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大选全解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欧盟制裁俄罗斯措施汇总表 乌克兰大选全解析

乌克兰大选全解析

2024-04-19 16: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5月,基辅的天气已然转暖,但乌克兰的局势依然不甚乐观。按照乌克兰宪法,总统选举将于2015年3月29日举行。然而,去年11月21日在基辅独立广场(Майда́н Незале́жності)上爆发的乌克兰亲欧盟示威运动(乌克兰语Євромайдан,俄语Евромайдан)及其后续发展,不仅使得乌政权变更、选举提前,而且这一事件也成为了当下乌克兰局势的原点。

2014年2月21日,为缓和当时的政治危机,亚努科维奇政府与反对派达成协议,规定采用乌克兰新宪法并于2014年底前提前举行大选。接下来乌克兰局势出现戏剧性转折:2月22日总统亚努科维奇“逃离”基辅不知所踪,乌克兰国家杜马通过决议规定亚氏因违反宪法而失去总统职位,新总统选举将于2014年5月25日举行,同时举行的还有乌克兰27名市长的选举。

乌局势并没有因为亚努科维奇政府的倒塌而结束,从克里米亚独立并加入俄罗斯到东部地区危机,整个国家的局势都笼罩在阴影之下。对于乌克兰并不明朗的前景来说,即将到来的大选更有可能成为持续不确定状态的新节点。目前,围绕总统选举的宣传造势已经在基辅展开,笔者观察到各方参选人的宣传点比邻搭建在人流密集地区,每个宣传点都有两三名工作人员发放宣传材料,广告牌也换成了竞选宣传海报。基辅市民们非常关注这场特殊时期的总统选举,交谈中,他们纷纷表达自己的选择和观点,带着期许的同时也流露着担忧。

一、2014年乌克兰大选基本情况

1. 参选候选人

此次选举总统候选人的题名登记工作开始于去年2月25日,乌克兰中央选举委员会接受总统候选人的最后期限是3月30日。共有46人提出了参加总统选举的申请,最后乌中央选举委员会确定了23名参加总统选举的候选人名单,其中7名由政党提名,16名是自我提名。截止5月9日,根据乌中央选举委员会网站的资料,目前有21位正式候选人,两位自我提名候选人Королевська Наталія ЮріївнаВідомості与Царьов Олег Анатолійович Відомості因故于2014年5月2日退出总统选举。2014年5月16日晚,乌克兰共产党候选人西蒙年科宣布退出选举,理由是总统选举已经缺乏民主实质且会加剧国家分裂。

21位候选人的资料如下

21位候选人的资料

2. 候选人民意调查数据

根据各方民意调查数据,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乌克兰民众目前对于各位候选人的支持程度。第一张表格是2014年2月以后主要候选人的民意调查情况。第二张表是在第二轮总统选举中可能出现的竞选组合的民意调查情况。据表中数据,波罗申科和季莫申科的民意支持率最高。之前支持率较高的克里琴科退出总统选举而参加基辅市市长一职的选举,但发表声明支持波罗申科,这也成为波罗申科民意较高的原因之一。

波罗申科,这位乌克兰的“巧克力大王”在此前的危机中一直扮演中间角色而赢得政治加分,其曾任外交部长与贸易与经济发展部部长的履历也成为此次竞选的资本。同时,与主张对俄强硬的季莫申科以及选票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季吉普科等人不同,波罗申科在全国有较广泛的影响力,且俄罗斯也能接受这样一位不那么反俄的候选人。波罗申科被称为乌克兰政局的“变色龙”,他在尤先科与亚努科维奇政府中均任过职务,还与商业寡头维克多·麦德维多切克(Ви́ктор Медведчу́к)共事过,而后者与普京私交甚好而且被指控为此次克里米亚分裂提供资金支持。因此,有当地媒体预测波罗申科将会在2014年总统选举中取得胜利,而民意一直不错的克里钦科则会担任基辅市市长一职。季莫申科的民意支持率低于波罗申科,也反映出目前乌克兰民众对这位腐败丑闻缠身的前总理并不看好。但是,目前民调中意向未定者任然可能成为季莫申科的支持者。而季吉普科和多布金因为拥有东部俄语区的支持,所以民意支持率略高,但普遍预测最高浮动在百分之十左右。

