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历史上最知名的六大名人,你知道哪几位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泰安最出名的那家火烧 肥城市历史上最知名的六大名人,你知道哪几位呢?

肥城市历史上最知名的六大名人,你知道哪几位呢?

2024-05-22 04: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有若(前508年或前518年—?),有氏,名若,字子有(一说字子若),世称“有子”,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被尊为儒学圣贤。生年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比孔子小四十三岁,为前508年;而《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则作三十三岁,为前518年;卒年史无确载,惟《礼记·檀弓》记“有若之丧,悼公吊焉,子游摈,由左”,可见其卒于鲁悼公在位时期。悼公为哀公之子,前466—前429年在位。则有若逝世约在前五世纪中期。有子强识好古,明习礼乐,倡和睦,重礼教。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等学说。但亦曾辩证地论述礼与和的关系。他说道:礼的应用,要以能够斟酌损益,从容中和为最可贵。但如果什么事情都死守着礼规不放,有时也会行不通的。一味地用和,而不用礼来规范,也是不行的。

第三位:唐仲冕

唐仲冕(1753—1827年)清代官员、学者。字云枳,号陶山居士,世称唐陶山。肥城县(今肥城市)涧北村人。乾隆五十八年进士,历官江苏荆溪等县知县,海州知州。主编《嘉庆海州志》。道光间累官陕西布政使。所至建书院,修水渠。知吴县时曾访得唐寅墓。有《岱览》、《陶山集》等。乾隆三十三年(1768),唐仲冕之父唐焕出任平阴知县,仲冕随父至此。两年后,生母谭氏病卒,仲冕葬母于肥城陶山之阳,自此,结庐墓侧守孝。乾隆三十六年(1771),唐仲冕在陶山东麓修道书院潜心读书,自号陶山居士。寄情山水,遍游陶、牛二山,穷陶山七十二洞之奇,览牛山风景之丽。曾画《陶山望杏图》,著《牛山叠翠》诗,一时文人竞相赞颂。

第四位:张志纯

张志纯(1220-1316),字布山,号天倪子,又号布金山人,有张炼师之称。泰安州埠上保(今肥城市安驾庄镇张家安村)人。元代著名道人。张志纯6岁诵经,12岁入道,居岱麓会真宫,其师崔道演,是王重阳再传弟子。张志纯道行超群,曾任东岳庙住持,元世祖忽必烈赐号“崇真保德大师”、“天倪”,授紫服。元初王奕斐在赠张志纯的诗中,赞誉其“赤松宗世远,岳地作神仙”。张志纯喜与文人名士游,好诗词。当时的名士元好问、徐世隆、杜仁杰、王奕等多与他赠诗唱和,交谊甚厚,元好问《送天倪子归布山》流露出“拟与高人参药镜”之意,徐世隆《纪梦》、《送天倪子还泰山》则称赞张志纯“骨强清似鹤,步健老犹龙”、“九十行年发未华,道人风骨饱烟霞。

第五位:左丘明

左丘明(约公元前502年~约公元前422年)。鲁国之附庸小邾国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关于左丘明的姓名,长期以来由于先秦及汉代文献对左传作者左丘明的记载非常有限,历代学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况问题争论不休、众说纷纭。东周春秋末期鲁国之附庸小邾国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详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山东肥城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左丘明。

第六位:阴法唐

阴法唐(1922年——),男,山东肥城市桃园镇张里庄人。1922年出生,1938年5月参加革命,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西藏时,阴法唐就已经担任了进藏部队师副政委一职,也开始了自己与西藏的渊源。西藏解放后,阴法唐还曾任中共西藏江孜分工委书记。1962年,印度向西藏蚕食挑衅,阴法唐临危受命,任对印反击作战前线指挥部政委,为反击战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反击战胜利后,他调任西藏大军区政治部主任。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

来源:网易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