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招生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法学院分数线高吗 吉林大学招生网

吉林大学招生网

2024-06-30 19: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吉林大学法学学科始建于1948年,历经七十五年的恢宏发展,现已形成了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包括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内的全面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校培养规模达2500余人。作为新中国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法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法学院七十五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法律职业精英、法学理论专家和优秀党政公务人员,是公正法官和检察官、雄辩律师、渊博学者和杰出政要的摇篮,以雄厚的教学科研实力卓然成为中外法律界公认的中国法律精英人才培养与法学研究的重镇,为中国法治社会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

院长寄语

院长:何志鹏教授

吉大法学,秉持扎实的学风,务实的工作作风,朴实的生活作风,求实的协同精神,将一代又一代有志于贡献国家法治发展、在国家的法治事业中成就自我的普通人培养为卓越法治人才,为法治中国、民族复兴大业作出努力,为世界法治文化、文明多样性贡献力量。

吉大法学,愿意与您共同学习思考、扎实践行,研习法律、深耕法理、投身法治,为公平正义而不懈工作,为国家强盛而注入青春活力,为人类幸福而提供思想智慧。

吉大法学,愿意与您共同学习思考、扎实践行,研习法律、深耕法理、投身法治,为公平正义而不懈工作,为国家强盛而注入青春活力,为人类幸福而提供思想智慧。

学院概况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05名,其中教授54名、副教授29名、讲师22名。教师平均年龄在45周岁以下,是一支学术功底深厚、创新精神显著、科研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年长教授老骥伏枥,树法学院学术风范;中年教师学术有成,继往开来,成为法学院中流砥柱;青年教师勤学不辍,慎思明辨,昭示着法学院未来发展。

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张文显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重大人才项目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房绍坤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青年学者蔡立东教授,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重大人才项目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何志鹏教授等一批名师执鞭任教。学院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重大人才项目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重大人才项目奖励计划青年项目3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召集人)1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专项项目首席专家2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12人、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人(提名奖2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长白山人才工程)8人、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18人、吉林大学鼎新学者5人。

法学院拥有完备的专业学科体系,为法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设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知识产权法学、人权学共10个博士点,及联办自设法政治学和法经济学两个博士点。在二级学科中设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知识产权法学、人权学11个法学硕士招生专业及2个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法学理论和刑法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民商法学为省重点学科,诉讼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经济法学、法律史、国际法学等学科也是学院颇具发展潜力和特色的优势学科。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批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八所院校之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精神,吉林大学法学院被选为“法律硕士(涉外律师)、法律硕士(国际仲裁)”项目的实施单位;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A级评定,在全部参评的109所授权单位中名列前茅。

高端法律人才培养基地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

法律硕士教育中心

法学院拥有雄厚的专业教学实力和完备的教学条件,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人生规划为立足点,设计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十八门主干课教学均由教授主持,选修课程丰富,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尤具特色,高度重视专业外语培养,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课。法学院实行名师班主任制、本科论文导师制,教学实习合作导师制。法学院建设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一批优秀的实务专家担任实习导师和兼职教授。法学院设有国家级复合型、应用型卓越法律职业人才培养基地、涉外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法学实践教育基地、教育部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法理学和商法学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法学院学办和团委以专业化思想教育和职业伦理教育为主线,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专业性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积极推动学生参加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等学术活动。法学院学生组织活跃,艺术团、戏剧社、书画协会、演讲协会、外语学会、足球俱乐部等在校内有很大的影响力。学院高度关注优秀学生的培养,关心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设立了“金杜助学金”“东荣奖学金”“岳成奖学金”等奖助学金,为学生提供经济资助。

张文显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

学生奖助体系构成示意图

法学院副院长曹险锋为

“金杜助学金”获奖学生代表颁奖

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为

岳成奖学金获得者颁奖

法学院有着全国一流的法学教学科研基地,以冷静的理论反思与积极的前沿关注为两翼,开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术及专业教育研究。1980年以来,法学院教师公开出版学术著作、教材近500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其中70多部著作、教材和300余篇论文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优秀科研成果奖。1985年以来,法学院教师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00余项。吉大法学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技术先进、设施一流的模拟法庭和多媒体教室,为实验、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国理论法学研究信息网”在2006年被评为全国高校十佳学术网站。目前,法学院承办的《当代法学》与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承办的《法制与社会发展》杂志都为中文社会科学CSSCI来源期刊。同时,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承办《法理学论丛》《生活中的法理》《法律思想的律动》《部门法哲学》等系列出版物,为教师和学生发表优秀的学术论文提供了园地。

