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习惯:洛克《教育漫话》的德育思想及其启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洛克的理性思想是什么 理性与习惯:洛克《教育漫话》的德育思想及其启示

理性与习惯:洛克《教育漫话》的德育思想及其启示

2024-07-12 00: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冯佳琪

摘 要:约翰·洛克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自由主义之父,基于其在《教育漫话》的教育观点,并结合其道德哲学理论,可以明确其德育思想的基础逻辑。在他的德育思想中有两个重要概念:理性与习惯。幼年时期通过正确教导儿童服从教养者的理性教导,培养儿童学会遵从理性克制自身欲望,及早培养儿童练习实践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使儿童在成人后真正服从自身的理性,成为有德行的人。洛克德育思想对当今我国德育教育仍具深刻启示,引导我们重视儿童理性与自控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理性;习惯;教育漫话;德育思想

约翰·洛克,出生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他的代表作《教育漫话》集中论述了他的教育思想。这本著作是英国教育哲学史上的经典著作,对后世教育家影响深远。洛克强调教育在于德行的培养而非知识的教授,“德行是一个人或一个绅士所应具备的首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禀赋”[1]。

一、何以可行:洛克德育思想的道德哲学理论基础

(一) 洛克对“天赋观念”的驳斥

当17世纪欧洲大陆上大多数国家仍沉溺于形而上学的虔诚信仰时,英国已经走向经验主义。洛克是西方哲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经验主义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与他的道德哲学理论密切相关。在他之前,唯理论者把“普遍同意”作为天赋观念的基本依据,以“不证自明”“普遍同意”的公理为前提,认为通过理性的演绎法推出的结果也一定具有普遍必然性,与作为前提的公理一样,都是人与生俱来的先天的或天赋的东西。[2]

洛克认为以“普遍同意”作为天赋观念的论据是不充分的,即使存在普遍同意的事物也不代表是天赋的。他质疑了“实体”的概念,认为我们所认识的“实体”是感官感知到的简单观念组合而成的复杂观念。然而,“实体”不过是我们感官得来的简单观念由以附着的基质,是用来支撑这些简单观念的。[3]洛克将物质实体解读为可感性状的综合体,将唯理论者所说的“灵魂”也即精神实体解读为意识内部简单观念的集合。“如果没有进—步的证据,我们是不可能将我们在经验中意识到的自我等同于一个非物质实体的。”[4]按照唯理论者的观点,天赋的观念是与生俱来的,只要提起大家就会认同。若依此观点,无神论者就不会存在,儿童和白痴也不会不知道同一律与矛盾律。相反,如果观念不是天赋的,那么由观念组成的真理与原则也不是天赋的。

(二) “白板说”:洛克的人性论假设

基于对天赋观念的批判,洛克提出人的认识和观念来源于经验,也即感觉和反省。他在《人类理解论》中引出了著名的“白板说”:“我们可以假定人心如白纸似的,没有一切标记,没有一切观念……它们都是从‘经验来的,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的。”[5]洛克主张人的意识是一块白板,通过感官将简单的观念提供给心灵即为感觉,人心的内部活动所得到的即为反省,不存在先天的观念。洛克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对其哲学的建立和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后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强调后天习得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巨大的作用:“平常的人之所以有好有坏,之所以或有用或无用,十有八九都是教育造成的”[6]。人们秉持的道德观念都来源于后天的经验。洛克的道德哲学理论着眼于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中的实践不可分割。

二、何以共进:洛克德育思想中的理性与习惯

(一) 理性:洛克德育思想的核心要素

1. 洛克德育思想中的“理性”

“意志支配任何动作时,很少不伴有一种欲望。”[7]但人并非完全受欲望和意志的决定,有一种外力能够打断欲望产生的意志,中止行动,这种能力在洛克的哲学中通常被理解为理性。“我们所以能从事考虑,乃是由于我们有能力来暂停欲望的实现”。[8]理性是进行推理、发现观念间联系的基础,是形成确定的知识和理解的基石,能够指导欲望和意志。在世俗生活中,人们常基于欲望做出选择,当意志与我们的长远利益或道德原则产生冲突时,理性可以提供指引的力量。

