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数据、信息与知识 通关练习(含答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海拔知识属于物理知识吗 1.2数据、信息与知识 通关练习(含答案)

1.2数据、信息与知识 通关练习(含答案)

2024-06-14 03: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1.2数据、信息与知识一、选择题1.从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之间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从数据到信息的转化,主要理解信息间的相互联系B.从信息到知识的转化,主要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发现和抽象其规律C.从知识到智慧的转化,主要理解和应用知识原理与法则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D.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之间的价值变化趋势是逐渐递减2.以下对于数据、信息、知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数据所表示的意义是信息B.人们对信息进行提炼和归纳后,获得解决问题的观点、经验和技能,信息才会内化为知识C.信息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D.数据是对事物属性的符号记录,它可以表现为数值、字符、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3.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全面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制定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其中指出的“高一男生的正常体重指数为16.5-23.2”,属于( )A.数据 B.信息 C.知识 D.智慧4.下面是关于知识与信息的关系论述,不正确的是( )。A.信息是知识的原始素材B.信息量越多表明所掌握的知识就越多C.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地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D.知识来源于实践,经过加工提炼,又高于实践5.下列关于数据及其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张照片不是数据B.计算机可以处理图像、音频等不同类型的数据C.数据量较大时,只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D.在网上预定车票时,余票的数量不是数据,是数字6.以下关于数据、信息、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数据是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数据是信息的载体。B.信息可以用来消除接受者认识上的不确定性。C.信息经过提炼和归纳后,可以内化为知识。D.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信息,所形成的知识也是相同的。7.下列有关信息说法不正确的是( )A.“鱼目混珠”体现了信息具有真伪性B.验证码在 60 秒后失效,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C.信息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D.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因此信息不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而独立存在8.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纷纷用自己的手机拍下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并通过微信发布到朋友圈中,与好友分享。以上情况属于信息的( )特征。A.真伪性和传递性B.传递性和可依附性C.时效性和价值相对性D.可处理性和可存储9.“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的 边境线上。珠峰的高度,尼泊尔等国采用的雪盖高(总高)是8848米,与中国测绘工作者于1975年测量的值一致; 中国采用的是2005年中国国家测绘局测量的岩面高(裸高,即地质高度)约为8844米,作为中国统一采用的标准 数据一直沿用至今。”结合上述事例,下列对于数据、信息、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若在纸上单独书写“8844”这几个数字,它就已经被赋予了一定的意义B.当人们看到海拔8000多米的高度时,会联想到缺氧、寒冷等词汇,这是知识的体现C.“珠峰峰顶海拔过高,不宜人类居住。”这体现了人类的智慧D.不同国籍的人引用珠峰高度时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数据,这体现了信息的真伪性10.下列哪项不属于信息的范畴? ( )A.mp3播放器 B.mp3歌曲C.天气预报 D.高考成绩11.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大量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数据可用于描述事物的状态 B.数据是信息的载体C.数据是可处理、可加工的 D.以上说法都正确12.以下关于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纯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B.数据经过解释产生的意义可以称为信息。C.信息可以消除不确定性。D.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信息,所形成的知识也是相同的。13.以下关于数据、信息和知识相互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数据是原始事物现象的符号记录B.信息等同于知识C.信息是经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D.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地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14.下列对于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额温枪显示的数字“37.5”仅仅是一个数据,并不包含任何信息B.正常小孩的基础体温是 36.9℃—37.5℃。上述基础体温指的是口腔温度C.可以确定小孩已经发烧,需要送医院进一步检查,这是智慧的体现D.此时并非是小孩的真实体温,对策是先减少衣物、喝水、平静一小时后再测量15.数据、信息和知识可以看作人类对客观事物感知的三个不同阶段。