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最大毒品案、小女孩体内藏毒……丽江缉毒警察亲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毒贩用无人机运毒犯法吗 丽江最大毒品案、小女孩体内藏毒……丽江缉毒警察亲述!

丽江最大毒品案、小女孩体内藏毒……丽江缉毒警察亲述!

2024-05-26 15: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自2016年至2020年,第四轮禁毒人民战争已历时五年。

今天,又是一年中的6月26日,第34个国际禁毒日。25日下午,丽江市公安局组织了毒品集中销毁活动,将近年来缴获的290余千克进行了公开销毁。26日,又在大研古城玉河广场举行了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这些活动总结了过去五年的禁毒人民战争,也为下一轮新的人民战争吹响了号角。

“马仔”牵出丽江禁毒史第一大案

丽江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的和群警官,和古城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的和立江(化名)警官,都是丽江禁毒路上的老干警了,从事禁毒工作都已经十几年。提起2019年11月13日的那起大案,两人记忆犹新。

2019年9月11日,丽江警方得到线索,一个毒贩正在临沧云县活动,伺机出城。警方迅速行动,抓到了毒贩刘某,并缴获冰毒7.3公斤。

这个量,已然不是一个小数目。而刘某招供,他只是一个“马仔”,背后竟还有老板!“老板”到底是谁?他有没有更大的阴谋?一切还藏在暗影之中。

根据和群警官与和立江警官的经验,这个“老板”失手一次,损失惨重,一定还会再次出手挽回损失,根据已经了解的线索,两人带着侦查大队的兄弟们,开始了整整两个月的情报侦查,和熬更守夜的蹲守。

一直到11月10号,和群收到了新的线索:“老板”已经到了曲靖。和立江立刻召集人马连夜跟踪到曲靖,住进了毒贩们藏身的宾馆。明明知道毒贩就在隔壁,警员们却不敢轻举妄动——他们有太多的顾虑:毒品到底在不在毒贩的身上?毒贩们个个都是脑袋挂在裤腰带上的亡命之徒,轻举妄动会不会打草惊蛇?这个宾馆除了毒贩,也有许多平民百姓,万一闹将起来,会不会殃及池鱼伤到百姓?

毒贩都是小心谨慎的家伙,要对付他们,警官们只能比他们还谨慎。“我就坐在电脑前面分析线索,其实我真的很想到前线去抓他们,憋死我了。”和群警官说,他没日没夜地蹲守在电脑前面,从大数据分析,到每一条新的线索,不敢怠慢;而和立江警官则带着兄弟们,两人一群三人一伙,远远跟着那几个毒贩。又不能跟丢,又不能被毒贩发现,兄弟们个个都成了演技高超的“演员”。毒贩们极为狡猾,行踪反复不定。警官们眼睛都不眨地蹲守两天以后,机会终于到了。和立江发现毒贩们的车被动过,后备箱里摆放的电机似乎位置稍有移动,且又被堆上了些乱七八糟的脚手架。根据多年的办案经验,和立江断定:毒品上车了。行动!

面对从天而降的警察,毒贩们甚至没有反应过来,就乖乖落网。“不反抗,也不跑,他们知道跑不掉了。”和立江说。毒贩非常狡猾,将电机内膛拆掉,塞满了一包包的冰毒。和立江带着兄弟们一包接一包地往外拿毒品,堆得比茶几还要高,他震惊了。

这是丽江禁毒史上最大的一起案件,共查获冰毒47.8公斤。这些毒品如果流入市场,意味的将是五十多万次散碎的毒品交易,是老百姓几千万的血汗钱,是无数被毒品吞噬的生命,和破碎的家庭。

还好,这一切没有发生,缉毒警们惊险地替人民避过了这次祸害。

体内藏毒的小女孩,几年后成为贩毒头目

和群说,他办过一个案子。那一次,他没有在幕后搞情报,而是亲身上了前线。

那是2015年,4个年轻人骑着两辆摩托车,从临沧边境一路到了大理南涧,即将在碧溪码头过江。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丽江警方盯上了。