 

 

2014年2月以后民意调查汇总表

2014年2月以后民意调查汇总表

2014年2月以后可能最终竞选对手组合的民意调查情况表

 

2014年2月以后可能最终竞选对手组合的民意调查情况表

3. 乌克兰现行总统选举办法

根据《乌克兰总统选举法》( Про вибори Президента України,http://zakon1.rada.gov.ua/laws/show/474-14/print1299070987132750),乌克兰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凡是年满十八周岁的乌克兰公民均可以参加投票,并采用单一国家选区,也称为领土选区(Територіальні виборчі Округи),即整个乌克兰为一个选区,得票率高者获胜。选举法同时规定了乌克兰总统选举的程序:(1)提名候选人并进行选举登记;(2)成立区域选举委员会;(3)竞选;(4)设立投票站;(5)选民身份验证;(6)投票;(7)计算票数并公布;(8)选举结束,选举委员会权力终止。同时,《乌克兰总统选举法》第一章总则11条规定在一定情况下可重新投票。此次总统选举共有225个投票区,但选举委员会于4月13日确认,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已经不可能开展选举。目前,东部卢甘斯克、顿涅茨克和哈尔科夫三个州是否能顺利参加选举仍是问题,据当地媒体报道,11日独立公投以后卢甘斯克州与顿涅茨克州的独立势力就号召抵制此次总统选举,部分投票站也被当地独立武装所占领。

根据乌克兰当地媒体预测,此次总统选举可能会进行两轮,因为第一轮投票所有候选人可能都无法取得半数选票。若果真如此,第二轮投票将在获得选票数量最多的前两位候选人之间展开,这两位热门人选大多锁定于季莫申科与波罗申科之间。据民调显示,乌克兰中西部民众的投票取向也多集中在这两个人身上。

二、总统与议会权力之争——频繁变更的乌克兰政体

1. 独立初期的乌克兰政体

苏联解体后,许多原苏联国家面临政治体制转型问题,同时广泛存在总统和议会之间的权力之争。简单地说就是总统希望实行总统制扩大并巩固总统权力,议会仅仅起到监督和立法作用;但是议会(原苏维埃)势力则希望强调议会权力,削弱总统的影响。这表面上是国家政体之争,实质上是不同政治势力的权力之争,因此双方很难妥协,俄罗斯就发生了著名的炮击“白宫”事件。乌克兰也是如此,独立后乌克兰因为总统与议会权力之争迟迟没有制定宪法,直到1996年时任总统库奇马用威胁全民公投的方式迫使议会方妥协,通过了乌克兰第一部宪法。

在1996年的宪法中,乌克兰的政体被设计成半总统制,但是总统的权力依然很大,这为后面的纷争留下了隐患——半总统制的固有缺陷使总统和议会之间的不和很难协调;同时该宪法未赋予乌克兰议会组阁权,总理并不是从议会多数派中产生,造成总统、议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权限界定不清,从制度设计方面加剧了政体内部运行过程中各方的矛盾。时任总统库奇马与议会之间的关系一直比较紧张,双方互相指责,处在总统和议会之间的政府很难稳定。这一阶段乌克兰的政体为“总统-议会制”。

2. “总统-议会制”与“内阁-总统制”之间的轮换

2004年12月8日,乌克兰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自2006年1月1日开始实行“内阁-总统”制,议会权力得到扩大,议会多数派负责组建内阁;总统拥有提名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其他内阁人员由总理提名,但均需经议会批准后才能任命,议会同时保留解散政府的权力。相比较2006年以前乌克兰总统、总理和议会之间的权力划分,可以比较出以下几点重要的权力变更:(1)总统无法直接提出总理人选、免除总理职位,无法直接任命总理以外的内阁成员;(2)总理有权提名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外的内阁成员;(3)总理由议会多数派产生,议会对内阁成员任命和罢免有决定权。

