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媒体看武强】河北衡水市武强县周窝村音乐小镇点亮村庄梦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武强县是衡水地区吗 【上级媒体看武强】河北衡水市武强县周窝村音乐小镇点亮村庄梦想

【上级媒体看武强】河北衡水市武强县周窝村音乐小镇点亮村庄梦想

2024-07-09 22: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清晨或傍晚,村民们喜欢三五成群,聚在村里的文化广场吹奏萨克斯,品味音乐的美好和自由。动人的旋律在村庄流淌。

这是地处华北平原、滹沱河畔的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的一个村庄,它有一个土得掉渣的名字——周窝村,但却是一个被音乐唤醒、被文化点亮的村庄,是近年来声名鹊起的音乐小镇。

时尚的西洋音乐元素与厚重的华北乡土气息,塑造出周窝音乐小镇独特的气质。墙上“因为音乐,任何冷僻之地都繁花似锦”的标语似乎在讲述着音乐改变生活的故事。

小村庄变身音乐小镇

走进武强县周窝镇周窝村,漫步在干净的巷陌,色彩鲜明的音乐元素、富有创意的艺术涂鸦,令人耳目一新,继而会心一笑。

“周窝村不大,人口不到一千人,艺术气息浓厚,不少村民都在乐器厂上班。”周窝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郭莉君说。

小村庄何以摇身一变成为音乐小镇?

20世纪80年代末,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村民陈学孔看到了商机,从天津一家国营乐器厂辞职,带着学到的乐器制造技术回乡创业,与村民周国芳合作,成立了县里第一家乐器厂。

萨克斯、单簧管、吉他等乐器每件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配件,制作如此精密的乐器,对于当时的村民而言,最初的困难可想而知。

以求新求变为精神底色的周窝人不畏惧困难,他们跟着大城市乐器厂来的技术员练习、练习、再练习,几个月下来,勤勉的庄稼人成了专业工,做出的产品销售到大城市,获得了认可。后来,随着不断引入先进技术,提升产品质量,乐器厂发展为金音乐器集团,探索打造中高端产品,逐步打开国际市场。如今,集团的产品已囊括木管、铜管、提琴、吉他四大系列100多种,西洋管乐器年产量100万件,产值4.26亿元。

然而,“那时候周窝村硬件条件差,很多外地客户不愿来,企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也留不住。乐器产业虽然给百姓带来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但村里的旧貌仍未改变,村民的精神生活依然匮乏。”郭莉君坦言。

为此,衡水市和武强县决心拉长乐器产业链,让音乐真正融入村民生活,打造融乐器生产、音乐研学、观光旅游于一体的音乐小镇。

2012年,武强县对周窝村水、电、路、暖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并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模式,引进专业的文旅公司整体规划设计,在保留北方民居风貌的基础上,按照“一门一景、一户一品、体现灵性、各具特色”原则,对民居院落进行单体规划设计、艺术包装。

小镇精心打造了特色民宿、咖啡屋、乐器体验馆等80多套院落,建成音乐水世界·水乐方、周窝音乐体验中心、世界乐器博物馆等场馆,引入民乐体验馆、小提琴体验馆、幸福乡村艺术家工作室等一批特色项目。浓郁的音乐氛围让这个村庄充满活力。周窝村先后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文明村等。2022年,周窝音乐小镇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23年,河北武强县入选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

周窝已成为集乐器生产、观光旅游、体验教学、文艺演出、餐饮住宿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音乐小镇,带动乐器生产及加工配套企业近百家,文化创意小微企业百余家,从业人员达3000多人。

音乐让乡亲们更自信更快乐

周窝村大部分村民的工作生活都与音乐息息相关,并借此走上了小康之路。有的在乐器厂上班,有的在家门口创业,有的在家乡搞旅游,有的村民将闲置民房出租给入驻商户,商户创意包装后返聘村民负责管理,村民可以收房租,还能在家门口就业……音乐产业使村民的物质生活更加富裕,音乐小镇的建设也让村庄更生态宜居。据了解,周窝村年人均收入由建音乐小镇前的3000多元增至如今的2.5万元,还带动了周边西辛庄、李封庄等6个村发展。

