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羊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水彩画传入中国距今多少年 寻迹羊城

寻迹羊城

2023-11-03 07: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疫情阻止了漫游世界的脚步,却留下更多时间去观察这个生活多年而一直被忽略的城市,寻迹羊城的大小博物馆,拾起时间的碎片慢慢地拼读这个城市的前世。 在广州提起十三行,上至八十岁下至八岁,无论“老广”还是“新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为什么叫“十三行”、曾经雄霸一方的“十三行”为何辉煌为何沉寂?让我们走进坐落在三百多年前的十三行遗址上,现广州文化公园内的“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去寻找答案。 十三行作为清王朝曾经唯一的对外贸易中心,朝廷的闭关锁国政策为广州口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既要广州对外通商,又规定外国商人不得与其它中国商人发生直接买卖关系,外国商人来华朝廷交易,都要找指定的行商作为贸易的经纪和代理,这些指定的行商所开设的对外贸易行店,俗称"十三行”。它有过一段长达一百多年的辉煌历史,而后在动荡的历史中又经历了长达百年的沉寂。

据史籍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记,广州的海上贸易始于秦汉,盛于唐宋,在17至19世纪,随着欧美经济发展和世界各国来华航线开辟,以及欧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广州这个传统海上贸易中心,自然地成为各国商船首选的黄金口岸。 进入展览大厅,百年前繁华跃入眼前,一幅360度全景“珠江百舸争流”

展厅中间是展示十三行商馆区的沙盘。沙盘中间商馆区大致就是今天文化公园所在地。商馆区东至西濠,西至联兴街,南临珠江,北达十三行街。整个商馆区分割成三块长方形区,西边是同文街,中间平行的是靖远街,东边是新豆栏街。(此外沙盘上还有海珠炮台、粤海关税馆等与十三行相关的重要建筑)

十三行历史文化遗址沙盘

秦汉时期,从广州出发的商船已抵达东南亚一带。 南北朝时期,释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衣钵传人达摩从古印度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在绣衣坊码头(今上九路西来初地)登岸。 唐代,广州成为中国第一大港,众多外国商人聚居于叠坊(今光塔路一带),朝廷设立市舶使院管理对外贸易。 宋元时期,朝廷设立市舶司,海山楼(今北京南路一带)成为接待外商的场所。 明清朝廷,改海山楼为市舶提举司署,并在西关建怀远驿(今十八甫路),供前来朝贡的贵使和随从居住……珠江上帆影片片百船争出。 瑞典哥“德堡号船模” “哥德堡号”是瑞典东印度公司商船, 1739年首航广州十三行。1745年第三次从广州返航时,在距港口约1公里处触礁沉没,后打捞起沉船中不足一成约30吨的茶叶,80匹丝绸和瓷器,出售后尚有获利。后来哥德堡号又被仿制出II号船在中瑞之间进行贸易。为纪念这段历史,瑞典新东印度公司花了近10年的时间重建了哥德堡号仿古船, 2006年7月重访广州。

美国“中国皇后号”船模 “中国皇后号”是首艘来华美国商船,1784年首航广州。中国皇后号是木质帆船,靠着海洋季风航行的。载重大概在四、五百吨。此次航行的船长是约翰﹒格林,还有大班山茂召,后来成为了第一任美国驻广州领事。首航带来的商品主要是西洋参和银币,从中国采购的货物主要是红茶、绿茶、瓷器、南京布、机织丝绸、肉桂等。这些货物卖出后获利近3万美元,占总投资额的1/4。此次航行在中美贸易史上是十分重要的。

中国“三益号”船模 “三益号”是清代乾隆年间“丰晋行”(叶氏商人)名下的商船。这是当时航行于珠江流域的广式商船,因其前部两侧绘有一双大眼睛俗称“大眼鸡”,是广船的典型代表。清政府规定用船头涂色区分属地,红色船头便是广船的标志。除此之外,首低尾高、上宽下窄等都是广船特征。

