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人为何如此喜欢称呼“老师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汉语称谓大词典是什么 济南人为何如此喜欢称呼“老师儿”?

济南人为何如此喜欢称呼“老师儿”?

2023-08-06 20: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那到底为什么济南人如此喜欢称呼别人为“老师儿”呢?

这首先与汉语通用称谓语的缺环有关。

什么是称谓语?《新华字典》将“称谓”解释为人们为了表示相关之间的关系,或为了表明身份、地位、职业的区别而使用的称呼。称谓语是人们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一定会使用的语言要素,也是影响人际交往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自经历了 1978年的改革开放,至今仍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语言也不例外,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息息相关的称谓语更是发生了重大变化。

汉语称谓语可以分为“亲属称谓语”和“非亲属称谓语”,所谓通用称谓语是不严格区分被称呼人的年龄、职业、身份等,在社会上广泛使用的称谓语,比如我们常见的“先生、小姐、女士、同志等等。而所谓汉语通用称谓语的缺环是指,汉语称谓语中缺少对陌生人的称谓。英语中有“ Miss/Mr.”通用于称呼并不熟悉的陌生人,汉语中直到七八十年代才出现“小姐、先生、同志”的称谓语,但由于后来把从事色情行业的女性称为“小姐”,把同性恋群体称为“同志”,“小姐”、“同志”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并未在全社会适用,因此在称呼陌生人方面,汉语称谓语一直是缺环的。

在交际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称谓语是一件难事。

因此!济南人很聪明的选择了一律称为“老师儿”这个方法,无论男女老少都称为“老师儿”。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老师儿”称谓语从专指教师行业从业人员到泛化为在社会上称呼不相熟的陌生人,符合汉语称谓语的两大原则——等差原则和情感原则。

所谓等差原则是指它讲究尊卑贵贱、长幼差序带着明显的等级差别和身份的规定性。“老师儿”称谓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长幼、尊卑的概念,唐代文学家韩愈《师说》中有“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说法,无论年长年幼,都可以成为我的老师,从这一角度,淡化了称谓中的尊卑贵贱、长幼有序的等级差别。无论是在菜市场买菜,还是路边问路,一个“老师儿”避免了称呼别人需要考虑的诸多因素,比如年龄、职业、性别。

所谓情感原则是人与人相互称呼时讲究亲疏远近、注重关系的融洽和情感的交流从“情感”“关系”的角度选择称谓词来称呼对方,它反映出中国传统社会重视人伦、重视人际关系和谐的文化心理。“老师儿”称谓泛化的根源在于儒家伦理框架下的师生关系的隐喻。在儒家思想主导的封建伦理道德中,老师作为一种职业获得了很高的地位和声望,享受到了极大的礼遇,因此获得了社会的尊敬。见人称呼一句“老师儿”是济南作为孔孟之乡的传统,也是济南作为山东省会对外省人的尊敬。

参考文献:

[1]李树新 .论汉语称谓的两大原则 [J].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4}(05):77-82.

[2]高晓岑 ,崔山佳 .济南市“老师”称谓语泛化的调查研究 [J].汉字文化 ,2016,{4}(01):83-87.

[3]李艳军.“老师”称谓泛化的儒学观照 [J].才智 ,2018,(第 31期 ).

作者介绍

孟杨,北京语言大学2020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

今日责编:喜欢三毛的小卷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