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飞在歼20之前已研究过隐形技术 使用歼7进行测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歼20雷达实验机图片 成飞在歼20之前已研究过隐形技术 使用歼7进行测试

成飞在歼20之前已研究过隐形技术 使用歼7进行测试

2024-07-09 19: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88年11月10日,美国国防部长助理霍华德向媒体展示一张被称为F-117的令人瞠目的隐身战斗机的照片,昭示着隐身战斗机时代的开启。紧接着在1988 年 11 月 22 日,美国人又在帕姆代尔公布了B-2隐形轰炸机。世界各国空军都惊讶地发现在隐身飞机的研究上,自己已经被美国空军远远抛在身后。

  在接下来的海湾战争中,F-117“夜鹰”大放异彩,在“沙漠风暴”行动中执行了超过1270架次任务无一损失。F-117仅占美军参战战斗机总数的2.5%,却摧毁了31%的目标。隐身技术优势给各国空军带来极大震撼,对当年仍主要装备二代机的中国空军来说尤为如此。

  我国对隐身技术非常重视,早在1985年底,国防科工委就已经正式把隐身技术列为高技术预研课题,作为“七五”期间跨部门重点预研项目之一,并成立了国防科工委隐身专业组,初步规划了研究计划指南。1987年底航空工业部隐身技术研究课题组成立,由601所总承包,李天担任课题技术负责人,在隐身技术认识、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方法、RCS计算方法和软件等方面初步建立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体系和基础。

  “八五”末期,成都飞机工业公司依据国内经济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出可对现役的歼-7战斗机实施隐身升级,对该机的三大强散射源:进气道、座舱、雷达舱进行隐身改进,从而大幅降低该机的RCS。

  经成飞实际测试,歼-7战斗机的前视后向正负30度范围内的综合RCS值大约在15平方米。成飞对137号歼-7II原型机进行了针对性隐身技术改造,为了消除歼-7进气锥内雷达测距器天线在机头方向的强回波,该机改用FSS频率选择天线罩来遮挡住天线,只允许透过天线本身发出的电磁波,不允许其他频率的电磁波透过,以此来消除天线的强反射。

  对于降低进气道RCS,成飞把进气道唇口部分换成了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并在进气道内壁涂覆吸波涂料。为了降低座舱RCS,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完成了座舱雷达反射截面积(PCS)的计算分析,并对风挡骨架上采用齿状边缘的座舱内结构采用吸波材料进行了研究。歼-7II的座舱盖玻璃可能还进行了金属镀膜处理,以避免雷达波进入座舱后引发强反射。

  经过隐身改进的137号歼-7II原型机被称为歼-7IIS隐形技术验证机,在完成了座舱、进气道和雷达罩的隐身技术改进后,在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完成了隐身对比飞行试验和雷达反射截面积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歼-7飞机经上述隐形改装后降低了飞机被雷达探测发现的概率,整机的隐形技术指标完全达到原设计目标。证明现役飞机在不改变飞机外形尺寸,不降低飞机性能指标的情况下进行隐形改装是可行和有效的。

  该机的最终RCS值至今没有披露,因此某些媒体所说的降低97%完全是脑补。非隐身战斗机通过隐身改进降低的RCS值是相当有限的,只有从外形着手全新设计,才能研制出令人满意的隐身战斗机。歼-7IIS隐形技术验证机获得的许多技术成果被应用在了现役战斗机的技术改造上,也为日后歼-20的成功研制打下了一定基础。(作者署名:傲气菜鸟)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