展览共分为“开海设关”、“十三行风貌”、“十三行行商”、“十三行贸易”、“中西汇流”、“走向近代”六个部分 ,介绍了十三行既是一个地名,也是一片商馆区,又是一个商人群体,十三行还是一种贸易体制。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朝廷颁布禁海令,但广东海上贸易禁而不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实行开海贸易政策,在东南沿海设立粤、闽、江、浙四大海关,作为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行政机构。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朝廷只保留粤海关(今海珠广场西侧),独家管理对欧美贸易事务,拉开了十三行辉煌秩幕。 粤海关 广州成为清政府限定对欧美唯一通商口岸后,粤海关的地位更为重要,其税收是清朝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有了朝廷的撑腰,才是广州被誉为“金山珠海,天子南库”成绩斐然的内在动因。 与其他商人不同,十三行是具有官商性质的贸易组织。朝廷和外商以十三行为媒介,达到“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的目的,十三行既是中外贸易的桥梁,也是中外商人之间不可逾越的屏障,通过朝廷让渡的外贸权,获取巨额的利润,外商借助十三行,采购商品,开拓市场,三方以贸易为纽带,责任明确,利益均沾。

清代广东水师营官兵驻防图(局部) 这幅《清代广东水师营官兵驻防图》介绍的是清代外商进入广州贸易的路程。洋船到达澳门后,须先向清政府申请贸易许可,获准后由一名持牌引水员领进珠江河道。在虎门,海关人员查验船上货物,加贴封条,并将船上的火炮卸下。到黄埔后,洋船须下锚停泊,等待海关人员丈量船只、确定税额。船上货品由广州本地驳艇运到十三行商馆区。除船长、大班等人可进入商馆区外,普通的水手只能留在黄埔港口。

广彩海珠炮台图杯、碟 清乾隆(1736-1795) 杯碟上的图案是当时广州十三行商馆区附近的海珠炮台,而这种题材是当时外销艺术品中比较常见的。自广州被限定为清朝唯一对欧美通商的口岸后,十三行商馆区、沿途港口风光等是外国人熟悉和喜欢的中国风景,被本地艺人和来到这里的外国人描绘在外销艺术品上,再由外国人购买并带到世界各地,流传至今。

广彩洋人远航图大碗 这件广彩大碗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其历史价值体现在碗中心“1757”的年号标识。这是乾隆皇帝颁布上谕,使广州成为唯一对欧美通商口岸的年份。碗身前壁图案描绘的是外商船员到中国贸易前与爱人依依惜别的场景,远方是一艘待发的商船;后壁描绘的是贸易成功后,船员返国与爱人相见,并交给爱人从中国获得的金币的情景。碗内绘有英文“Elizabeth Darling”(中文意为:亲爱的伊丽莎白)。可见,这个广彩大碗是一个精心订制的礼物,见证的是一段远渡重洋、大团圆结局的爱情故事。从精美的画工和画意,可见其艺术价值。此外,碗口口径巨大,胎质细腻,釉面均匀,也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广彩技艺。

外洋船牌(复制件) 这是1741年粤海关发给瑞典“哥德堡号”商船的通关证明,长60厘米,宽48厘米。当时外国的商船来华贸易,进出珠江河道都需要向清政府申请通关船牌,上面记录着商船的国家、船长名字、船上武器火炮以及外国水手的数量等。这张牌票是瑞典哥德堡号商船第二次航行到广东,贸易结束后向清政府申请的外洋船牌,“亚氏梦”应为船长Askbom的名字音译。

巡查缉捕银质船模 船模造型生动,细腻逼真,这样大的银船模型也较为罕见。此船型为典型广式三桅木船,可升降多孔舵、锚、桨等船只构件雕刻清晰。船上有十多个人物,设有大刀、枪、炮,应为巡查缉捕船。船尾还有“陈、张、李、向”四面旗帜。由于繁盛的海上贸易活动,清代广东内河及沿海盗贼猖獗,清政府巡查缉捕海盗,对商船进行护航。