( )是对事物属性的客观记录,( )是经过组织的有结构的数据,( )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 )A.数据,知识,信息 B.信息,知识,数据C.信息,数据,知识 D.数据,信息,知识16.下述对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 )A.数据和信息的关系可以看成是“原料”和“成品”之间的关系B.信息来源于数据,是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C.数据、信息与知识三者之间的价值变化趋势是逐渐递减D.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17.小强从楼下玩耍回来,小脸特别红,妈妈用额温枪测量其体温为37.5。结合上述事例,下列对于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额温枪显示的数字“37.5”仅仅是一个数据,并不包含任何信息B.小强的真实体温应高于 37.5 度,这是知识的体现C.可以确定小强已经发烧,需要送医院进一步检查,这是智慧的体现D.等小强在室内休息片刻后测得的体温为 36.5,这是因为信息具有真伪性18.下列有关数据、信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0.618”是数据B.数据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其所承载的信息C.信息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D.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总称19.小张早上起来感觉喉咙有点痛,头也有点晕,他妈妈给他测量体温发现有38℃,初步判断小张感冒发烧了。结合上述事例,下列对于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体温计上显示的数字“38”仅仅是一个数据,并不包含任何信息B.鉴于“喉咙痛,头晕,体温38℃”,初步判断为感冒发烧是知识的体现C.多喝水多休息有利于身体的快速恢复,这体现了人类的智慧D.喝了杯热水,小张休息了半个小时后再测体温为37.2℃,说明信息具有真伪性20.以下关于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数据是信息存在的一种形式B.数据是一种被加工过的信息C.信息经过提炼和总结后,可以形成一定的知识D.数据、信息、知识及智慧是逐渐递进的概念,后者是前者的抽象与升华,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二、简答题21.生活中一些零星的片段,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内涵,例如一副图像、一段声音和一串符号等。让我们借助于网络手段,完成下述活动来探索它们背后的故事,并且分析活动中有哪些数据、信息和知识。(1)上图是一幅中国著名古画的局部,你能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到它的出处吗?_______(2)这幅古画在中国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幅画的历史吗?__(3)画中有驮负10篓木炭的驴子。而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农历十月,汴京始“进暖炉炭,帏前皆置酒作暖会”。你认为古画的名字是表示时令吗?________(4)在研究该图的时候,由于史料不足产生了很多谜团。例如,清明是指“清明节”“清明坊”,还是“清明盛世之意”?“上河”是指“河的上游”“逆水行舟”,还是“赶集上街”?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你能否设计一份调查问卷,了解本班同学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现状。__________22.寒假,你的朋友来松原度假。为了做好接待,你要提前安排朋友的食宿出行、游览观光等活动,通过网络,请你收集一些有用的数据,并做出详细的计划。要求:1.利用xmind 软件设计出你的制作思路。2.制作一份数据分析报告(演示文稿或其他形式都可以)三、判断题23.数据和信息产生的价值比网络系统硬件本身大。(____)24.知识是为了达到预定目的而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____)25.计算机可以处理的信息有:字符、数字和各种数学符号、图形、图像、音频等,这些可以识别的记号或符号都称为数据,信息即数据。(____)26.信息系统管理员是最大的公共信息的采集者、处理者和拥有者。(____)27.知识由概念、事实、规则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它不仅可以反映个别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具体的变化方式,更可以反映一类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共同变化规律。(_______)28.知识也是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普遍性。(______)29.信息、物质与能量是构成社会的三大资源。(____)30.数据是信息所表达的含义。(_____)31.在探究波马定律的物理实验中,通过实验同学们得知:在恒温下,气体的体积与压强成反比关系。这是智慧。(______)32.某商场新冠肺炎防疫人员扫描李华的“吉祥码”,属于信息的采集。(_____)四、填空题33.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地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结果,能够精确地反映事物本质。34.2013年,全国部分地区发生了H7N9病毒感染事件,班长小明决定召开“如何预防H7N9”的主题班会。(1)小明在因特网上查询到关于H7N9疫情的报告。经过分析比对,小明认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的数据最真实可靠。他主要依据信息的_________来进行判定的。(2)小明准备从因特网下载一段关于“H7N9预防措施”的视频(容量较大),用________方式可提高下载速度。35.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时整,天文学家召开全球新闻发布会,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拍摄到黑洞的照 片,如图所示。这颗黑洞位于代号为M87的星系当中,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之遥,质量相当于65亿颗太阳。黑洞可以吞 噬附近的一切物质,甚至光线,对于黑洞本身用现在的技术是无法拍摄的。但黑洞周围通常都有物质环绕,组 成一个盘状结构,叫“吸积盘”。