码头人来人往,乡民们搭乘轮船往来江上赶街,一派祥和。没人知道,一大批毒品正藏在这四个年轻人的摩托车里,伺机渡过江去。

同样是熙熙攘攘的闹市,同样是穷凶极恶的毒贩,让和群不敢轻举妄动。他也怕,万一被毒贩发现异样,把摩托车往江里一推,让滚滚江水带走了毒品,那警方就没有了证据,一切前期的侦查工作就都白费了。

和群佯作热心百姓,看到这几个毒贩因为摩托车太重难以推上船去,他和搭档还上前帮忙推了一把——他知道,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确保毒贩和毒品过江,江的对面就是严阵以待的兄弟们。

毒贩很小心,看到陌生人凑上来,他们十分警觉。可是发现和群是来帮自己推车的,几个年轻人放下了顾虑,与和群聊起家常。聊得兴起,和群拍了拍摩托车坐垫,硬邦邦的。“里面有东西!毒品一定在里面!”

终于,人和车都安全地到了江对岸,和群心里松了一口气。早已等候多时的警察兄弟们穿着便装,前呼后拥地上前帮着过江的乡民们下货——其中包括了两辆摩托车。几个毒贩还没发现不对劲,还在跟和群感叹此地真是民风淳朴,结果下一秒,就被按倒在地上了。

这起案件,缴获了35公斤的海洛因,这个数字令人瞠目结舌。可是更加令和群震惊不已的,却是毒贩——为首的是个小女孩,年仅13岁。面对突然出现的警察,她十分镇定,不哭不闹。也许是因为知道自己年龄太小不会被判刑,她的眼神透露出与年龄不一致的冷漠与残忍,让和群胆战心惊。

“这个女孩子我知道,更早的时候我就抓过她。”和立江说。

那是2011年,和立江得到情报,说有一个女毒贩将要经过丽江三义机场,于是提前去堵卡。可是堵到了车,却怎么也无法从乘客中匹配到毒贩。和立江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情报有误?

僵持了半天,和立江终于发现了不对劲——那是一个年仅九岁的小女孩,有着一双大眼睛。她跟民警扯东扯西,拉着家常。旁人觉得她伶俐可爱,和立江却觉得诡异:“我女儿跟她差不多大,我知道她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么小的孩子,就一个人搭车东奔西跑,见到警察不害怕,还能主动聊家常,这肯定不对劲。”和立江说。

和立江的直觉是对的。小女孩身上什么也搜不到,他就带着小女孩到医院打了X光,果然发现在这个小小的孩子肠胃里,竟然有几个塑料包,里面是海洛因。

体内藏毒,是一种常见的运毒方式。如果塑料包在肠胃里破裂,毒品泄露到体内,毒贩没有别的机会,只有死路一条。

可是她只是一个九岁的小女孩。

“真的太难过了,”和立江说:“她跟我女儿差不多大,我知道这个年龄的小孩,都是什么天真可爱的样子,可是她已经在一个人贩毒了。看到她我就想起我的女儿,太令人伤心。”

和立江了解了这个女孩的背景,更令他感到难过——女孩父亲早逝后,丧心病狂的毒贩就盯上了她,将她作为运毒的工具,利用她来逃脱法律惩罚。但女孩会不会因此丧命,他们却不在乎。最终,女孩自己也走上了这条万恶的路。和立江不知道她的未来到底会怎么样,还有没有希望。说起这些坑害社会,坑害孩子的毒贩,他恨得牙痒痒。

毒品花样翻新,运毒花样更翻新

2019年1月,和群路过雪山路,遇见了几个年轻人。

也许是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群从他们的神情举止便疑心:这几个人,像毒贩。他迅速组织了侦察队的兄弟们,大家穿着便装,远远地跟住了这几个人。