十三行作为清朝时期最重要的对外贸易窗口,既是贸易组织,又是外交机构,负责承揽对外贸易,办理外来商货的报关纳税,传达政府有关法令和执行对外商的管理等。这一组织的建立无疑是打开东西方贸易的一次制度创新。它的影响力却不仅仅体现在贸易层面,更体现在制度及思想层面,彼时诞生在十三行的一项制度甚至影响了近现代全球的金融贸易体系——责任联保机制。

外商抵达广州后,要在行商中选择一人为自己作担保,然后将船中货物全部交给他(后来,货物并非由承保行商来统销),担保的十三行行商承包此外商进出口全部货物的销售与采购(均以固定价格一次性买卖),外商不得私自买卖货物。

外商在华的一切行动都是由保商保证,外商的活动范围以及活动方式都是受限制的。而这项责任联保机制,实际上是由三大制度组成的:保商制度、行佣制度、总商制度。 行商运作着巨大的商业网络,支持这个体系需要庞大的财政开支。例如需要垫付规定的关税(不管货物是否由保商买卖,一律要负担完税责任)。一些资本薄弱的行商便产生了风险,一方面,对官方“欠税”,另一方面,向外商贷款周转生意继而产生“商欠”。这一风险,也使得清政府推出行商风险管理的制度建设。

与此同时,清廷建立“行佣”制度,在对外贸易中征收“行佣”,用来偿还破产行商的“欠税”和“商欠”。“行佣”的本质,也是为了让其他行商为破产行商的“欠税”和“商欠”负连带责任,是一种朴素的联保机制。但是“行佣”也使得行商增加了额外的支出,加重了行商的负担。

由“散商”联保同时实行广州十三行内部的行商全员联保制度。这一制度发展,导致殷实商人望而却步,行商数目锐减。

来看一组数据,1754年,十三行税银仅52万两。 1790年,税银达110万两 鸦片战争前,税银突破180万两。 此后的一个世纪中,十三行缴纳的税款占清朝税收总额的40%。 凭借十三行的奥力给,广州在1850年在世界城市经济十强中,排名第四。不愧为“天子南库”。 因为没有讲解,总觉得某些展品的陈设与展览的分类关联度不大,随走随看吧! 广彩青花锦地描金庭院人物改狮钮盖对瓶 (清中期) 这对瓶瓷胎极薄,对瓶开光里的庭院人物纹饰描绘非常精美细致。瓷器开光是指在瓷器的某些部分画出边框,并在边框中绘以山水、人物、花卉等。这对瓶开光外饰青花锦纹,显得非常清新雅致,又非常具有中国风格。而在边框外饰以满地锦纹的称“锦地开光”。

广彩山水人物纹温盘                            清乾隆(1736-1795) 温盘带盖,左右两侧有盘耳,并且是中空隔层,在寒冷天气的环境下,通过加注热水,可以起到给菜肴保温的效果。器身大面积绘有描金缠枝花卉锦地纹,主题纹饰为人物故事图,色彩富丽堂皇,是外销广彩瓷中的精品。

广彩青花瓷人物纹五供 五件一组,均绘有青花纹饰,瓶身彩绘山水、人物庭院图,是乾隆时期外销瓷的精品之作。在西方多置于壁炉上作装饰品之用。由于当时中国瓷器在西方非常受欢迎,所以西方商人会大量采购中国瓷器用作餐具或装饰品。

贝雕镂空基督生平故事挂件一组 这三件贝雕都是采用完整的贝壳雕刻而成,用浅浮雕和镂空雕技法刻画了耶稣诞生、受洗、最后的晚餐等生平故事,四周辅以卷叶纹及缠枝花卉纹饰,非常精美。作品中还刻有外文标识 “CENNA D.N.J.C”、“BETLEMME”。“BETLEMME”即伯利恒,是耶酥的诞生地。

广彩人物纹镶小天使铜座大碗 部分广彩瓷器出口到国外后,由欧洲工匠对它进行重新改造,甚至改变其原有功能,镶嵌铜、镀金或贵金属纹饰,成为奢侈的摆设。这件广彩大碗,由外国工匠对它重新加工,给碗沿装饰了连绵的叶形花纹,加装了由天使雕塑、卷草纹和西式花卉组成的底座,金碧耀眼,华美无比,可见外国人对它的珍视。

