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疯了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沙漠的地形特征是什么呢 幼儿园疯了吗?

幼儿园疯了吗?

2024-07-13 02: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起来才能发生作用。诚然,在幼儿园里精心创设好的学习环境中,孩子们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教育仅仅是这样一种标准模式吗?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孩子能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吗?于是从去年开始,我们尝试带着孩子们在市内开展各种亲子研学活动,通过设计好的活动、场地来突破孩子舒适区的边界,在自我发展区完成人格的塑造和能力的提高。我们期望能够打破幼儿园与社会、生活的壁垒,把社会引进幼儿园,让幼儿园走向社会,通过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和游学实践,引导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的活动自己搞,为塑造幼儿的健全人格奠基。

“穿越腾格里沙漠”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旅行,作为跨省研学的第一站,选择腾格里我们有着多方面的考量,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对人文的体验,对自然的观察,释放天性、培养习惯、塑造品格。因此我们将本次活动目标定位于以下三方面:

1.地理感知——触摸沙漠,认识平原、湿地,激发对世界的好奇心;

2.语言及艺术表达——通过自然体验活动,让孩子表达内心感受,引导语言表达及触动孩子们内心深处的艺术灵感;

3.户外历练——沙漠露营、徒步穿越,在鼓励中学会坚持。

为了让“研学”更加从容,更有收获,我们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了前期的知识经验准备。

学搭帐篷——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让每个孩子都学习了一项生存技能。

知识储备——每天向孩子们介绍一则关于宁夏、关于沙漠的小知识,从历史渊源到地形地貌特点再到风土人情特色、动植物风貌,形形色色、林林总总,让孩子们对将要去的地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充满期待。

研学手册——为本次活动特别制作了《研学手册》,把相关的准备工作、五天的行程及研学重点编辑入册,让孩子们学会根据手册做研学计划,了解相关知识、记录活动收获。让孩子们的学习过程能永久地保存下来。

其实要做、要思考的事情远不止这些:如何分组才能发挥团队的最大力量?研学活动中可以做哪些有地方特色的体验活动?配备什么装备合适?如何调动随行爸爸妈妈的积极性?如何让家长放手,让孩子自主?……当然更多的考虑是如何保证所有参与者的安全!安全!安全!纵然我们有再多的教育情怀,纵然初衷再美好,安全仍然是悬在我们头顶上的一把利剑!所以,我们对出行路线做周密的计划与安排,远离人多稠密区,景区绝对不去,将可控风险降到最低。

下面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来体验研学旅行的收获吧!

涨知识啦!

银川是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史上西夏王朝的首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贺兰山被称为“父亲山”,黄河被称为“母亲河”。因为有“父亲山”阻挡北方的风沙,“母亲河”滋润大地,所以银川虽在中国的北方,但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

第一站:参观宁夏博物馆

讲解员姐姐说的非常详细,让我们了解了宁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我们看到了宁夏陶器、石器、岩画,还有化石、太阳神文化,孩子们听得入迷,每一件展览品都深深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

参观博物馆的经历让孩子们学会了:排队参观、轻声说话、仔细听讲解员姐姐的介绍、讲解员姐姐说完后可提出疑问。

第二站:参观银川世界岩画馆

自银川西行三十公里是层峦叠嶂的贺兰山脉。贺兰山脉位于宁复回族自治区与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山势雄伟,若群马奔腾。蒙古语称骏马为“贺兰”,故名贺兰山。银川世界岩画馆就在贺兰山景区。在这里孩子们了解了世界岩画史以及各个国家的不同岩画风格;体验了石墨印刷术和岩画拓印。

第三站:探访贺兰山岩画,寻找岩羊的身影

岩画——刻在石头上的生命印记。北方民族在史前时期以岩画记载生活与历史。上溯石器时代,古人以古拙苍劲的笔触,在贺兰山口东麓沟谷两侧岩石间留下人、动物、狩猎、祭祀和神明的图像。这批岩画集中分布在峻峭石壁上,极为珍贵,堪称世界之最。

看到这样的岩画,我们小朋友一定不会陌生,有没有发现我们幼儿园里也有岩画呢?你知道它们在哪儿吗?没错,就在“鱼乐园”,是张老师亲手制作的哦!

岩羊是贺兰山地区常见的野生动物,又叫崖羊、石羊、青羊等,形态介于绵羊与山羊之间,外貌也确实兼有这两类羊的一些特征,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一般生活在海拔2000到3000米的高山裸岩、高山草甸、山谷之中,它们可以在绝壁、高山峭壁上自由跳跃,被称为“岩壁上的精灵”。贺兰山地区是世界上岩羊分布密度最大的地区。

第四站:参观韩美林艺术馆

韩美林艺术馆在全国共有三家,分别在北京、杭州、银川。2010年,怀着对贺兰山的深厚情谊,当代艺术家韩美林先生(奥运福娃的设计者)将创作的千余件艺术精品捐赠给银川市人民政府。为了收藏、陈列这些珍贵的艺术作品,银川市政府在贺兰山岩画遗址景区内兴建了一座艺术馆。由此,银川韩美林艺术馆于焉而生。

