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测绘凭什么撑起全国测绘的半壁江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武汉大学测绘学概论第三版名词解释题 武大测绘凭什么撑起全国测绘的半壁江山?

武大测绘凭什么撑起全国测绘的半壁江山?

#武大测绘凭什么撑起全国测绘的半壁江山?|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并不是时间长就能硕果累累,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有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汇聚于此,为学科建设添砖加瓦。

武大测绘遥感学科创建伊始,以夏坚白、王之卓、陈永龄、金通尹、叶雪安为代表的精英,成为第一代学科带头人,包括30多位正副教授的学术团队,奠定了武大测绘学科的“基因优势”。

建校初始,学科创始人夏坚白就提出:我们的学科“不但要在中国出名,就是在世界上也要使它露头角。”这一铿锵豪迈之语,开启了测绘学科追求世界一流的梦想之旅。

解放前,夏坚白与王之卓、陈永龄合作,撰写了《航空摄影测量》、《测量平差法》、《大地测量学》、《实用天文学》4部专著,结束了我国高等测绘教育只用外国教科书的历史。

在武汉测量制图学院,“测绘三杰”与夫人合影,后排左起王之卓、夏坚白、陈永龄

新中国建立后,在夏先生和各方面的呼吁和建议下,经中央研究,自1950年起到1959年相继成立了国家测绘总局、武汉测绘学院、测绘科学研究所、中国测绘学会。

1955年1月,夏坚白院士等人向中央建议创建一所专业齐全的测绘学院,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1956年6月,即获国务院批准筹建武汉测绘学院。

夏坚白对武汉测绘学院的创建和为中国测绘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湖北亲切接见了他。那天中午,毛泽东在大会主席台上,一眼认出了站在主席台前排的夏坚白,与他亲切握手。夏坚白身体前倾,提起左手,掩在毛主席耳边交谈。

1958年4月,毛泽东接见武汉测量制图学院副院长夏坚白

2000年8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并入武汉大学。2001年9月,学院更名为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至今。武大的测绘学科发展已经有62年的历史。

2

学术传承,形成“五代传承”“四代同堂”的科研沃土

紧随其后的第二代测绘人将测绘学科带入了世界先进水平,陈俊勇、李德仁、刘先林、宁津生、刘经南、张祖勋先后当选院士。其中,李德仁是湖北省惟一的两院院士,并于2012年被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授予“荣誉会员”称号。这是该领域的国际最高荣誉,仅授予全世界在世的最具影响的10名杰出科学家。李德仁是中国获此称号的第二人,获此称号的第一人是李德仁的老师王之卓院士,于1988年获得。

在德国留学时,陈永龄、夏坚白、王之卓与友人合影

现任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龚健雅是李德仁的学生。2011年12月,龚健雅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以龚健雅为代表的学术骨干成为学科第三代带头人,和老一代学者一起,带领学科走向国际测绘界的最前沿。王之卓、李仁德、龚健雅不仅同为院士,更是代代相承的师生。

一门三院士,王之卓(中)、李德仁(左)、龚健雅师生三代合影

难能可贵的是,在武大测绘学院,这些学者都是带本科生的。武汉大学有一门叫作《测绘学概论》的课程被称为“最奢侈的基础课”,由6位院士、4位教授共同讲授。1997年起,宁津生、刘经南、陈俊勇、李德仁、张祖勋、龚健雅六院士每年都会为大一新生主讲这门课,20多年来从未间断。

张祖勋院士在讲授《测绘学概论》

除了师生之间的传承,从武汉大学测绘与遥感专业走出去的,还有代表性的校友。去年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遥感专家——“高铁改稿”院士刘先林,就是1962年从武汉测绘学院毕业。

他聚精会神地在高铁二等座上修改报告演讲稿的形象,引起许多人的称赞,被网友们称为“网红院士”。面对国外进口的天价测绘设备和对测绘技术的封锁,刘先林带领大家研发了3DPT立体投影平台,打破了国外产品在测绘领域的垄断局面。

刘先林院士

正是大师们高瞻远瞩、追求卓越的崇高理想,不懈创新、勇攀高峰的坚定意志和科学文化,创造了让世界瞩目、国人振奋的高水平成果,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武大测绘学人攻坚克难,奋勇前行。2012年,武汉大学获得地理空间信息科学“全球领袖奖”,推动测绘学科成功跻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行列,成为武大的一张闪亮名片。

截止目前,学科培养出9名“两院”院士,人才队伍中有7位院士,武大测绘学科的“院士现象”,在业界传为佳话。

3

武大撑起全国测绘遥感的半壁江山

今年6月,武汉大学“珞珈一号”科学实验卫星发射,被称为“全球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研发团队由李德仁领衔,基于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珞珈一号”在夜光遥感领域发力,主要用于试验验证低轨夜光遥感、导航信号增强等技术。

宁津生院士、李建成院士及其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用数字高程基准取代传统水准标石,实现了传统高程基准建立和维持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引领了我国现代基准建设。

服务国家战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动行业科技进步,是测绘学科几代人的共同愿望和追求目标,已凝聚成为学科文化的重要内涵。

南北极科学考察团队32年传承接力,100余人次参加了中国全部32次南极考察和11次北极考察。从北大荒无人区测图,到三峡工程、西气东送、南沙考察、“三北”防护林遥感调查、粮食估产、黄土高原信息系统建设、城市地理信息工程建设等大型项目,测绘学科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在全国影响重大、应用广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航天基础工程,武大团队承担了北斗精密定轨和卫星数据处理方面的大量科研任务。“武大人精确定位了卫星每个瞬间位置。”被称为“幕后功臣”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家组成员刘经南说。

刘经南院士提出了建立广域差分GPS系统以对抗美国技术限制的思想,参与制订了中国北斗一代广域增强GPS系统建设方案,在深圳建设了全国首个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统,并在全国20余省推广应用。今天,中国北斗产业已经迈出国门,并将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重大作用。

过去十年,武汉大学测绘学科累计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16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7项,其它国家、省部级、境外合作及国内重要科研项目200余项,总科研经费达20亿元。

世界大学排名中心(CWUR)公布的2017年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前10名大学中,武大遥感学科排名位列世界第一。库比克教授在给世界银行的评价报告中说:“武汉大学的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可以与世界上第一流大学的相应专业,如:美国加州大学、缅因州大学、荷兰德耳夫特大学和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相媲美。”

“大道首为公”,62年里,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始终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行业科技进步同呼吸、共命运。这也是学科生生不息、阔步前行的重要原因和强大动力。

60多年过去,从珞珈山南麓的一片废墟,发展成为“世界测绘教育之都”。声教讫于四海,他们将中国的测绘教育和技术远播到世界。留给世人的不仅是动荡的年月里屹立不屈的背影,还有安然现世中向前进取的坚毅足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