贝壳彩绘罗汉图摆件 清(1644-1911)

十三行街区,指的是洋行、商铺、及外国商馆所处的整个区域。 十三行同文街一景 19世纪  设色石板画  拉维捏俭比切博斯刻印 香港艺术馆藏 同文街汇聚了各种洋货及中国土特产,被外商称为“新中国街”

西式家具铺  约1830年绘,纸本水彩画  采自《清代洋画与广州口岸》

陶瓷店  1770-1790  纸本水彩画 采自《清代洋画与广州口岸》

外商在广州街市购物 采自《Den Langa resan》

同文街店铺商人与外商  1825-1830年绘

同文街街口  约1839年绘

十三行货栈图 约1760年绘 绢裱水粉画 大英图书馆藏

通草水行市井风情图

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动画长卷将《清代广州十三行》活灵活现展示在观众面前。 它根据现藏于大英图书馆《广州港和广州府城画》绢裱本卷轴水粉画制作而成。原画创作于约乾隆二十五年(1760),画面描绘广州府城从西边黄沙、西关炮台至东边大沙头、东炮台的景色,250多年前珠江北岸街铺码头、商馆税府林立、江面商船纷至、小船游弋的十三行贸易口岸繁荣景象。

十三行风景玻璃画 清乾隆(1736-1795) 描绘的是广州十三行商馆,画面从左至右分别为法国、美国、英国和丹麦商馆,远处是越秀山镇海楼,右下角绘有海珠炮台。

纸本水彩象牙贴面戏曲人物图   19世纪 描绘的是清代官员及女眷形象,四周绘有花蝶、水果等图案。这幅画的精妙之处是在于人物的面部都是用象牙贴面勾画而成,使得人物看起来具有立体感,尤显生动。 象牙贴面作为一种工艺,在当时运用得非常多,除了用在绘画上,也会用在扇子和广绣上。而这幅图原本是放在丝巾盒里作装饰用的,因为绘画十分精美而被装框当成画作来保留和欣赏。

广彩珍珠地花蝶人物纹镶铜盖对瓶 清乾隆(1736-1795) 这是一对典型的乾隆时期风格广彩盖瓶,主题纹饰为狩猎图,采用了明暗阴影及远近对比的绘画方法,瓶身、瓶口、底部加装有欧式的洛可可风格铜鎏金卷叶纹装饰,体现了中西文化艺术的交融。“珍珠地”是指在图纹外戳印间隔一致、大小相若的小圆点,再往瓷坯表面均匀地抹上一层色粉,待抚平之后再罩釉入窑焙烧,烧成后的陶瓷色泽分明并充满了立体视觉效果。

十三行并不是指特定的十三家商行,数量偶有增减。十三行成立之初,商行多达26家,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商行减至4家,一般商行数量保持在十家左右。十三行鼎盛时期,以潘、卢、伍、叶四大家族为最。

伍秉鉴油画像,约1830年 伍秉鉴(1769-1843)于1801年接手掌管怡和行,1813年出任十三行总商,外商称他为伍浩官。

百年前的画家用笔描绘了这些豪华庄院

想像中富商家应该是这样的吧!

1822年十三行一带有五千余家专营外销商品的店铺。 18世纪,饮茶风片在欧洲流行,十三行是茶叶出口的最大集散地,茶叶出口量跃居中国出口商品首位。 茶叶店场景

陶瓷店场景

丝绸店场景 乾隆年间,广州绣坊有50多家,从业人员多达3000多人。1772年,销往欧洲的广绣披肩有8万条。

丝绸商人

开海贸易给向往与中国通商的西方国家带来了无限商机。英国、法国、荷兰、瑞典、美国等国家的商船相继来到中国,进行贸易。欧美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风”,广州制作的瓷器、家具、雕刻、外销画等不断销住欧美。

广绣以外销为主,受西洋画影响,色彩艳丽,图案层次分明。 广绣仙鹤花鸟挂饰

这幅作品色彩清秀淡雅,色系过渡相对柔和。整体图案表现出自然界的繁荣祥和,各种姿态的鸟儿生活在苍松翠柏鲜花之间,相互嬉戏,非常热闹。而花鸟的刺绣非常逼真生动,特别是鸟雀的羽毛针工非常精细。