理性在洛克的德育思想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贯穿洛克的教育理论。身体的理性在于克制自身嗜欲,顺应自然生长规律;精神的健康在于遵从理性而非欲望的要求。当时背景下的洛克虽然以“上帝观念”作为儿童德行的基础,但实际上更多的是在宗教内容中严格筛选简易明白的道德原则用于世俗化教育。“一切德行与卓越的原则,就在于能够克制理性所不允许的欲望的满足。”[9]洛克认为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欲望并没有错,错误之处在于无法使欲望得到理智的约束与规范。儿童幼年时期心灵克制欲望的能力是其成人后遵从理性的基础,如果在幼年时期不能够服从教导者的理性去行事,遵循理性指导克制欲望,长大后哪怕懂得如何做是正确的,但在需要运用自身的理性时也不会再服从。而依此方式长大的、没有理性控制的人会是什么样,也是可想而知的。

2. 洛克德育思想中理性的培养

洛克认为儿童要获得理性,首先应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儿童的天性是喜爱自由和统治的,自出生起他们就会为了如愿而哭闹、使性子以达到自己的目的。[10]儿童的许多恶习的根源就在于此,父母对儿童自然的爱护一旦没有理性克制,就会转变成溺爱。父母没有在他们最具可塑性、易于教导的阶段培养儿童服从理性的指导,便失去了培养儿童德行的最佳时机。而后这些恶习逐渐根深蒂固,不易拔除了。年幼儿童的理性控制能力弱,作为教养者需要明确儿童不同需要的区别,从而能够正确对待。儿童的欲望需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的需要”,另一种是“爱好的需要”。[11]自然的需要是人的自然需求,不予理会则会带来更大的危害,例如劳累、饥饿等。爱好的需要则是“华而不实”的需要,应当被遏制,但凡被提出就坚决不可被满足的。例如,儿童渴了可以给他们水,绝不可满足他们所提出的特定的饮料、果汁等。满足爱好的需要对儿童是没有好处的,这种欲望刚产生时最容易被遏制,但若被满足,日后就会活跃强烈,进而诱使儿童陷入欲望带来的不安和贪婪。如果没有满足儿童,他们便能够明白世界不是围绕着他们的欲望运转的。于此,在欲望出现后,儿童就能学会先去请教理性,思考是否合适,而不是想要就理所当然能够得到。

洛克认为只有谨慎明智的人才能接触儿童,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理性帮助儿童建立正确道德认知。“儿童一到会说话的年龄,就懂得道理了”[12],儿童是聪敏的,渴望成人把自己看作理性的人,纵使当下拥有的理性有限,易被本性驱使,但他们比我们所认知的更早的时候就能够明白道理。教养者非理性状态的呵斥、惩罚并不能发挥教育的作用,即使当下儿童被震慑住了,也并不能真正产生什么教育的作用。教养者自身需从理性出发,态度和举止应当保持温和、冷静,让儿童觉得教育行为是合理的,而不是出于某种“霸权”。

(二) 习惯:洛克德育思想的实践机制

1. 洛克德育思想中的“习惯”

由于行为主义对习惯概念的浅层理解,人们常潜移默化地将习惯理解为个体与外界刺激形成的一种稳定联结,这一说法将习惯与个体的主动性割裂,仿佛个体习惯是置于意识之外形成的“外物”。[13]甚至对于习惯,有学者认为是强制、机械、压制个体主体性的教育方式。[14]于此,也有不少学者为习惯辩白,认为习惯处在身体、思想、感情、行动的交汇处 [15],习惯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选择性记忆过程,它是主体自由构造的结果[16],习惯是主体在反复的练习实践中形成,与主体的情感、感觉、经验密不可分。在《教育漫话》中,洛克将习惯置于儿童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位置,将它几乎应用于一切教育问题。洛克认为教育应当赋予年轻人的、会改变和影响他一生的、织入他的天性之中的习惯。[17]理性是德行养成的重点,但由于儿童年龄小,所拥有的理性有限,无法在其早期德行培养中发挥主导作用。“内心中的是非标准是成熟的理性与认真的反省的结果”[18],儿童的行动更多受本能的支配,所以幼年时期更多的是要通过教养者的理性指导尽早培养和确立儿童的习惯,不论是道德,还是外在行为举止。