吸积盘内的物质围绕黑洞高速旋转,相互之间由于摩擦而发出炽热的光芒,包 括从无线电波到可见光、到X射线波段的连续辐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时空边界,称为黑洞的事件视界 (Event horizon) o天文学家为了观测黑洞视界边缘上的物理过程,动用了分布在全球的8座毫米/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这 些望远镜组成了一个虚拟的,口径接近整个地球的望远镜,这座虚拟的望远镜,称为“事件视界望远镜” (Event Horizon Telescope,缩写EHT)0望远镜的分辨率主要取决于两个参数,一个是所使用的波长,一个是口 径的大小。口径一定,波长越短分辨率越高;波长一定,口径越大分辨率越高。为了能够观测到黑洞事件视界上的物质行为,事件视界望远镜已经把射电望远镜的分辨率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到了 10到20个微角 秒的程度!这相当于看清4000千米外硬币上的发行日期。在上面这段材料中,涉及数据、信息、知识、的内容,请在下面分别列出1 2条。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C【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之间的关系。从数据到信息的转化,主要理解数据间的相互联系,故选项A说法错误;从信息到知识的转化,主要理解信息间的相互联系,发现和抽象其规律,故选项B说法错误;从知识到智慧的转化,主要理解和应用知识原理与法则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选项C说法正确;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之间的价值变化趋势是逐渐递增,故选项D说法错误。2.C【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数据、信息、知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属于知识。故本题应选C。3.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概念。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反映。故得出“高一男生的正常体重指数为16.5-23.2”的结论是属于信息。选项B正确。4.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信息与知识的关系。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地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信息量越多所掌握的知识不一定越多,故选项B的说法错误。5.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数据及处理。数据是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计算机加工的对象。一张照片也是数据,故选项A说法错误;计算机可以处理图像、音频等不同类型的数据,选项B说法正确;数据量较大时,也能用手工处理,故选项C说法错误;在网上预定车票时,余票的数量也是数据,故选项D说法错误。6.D【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数据、信息、知识。数据是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可以用来消除接受者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信息经过提炼和归纳后,可以内化为知识。信息具有价值相对性,故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信息,所形成的知识不尽相同。故选项D说法错误。7.D【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特征。载体依附性:信息本身是抽象的,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语言、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都可以作为信息的载体。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不同的载体,例如同一个新闻事件,可以通过文字见诸于报纸,可以以声音的形式在广播播报,也可以视频的形式在电视中播放。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而独立存在,故选项D错误。8.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特征。用自己的手机拍下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体现了信息的载体依附性,通过微信发布到朋友圈中体现了信息的传递性。故选项B正确。9.B【详解】本题考查数据,信息,知识的概念数据是客观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的记录。信息刻画了数据与数据的关系。知识是对信息深加工的一种输出,反映了数据间的内在规律。在纸上单独书写“8844”这几个数字,只是数据而已没有意义。“珠峰峰顶海拔过高,不宜人类居住。”这体现了人类的知识。故本题选B选项10.A【详解】本题考查信息概念的相关知识点信息是指以适合于通信,存储或处理的形式来表示的知识或消息,MP3播放器是信息的一种载体。故本题选A选项11.D【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数据的概念。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记录,可用于描述事物的状态,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就成为信息。因此D选项正确。12.ABC【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相关知识。因为信息具有价值相对性,故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信息,所形成的知识可能不相同的,故选项D错误。A、B、C选项均正确。13.B【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数据、信息与知识。信息需要经过实践、提炼才能转化为知识,因此B选项说法不正确。14.D【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额温枪显示的数字“37.5”不仅仅是一个数据,还包含有体温信息;正常小孩的基础体温是 36.9℃—37.5℃。上述基础体温指的是腋下温度;可以确定小孩已经发烧,需要送医院进一步检查,这是知识的体现;此时并非是小孩的真实体温,对策是先减少衣物、喝水、平静一小时后再测量,故本题选D选项。15.D【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数据、信息、知识的概念。数据、信息和知识可以看作人类对客观事物感知的三个不同阶段。数据是对事物属性的客观记录,信息是经过组织的有结构的数据,知识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智慧是为了达到预定目标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故本题选D选项。16.C【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数据、信息和知识相关知识。数据、信息与知识三者之间的价值变化趋势是逐渐递增。