红锻地绣婴戏门帘

随着十三行贸易的发展,中式瓷器、家具以及建筑元素都在欧洲上层社会逐渐流行起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在自己家中布置一个中式家居厅堂,以彰显东方情调。这是结合文献资料复原的欧洲人家居场景,广州制作的酸枝木家具、瓷器及其它工艺品已成为当时上流社会的象征。 外国人家居厅堂 18世纪,欧洲社会兴起一股推亲“中国风”的时尚潮流,广州制作的酸枝家具及工艺品已成为当时上流社会的身份像征。清代酸枝家具、欧洲织锦、英国风琴、美国留声机奇幻地融在一起

清代广式家具畅销欧美,从而激发了广式家具行业追随西洋风,产生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形式,专为外销量身定制的酸枝家具。五常酸枝家具是清代后期专供外销的广式家具之一,国内市场未见实物流传,只遗传《广东五常酸枝家具》图谱在世,图谱绘有六百多款家具,为外国买家参考定制之用。 现场展示的百余件五常酸枝家具,均是王恒先生从国外悉心搜集所得。通过这些家具的造型和纹饰,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 踏进二楼展厅,迎面而来的是这个精美得让人屏息的“红木镂空雕镶广绣花鸟屏风”。 这广绣屏风以仙鹤为主要,还有鹦鹉、燕子、喜鹊等鸟类物象栩栩如生。屏风的主体使用了红木酸枝,中间镶嵌广绣松鹤图,两种材质的结合使得这件作品除了具有分隔空间、遮挡视线的作用之外,还在家居装饰中起到显著的点睛作用。

这件是清末的酸枝镂空雕花多宝柜 多宝柜是指柜的上方为陈列架,下方有贮物柜的家具。这件多宝柜上方及背板全部镂空雕饰梅花纹,柜身四立柱刻有龙纹、卷叶纹,下方柜门饰以梅花图,整体雕刻繁密精细。充分体现了广式家具精工细腻、豪华富丽、装饰繁密的独特风格。

这件19世纪的广绣花鸟屏风精美而华丽,鸟儿在枝头喧闹活灵活现,孔雀开屏栩栩如生。

黑漆描金市井生活图十屏风

清代,广州是中国最重要的象牙贸易和牙雕制作中心。以镂雕、透雕、浮雕、拼接组合等多种技法而著称。雕工精细的针线盒、首饰盒、名片盒及摆件在欧美备受欢迎。

象牙雕柳亭人物纹针线盒 清未 用象牙精镂细刻而成,盒内各式象牙针线配件齐全。盒周身满工镂刻人物、山石、园林、亭台水榭及楼阁等主题纹饰,周围饰以虫鸟花卉纹。而整个针线盒表面光是人物就雕刻了一百多个,人物的五官、手部等都雕刻得十分细腻,并且每个人物形象都不一样。

象牙雕扇骨彩绘港湾贴象牙面人物纹折扇清未 此扇有十六支象牙扇骨,采用了拉丝、浮雕、透雕技法,刻有亭台楼阁、人物、花卉等精美纹饰,扇骨的制作极尽奢华。扇面绘有清朝服饰人物家居生活场景,人物面部全部用象牙剪贴勾画而成,立体感特别强,服饰绘画精细,中间描绘的则是澳门南湾风景图。

象牙人物纹国际象棋盘 这件国际象棋,配黑漆描金棋盘。棋子是清代人物造型,十分有趣。每一个棋子都是由象牙雕刻而成,均有莲花造型底座和镂空雕刻的象牙球。人物服饰的纹路、人物及动物的面部表情都清晰可见,造型也十分生动。虽然因年代久远,部分士兵的刀剑已缺失,但仍然能看得出整体的剑拔弩张之姿态。

