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识小:台州“葭沚”小记丨大隐随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浙江台州怎么读 风土识小:台州“葭沚”小记丨大隐随笔

风土识小:台州“葭沚”小记丨大隐随笔

2024-07-11 00: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位于台州椒江葭沚老街的大隐书局台州店内景

是的,许多历史事迹,完全靠正史记载是很困难的,地方志书和民间传说,可以丰富与佐证乃至还原历史记载不足的缺憾。位于台州湾入海处的葭沚老街,既是台州历史变迁的见证地,也是城市文化记忆的承载地,唐宋时代,葭沚成村,因其滨江临海,宋代“商渔乐业,井里熙熙”,商业渔业都很兴旺,由此得名“贾子”,“贾”是一个多音字,与商结合,一般都读“gu”,似乎与“葭沚”相去甚远,但也不能排除温台方言将“贾”字读成“贾(jia)”字的可能。

明代王朝曾在海门置“海门卫”,应该是与上海金山卫同样级别的军事设防要地。清末民初,随着五口通商,海门借助较早立埠的优势,迅速发展航运业,也成为台州最早得风气之地。至抗战初期,日军封锁中国沿海港口,海门港成为联系上海的一条通道,将大米、小麦等主副食品源源不断地运往上海,由此,海门迅速崛起,成为台州的“小上海”,至今传为佳话。

近代台州著名学者项士元撰《海门镇志》,撰有“葭沚渡”条,考证了“葭沚”名称由来,特地提到了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与“葭沚”的关系:(帝)“达北岸章安。按:葭沚,亦作‘家子’。因宋高宗南渡经此,有此称,故名。”在封建皇权统治的社会,皇帝老儿是金口玉言,他老人家将“葭沚”说成“家子”,当地人有什么好说的呢。

有一则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可以印证项士元先生的考证:南宋时,宋高宗赵构一行为规避金兵的追杀,从章安渡椒江往南逃,还是椒江的渔民搭救了他,赵构上了船,一路上与撑船的渔夫相谈甚欢。停靠葭沚埠时,赵构曾经问船夫:“你家在哪里?”船夫回答说:“家子在这里。”这句话是渔夫的自称呢,还是老实巴交的渔民的一时语塞,现在也不得而知。只是宋高宗赵构听后,误以为渔船靠岸的地方叫“家子”,后人据此相沿不绝,流传了下来。

再看葭沚老街地标性建筑文昌庙,老街上还有多处将军第、大夫第、书房的遗存,我深感这条老街历史上也是藏龙卧虎,非同寻常。“贾子”也好,“家子”也罢,民俗文化很重视谐音的雅吉美意,也许这里滨江临海,蒹葭苍苍,明清时代的读书人引用《诗经》“蒹葭”篇,取其头尾“葭沚”二字,与“贾子”“家子”谐音,成就了葭沚老街的地名,“葭沚”二字实在是很有文化味,值得反复咀嚼回味。

葭沚老街的街景

在强调文化自信自强的今天,台州已经启动葭沚老街城市更新项目,通过修缮改造、资源活化、水系恢复,重现葭沚老街往昔的繁荣景象,文昌庙对面引进上海大隐书局,开设了大隐书局台州店,也是生动演绎葭芷老街“传承历史、融合经典、品味现代”的初心理念,与葭沚老街环境堪称天作之合。

有老街的地方,就有生活的气息。晚上,我徜徉在葭沚老街,感觉它好比是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者,见证了一代又一代葭沚人的繁衍生息,也见证了这座古城的历史变迁。寒来暑往,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嚣,老街上的葭沚人,独守着那份恬淡和宁静。遥想当年这里的葭沚苍苍,令我就顿生感慨,每个街镇的历史遭遇都是不容易的,就如同每个个体生命一样,生活的路途,坎坷艰辛,走过蒹葭苍苍,览过世事沧桑,也会渐渐褪去稚嫩,远离年少轻狂,开始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命中周遭的一切。

爰作小记,留个念想。不当之处,也请台州的同道多多批评指正!

2022年10月21日 于沪上“凝风轩”

推荐书目

《 江南风俗与信仰》

作者:仲富兰

上海文艺出版社

简介:江南自古就是有着独特魅力的区域性概念,其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经济条件、文化特质和移民构成等,在许多方面都影响和塑造了其地其民的风俗与信仰。

本书分十五章,主要内容包括江南农事、家风、名贤、神话、城隍、年节、工匠、礼仪、动物、植物、佛教、道教、游艺等十多个方面,在结构上比较完整而系统。在写作方式上,围绕具体的江南风俗与信仰探讨其历史渊源、流播影响、规仪模式、地域异同、价值内涵等,语言通俗,详略得当,征引宏富,观点新颖。

本书试图告诉我们,江南的风俗与信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保留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作者仲富兰认为,风俗与信仰是我们伟大传统的一部分,其中有些有些需要“扬弃”,有些则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还有一些则需要我们共同维护和继承——这一部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也是“我们名族伟大复兴的现实力量”。

END

喜欢我们 点个在看◎

☆星标我们别错过彼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