故本题应选C。17.B【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描述。额温枪显示的数字37.5不仅仅是一个数据,还包含体温信息;小强的真实体温应高于 37.5 度,这是知识的体现,因为用额温枪测量有一定的误差;可以确定小强已经发烧,需要送医院进一步检查,知识的体现;等小强在室内休息片刻后测得的体温为 36.5,这是因为信息具有时效性,故本题选B选项。18.D【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描述。0.618是数据;数据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其所承载的信息;信息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数据(data)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数据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离散的,故本题选D选项。19.B【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体温计上显示的数字“38”不仅仅是一个数据,还包含测量体温信息;鉴于“喉咙痛,头晕,体温38℃”,初步判断为感冒发烧是知识的体现;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所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的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能够精确的反应事物的本质。智慧是为了达到预定目标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多喝水多休息有利于身体的快速恢复,这体现了人类的知识;喝了杯热水,小张休息了半个小时后再测体温为37.2℃,说明信息具有时效性,故本题选B选项。20.B【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数据是信息存在的一种形式,信息是一种被加工过的数据;信息经过提炼和总结后,可以形成一定的知识;数据、信息、知识及智慧是逐渐递进的概念,后者是前者的抽象与升华,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故本题选B选项。21.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1] ,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2]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誉满中外的艺术珍品。它和唐人韩滉创作的《五牛图》一样,被称为画苑“国宝”。其最早收藏者是宋徽宗(赵佶),他用瘦金体书写的“清明上河图”真迹和双龙小印(宋代皇帝的闲章,用于鉴赏或收藏艺术品时铃记),可证画成后最初收藏在皇宫,公元1126年汴京陷落后,宫中所有名贵文物包括这幅名画,统统被金人掠去,金人初不识此画的价值。又过了59年,即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金人张著最早在《清明上河图》上撰跋文转引《向氏评论图画记》说,证实宋人张择端有《清明上河图》及《西湖争标图》,这样《清明上河图》的名称始定下来。 对春景之说首先怀疑者是开封市教师孔宪易先生。他在1981年《美术》杂志第二期上发表《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一文,列举了八项理由,认定《清明上河图》上所绘是秋景。一、画卷右首有驮负10篓木炭的驴子。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农历十月,汴京始“进暖炉炭,帏前皆置酒作暖会”,若说清明节前后进暖炉炭,违背宋人生活习俗。孟元老和张择端生活在同一时代,《东京梦华录》是研究北宋汴梁风土民俗的重要资料,所述史事当是可信的。二、画面有一农家短篱内长满了像茄子一类的作物,更为有趣的是几名孩童赤身嬉戏追逐,这些都不可是清明时节的事物。三、画面上的人物拿扇者有十多人,有扇风状,有遮阳状,常识告诉人们伏天用扇,初春用扇者极少见。四、草帽、竹笠在画面上多处出现。“草帽、竹笠是御暑、御雨的东西,图中既不下雨,这肯定是御阳用的,根据当时汴梁的气候,清明节似无此必要,这是值得我们怀疑的。”五、画面上酒肆多处,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而《东京梦华录》云:“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醉仙锦,市人争饮(见该书“中秋”条)。”宋代新谷下来要酿醪酒喜庆丰收,不然无新酒可言。六、面上有一处招牌上写着“口暑饮子”这样的小茶水摊。“如果‘口暑饮子’中的‘暑’字不错的话,这足以说明它的季节。”七、河岸及桥上有好几处小贩的货桌上都摆着切开的西瓜。宋时古都汴梁的早春乍暖还寒,不可能有西瓜一类鲜果。八、画面乘轿、骑马者带着仆从的行列,土坟后面向城市一段。细细分析,这些人虽然有上坟扫墓的可能,倒不如说它是秋猎而归更恰当些,因为,上坟四季皆有可能,就插花而言,春秋二季都能解释得通。今从画面种种现象来看,说是秋季倒符合实际些。 [7] 颂辞之说继孔宪易《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一文后,20世纪80年代中期,邹身城先生在中国宋史研究会上提出论文《宋代形象史料〈清明上河图〉的社会意义》,认为“清明”既非节令,亦非地名。这里“清明”一词,本是画家张择端进献此画时所作的颂辞。故有人认为,这里的“清明”要从广义上去理解。《后汉书》有例证,是出云:“固幸得生‘清明之世’……”从语气看这个“清明”系指政治开明。画中题款“清明”语,本是张择端进献此画,请帝王们赏识所作的颂辞。金人在画面上留下的跋文说:“当日翰林呈画本,承产风物正堪传。”点明此画主题在于表现承平风物。考张择端行年,他于徽宗朝在翰林书画院供职,此画的第一位收藏人便是宋徽宗,证画家意在称颂盛世,讨最高统治者欢心。知道了这个背景,显然“清明”一词不是指节令。 《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一,“清明节之意”;二,“清明坊之意”;三,即“清明盛世之意”。持“清明节”观点的专家学者,有已故文物鉴定专家郑振铎先生,和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先生等。郑振铎先生甚至指出就是清明节这一天。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是已故河南开封中学的孔宪易先生,1981年,孔宪易先生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了《清明上河图——质疑》的文章。孔宪易先生在文章中通过对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认为是画的秋景。清明之意是指“清明坊”。根据是当时东京城划分一百三十六坊,外城东郊区共划分三坊,第一坊就是“清明坊”。持“清明盛世”观点的专家学者,有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史树青先生指出:“清明非指清明节这一天,而是作为称颂太平盛世的寓意,清明即政治清明。”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有着诸多的解释与争论。