象牙雕扇骨双面广绣百鸟纹折扇 清道光(1821-1850)这把摺扇集象牙雕刻和广绣工艺于一体。扇骨为象牙材质,采用拉丝、浅浮雕、深雕等工艺雕刻人物、山水、亭台楼阁等图案。扇面为双面广绣花鸟图案,绣有蝴蝶、荷花、仙鹤纹等。

镂雕人物柱花卉纹十六层象牙球 象牙球是广州最著名的牙雕制品,因其鬼斧神工级的技艺要求,亦称“鬼工球”。这件象牙球综合运用了圆雕、浮雕、剔地隐起、镂通雕等多种雕刻技法,由大小数层空心球连续套成,层内有层,每个球均能自由转动。

象牙雕花卉人物纹名片盒

象牙透雕庭园人物天使纹盒

象牙镂雕花卉人物纹团扇 由49块象牙薄片镂空精雕而成。首先,将象牙打磨成薄如纸张的扇页,再于其上镂雕出锦地花卉、山水、人物纹饰。精致连绵的花朵呈现出洛可可艺术风格,是一件中西文化艺术结合的艺术精品。

广彩瓷是在17世纪广州对外贸易过程中催生的。为满足外销需求,善于变通的广州工匠采用青花、五彩、粉彩等色釉及进口颜料按照西方人审美习惯,在素身瓷器上彩绘各种图案。 广彩人物纹莲花形大碗,清 同治 (1862-1874)造型独特,色彩绚丽,内壁绘有大量的鱼藻纹,图案逼真形象,碗身和碗底中央绘有人物故事图。这种器型的广彩瓷可以用来盛放沙拉或酒水,碗凹凸位置可以勾放酒杯或沙拉勺子,使用方便,深受西方人的喜爱。

广彩外文标识花蝶人物纹小碟   1868年 在1868年,美国“皮斯卡塔韦号”的阿门船长在广州定制了两套精装瓷器,其中一套 300件餐具送给尤利塞斯·S·格兰特(Ulysses Simpson Grant)将军夫妇。但是当这套餐具造好运抵美国时,已经是1869年了,而这个时候尤利塞斯·辛普森·格兰特已经就任了第18任美国总统,于是这份礼物就被顺理成章地送进了白宫。这也是当时私人定制的瓷器之一。

玻璃画教子图,清代(1644-1911) 画中的贵妇人头戴素馨花,面容五官乍眼看有点西洋女子的韵味,但衣裙下的“三寸金莲”似乎也说明了她的身份。整幅画作意境和谐统一,无论是坐在椅子上优雅又略带严厉的母亲和坐垫上勤奋练习奏乐的儿子,还是可爱的小狗与屋内、庭院的花木,画匠都精工绘画,并能恰如其分地处理人物和场景的光线明暗,使画面达到近景与远景皆相宜的美感。这幅玻璃画保存完整,题材独特,加之画工细腻,是一件当时从十三行出口欧美国家的精美工艺品。

青花五层楼图碟清中期 中间描绘的是广州城内的景色,可见白云山和镇海楼等景点。由于广州十三行商馆区在广州城外,而清政府对西方人士到访广州作了比较严格的规定,西方人士只能在十三行商馆居住,因此这件瓷碟图案反映的是西方人士在商馆区可眺望到的广州风景。当时的广州风景、港湾风情、广州民情风俗等题材在外销产品上经常可以见到,也是西方人比较喜欢的中国风格。

19世纪晚期广彩船舶纹杯、碟 瓷器上的绘画题材是船舶纹纹饰,反映了广州当时商贾云集,珠江千帆竞发的繁荣景象。

乾隆晚期有一种色彩极为富丽,绘工特别精美的广彩瓷器,外国藏家追捧为“皇室瓷”。美国洛克菲勒家族藏有数量不菲的该类瓷器,国内收藏界把此类风格特色的乾隆广彩瓷后之为“洛克菲勒瓷” 清•乾隆 广彩庭院人物纹双狮耳带层盖冰壶 西式造型,非常独特,应为来样定制。壶身以金彩绘缠枝花卉锦纹作地,显得富丽堂皇。主题纹饰为庭院人物图,同时绘有几十个开光花卉、山水等风景图,绘工都十分精美。冰壶根据历史文献中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时期,距今已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由瓷器烧造,腹内装满冰凉清洁的井水或池水,是夏季供人们防暑降温的工具。