2007年1月12日,乌克兰议会通过本国第一部《内阁法》,政府权力进一步扩大。该法规定总理人选由总统根据议会多数派建议提名,然后由议会任命,如果总统在法定期限内没有向议会提名总理候选人,议会将根据多数派的提名任命总理;同时该法扩大了总理的权限范围。该法虽遭到时任总统尤先科反对,但最终得以执行。

在实际运行中,由于乌克兰政党均不能获得过半数席位而单独组阁,且政党与选举联盟内部的分歧很大,导致这种避免总统独裁或权力独大(如哈萨克斯坦等前苏联国家)的修宪反而使得总统、总理和议会之间的权力更加分散,进而造成政府频繁更迭。

伴随着乌克兰政局的动荡,乌克兰体制也不断变动。2010年10月,乌克兰宪法法院判决2004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违宪,乌克兰1996年宪法开始恢复,乌国政体重新向“总统-议会制”转变。但是这逆转也没有持续,2014年2月21日亚努科维奇与反对派代表签署协议,其中包括恢复2004年的宪法,乌克兰再次转向“内阁-总统”制。

3. 选举制度几经变更

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但乌克兰的议会选举制度改革缓慢并且脱离实际。自独立后至1997年乌克兰新的选举法颁布,乌克兰依然沿承苏联体制的多数代表制。多数代表制的原则为“赢者通吃”,有利于大党生存、政治稳定和政策长期延续。但是乌克兰独立后,因为选举制度有利于主张地区利益的独立参选人取得优势票数,由于政党政治的不成熟,并未形成长久有号召力的政党,反倒是原苏联时期的政治、经济精英以独立参选人身份参加选举。在1990年和1994年的议会选举中,450个席位均按照多数代表制选举产生。

 

1996年宪法制定后,1997年乌克兰通过了新的选举法,该法规定乌克兰采用混合选举制度(单一选区两票制,即选民一票投给个人候选人,获得单一选区选票最多的人当选;另一票投给政党,一个政党必须在政党名单比例代表制部分获得超过一定门槛,才能获得议会中政党的比例席位),在采用多数代表制的同时,采用比例代表制,而后者则有利于小党生存,但不利于政治稳定。在1998年和2002年的议会选举中,225个席位由多数原则产生,另外225个席位则由比例产生。采用混合制的好处是可以发挥两种政党制度的长处,既培养大党轮流执政增加稳定性,又可以给小党生存空间增加代表性;但其同样存在缺陷,即一旦该制度不符合实际情况,就会造成缺陷叠加的结果。这一阶段乌克兰政党数量增长较快,但是多数规模较小且不稳定。众多数量的政党影响力有限,这导致政党政治失去信任和作用而“空心化”,多党制反而起到加剧社会对立分化的作用。

2005年乌克兰宪法修订案废除单一选区两票制,实行全部比例代表制。在2006年和2007年的议会选举中,将原来4%的门槛下调至3%。这些措施促使乌克兰选举中的独立参选人与政党相整合,政党联盟与选举联盟参加选举的比例扩大,但是仍无法解决乌克兰政党规模小,政党联盟内部分歧严重的问题。

2010年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乌克兰议会选举改回单一选区两票制。2011年12月乌克兰议会批准了新议会选举法,将议会选举的比例制选举门槛提高到5%,取消了政党联盟参加选举的资格,这项措施有利于解决乌克兰单一选区两票制带来的负面问题。2012年乌克兰议会选举采用单一选区两票制,使地区党在议会选举中大胜。

4. 乌克兰政体反复背后的原因分析

多次修宪和政体反复加剧了乌国政治的动荡和分裂,使得政府缺乏长期性的外交、经济等政策,这也是乌克兰政治危机与经济疲软的重要原因之一。乌克兰独立后虽然以三权分立为原则试图建立现代民主政治,但是先天不足和后天曲折造成了该国政治体制变更频繁:

(1)乌克兰独立后政党政治发展曲折,政党规模小、影响力特定有限且稳定性差。同时,激进的私有化改革与缺乏有效制约,导致了乌克兰与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一样存在经济-政治寡头把持国家权力的现象,这也使得原有的制度设计无法正常发挥有效作用,乌克兰宪法在各方势力的角逐中一再修改;

(2)由于历史原因,乌克兰独立后存在种族、宗教、意识形态和地区等多方面的差异,全国性的公共议题诸如经济增长、腐败等又成为顽疾,这种情况下乌克兰很难形成全国范围内的政党。另一方面,乌克兰采取的多党制与混合选举制有利于地区主张的政党获取席位(议会中225个席位是按照简单多数产生)。因此,乌克兰现有政党有很强地区色彩并分歧明显,采取中间政策的政党很难取得较多的议会席数。

(3)独立后乌克兰政治运行依然不成熟,民众为地区势力、族群政治和亚文化团体所划分,现代民主政治对应的政治文化、政治规范依然缺乏。2004年“橙色革命”后,虽然选举舞弊问题得到乌克兰社会的正视。但缺乏共同价值认同与身份认同使得乌克兰依然无法得到民主政治。在2004年的“橙色革命”中,支持亚努科维奇的东部顿涅茨克区就威胁举行全民公决并宣布自治。11月28日当地议会以164票赞成1票反对的投票结果,决定在12月5日就是否自治举行全民公决,虽然此次东部州的威胁独立最后没有实现,但也体现了乌克兰国家体制的脆弱性。

(4)乌克兰政体反复背后的势力争夺。乌克兰总统与议会之间权力的拉锯战反映出政治制度成为各方势力的工具,数次修宪都是争夺方以有利于自身为出发点。频繁的政体变更使得宪法的合法性与神圣性受到严重侵蚀,街头政治成为反对派推翻获胜方的惯用手段。

政治体制设计与政治稳定有着密切的联系,乌克兰独立后种种因素制约使得其政治制度在政治稳定方面作用欠缺甚至起着反作用,政治秩序缺乏合理、有效制度的支撑与保障。同时频发的街头政治、地区公投等非制度化参与以及广泛、深刻的社会分裂成为乌政局动荡,选举一波三折的重要原因。

三、阴影笼罩下的2014年大选

相较于有序展开的竞选活动,乌克兰的局势却没有缓和的迹象。5月9日是“卫国战争胜利日”假期,俄罗斯举行了盛大阅兵式和纪念活动,普京也高调访问不久前还属于乌克兰的克里米亚。但基辅并没有像往年一样举行庆祝活动,而是在卫国战争纪念馆等地增派警力防止意外发生,所有象征着乌克兰与俄罗斯联系的东西都在被刻意避免。当日,在乌克兰城市马里乌波尔,亲俄民众和政府军队爆发冲突,造成二十多人死亡。目前,基辅市独立广场上的抗议势力仍未散去,来自西部的抗议者坚持等到选出一位他们中意的总统;而同时东部地区的亲俄势力仍然坚持11日举行脱离乌克兰的公投。此前,普京于7日提出的推迟乌克兰东部公投的建议和欧安组织呼吁总统选举前双方停火的呼吁都没有被采纳,乌克兰临时政府表示将继续推进针对东部分离主义的“反恐行动”。