韩美林说:艺术中有大俗也有大雅,所谓“艺贵拙,然必有大巧之拙”,这大俗就是大雅。附庸风雅就是大俗,巧用俗笔就是大雅。

看了这么多,孩子们也忍不住想记录点什么!拿出我们的研学手册看看,记录……

第五站:

探秘沙漠古村落——宁夏中卫长流水村

极具怀旧感的宁静小村庄,鲁迅先生笔下那种“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格调。这里是沙漠之地丝绸古道上最后的古老村落,这里也曾是八百里加急的重要驿站,墙上的每一条泥纹都似乎在给我们讲述一个传奇的故事……

在玩耍的同时,孩子们也没忘记录研学收获呢!

第六站:和沙子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沙漠中的游戏:沙漠中也有无限的乐趣,滑沙、沙地摩托是不可缺少的,赶快跟着我们的脚步体验一把沙漠娱乐吧。

植草方格:沙漠治理的关键是防风固沙,植草方格就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用草方格来固定和减少沙土流动的速度和方向,以达到种子能够固定住并生根发芽的目的,以此来保护沙漠中的植被。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去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植草方格,为沙漠治理尽一点微薄之力。

寻找化石: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骼与贝壳等。腾格里沙漠曾经也是一片汪洋,因为在这样我们可以找到珊瑚的化石。乍一看以为是树枝,拿到手中才感受到石头的坚硬,确实是珊瑚的形状,石头的质地。画一个属于自己的潘多拉盒子,在浩瀚的沙漠中寻找各种生物的痕迹,听听几千万年前的浪涛!

顶着刺骨的寒风,坐卡车进入沙漠腹地,在沙漠深处搭帐篷露营,入夜后沙漠夜宴及烧烤晚会,全新的体验让我们终身难忘!

第七站:徒步穿越腾格里沙漠无人区

“腾格里沙漠”是中国第四大沙漠,是中国最美的沙漠之一。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海南岛面积。“腾格里”在蒙古语的意思是“天”,用以描述沙漠“像天一样浩渺无际”。

早晨7:00,孩子们整装出发,没有家长的陪伴,腾格里漫漫无际的沙漠上,留下了一排排稚嫩的脚印。自己背着小背包,历时近5个小时的10公里行走,翻越了一座座沙丘、穿越了茫茫的沙海。没有哭闹,没有不适应,只有坚持与鼓励,还有更多发现的乐趣。这片沙漠今天被我们承包了!

孩子们学企鹅走路,把沙丘当成滑梯,让屎壳郎在手上嬉戏,还近距离观察和欣赏了蜥蜴。在感受欣赏沙漠之美的同时,他们渐渐懂得了敬畏自然、尊重生命。这也许就像卢梭《爱弥儿》里提到的:只有“归于自然”的教育,远离喧嚣城市社会的教育,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善良天性。

芊芊说:“要是沙漠中一直是下坡的路就好了,这样就不会那么累了,可是没有上坡又怎么会有下坡呢。”是呀,孩子说得真好,这就好像人生这条漫长的道路,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坎坷,但不论上坡还是下坡,自己的路要自己坚持走完。

感谢这样一次奇妙的穿越之旅,它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认识了我们的孩子。不敢说这是一次多么伟大的壮举,但我们真真切切地挑战了自己、超越了自己!在沙漠中孩子们不仅学会关注自己,也学会理解他人,会与同伴团结互助,同时关注到与城市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真正地感受到自然之美。

第八站:骑骆驼,体验神奇的火车旅店

感受古丝绸之路的大漠人文,驼铃声声,在沙漠的深处感受古丝路留下的壮阔!在广袤的黄沙中见天、见地、见众生;在无垠的旷野里和孩子一起共享“长河落日圆”

高端酒店或许住得多了,在沙漠里住好点或许也有可能,但如果是沙漠大背景+火车style+舒适的环境,就很少少少少见了吧?最后一晚,我们住在火车里!

五天的“穿越腾格里沙漠”研学旅行圆满结束了,我们的自然教育只能算是刚刚起步。希望孩子从大自然中汲取最原始的人性本质,从大山的巍峨学习担当,从大海的浩瀚学习勇敢,从大漠的广袤学习心胸广阔和沉着。我们希望孩子们走出去,看见更多的不一样,然后去理解更多的不一样。我们将以自然为起点,重建孩子与自然的联系,关注孩子内心的自然本性,以自然的方式,在自然中,引导孩子独立地思考与探索,为生命开启教育的未来!

感谢脚印中国团队对本次活动的精心策划与周密安排;感谢可乐老师的友情带队与全程参与;感谢44个家庭的爸爸妈妈站在孩子身后默默地支持与鼓励;感谢孩子们的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当然特别还要提出表扬的是我们未来教育课题组的小老师们,无论是活动前期的准备工作,还是活动中的出谋划策、分工合作、及时报道,活动结束后的总结梳理,都表现出一名教师的专业素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团队成长的力量。

难忘的一次旅行,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远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