“长白”刑事法学国际论坛

最高人民法院庭审进校园

剑桥大学暑期合作交流项目

吉大法学学科注重开展丰富多样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举办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研讨班,办学国际化正逐渐走向深入。吉大法学是1998年美国克林顿总统访华时,中美双方确定的首批各五家交流法学院之一,是中美著名法学院院长联席会议成员,全程参与并承办了首届和最后一届美国法讲习班。吉大法学秉持全员国际化发展理念,努力开展东北亚区域交流活动,中国法学会“东北亚法律研究中心”“东北亚高端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中俄法律研究中心”落户吉林大学法学院。同时,学院积极融入国际性和区域性学术组织,现为Asian Law Institute (ASLI)成员和Asian Law Schools Association (ALSA)创始成员。在巩固与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港澳地区法学院多层次实质交流的基础上,学院积极推进与英国、美国、欧盟等国家法学院的实质交流与合作,目前学院与20多所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为学生创造了个性化国际合作项目,包括短期访问、交换生项目与双学位项目等。学院每年有数十名教师赴境外或在线参与讲学和学术会议,邀请数十名境外学者、实务界人士进行学术交流。美国托罗大学约翰教授、英国杜伦大学杜明教授、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亚历山大教授受聘为吉林大学客座教授,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Popondopulo Vladimir教授受聘为法学院杰出客座教授,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徐婷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习超教授受聘为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学院成立中英双语教学团队,积极深入开展双语教学,通过举办、参与暑期夏令营等活动营造浓郁的国际化氛围。

法学院在校本科生现共有1109人,近几年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能达到85%以上。其中,超过50%的毕业生推免或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与吉林大学法学院等国内知名法学院校;近30%的毕业生在国家部委、省直机关、各级法院、检察院、国内外知名律师事务所与大型企业就业;另有部分毕业生进入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加州大学、华盛顿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深造。法学院毕业生以基础功底扎实、法学思维深厚和工作踏实勤奋著称于社会各界。目前,从法学院走出的国家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有三十余位,知名法学家、各大法学院校院长、优秀法官、检察官、著名律师与其他各界优秀校友更是灿若繁星。

专业(类)介绍

法学专业

专业简介  

按照教育部拓宽专业口径、培养通才的精神,我院将原来划分过细、知识面过窄的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三个本科专业合并调整为法学专业。适应一级学科招生和培养人才的要求,法学专业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毕业生的择业竞争力和对工作的适应能力为发展方向;以培养学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现实法律问题,熟悉各类诉讼程序,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把握现代化办公所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够运用一门外国语进行一般对外交流为基本要求。

主干课程 

学院开设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刑法学、民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公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环境法学、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法律职业伦理、证据学18门主干课,并开设法律逻辑学、法律社会学、比较法总论、刑事实例研习、民事实例研习、票据法、保险法、犯罪学、人格权法、电子商务法、就业与劳动法适用等数十门选修课。同时,学院设立了覆盖全部法律职业领域的专业实习基地,并配备了模拟法庭教学、法律诊所教学、法律援助以及“杰赛普(JESSUP)”“理律杯”等国内外著名模拟法庭大赛等完整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

法学院代表团参加2018年纽约模拟联合国大会

2022年“贸仲杯国际商事模拟仲裁庭辩论赛”参赛团队

2021年“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竞赛”参赛团队

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应领域广泛。除进入各大法学院校深造外,毕业生适宜在立法机关从事立法及其辅助性工作,在司法机关从事审判和检察工作,在行政机关从事行政立法、行政监察、行政管理以及其他工作。可从事律师、公证工作,也能够从事金融、保险、外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工作,亦可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2023届毕业生工作单位包括各级党政机关、法院、检察院,央企、国企与其他大型企业,知名律师事务所以及各大银行等。

咨询电话:0431-85166050

学院网址:https://law.jlu.edu.cn/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