徽章瓷是按照外商提供的特殊标识图案和要求,在广州加彩烧制。徽章瓷是专门定制的瓷器,器物上绘有皇家贵族、西洋宗教传说、商旅军团等徽章标志纹饰。 英国马多克斯和卡莱尔顿家族徽章纹。这件瓷器约于1750年由T.马多克斯先生的儿子订制。

英国林赛家族徽章纹。这套约于1755年订制

英国多比利和德哈维兰家族徽章纹,1748年订制,是两家族联姻徽章纹饰。

清•康熙 粉彩徽章纹大盘 这件瓷盘绘有英国德克尔(Decker)家族和沃特金斯(Watkins)家族的徽章纹饰。这是个联姻徽章,左为男方家族徽章,右为女方家族徽章。

通草画在十三行时期就是成功的文创,是一种奇特的绘画作品,风格、图案是中国的,但画法却像西洋绘画。描绘广州口岸的生活故事、风景、风俗等题材,是广州的“清明上河图” 通草水彩人物画 19世纪

花鸟

通草水彩状元及第图19世纪

通草水彩人物贺卡 每张贺卡上方都用了广州英语表达了节日的祝福。

粤海关不仅为清政府提供了可观的税收,还为宫廷采办前所未见的西洋奇器宝玩。宫廷贵族对舶来品的喜爱,刺激了广东督抚、粤海关监督等依靠十三行这一洋货市场竞相采购进口货。 十三行时期的进口商品以毛皮、毛纺织品、木材、胡椒、西洋参及工艺品等为主,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造成了洋货在国内巿场销路举步维艰。

陶彩人物镶铜座钟  19世纪 西洋钟表自明朝万历年间起,由传教士带到皇宫,受历代皇帝的青睐。这件陶彩人物镶铜座钟制作精美,表盘时刻用罗马数字表示,配上西洋花卉做装饰,陶瓷上绘画了西洋人喝茶休憩的题材,画面细腻又极具韵味。座钟整体以塔为造型,塔顶、底座与四周各部位皆镶以铜部件作装饰。

法国铸铜镀银文具架

商贸往来的背后蕴藏着知识、技术、思想、观念的交流。开海贸易的同时,朝廷重视招揽西学之士,广州逐渐成为中外关系通道、东西文化窗口,是东学西传、西学东渐的前沿。 农耕稻作文化中英文图册  1879年

瑞典斯德哥尔摩中国宫 1753年由瑞典国王阿尔道夫.福雷德里克下令建造。

在19世纪西方人来到中国后,他们不懂中国的语言,中国人也不懂英语。在谈生意、做买卖的过程中,一种中英混杂的广州英语就产生了。十三行的商人就是凭借它,与外国商人沟通和交流。我们从中能够发现,广州英语很多时候是没有遵循英语的语法,但却混杂了中国人的语言表达方式。

19世纪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政策与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矛盾日益加剧。 欧美工业革命后,西方各国到处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在十三行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贸易出超地位。西方殖民者为扭转贸易逆差和牟取暴利,竟然不顾道义准则,把鸦片作为商品,以武装走私的形式贩卖到中国。

通草水彩画吸鸦片图 清(1644-1911)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2年,中英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中第五款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 向例全归额设行商承办, 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同例, 凡有英商等赴各国贸易者, 无论与何商交易, 均听其便。”这一规定的订立,标志着十三行对外贸易垄断地位的丧失,清政府实行广州对欧美一口通商的贸易体制从此终结。 1822年,广州西关附近太平门突发大火,大火7天不灭,波及住宅1.5万余户,商行11家。大火熔毁白银多达4000多万两,夜间遥望火光,珠宝烧裂,光芒闪耀,白银融化,流泻一地。 银鎏金累丝烧珐琅纸本贴象牙彩绘火烧十三行图折扇  清(1644-1911)

广州十三行,以壮烈的方式,结束了它曾经的辉煌。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