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扇贝门”:天灾?人祸?海洋学家告诉你,关于扇贝底播养殖的一些事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海里的扇贝 揭秘“扇贝门”:天灾?人祸?海洋学家告诉你,关于扇贝底播养殖的一些事儿!

揭秘“扇贝门”:天灾?人祸?海洋学家告诉你,关于扇贝底播养殖的一些事儿!

2024-06-18 20: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就是所谓的吊笼,扇贝就被一层层的分隔开。

住在这个小高层里成排的浮筏被放置在还上之后,就是这种场景。

这个方法看起来很稳妥,因为扇贝似乎是“跑不掉”的,但是以我的亲身经历来看,浮筏吊笼养扇贝也有它独有的缺陷。

被“拘押”在吊笼里的扇贝,并非就不需管理了,实际上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吊笼上都很容易滋生各种奇怪的东西,比如裙带菜,比如牡蛎,还有海底泥沙搅动沾上的污泥,严重的时候,这些伴生物甚至会堵塞住吊笼的孔,扇贝在里边呼吸不畅,涉食不足,就很容易长不大。

吊笼上滋生的裙带菜

扇贝要长大,就不能挨得太密集——海流中的食物是固定多的,一个笼子里养过多的扇贝,每个扇贝都吃不饱,自然也长不大。所以生活在吊笼里的扇贝,还需要定期的分苗换笼。

而如果笼子里扇贝过多,或者受到海浪和海风的影响吊笼来回晃动,还会导致扇贝互相磕碰,甚至会互相咬合——这是个很危险的动作,互相咬合很可能就会伤到扇贝的外套膜,会影响生长。

再就是“群居”导致的卫生情况也很棘手,大量的扇贝聚拢在笼子里,排泄物无法快速排出,很容易滋生疾病,而因为其他原因导致的疾病也很容易近距离传播扩散。

而且浮筏和吊笼的一次性投入并不低:看起来很便宜,但总量上去了就是不小的一笔投入,而且这些塑料制品在海水浸泡、阳光暴晒、冷暖温差下很容易老化,可重复使用不了几次;而如果遇到大风大浪天气,浮筏互相碰撞破碎导致的损失也很常见。

所以,吊笼养扇贝,实际上是一种投入颇大,管理颇累,效率并不高,风险并不小的养殖方式。

尽管浮筏吊笼存在诸多不足,不过很多水域却只能采用这种方式(具体原因后边说)。但合适的改进它,让它尽量避免上述的种种不足还是可以的。

比如日本人后来提出的一种浮筏吊耳养殖,简单来说就是在扇贝壳上打个孔,然后用塑料做的“针”把扇贝串起来掉在绳子上,挂在浮筏上。这个办法看起来很费人工,但效果的确比吊笼要好很多——没有吊笼的阻碍(自然也就不会有附着物了),扇贝的采食非常自由,也避免了互相磕碰的风险,也尽量多的减少了分苗换笼的麻烦。

用机器给扇贝打孔

用橙色的塑料“针”把扇贝串在粗绳上,塑料“针”上有倒齿保证扇贝不会滑落。这是一针2贝,常用的还有一针4贝

这种方式在现在的日本一些产区颇为流行,尤其是陆奥湾、喷火湾一带,是最主要的养殖方式。我国曾进行过多次试点,普遍结果都比吊笼养殖更好,但似乎始终没有大规模的推广开来。

那么,底播是一种什么养殖方式呢?

其实就在1934年日本人开始用吊笼养殖虾夷扇贝的同时,在北海道北侧也开始了底播养殖的尝试。

所谓的底播,就是我们更为熟悉的“增殖放流”,简单说,就是人工或野外获取的扇贝苗,养到一定程度之后,均匀的撒播到海里,任由它们自由生长,等到它们长大后,再从野外捕捞回来的养殖方式。套用一个时兴的词,这就是海洋牧场的概念——从圈养,转变为放牧。

海洋生物要采取底播的方式,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我播出去,得能收的回来。

现在常见的底播海洋水产品就是鲍鱼和海参。这两者的移动能力都很有限,尤其是鲍鱼,由于身体结构的原因,鲍鱼必须生活在干净的硬质海底上——一旦踏入泥沙海底,它的鳃部就很容易被沾染,活活窒息而死。虽然这显然会导致它们采收变得很困难——鲍鱼死死贴在硬质礁石海底,是没法使用拖网的,而海参身体太柔软,拖网辖区怕是要直接搅碎了,但这两者的经济价值是在太高,派潜水员下去捉也是很划得来的。

但是扇贝似乎不同,这几天大家想必都看到了扇贝短时间的游泳能力,似乎还是不错的。它会不会存在跑的无影无踪的情况呢?