和群跟着其中一个一直到了玉龙县,才冲上去把对方按住。对方看似瘦弱,其实力大无比,好几个警察兄弟一起上才把他制服,果然从他的棉衣夹层里找到了整整三公斤的海洛因。

“这倒没什么,”和群说:“可是后来我们去他住处搜查,发现了一套外卖员的制服,是他用来伪装的。”

“毒贩并不会真的去送外卖,送外卖是辛苦活,毒贩这种不劳而获的人才不会干呢。”和群就说:“可是现在外卖员很多,而且到的地方、接触的人都很多,也不引人怀疑,所以伪装成外卖员确实成了毒贩的一个法子。”

除了伪装成外卖员,警官们说,现在伪装成快递员,利用物流系统贩毒运毒的毒贩也增多了。毒品花样翻新,从传统的海洛因、大麻、到冰毒、麻古,再到现在的新型毒品——小邮票、笑气、“蓝色小精灵”“跳跳糖”,隐蔽性越来越强,越来越让人难以识别警惕,防不胜防。

贩毒方式也花样翻新。有毒贩“翻墙”利用境外通讯工具贩毒,利用物流快递贩毒、利用大数据和智能系统逃避追踪。甚至有毒贩卖大麻种子,让买主自己在家种的——简直是只有他们想不到,没有他们不敢干的。

因为新型毒品的伪装性、隐蔽性和成瘾性太强,吸毒群体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让和群十分心痛:“我见过最小的一个男孩,只有十一岁。被抓的时候,他神经质地尖叫,明显脑子已经受到重创了,而且毒品对大脑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和群说:“太可惜。”

不敢跟家里人说的“普通工作”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毗邻境外毒源地“金三角”,一直是中国禁毒斗争的最前沿和主战场,毒品犯罪案件远高于其他刑事案件的重刑率。而丽江作为滇西北交通要塞,成为许多毒贩运毒的必经之地,他们在暗处潜伏,伺机而动。再加上随着科技的发展,狡猾的犯罪分子利用新技术制造毒品、用新渠道运输毒品,给公安机关打击毒品犯罪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

作为缉毒警,和群与和立江,从来不敢跟家里人讲自己的工作细节。

“就是个普通工作,跟打工没有区别。”和群对家人说:“有时候出差辛苦一点,但是完全不危险!”

“哎呀,没什么危险的。”和立江也说。但其实他们很清楚这份工作的危险性,就连接受采访,他们也不能露脸 ,只能用化名。在过去十几年的工作里,他们曾被吸毒人员用匕首威胁,曾被毒贩开车冲撞。至于跟境外的毒枭长年累月的对峙,就更是让他们只能隐藏在幕后,不能像普通工种一般走到台前,接受大众的赞扬与感激。

他们干的是“最普通的工作”,但他们是幕后,真正的英雄。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第四轮禁毒人民战争期间的5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禁毒部门按照国家、省禁毒委和公安部、省公安厅的安排部署,严厉打击涉毒违法犯罪,始终保持禁毒严打高压态势。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120起,缴获毒品301.6千克,进一步萎缩毒品消费市场,净化社会治安环境,毒品犯罪高发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五年来,市各乡(镇、街道)成立领导小组及建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办公室62个,配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专职工作人员212名,充分保证了强制戒毒的执行和吸毒人员的康复、管控。

同时,我市进一步完善宣传教育机制,利用各种新平台、新渠道宣传禁毒知识,保障禁毒经费,不断强化市民心中的禁毒意识。

这当中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禁毒民警们默默的付出与牺牲。

6月25日,毒品销毁现场。290余千克,整整六箱的海洛因、鸦片、麻古、黄皮等毒品被集中销毁。警官们戴着口罩,沉默地持枪守卫着销毁现场。望着毒品在烈火中灰飞烟灭,和群说:“卸下重担。” 和立江警官则说:“大快人心。”

去时沉默的警官们,看着毒品被销毁。回程的路上,他们突然变得活泼起来,主动与我们开玩笑,果真是一副卸下心里重担的轻松模样。也许他们背负的责任太重大,又背得太久太久了。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我们的平安,只是因为有太多这样的无名英雄,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