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裹头?什么是挂柳、沉梢和削坦?对68年前黄新场抗洪的回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治水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裹头?什么是挂柳、沉梢和削坦?对68年前黄新场抗洪的回忆

什么叫裹头?什么是挂柳、沉梢和削坦?对68年前黄新场抗洪的回忆

2024-07-11 03: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最近,稍微整理一下老父亲建国初期的行迹,当然,我征求过他老人家的同意。今天,就说说他68年前(1952年)在湖北仙桃抗洪抢险的往事吧。

(仙桃市(原沔阳县)风光)

湖北省仙桃市原为沔阳县

解放初期,湖北省仙桃市这一片水网密布的区域,叫沔阳县,归属湖北省沔阳地区,当时,湖北省政府主席为李先念,沔阳专署(相当于地区)专员为阎钧。阎钧是老八路南下留在湖北工作的干部(与原Hua主席的情况类似,Hua是山西人,南下后留在湖南湘潭地区),后任湖北省副省长,是河北安新县人。我父亲这个湖北伢子,是他的贴身卫士。

沔阳县,即现在的仙桃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北临汉江,南靠长江,西面与洪湖县相邻。境内湖泊、河流纵横,是一处典型的水网地带。解放前,这个地方连年闹水灾,十年九不收,是出了名的“乞丐之乡”。

(在汉江上捕鱼的渔民)

黄新场汉江干堤出现重大险情

解放初期,党和政府针对沔阳地区的水涝情况,调拨了大量资金“修堤治水”,对沔阳境内的干堤(汉江堤)、支堤(河堤)和民堤(民垸堤)都进行了加高和加固,因而,水患明显减少。

1952年8月,汉江上游包括沔阳境内及周边地区,连降大雨和大暴雨,汉江水位猛涨,造成县域内的河水和湖水无法排泄,新修的干、支、民堤,均受到很大的威胁。据历史数据记载,当时,汉江仙桃水文站测量水位达到35.45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5米。

(黄新场在汉江南岸,位于现仙桃市区西北方向)

情况危急,沔阳县东、南、北三方均被洪水包围,全县投入到干、支、民堤上的防汛劳力逾七万人,截止到当年8月8日,处理大小险情250多次。其中,出现险情最多的是,该县汉江南岸的黄新场(又称黄家口)地段。

马不停蹄赶到大堤

刚从荆江分洪工程工地赶回的阎钧(他是荆江分洪工程的副总指挥),带领我父亲等人,驾驶美式吉普(解放战争期间缴获的),紧急赶往沔阳县。 由于暴雨倾盆,道路泥泞,100来公里的路程跑了5个小时,才赶到了黄新场汉江大堤。

(毛主席乘坐美式吉普检阅部队)

一赶到现场就马不停蹄干起来。当晚,专署领导就与在此地指挥抢险的沔阳县委书记赵文华同志一起,对已经坚守在江堤上十几天的干部和民工进行慰问,现场干群的士气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沉船堵漏未果

八月十三日清晨,阎钧专员对赵书记说:“今天风大,要增加人力上堤,加大巡查密度”。话音未落,大堤上就传来了险情。在汉江干堤桩号144+050至144+350之间,发现了一个直径为0.25米的“浑水漏洞”(即管涌),正在紧急抢堵之中!

阎钧专员和赵书记等10几人顾不上吃早饭,立刻就往大堤上跑。当大家赶到管涌现场时,区委书记夏甫庆、区长徐岚、技术员田振华等带领200多人正在奋力堵漏。

这一段大堤是新土新堤,水位又高,再加上风大浪急,洪水不断冲刷堤岸,漏洞眼看着不断扩大。虽然大家背着装满沙土的草包或麻袋,一路小跑奔向漏洞,不停地往里投掷,但“漏洞”还是逐渐被撕成“裂缝”,堵漏工作陷入了困境。

(大堤出现险情,非当时图片)

阎钧专员果断下令:增加沉船的办法!在一部分人员继续填堵裂缝的同时,另一部分人把装满土的草包和麻袋往两条木船上搬运。与此同时,区领导很快挑选出两名擅长游泳的民工,准备下水推船。阎钧专员大喊:“准备下水的民工,一定要系好绳子,要绝对保证他们的安全!”

一切就绪之后,两位民工奋不顾身跳入急流中,推着一条船向裂缝方向游去。这时,原来不大的裂缝已被冲开约二米宽的口子。口子附近水流湍急,漩涡套着漩涡。

只见木船在口子边上打转,无法就位,大家都为两位民工的安危捏着一把汗。两位民工费了很大的周折才把木船卡在口子上,但是,不一会就被洪峰冲击折断了。再把第二条船推过去,因溃决的口子继续扩大,水势凶猛,船一靠近就被吸入激流之中,冲下民垸,不见踪影了。

裹头、挂柳、沉梢和削坦

沉船堵漏也未果,决口却在继续扩大,时间不等人。阎钧专员与赵书记和技术员等人紧急商议,决定采用“裹头”措施,阻止决口扩大。“裹头”的意思,大概是说,像中国农民用毛巾缠头,是在堤防溃决时,当决口未及堵合以前的救急措施。三百多人马立即分头行动。

一部分人“挂柳”,即砍下较大的树枝,用铅丝捆牢,沿着江堤边随着流水放到决口的口门附近,目的是防止湍急的洪水冲刷而扩大决口。

一部分人“沉梢”,即用树枝包裹较大的石块,也用铅丝捆扎,再在两端将枝梢归纳扎紧,沉入决口。

一部分人“削坦”,即将决口的口门处的不规则部分削平坦,使流水比较畅通,减小决口处大面积塌方的可能。由于采取上述“裹头”措施,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使决口控制在总宽度100米左右。

