行上的功夫,其核心点是在修心,要把行为解决在当下。后人所理解的,不把怒气发到别人身上去,和不犯第二次错误,对颜回的修行来说,又降低了一个层次。平常人意义上的行为,较颜回对待“怒”和“过”,还是有相当距离的。学者须细辨之。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因为颜回短命死了,所以孔子说“今也则亡”。鲁哀公问孔子弟子中谁是好学者,孔子不仅告诉鲁哀公颜回是,还告诉颜回是好学者的原因是他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颜回一死现在没有好学的人了。“亡”,说明孔子所认为的好学,已经没有了。所以,颜回死后孔子大呼“天丧予”,我失去了天呀!因此说,这里所说的好学者,是孔子所说的道统的继承人。这是在颜回死后,孔子和他人谈起儒家学问的继承人,孔子心中满是忧伤的怀念,说起颜回的美德,又说现在没有像颜回这样好学的人了。当然,鲁哀公问孔子的弟子中谁好学,言外之意孔子弟子中没有像颜回一样懂得孔子的。事实上也是这样,一个老师和一群弟子,虽然老师对弟子们都喜欢,但内心最喜欢的往往就那么一个人。在本章,反映出的孔子的内心是孤独的,因为“未闻好学者也”,没有听到颜回这样好学的人啦。

颜回的生活

【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篇第十一章

【译文】

孔子说:“颜回,才德出众的人啊!一竹筒饭,一瓢水,住在简陋偏僻的地方。常人不能忍受的忧愁,颜回也不改变其中的喜悦。颜回,才德出众的人啊!”

【复活论语·理解】

颜回的生活这样一描述,简单、贫困。一个竹筒用来吃饭,一个瓢用来喝东西,住在狭窄的胡同里。这是颜回具体生活的写照。我们可以通过这九个字,跨越历史的长河,去拜见颜回了。进入狭窄的胡同,就是颜回的住处。走进颜回的屋子,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饭桌上,只有一个用来吃饭的竹筒,还有用来喝水的一个瓢,还有才德出众的颜回。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不是常人所追求的生活。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农业文明。当工业革命从欧洲开始之日起,人类生活的地球正在一步步走向毁灭。因为科学放大了人类对物质文明的追求,从而疏忽了精神文明的需求,破坏了人与自然本有的和谐关系。所以说,科学越进步,文明越堕落。因此,山珍海味,高楼大厦,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时,人性的道德光辉正在逐渐被埋没。颜回为什么有这样的生活,这是他刻意追求的吗?不是。究其根本:命!乐天知命,是一位君子和贤人不同于常人的境界。刻意地去改变自己的生活,对佛教来说就是违背了“随缘”的道理。人到无求品自高,从无求和追求的区别来看,人们背负的是“贪婪”的罪名。物欲横流,对贤者永远是远离的名词。

人不堪其忧。这里的“人”,是区别于贤者颜回来说的,实际上就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眉开眼笑少,愁眉苦脸多。正如诗中所说:一年三百六十日,不在愁中即病中。人们的愁苦从哪里来呢?孔子在《易•系辞传》说到:“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这里谈到每个人生活中的“吉凶”,也就是好与坏,是因为心中的得失造成的。忧,就是本章所说的“忧”,忧愁、烦恼。虞就是惊恐、忧虑。悔,就是佛经上讲的“烦恼”。佛经讲的烦恼不是痛苦,是开始时心里感到很烦,过久了感到不舒服,也不是痛,可是随时随地就是很不爽朗,很烦、很苦恼,也就是不高兴。一般人说的烦恼,就是《易》所讲的“悔”。吝就是困难、是铿吝。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忧”的来历。忧愁和忧虑,都是因为烦恼和困难造成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你看,你的忧愁从哪里来的?不知命,不知足,不能安贫乐道。颜回所面对的生活,是他的命运所致。因此,颜回不像我们一样,他没有抱怨。常人不能忍受的忧愁和烦恼,颜回是如何做的?

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之乐是什么?颜回是心中有“仁”的,没有仁心追求的我们不可能知道颜回的“乐”在哪里?作为虔诚的佛教徒,亲身经历中或许对理解颜回之乐有所共鸣。母亲一生受尽各种苦,作为中国农村妇女最普通的一位,倒是希望自己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母亲进城后,说感受生活变化如天地之别,常人所追求的富裕生活,母亲也得到了。自母亲信佛后,告别山珍海味,每日素食并粗茶淡饭。舅父在故乡接待归乡的姐姐,见母亲饭食如此简单,觉其姐可怜便放声而哭。母亲说:“我心中有阿弥陀佛,最可怜的是你们!”有信仰之乐,他人如何晓得?我们难解颜回之乐也在于此。由此,后人常言颜回“安贫乐道”之说,也只是门外汉的评价而已。只有我们真正能效仿颜回淡泊名利,过上平淡的生活,然后有一颗求仁之心时,或许能体会到一点颜回之乐。乐,愉快、喜悦。尽管生活困苦,常人不能忍受的忧愁,颜回也不改变这种生活的喜悦。颜回之乐在哪里?孔子说“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贫而乐,岂是物欲追求者所能明白的!小人永远不懂君子的心思,凡夫不可能理解圣贤的境界。除非小人成为君子,凡夫成为圣贤。所以孔子连声赞叹:颜回,才德出众的人啊!

师徒的情谊

【原文】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先进篇第二十章

【译文】

因孔子被误以为有罪过而遭到厌恶,在匡地被拘禁,脱险后,颜回最后才赶上来。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呢!”颜回说:“先生活着,我哪里敢死?”

【复活论语·理解】

“子畏于匡”这段故事,在《子罕篇》第五章已经学过。“畏”字不作“畏惧”解,应是被误以为有罪过而遭到厌恶。孔子在匡地,被匡人围困,后来虽然脱险,但是弟子们已经走散了。颜回落在了后面,最后才赶上来。因为《先进篇》是介绍弟子们的品德和才能的,本章重复这段经历,意在表现夫子和颜回之间的师生感情,生死与共,颜回是孔老夫子生命和精神的延续。孔子和颜回的师徒情谊也是师生关系的千古楷模。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孔子周游列国时,曾遭遇两次厄难。一是在陈蔡绝粮,一是在匡地被围。孔子经过匡地,遭到匡人围禁五天。因为在此前,鲁国的季氏家臣阳虎曾经侵入匡城,施以暴虐,匡人深为怨恨。孔子的一个学生颜克参加了侵扰,并且为阳虎驾车。由于孔子和阳虎的相貌十分相似,并且这一次是颜克为孔子驾车来到匡地。匡人就把孔子当作了阳虎,并把孔子拘禁起来。“畏”字的含义,是说孔子被拘禁在匡地,既不是孔子的错,也不是匡人的错,其罪过在阳虎。夫子及夫子的弟子们,是通过这个“畏”字表达自己对这个事件的观点。当时孔子和弟子们走散后,孔子担心颜回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而颜回是最后一个赶上来的。对于颜回的命运,孔子肯定是知道的,也许这一次就是他们的永别。从预言子路不得其死而知,孔子早就明白颜回会早亡,孔子肯定是有预感的。见到颜回,孔子充满惊喜,说:“我以为你死了呢!”颜回是对孔子充满敬仰和忠诚的,说:“先生活着,颜回怎么敢死呢?”这表达了颜回在生死关头,时刻牵挂着夫子的安危。孔子以为颜回死了,是心中的担忧。颜回说老师在,他就不死,是说颜回对老师深厚的感情。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