实际上这几乎不可能,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底播虾夷扇贝以来,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虾夷扇贝拥有长距离迁徙逃跑的能力(对,我很清楚自己在说什么)。

文章里提到的数据,引用的是1993年长岛水产研究所进行的底播实验,在18个月的底播周期过后,近一半的扇贝,还是在底播面积的158%范围内活动。

那么另一个问题来了,扇贝并不如海参鲍鱼金贵,潜水员下去捞似乎不太划算。所以这就要求底播扇贝的海域,一定要拥有足够的面积、平坦的海底和泥沙质的海床,这是拖网作业的必要条件。

用于拖网捕捞扇贝的爬犁

北海道渔民拖网收获扇贝

实际上北海道北部沿海就拥有这样的条件,所以在1935年,他们就进行了虾夷扇贝的底播,尽管由于当时投放的苗比较小,底播效果不是很好,但在五六十年代开始投放3CM直径的苗之后,底播的扇贝的生产效率就立即赶超了浮筏养殖。

所以怀疑底播虾夷扇贝是獐子岛的骗局,是没有成功先例的说法,可以休矣。

更重要的事,当你经营的养殖海域足够大,底播就相当于是机械化农场的操作方式,而浮筏养殖就相当于精耕细作的散田模式,底播这种“播种后不用管”的生长方式,所带来的总养殖规模的跃升是很明显的。

而在底播环境下,尽管底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相当一部分的扇贝遗失(死掉,或者没被捕捞上来,也有可能有一部分恰好跑掉了),这个比例甚至可以达到总投苗量的一半,但底播的扇贝生长的普遍更大,以虾夷扇贝为例,当每平米播苗量达到20-30枚时,还可以保持40%的回捕率,而经过18个月的自然生长,这些扇贝的平均体重达到了230克。

扇贝这种水产品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价值总额中,闭壳肌——也就是贝柱占了大头,而水产品中除了日本鳗鲡这样的特例之外,绝大多数都是个头越大,单位质量的价格越高的。底播扇贝虽然比吊笼扇贝生长周期长了一年,但一斤将近10头的吊笼扇贝所加工的那种贝珠,和半斤一个的底播扇贝所加工的贝珠,价格是完全不能同日而语的。

更何况,多出来的这一年生长周期里,你并没有进一步的投入——你甚至什么都没有做,是扇贝自己在海底闯荡啊!虽然你付出了一年的时间成本,但如果你分片、年年播苗,一样可以做到年年收获。

所以质疑底播扇贝在经济性上不如吊笼养殖扇贝的说法,可以休矣。

实际上,我国在80年代引入虾夷扇贝之后,在辽宁和山东北部的部分环境条件接近其原生产地的区域就快速发展出了虾夷扇贝的养殖产业,在某个时间段内,獐子岛曾经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世纪之交的时候,獐子岛就建成了国内首个底播虾夷扇贝的海洋牧场,在那个年代,獐子岛是扇贝养殖行业毫无疑问的巅峰,谁也没想到到了今天这个名字竟然成了闹剧的代名词。

作为一个从小靠海吃海,也喜欢关注海水水产的业余爱好者,我同样不理解獐子岛这一而再的折腾,同样急切的希望他们能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至少你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就起码有披露真实情况的责任吧。

但我也不认同另一种极端方式,那就是从头到尾的否定和它相关的一切。这一切并不是它獐子岛创造的,而是数不清的科研人员日夜攻关、流泪流汗打拼出来的,獐子岛没有权利用底播养殖为自己遮羞,底播养殖这项技术本身也没有什么值得被批驳的硬伤。

这次扇贝跑路,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是不是通过“天灾”来瞒天过海做假账?

生要见肉,死要见壳吧?那么多扇贝壳,说没就没了?

END

内容来源:涨停板预测 原文略有删减。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