2. 洛克德育思想中习惯的培养

洛克认为儿童的德育旨在培养儿童心灵的自制,而保持这样的能力需要依靠习惯的力量。习惯与实践是不可分割的。针对美德的培育,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德性通过习惯养成,习惯是早期道德教育最重要的事情。[19]洛克对这一观点有所继承,“通过不断的实践养成了习惯,最困难的那部分教育任务就完成了”[20],无论身心哪一方面,对于围绕儿童时期的任何习得都应当强调习惯的作用,摒弃繁杂的规则。一方面,“儿童不是可以用规则教得好的,因为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21],儿童既不能明白很多规则的意义,也不能记住太多,不如通过练习实践让儿童形成习惯,使其成为“砌入”儿童天性里的“第二天性”。

另一方面,“儿童的心智是狭窄与脆弱的,通常一次只能容纳一种思想”[22]。我们可以通过儿童的练习得知他们的天赋与体质所能做到的限度,从而施加正确的教育。儿童的习惯培养还需注意两点:第一,教养者不可急于一时,在引导儿童进行练习时,应当态度温和、善意提醒,否则容易让儿童感到主动权被剥夺,自由意志受到束缚,激起逆反心理;第二,教养者切忌事倍功半,想要同时培养儿童多个习惯,却忽略了儿童的接受能力,反而导致习惯培养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得到的结果也不容乐观。

(三) 洛克德育思想的逻辑路径

身体应该得到应有的注意,保持强壮而有活力,以便能够服从并执行心灵的命令,由此引出教育的主要的问题:“让心灵走上正道。”[23]即让心灵遵从理性的指导,克制理性所不允许的欲望。在洛克看来,理性是人类的本质特征,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关键所在。道德品质是人类理性思维能力在道德领域的表现,只有通过理性才能真正理解道德原则的本质和内涵,培养儿童的理性也有助于塑造他们的道德品质。然而儿童还无法全然依靠自身理性,需要借助教养者的理性,在学会遵从自身理性之前更需要习惯的帮助。“习惯所起的作用是比理性更加持久的,其作用的方式也比理智更加简捷。” [24]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洛克关于德育培养的两条路径,一是从小教育儿童服从教养者理性的命令,克制自身欲望,逐渐获得自制能力,从而能够在欲望出现后经过理性思考行事,培养他们遵从理性的能力;二是儿童通过生活中的练习实践形成良好习惯,培养自身行为举止乃至心理道德观念上的良好习惯,进而培养其对德行的喜好。“白板说”的人性假设为洛克的德育思想提供了认识论基础,理性能力是其核心要素;习惯是培养道德的实践机制,通过后天教育的力量相互协调,成为儿童真正获得理性,遵从理性,培养德行的基础。

三、何以践行:洛克德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 防微杜渐:及早教育儿童,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

洛克在《教育漫话》开篇将人生年幼时期比作河流的源泉,稍微施加外力就会从根本上改变河流走向,强调教养者要尽早关注儿童德育。首先,教养者不可因为儿童年幼而过分溺爱。家庭中父母及长辈对儿童的爱护是出于自然的,而年幼儿童的理性能力尚未成熟,难以主导自身道德品性的发展。因此教养者更应给予理性的引导,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从而避免其染上恶习,从源头破坏本性。其次,随着儿童年龄增长,教养者挽回儿童道德习惯需要付出的代价也越大,教育过程中可能需要采取的强烈手段对儿童的负面影响和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伤害也是不可小觑的。教养者要抓住儿童心智发展的黄金期,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教养者需要注重家庭氛围的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对于儿童的德行培养至关重要,任何事物和行为都应当考虑会对儿童心灵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带来什么样的习惯。

