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保存:关于《浮士德》及翻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浮士德译本对比 旧文保存:关于《浮士德》及翻译

旧文保存:关于《浮士德》及翻译

2023-09-03 22: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다운로드

这是两篇过去写在猫屋cathome01上的关于《浮士德》及翻译的文字,偶然在网上碰到,顺手拾回。

——————————————————————————

《浮士德》中译本 写于2005年3月28日

今天在学校的折扣书店买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歌德的《浮士德》,译者绿原。

《浮士德》我一两年前看过,当时偶然在其他宿舍同学的书架上看到一本樊修章翻译、译林出版社1993年版的中译本《浮士德》,便借了来看。到现在回想,具体内容已经模模糊糊了,只是觉得樊修章译文文笔不错,很是流畅优美,以致于现在脑海中留存的唯一印象便是这本书挺好看的,读起来很押韵、舒服。有人对樊修章的译文文采也有同感,但据说还是比不上郭沫若的译本。

刚才简单翻了翻绿原的译本,又找同学借来了樊修章的译本对照,感觉绿原的译本怎么读起来似乎不太顺溜,有的译文好像感觉怪怪的,比如“天堂序曲”开头的加百列这句“而豪华的地球飞快地/快到难以想象地围着旋转”,地球怎么用豪华来形容呢?而樊修章的对应译文是“壮丽的地球四向回旋/速度迅疾得难以言传”,读起来就顺畅多了,也不会有怪异感。当然,我这里只是粗粗随便翻了一页来对照看,实不足以评判优劣,这里举例只是纯直观感觉而已。而且据说绿原的译本是继郭沫若译本后的又一名译,想来优点尚待挖掘。

好像《浮士德》的中译本有好几个版本,到网上搜了一下,在99读书论坛里肖毛的帖子《四十二片秋叶——记2004年10月1~20日所购图书、杂志42册》中,涉及到了几个他找到的译本信息:

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过周学普译《浮士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郭沫若译,1978年重印。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钱春绮译。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董问樵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歌德文集第一卷·浮士德》,绿原译。

以他对多种不同译本的接触来看,他认为郭沫若的译本是比较好的,评价道,“它不但赛过郭沫若自撰的新诗,也比别人的译文强。与其看让我受罪的‘歌德 式中文’,不如看这种‘沫若式歌德’。越往后翻,对这种译文就越是喜欢,虽然它渗入了译者文风,可这反而竟成为译文的优点了。”

在发表于1983年《读书》第7期(总第52期)的《三种译本》一文中,作者张宽比较了郭沫若、董问樵和钱春绮的译本,认为这“三个完整的译本,译文各具丰采,争奇斗艳,拿来推敲把玩,得其精妙,实在是一大享受”。他认为郭沫若之前的周学普等断续翻译的译文,只是一种“硬板式”的翻译,还谈不上多少艺术价值,《浮士德》中译本全书的出版,首创之功当推郭沫若。 他认为,郭的译文在总体上自始至终把握住了那种“浮士德精神”,并以诗人的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对《浮士德》做了精辟而独特的诠释;与郭译本比较,董问樵的译本则要通俗易懂一些。译文晓畅而又不失文采,对原文忠实而又富于民族特色。且董作为歌德研究专家,对书中众多的象征意义如何解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而钱春绮先生的《浮士德》译本则使人感到译者在力求达到一种“形神皆似”的境界。在钱的译文中,歌德原诗的韵律得以再现,其译文的特色是忠实、准确和娴熟。

张宽的这篇比较文章虽然距今年久,但也不失为对《浮士德》感兴趣者借以比较中译本的指南。暂时没有找到更多的译本相关信息,若有同好不吝,给予己见或推荐,将不胜欣喜和感激!

Update:看到德语论坛上有人提供的中文《浮士德》网络版阅读地址,转引如下:

钱春绮的译本,“抚琴居”有PDF文档:http://www.lyrist.org/shiji/faustpdf.zip超星图书馆里有“浮士德”三种版本(PDG超星图书格式):

郭沫若译《浮士德 (第一部)》页数:252 出版日期:1959年9月第1版 SS号:10351083 book://sshtm.ssreader.com/html/43/10351083.htm 《浮士德 (第二部)》页数:388 出版日期:1978年 SS号:10351084 book://sshtm.ssreader.com/html/43/10351084.htm

樊修章译《浮士德》页数:646 出版日期: SS号:10022372 book://sshtm.ssreader.com/html/43/10022372.htm 樊修章译《世界文学名著百部 浮士德》页数:642 出版日期: SS号:10338533 book://sshtm.ssreader.com/html/43/10338533.htm

董问樵译《浮士德》页数:695 出版日期:1983年7月第1版 SS号:10163497 http://sshtm.ssreader.com/html/43/10163497.htm

另外,又发现一个译本:

世界文学文库——浮士德作者:[德]歌德 译者:杨武能 ISBN号:754021319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版次:2000年8月第1版 印次:2001年12月第3次 页数/字数:586/503000 开本:850X1168 32开 装帧:平装本 中图分类:德国文学(I516/517/518) 原价:¥19.5元