在这里,音乐改变的不仅是村庄外在的容貌,还渗透进每个人的生活,深深影响了这里的人们,改变了大家的精神气质。

近年来,音乐小镇加强线上线下策划推广,中国吉他文化节、麦田音乐节、露天广场音乐会、艺术家采风……一场场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演奏家、歌手、乐队等前来演出。游客既可以观看表演,又能欣赏小镇特色风貌,体验乐器的制作过程,还能购买原厂直销的乐器;周窝人在家门口即可享受音乐会,吃上“音乐饭”。在各种音乐交流活动中,乡亲们结识了世界各地的朋友,从中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说起玩乐器,都会来一手。”周窝村民天天都跟乐器打交道,工作中制作调试着乐器,生活中经常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小镇也多次举办公益音乐课,邀请专业音乐老师定期教村民们演奏乐器,联系企业赞助乐器,渐渐地村民基本都成了音乐爱好者,几乎人人都会演奏一两种西洋乐器。茶余饭后、农闲之时,村民们不再喝酒划拳、搓麻打牌,而是三五成群地练习演奏乐器,自发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有什么烦心事,吹一吹萨克斯心情就好了。”年过六旬的村妇郭玉管,过去在金音乐器集团做了20年的乐器抛光,退休后加入周窝农民乐队,萨克斯吹奏水平较高,人称“郭大管”。她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给游客演奏刚学会的曲子。只要音乐一响起,她的身体便随着节奏自在摇摆。“吹萨克斯很高兴,不仅增强心肺功能,还能锻炼手指灵活性。”郭玉管笑着说,如今,她在小镇乐器店里做销售兼乐手。

“村里的老人大都会点西洋乐器,农闲时大家喜欢聚在一起排练。”周窝村74岁的小军鼓鼓手郭贵尚说,谁家有需要,乐队都会主动去免费演奏,队友会将表演视频上传到网络,网友都夸赞他们演奏得好。

除了农民西洋乐队,周窝还有秧歌队、锣鼓队等农民演艺团体。周窝的农民西洋乐队和“大男孩”组合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多次受邀参加大型演出活动,带动了本土农民演艺事业的发展。

如今,村里也有了音乐学校,孩子们从小就能接受正规音乐教育了。

青年人才携梦而来

音乐小镇留住了人才,当然离不开当地想方设法引才、育才、留才的努力。

目前,周窝村近80%的劳动力都在家门口从事音乐相关工作,还有许多怀抱音乐梦想的外地人来此创业。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撑,吸引着有知识有情怀的青年人才携梦而来,返乡青年、外来大学生、乐器手工匠人、外籍音乐人等日渐增多。

“我做手工乐器定制,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让他使用起来更舒适,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东西。”返乡创业、擅长维修和定做萨克斯的周卫仓说,“我希望未来在世界各大舞台上,都能出现咱们武强周窝做的乐器。”

43岁的周卫仓是周窝村村民,原本在村中的金音乐器厂上班,他第一次接触萨克斯就着了迷,于是一边制作一边自学。随着学习的深入,周卫仓发现依靠生产线上学到的东西,做不出真正独特的萨克斯。他先后在国内和日本学习萨克斯制作,经过十多年历练,已成为小有名气的萨克斯专家。

2012年,回家探亲的周卫仓,发现村里正在建音乐小镇,并且针对返乡青年创业有很多优惠和激励政策,于是他选择回到周窝,办起自己的手工萨克斯工作室。

周卫仓喜欢吹萨克斯,自己吹奏的乐器总会精心调试一番。令他没想到的是,经自己调试过的萨克斯成为最抢手的产品。每次有乐手来到他的工作室,听到萨克斯独特的音色,都会软磨硬泡从他手中买走。他由此意识到,开发出独特的产品才是手工制作萨克斯的成功之道。要想把独特的音色固定下来,就不能靠调整几个按键,而是要在萨克斯管体上做文章,必须改造模具。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周卫仓的萨克斯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像周卫仓一样,手工制作吉他、手工制作长笛等各类管弦乐器的工坊遍布周窝村。他们在尝试着做出最有特色、最适合个性化需求的乐器。

■来源/农民日报

原标题:《【上级媒体看武强】河北衡水市武强县周窝村音乐小镇点亮村庄梦想》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