(抗洪第一线,非当时图片)

在最初发现“浑水漏洞”并实施堵漏的时候,区领导已经派出近百名民工进入与漏洞相邻的民垸,抢修加高民堤,旨在万一“浑水漏洞”继续扩大的时候,加高的民堤还可以继续挡住洪水,不至于让水患扩大到其他民垸。

但是,虽然采取了“填堵”、“沉船”和“裹头”等措施,“漏洞”还是被洪水冲成了越来越大的“决口”,洪水像脱缰的野兽,咆哮着冲入民垸,民垸很快就被洪水淹没了。

几乎是在顷刻之间,民垸里的水位愈来愈高,在民堤上的民工们的性命受到很大的威胁。见此情景,阎钧专员让赵书记继续指挥“裹头”作业,他来指挥撤回民工。并且,派人到镇上给县里打电话,请尽快通知全县各地,组织群众疏散到地势较高的地段,尽量减轻即将到来的大洪水造成的损失。

鸣枪示警

在干堤之上,由于没有现在司空见惯的的手机等联络工具,大家只好向民堤上的民工喊话,请他们立即撤到干堤上来。可是,因决口处的洪水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民堤上的民工们根本听不清喊话的内容。

眼看民垸内的洪水就要漫堤,阎钧专员与大家一样,心急如焚,他大声对我父亲喊道:“把卡宾枪给我!”当时,我父亲身背长短枪3只,赶紧把卡宾枪递给他,他很快拉了一下枪栓,朝着民垸方向的上空哒哒哒打了一梭子。民工们听到枪声,迟疑了一下就明白了,开始陆续往干堤上跑。当民工全部都跑上干堤之后,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紧急情况之下,用美式卡宾枪鸣枪示警)

民工暂时安全之后,较为低矮的民堤很快就漫堤了。 干堤上的人们,眼睁睁地看着它漫过民堤,向附近的脚湖冲去。我父亲还记得,阎钧专员目不转睛地盯着洪水漫堤的方向,过了许久,才喃喃自语地重复着:“一定要彻底根治!一定要彻底根治!”

汉川闸

如何根治呢?根据在长江荆江段兴建“荆江分洪工程”和在汉江下游兴建“汉川闸”的经验,一定要在汉江沔阳地段也建一个分洪闸和蓄洪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除沔阳老百姓的水患之苦。

第二天一大早,赵书记派来一条机动船,阎钧专员和我父亲等人坐船沿汉江东下,先到孝感地区汉川县考察正在建设之中的“汉川闸”,而后赶到武汉向省领导当面汇报。

(汉川闸)

“汉川闸”位于汉江干堤桩号为67+100的地段上,距汉川县城东门约1000米。据县领导和工程负责人介绍,该闸于1951年秋动工兴建,计划于1954年汛期前建成,以承泄当地的汈汊湖区域的洪水。

上级领导很重视此工程,中央水利部副部长李葆华,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苏联专家布可夫,省政府主席李先念,先后到现场检查和指导工作。

此次考察,详细地记录了“汉川闸”功能的设计数据。该闸在这次汉江洪水泛滥时,因正在建设之中,还没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但可以肯定,它是汉川县治水的一项重要措施。

过家门而不入

考察完“汉川闸”,即将离开的时候,阎钧专员问我父亲:“到你家了(我老家在汉川县城的西街),想不想回去看看?”我父亲说,时间太紧不回去了。他赞许地说:“ 过门不入,好样的。”

其实,阎钧是儒雅的知识分子干部,我父亲当时,并不知道大禹治水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只是觉得不能耽误了工作而已。

(大禹治水是古老的传说)

立即出发,一个多小时之后,就赶到了武汉。很快,阎钧专员就向省主席李先念及省委有关常委汇报了黄新场溃口的情况,并提出了在沔阳兴建分洪闸的建议。

杜家台分洪闸的建设

1953年,我父亲去看望已任湖北省副省长的阎钧同志,当时,两人提及黄新场抢险的事,阎钧还在感叹:“损失很大,实在让人心疼。”

据有关资料记载,1952年8月黄新场汉江溃口造成沔阳县洛河以南、洲河以北十个区二十八个民垸、七十三万多亩农田被淹没,五万五千多户、二十七万多人受灾。这年冬季,省地县各级抽调数百名干部深入灾区搞生产救灾,发放了救济粮款、副业贷款、修建房屋补助款和寒衣棉被等共计14亿元(第一套人民币),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杜家台分洪闸)

1955年由国家拨款在沔阳县杜家台,开始兴建一座长412米、30孔的“杜家台分洪闸”,同时打通一个20多公里的行洪通道,又完善加固了东荆河与通顺河下游低洼地带三千多平方公里的蓄洪区,于1956年4月完成。杜家台分洪闸的建成,实现了阎钧同志的心愿。

实践证明,这一庞大的配套工程,不仅有效地避免了沔阳县再遭水患,而且,大大缓解了汉江汛期洪水对下游、尤其是对武汉市的威胁。

感慨万千

我父亲回忆道:黄新场抗洪抢险,虽然已经过去60多年,但那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的场景,依然一幕幕萦绕在他的脑海中,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让他至今还感慨万千。

闫钧同志在“文革”期间遭受“四人帮”迫害,身体受到摧残;拨乱反正之后,工作繁忙,身患重病,于1980年11月12日逝世,享年66岁。

我父亲,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接到上级命令,离开家乡湖北,来到了冰天雪地的北国冰城哈尔滨,成为了刚刚组建的著名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中的一员。

此后,我的父亲为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现在,他老人家年过八旬,身体健康。祝愿他老人家快乐地安享晚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