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又是指什么含义呢?长期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对“上河”二字的含义也有诸多解释。关于“上河”的含义主要有几种观点: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上坟之意”;还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赶集上街之意”。根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根据这段文字,由西北向东南是下水,反之是上水。因此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然而,也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根据《清明上河图》明代李东阳的题跋记载:“上河者云,盖其世俗所尚,若今之上冢然,故其如此也。”这就是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上河”即是“上坟”一说的重要依据。然而,还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认为“上河”不能作为动词解释,而应该作为专用名词解释,如果按名词解释“上河”应该是指御河。【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借助网络,针对某一学习主题,探索与之相关的数据、信息和知识。本题详解请参考答案。22.按题目要求执行。【详解】本题考查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按题目要求执行。23.正确【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数据和信息。数据和信息产生的价值比网络系统硬件本身大,表述正确。24.错误【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的概念。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所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的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能够精确的反应事物的本质。智慧是为了达到预定目标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故表述错误。25.错误【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数据与信息的区别及联系。区别:(1)数据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仅指数字,而且包括字符、文字、图形等;信息是经过加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2)数据是数据采集时提供的,信息是从采集的数据中获取的有用信息。(3)数据反映的是事物的表象,信息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4)数据的形式变化多端,很容易受载体的影响,信息则比较稳定,不随载体的性质而随意改变。联系: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记录,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就成为信息;而信息需要经过数字化转变成数据才能存储和传输。因此本题说法错误。26.错误【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相关知识点。政府是最大的公共信息的采集者、处理者和拥有者,故表述错误。27.正确【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知识”的知识点。28.正确【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的特性。29.正确【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相关知识点。信息、物质与能量是构成社会的三大资源,表述正确。30.错误【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数据和信息。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信息是加工了的数据。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数据是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故表述错误。31.错误【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知识和智慧。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所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的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能够精确的反应事物的本质,而智慧是为了达到预定目标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探究波马定律的物理实验中,通过实验同学们得知:在恒温下,气体的体积与压强成反比关系,这是知识,故表述错误。32.正确【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的采集。信息采集是指未出版的生产在信息资源方面做准备的工作,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某商场新冠肺炎防疫人员扫描李华的“吉祥码”,属于信息的采集。题目说法正确。33.提炼 研究 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知识的定义。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地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能够精确地反映事物本质。34.来源 下载工具软件【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来源及获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的数据最真实可靠,主要依据信息的来源进行判定的(来源于官方权威),通过第三方下载工具下载视频文件可提高下载速度,如迅雷等。35.5500万光年、65亿颗太阳 这颗黑洞位于代号为M87的星系当中,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之遥,质量相当于65亿颗太阳 黑洞可以吞噬附近的一切物质,甚至光线【详解】本题考查数据、信息、知识的概念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可以是符号、文字、数字、语音、图像、视频等。信息是数据的内涵,信息是加载于数据之上,对数据作具有含义的解释。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