(二) 严慈相济:做理性的教养者,爱护与权威并重

洛克主张教养者应当以理性为指导,在儿童缺乏理性的幼年时期,严格管教约束;在儿童长大后逐渐与之亲近,彼此成为亲密的朋友。他强调教养者有权威的同时要珍视这份权威。首先,教养者不可因愤怒而斥责、体罚儿童。互联网上关于父母甚至教师教导儿童时“横眉怒目”“杀气腾腾”的视频不在少数,出于愤怒的体罚也是屡禁不止。洛克认为滥用体罚在教育上害处很大:一是体罚会使儿童厌恶教育,适得其反;二是奴隶式的管教会养成奴隶式的脾气,一不留意恶习便会变本加厉;三是体罚可能改变了儿童当下的任性,但造成违反天性的拘谨,无可挽回。其次,教养者不可依仗家长的身份做出不得体的行为。父母自身要在儿童面前做好榜样,否则“他便一定会用你的榜样来庇护自己”,此时“再想用正当的方法去改正他的错误就不容易了。”[25]如果儿童发现做了与父母同样的事情却要受罚,儿童就会认为大人是不讲道理的,那种“大人的特权”也会让禁止的行为对儿童更具吸引力,对教养者的教诲不以为然。最后,洛克认为名誉和羞耻虽然不是道德真正的原则,但却是极有效的工具,可以在日后成为真正的道德原则的主干。对儿童而言,唯一合乎德行的约束就是因为做错了事受到了惩罚而感到羞耻。

(三) 循理施教:尊重儿童的理性,采用正确的德育方法

从政策支持到社会氛围,为了给儿童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家庭教育愈加受到重视。但在生活实践中仍需关注教育儿童的方法。当下家庭教育中,我们想要改正儿童不好的德行时,常常用危害相较更小的奖赏物来制止他们,这一点是洛克所不认同的。用本加以制约的事情来奖励儿童,是对儿童迷恋奖赏物的一种“认可”,加强了其对奖赏物的欲望。错误地使用奖惩使儿童的欲望转向了别处,他们不仅学不会对不合理欲望的克制,而且会增强欲望的强烈程度,这种“德育”对他们的德行并无改善。儿童是可以明白道理的,教养者应及早引导儿童克制自己的欲望,让他们从小习惯压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变得谨慎,只有这样,长大后儿童自身的理性才能主导行为,他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德行。儿童希望得到成人的尊重是比我们所认为的要早的。儿童也在乎自己的名誉,明白受尊重的快乐与受屈辱的羞耻,教养者应当以荣辱和名誉代替外物的奖惩,儿童在拥有自尊的意识后,自然就为了保护自身的名誉注重自己的品行,成为有道德的人。

四、结语

洛克十分重视儿童幼年时期的教育,他强调理性在德育中的核心作用,提倡通过培养良好道德习惯,塑造有德行的人。他的德育思想对当代德育的发展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幼年时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养者应尽早教育儿童,以理性为引领,以习惯为基础,培养儿童的德行,树立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日后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青年,为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6][9][10][11][12][17][18][20][21][22][23][24][25][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徐大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189,63,89,153,154,127,92,161,262,104,221,84,162,117.

[2][3]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34,137.

[4][英]阿龙.约翰·洛克[M].陈恢钦,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198.

[5][7][8][英]洛克.人类理解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68,226-227,232.

[13][15]高德胜.习惯与习惯培养的再思考[J].教育学报,2019(3):17-27.

[14]孙少平.德育过程的外铄与内化[J].教育发展研究,2001(7):57-60.

[16]高兆明.论习惯[J].哲学研究,2011(5):66-76.

[19]何芳,康永久.两种不同的美德观念及其实践:从亚里士多德看品格教育[J].教育学报,2023(1):15-27.

猜你喜欢 德育思想理性习惯 上课好习惯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0年9期)2020-12-16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你总要习惯一个人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好习惯小火炬·阅读作文(2014年7期)2018-06-09借鉴儒家德育思想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亚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渗透隐性德育思想的研究新课程·中学(2016年9期)2016-12-01中职校德育在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模式研究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6年7期)2016-08-29做好班级德育工作的几点体会甘肃教育(2015年13期)2015-09-06“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教育与职业(2014年25期)2014-04-17理性的回归汽车科技(2014年6期)2014-03-11

文教资料2024年3期

文教资料的其它文章文化维度理论视域下中美英才选拔标准研究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研究互动视角下“大X的”在劝说性话语中的功能与表现语料库翻译文体学研究体系构建之路翻译美学视角看约翰·威廉斯作品汉译《战国策》游说辞对小说叙事的影响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