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典型海洋生态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海洋生物类型有哪几种 10种典型海洋生态系统

10种典型海洋生态系统

2024-07-13 00: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海洋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存储库之一,占地球栖息空间的90%以上,拥有已知物种约25万种,还有至少2/3的海洋物种未被识别。海洋生态系统,指的是海洋中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系统,主要包括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牡蛎礁、海藻场、滨海盐沼、淤泥质海岸、砂质海岸、河口、海湾10类典型生态系统。它们既赋存天然的生态价值,也具有不同的社会服务功能。

1 红树林

红树林长在陆地和海洋过渡地带,是一种奇特的生态系统,是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能防风消浪、净化海水、固碳储碳,还能维持生物多样性,是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场所,更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栖息地。但红树林正在加速消失,全球2个最重要的红树林热点区域——西印度洋地区和东南亚的一些地区,80%以上的红树林已经消失。

2 珊瑚礁

珊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分泌出石灰石变为外壳。这些石灰石经过压实、石化,形成岛屿和礁石,也就是珊瑚礁。联合国报告称,地球有70%的珊瑚礁受到威胁,20%的珊瑚礁已遭到破坏,没有恢复的希望,24%面临迫近的崩溃风险,另有26%受到更长期的威胁。

3 海草床

海草广泛分布于温带和热带海岸线,生长在咸水和半咸水域。因为依赖光合作用,它们常出现在浅海,通常沿着缓缓倾斜的海岸线形成海草床。由于勘测技术限制,目前已知全球共有约30万km2海草床,真实面积很可能远超这个数字。虽然海草床只覆盖了0.2%的海底面积,却存储了全球每年10%的海洋碳,是极其重要的“蓝色碳汇”。海草对于水质的要求很高,故海草床的健康状况很大程度反映了当地的污染程度,海草也因此被称为“生态哨兵”。除了固碳和指示水质,海草床还兼具着缓解海水酸化、防止土壤侵蚀的生态功能,并有成为公民环保教育或生态旅游关键区域的潜力。

4 牡蛎礁

牡蛎礁指由大量牡蛎固着生长于硬底物表面所形成的生物礁系统,广泛分布于温带河口和滨海区,在净化水体、提供栖息生境、促进渔业生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耦合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可概括为3个方面:(1)水体净化功能:牡蛎作为滤食性底栖动物,能有效降低河口水体中的悬浮物、营养盐及藻类浓度,对于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和有害赤潮的发生具有显著效果;(2)栖息地功能:牡蛎礁相当于热带地区的珊瑚礁系统,具有较高生物多样性的海洋生境,成为许多重要经济鱼类和游泳性甲壳动物的避难、摄食或繁殖场所;(3)能量耦合功能:牡蛎具有双壳类“生物泵”(bivalve pump)功能,通过滤食将水体中大量颗粒物以假粪便形态输入到沉积物表面,支持着底栖次级生产。

5 海藻场

冷温带的潮下带硬质底上生长着大型藻类植物,与潮间带岩岸群落相连接,形成独特的一类生态系统,称为海藻床,也称海藻场。海藻场是海洋生物的栖息场所,对波浪具有消减作用,可以改变海流动力学,使海藻场内形成静稳海域,水温较周围变化小,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衍,支持着高度多样化的动物群落。大型海藻个体通常较大,以叶片直接吸收海水中的营养盐类,对一些无机盐类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吸收降解作用明显。生长在近岸排污口附近海域的大型褐藻类对海域环境具有显著的改良作用,研究表明,1 km2马尾藻场的氮处理能力相当于一个服务5万人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此外,海藻场还具有对水流、pH、溶解氧以及水温的分布和变化缓冲作用。

6 滨海盐沼

滨海盐沼湿地也叫潮汐沼泽,是位于陆地和开放海水或半咸水之间,伴随有周期性潮汐淹没的潮间带上部生态系统,是我国滨海湿地中典型的海洋碳汇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碳捕获和封存潜力。由于滩涂围垦活动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等,盐沼湿地面临陆海两个方向的挤压,造成较大面积的盐沼受损、退化;另一方面,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会挤占原有盐沼植被的生存空间,造成本地植被退化严重,改变了盐沼生态系统原有结构和功能。

7 淤泥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是由淤泥或杂以粉沙的淤泥(主要是指粒径为0.05~0.01 mm的泥沙)组成,多分布在输入细颗粒泥沙的大河入海口沿岸。我国的渤海湾沿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淤泥质海岸之一,其地势平坦,海滨有大片低地泥滩,既便于引进海水,又不易使卤水下渗,是开辟盐场极为有利的场所;华北地区雨水少,日照时间长,利用风车扬卤、太阳照晒或者煎熬,使水分蒸发,就能得到大量雪白的海盐。盐场后方大平原多为洼地、盐水荒地,如果附近有河流经过,可以引进淡水灌溉,使荒凉的盐碱滩涂变成良田。著名的天津"小站稻"就出产于经过人工改造过的盐土地上。

8 砂质海岸

砂质海岸是由<0.05 mm粒级的粉砂、组成的海岸,岸线较平直,海滩宽广、岸坡极缓。潮流在岸坡的形成塑造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当潮波进入浅水后,由于潮波前坡变陡、涨潮流速>落潮流速,掀沙力很强,挟沙力大,在海底形成混浊层,这种混浊层在渤海湾厚度可达1 m左右,在海州湾顶厚度达0.5 m左右。涨潮时底部泥沙都向岸推动一段距离,从而使海滩不断向外淤涨,岸坡也很缓(为0.5‰~1‰)。我国砂质海岸主要分布在滨海平原地区,如渤海湾西岸、莱州湾岸、辽东湾沿岸及苏北海岸等。

9 河口

河口生态系统是指河口水体中各类生物之间及其与河口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河口是河流与受水体的结合地段,受水体可能是海洋、湖泊,甚至更大的河流,但河口生态在此仅指入海河口的生态。入海河口是一个半封闭的沿岸水体,同海洋自由通连,在其中河水与海水交混。潮汐的涨落和河水的洪枯使河口水流处于经常的动荡中,而河口特性影响着河流终段和近海水域,所以河口区的范围很大,包括以河流特性为主的近口段,以海洋特性为主的前河口段,和2种特性相互影响的河口段。河口水体中水动力、盐度、泥沙含量等特点给河口生物带来特殊的负荷。人类在河口区的频繁活动,包括交通、贸易、水产等等都在影响着河口生态,河水中汇集了大量陆源污染物,更直接威胁着河口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10  海湾

海湾是海洋向陆地凹入的一片三面环陆的水域,与大洋和海相比,海湾具有避风和抗浪的作用,所以很多海湾都是天然良港。海湾相对较浅、水流平缓,鱼类和其他生物资源容易获得,所以海湾附近很早就有人类定居。后来人们发展贸易,建设港口,很多工业设施也建设在海湾,大量海水养殖主要场所也在海湾,因此海湾是海洋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区域,也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海湾生态系统的变化,不仅影响到生物资源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海洋环境、海洋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结语

海洋生态系统的运转离不开有效管理,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家与政治家的紧密合作,更需要生态系统内的管理者、公众和科学工作者的有效协作,共同在复杂的社会政治和价值框架内,综合有关生态学知识,统筹考虑人、生物和自然因素,以长期保护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所有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