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中国储粮区划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江苏属于什么区域 一文读懂中国储粮区划图

一文读懂中国储粮区划图

2024-06-04 15: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及耕作制度复杂多变,各地区粮食储藏环境也呈现不同的特点,表现为地域上的差异。科学划分储粮区划、明确储粮区划特征,对于储粮技术应用和储粮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那么我国储粮区域如何划分?依据是什么呢?下面,科技君带大家一起揭秘!

粮食安全储藏要求粮食在其储藏期间品质良好,无虫霉滋生污染。这与粮食收获入仓条件、储期温度和水分、储期虫害防治、外界温湿度等因素密不可分。

气候条件

我国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总的趋势为东南沿海温和湿润,西北内陆严寒干旱。结合储粮,考虑到粮食及滋生于其上的虫霉均为生物体,研究者们常采用气候指标--积温来衡量外界温度条件对其新陈代谢的影响;湿度方面,以年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反映该地区的干湿程度。气候条件被作为划分储粮区域的重要依据。

耕作制度

耕作制度本身的主要指标是熟制,其次是作物类型,其区划比较复杂。就主要作物麦类、水稻、玉米、大豆而言,它们各有其主要分布区,并与其它作物一起构成不同的一熟到多熟制。各地区主要作物种类、收获期、收获期的气象条件和作物水分都是储粮区域划分时考虑的影响因素。

仓虫区划

前期研究者对我国仓库害虫的自然区划进行了研究,并将区划分3级,它包括2个界、3个亚界、7个区(青藏高原区、蒙新干旱区、东北冷湿区、华北区、华中区、西南区、华南湿热区),就各区虫种而言,不同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下也均有明显特征的代表虫种;就害虫发生代数及危害而言,在东部季风区,愈向南,害虫发生代数就愈多,危害也就愈烈。仓虫区划也是储粮区域划分的重要参考依据。

其他因素

结合地域特点,自然能源优势也不能忽略。研究者还参考了中国风能和太阳能利用区划。于是,中国储粮区划图出炉!

展开全文

区域名称 生态特点 第一区:高寒干燥储粮区 15℃以上有效积温0~178℃·d,15℃以上的时间0d~70d;年降水量≤4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10%~90%;1月气温0℃~-16℃,7月气温6℃~18℃;主要粮油作物为青稞、春小麦、冬小麦;代表性储粮害虫为褐皮蠹、花斑皮蠹 、黄蛛甲、褐蛛甲;空气稀薄,太阳能、风能资源极为丰富,寒冷、干燥,是储粮最适宜区域。 第二区:低温干燥储粮区 15℃以上有效积温626℃·d~2280℃·d,15℃以上的时间112d~194d;年降水量800mm以下;年平均相对湿度28%~90%;1月气温-8℃~-20℃,7月气温18℃~24℃;主要粮油作物为春小麦、冬小麦、玉米;代表性储粮害虫为赤拟谷盗、褐毛皮蠹、花斑皮蠹、黄蛛甲、裸蛛甲、日本蛛甲、谷象(新疆);全国最干旱地区,日照充足,寒冷、风力大,适宜低温储粮。 第三区:低温高湿储粮区 15℃以上有效积温223℃·d~819℃·d,15℃以上的时间55d~122d;年降水量400mm~10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22%~93%;1月气温-12℃~-30℃,7月气温19℃~24.5℃;主要粮油作物为春小麦、玉米、大豆;代表性储粮害虫为玉米象、锯谷盗、大谷盗、赤拟谷盗;“冷、湿”是其气候特点。 第四区:中温干燥储粮区 15℃以上有效积温828℃·d~1690℃·d,15℃以上的时间143d~192d;年降水量400mm~8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13%~97%;1月气温0℃~-10℃,7月气温>24℃;主要粮油作物为冬小麦、玉米、大豆;代表性储粮害虫为玉米象、麦蛾、印度谷螟、锯谷盗、大谷盗、赤拟谷盗;冬季寒冷干燥为储粮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为不利条件。 第五区:中温高湿储粮区 15℃以上有效积温1029℃·d~3180℃·d,15℃以上的时间121d~253d;年降水量800mm~16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34%~98%;1月气温0℃~10℃,7月气温28℃左右;主要粮油作物为单、双季稻、冬小麦;代表性储粮害虫为玉米象、谷蠹、麦蛾、锯谷盗、长角扁谷盗、大谷盗、赤拟谷盗;夏季高温、高湿。 第六区:中温低湿储粮区 15℃以上有效积温724℃·d~1307℃·d,15℃以上的时间173d~224d;年降水量1000mm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30%~98%;1月气温2℃~10℃,7月气温18~28℃左右;主要粮油作物为单季稻、冬小麦、玉米;代表性储粮害虫为玉米象、谷蠹 、麦 蛾、锯谷盗、长角扁谷盗、大谷盗、赤拟谷盗;冬暖夏热。降水较多,日照少、湿度高。 第七区:高温高湿储粮区 15℃以上有效积温1566℃·d~3476℃·d,15℃以上的时间289d~352d;年降水量1400 mm~20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35%~98%;1月气温10℃~26℃,7月气温23℃~28℃左右;主要粮油作物为双季稻、单季稻、冬小麦、玉米;代表性储粮害虫为米象、玉米象、谷蠹、麦蛾、锯谷盗、长角扁谷盗、大谷盗、赤拟谷盗;本区大部分地区夏长5~9个月。本区长夏无冬,年均温20~26℃,只有干湿季之分。降水多,相对湿度80%左右。本区台风季节5~11月,台风雨占年降雨10%~40%,是我国最“湿、热”的地区,储粮难度最大。 注:①各储粮生态区域的主要分布范围见上图;②由于同一储粮生态区域内因海拔、地形等差异,不同地区的实际储粮生态环境可能存在差异,应以实际储粮生态环境为依据,确定储粮技术的最佳组合。 储粮区划这个概念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当地风俗习惯也都有一定的关系,但无疑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占主导因素。在实际储粮生产中,还要充分结合当地气象条件和技术优势,因地制宜。

来源:粮油科技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