此译本好像最近刚由广西师范大学重新出版,属于杨武能译文集之一。

————————————————————————————

文学翻译浅见 写于2005年4月3日

前两天我举了樊修章和绿原的《浮士德》中译本的一处译文作比较,觉得樊修章的译文比较注重整体句式的押韵流畅,琅琅上口。虽然我并不就以此来评判译文的优劣,但我还是挺喜欢这样的文法的。然而,那毕竟只是我第一次读《浮士德》时遇到的版本,那毕竟只是我关于《浮士德》的唯一的印象,并不见得就能如实完整地呈现《浮士德》原著本身的风格和语法特点。假如我因此就为这一外文著作在脑海中定下了唯一的固化的形象,那恐怕对于正确完整地理解原著很不利。

le frisson留言说,

“有时译文顺畅不见得是好译本。鲁迅强调硬译,固然有偏颇之处,但其用意是非常精准的。俄罗斯的formalism学派(和我们语境中所说的形式主义不同)认为对日常语言的异化使用是文学的根本特征,所以唤起人们对自己习以为常的语言的新感觉,开始很不舒服,但实际上更忠实于原文,更有助于读者品味异国语言的精髓。因为最终翻译的目的是动员大家用译本作参照读原文。”

很有道理。绿原自己也在其译本前言里提到了这一点,

“理想的译本应当在帮助读者比较接近原著的真谛之后, 使他得鱼而忘筌, 对原著产生一窥全豹的渴望。”

要想完整领略原著本身的风味,除了读原著外,别无他法。任何译本,不管如何精彩或者如实,都难免与原著间隔一定的距离,不同译本间的区别极端点说也只是与原著间的距离远近不同而已。好的译本可以体现原著更多的方面而忽略较少的方面,但放弃某些部分来成全其他部分却是必须的。绿原在其前言里也提到了译本与原文之间的难以避免的沟壑,

“试图通过与原文相去甚远的文字,复现原有的陌生的格律,企望在艺术上与原著并驾齐驱:多次严肃的实践已经证明, 似乎是徒劳的。因为任何文学作品的艺术性离不开它借以形成自身的文字,而对原著的艺术性的欣赏,老实说,除非事先学习原文,通过任何译文都未必能得到多少 助益。”

可见,再好的译本在对原著的诠释中也必须有取有舍,难以兼顾。

而樊修章的译文一定意义上来说,可以算是比较侧重于文笔语法的优美和汉语的民族习惯上吧。他在其译本的译后记里提到了他在《浮士德》的翻译和校改中一直遵循的四原则。这四原则据我看来,体现的都是对于语法、音韵的注重,目的都是为了使诗句“抑扬顿挫,铿锵有致,琅琅上口”。他在最后的第四条原则中说,

“我认为韵是属于语言习惯,民族习惯的,而不是属于诗的。用汉语写诗,不管写得多怪,压韵也必须遵照AABA的格式,否则就等于不压韵。译诗也不例外,ABBA之类的韵式搬到汉语里来,不管押得多么标准精巧,也是白费功夫。”

这说明他通过对于译文的语法音韵的刻意追求,正是为了使习惯于汉语诗节律传统的中国人容易接受。当然,与此同时便不得不牺牲掉原著本身诗句中包含的歌德时代德语诗的风格了。这种必需的取舍在绿原的译文中同样体现,他在前言中也有提到。

翻译是门高深的学问,并不是简单的逐句逐字按真实意思翻出便可的。在日常对话的直接口译中,也许大部分可以直接就原本意思而翻译,但在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翻译上,这显然是不够的。某篇文章提到了翻译中所谓的“真”的丰富内涵:

“文化‘传真’……要求译语要从文化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所要传达的意义、方式及风格。换言之,就是把原语的‘形’、‘神’在译语中原计原味地体现出来。由 此可见文化‘传真’的研究是翻译中的关键部分。翻译之所以不那么容易,乃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一旦语言进入交际, 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 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

这正表明了直接字面意思上的“真”在文学翻译中的远远不足。但具体如何完整再现“真”,则还是翻译中的一个难以把握的度的问题,

“文化‘传真’不仅仅指忠实原语,而且是在考虑异域文化的前提下寻求一种最佳的翻译方法。至于什么是它的‘度’还没有固定的定规可循……”

这里的度,就和前面我所说的“沟壑”是一个意思:把握好了度,沟壑可以小一点,两边的距离也就近了;把握不好,也许就成了马里亚纳海沟,两方间距谬以千里了。

好像在哪里看过这么一句话,“翻译就是背叛”,其实谈的就是翻译中必然会有的偏离原著问题。严复的“信、达、雅”三原则对翻译做了一种理想化的标 准,对这三个原则的追求与接近就像数列趋向某一极限那样,无限接近但又永不到达,译事终归只能“更”好而难以“最”好。而与此同时,我们却也只能比较更好却不能独断最好了,毕竟每个译本都有一定的追求侧重所在。

相关资料: 文学翻译研究 论坛文萃:翻译专集 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

최신가요 2018 11월 다운로드 포켓몬고 봇 다운로드 약장수 게임 다운로드 다운로드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