2014年5月25日乌克兰总统大选领土选区

那么,在这长达半年的乌克兰危机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实质性的变化?笔者于去年10月到达乌克兰,在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前也做出过乌克兰不会走向分裂的错误判断。因为当时主政的亚努科维奇政府还没有受到抗议。而在广场抗议初期,不管是支持亚努科维奇政府的一方还是广场上的抗议派,均身披乌克兰国旗,喊着“光荣属于乌克兰”——以前乌克兰争取独立时的口号,实际上虽然乌克兰独立后一直面临民族国家构建的问题,但统一的乌克兰观念却比依然较广泛。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同样面临不同区域的巨大差异,但是在1991年12月1日举行的关于独立和第一届总统选举的投票中,乌克兰独立在全国各个州都获得了支持,当时西部的支持率是97%,东部和南部是88%和87%,克里米亚只有54%,却也超过了半数获得通过。同样,虽然在亚努科维奇-尤先科,亚努科维奇-季莫申科之间的两次总统大选中,东西乌克兰的投票差异巨大,但是统一乌克兰的观念却依然得到众多民众的广泛认同。中西部乌克兰人的独立意识可以从相异于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得到答案,东部俄语区对独立的支持却源于独立本身,因为直到1989年末,大部分乌克兰人也并不支持建立独立的乌克兰国家,甚至出现过在基辅讨论乌克兰独立问题时,东部代表因为中西部激进观点而退出的情况。对此,保罗·库比塞克在其《乌克兰史》中认为乌克兰走向独立的真正产生转折源于顿涅茨克等东部地区发生的罢工事件,该地区的产业工人在苏联时期属于既得利益阶层,苏联在该地区投入大量预算和优惠政策,但是戈氏的新经济改革将改变这种优惠。

独立后的乌克兰虽然可以根据对俄罗斯的态度来划分不同部分,总统选举也有明显的地区特征,但很长一段时期内族群冲突并没有成为威胁乌克兰国家统一的现实威胁。但是过分的“去苏联化”情绪和街头政治最终在此次乌克兰危机中引爆了族群分裂这个问题。民族国家认同一方面需要寻求外部“敌人”,“去苏联化”则成为最好的公共议题,所以“沙俄的压迫”、“大饥荒”和“切尔诺贝利事件”等一直是乌克兰学界、政府和民间舆论所关注的话题。这种共同历史记忆的构建与重复成为乌克兰人独立后一个明显的政治和文化现象,也使得乌克兰民族主义的发展有充沛资源。

 

乌克兰有意识的民族国家构建与民族主义之间的相互促进却将后者逐渐激化,“共产主义”、“苏联”与“俄罗斯”成为共同的“敌人”形象,在人为割裂与俄罗斯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联系的同时,造成东部地区民众的利益受损和不安全感。实际上很多乌克兰人,尤其是年轻人都希望依靠欧盟,认为可以借助欧盟的资金、技术和产业转移可以振兴经济。但现实是东部是从前苏联沿承下来的工业区,乌克兰工业与独联体国家尤其是俄罗斯工业联系紧密(前苏联工业标准一致且体系互补)。对该地区而言,完全脱离俄罗斯的后果是灾难性的。民族主义在乌克兰不受限的发展使亲俄言论和行为在乌克兰西部几乎是政治禁忌,回顾亚努科维奇拒签协议实际上很务实的政策,其在任期内继承了与欧盟加强关系的政策,也注意兼顾与俄罗斯的关系,同时向中国等寻求投资与合作。但是,当务实政策遇上政治禁忌,广场上的抗议就此展开。

乌克兰局势演变至今,需注意到的是街头政治是激化乌克兰族群政治的原因,并使得大国妥协和国内和谈丧失了余地。街头政治一方面使得乌克兰民主制度遭到破坏,政治合法性严重侵蚀;另一方面,街头政治带来的“群体极化”作用加深了对立双方的分裂。“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由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提出,认为“群体成员在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成员会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当公共舆论演变为一场社会运动(受到全社会关注而集中了大量的信息传播资源)的时候才会伴随着“群体极化”现象,但是现代网络舆论的新特点使得“群体极化”在网络空间更加频繁和突出。

基辅独立广场上的抗议就是从社会舆论转向成为一场社会运动,双方在对立中均朝“群体极化”发展。纵观此次乌克兰危机,广场上反对亚努科维奇政府的抗议者,其观点和行为在逐渐升级。反对派通过调动民意和街头抗议促使亚努科维奇下台,但是新组建的临时政府却受到街头政治和民意的惯性支配,不但没有缓和国内社会因支持-反对亚努科维奇政府而导致的分裂,反而颁布很多加剧局面的政策和措施,比如取消俄语的第二官方语言地位等。同时,支持亚努科维奇的亲俄势力在失利后陷入利益受损与不安全感的前景预期中,此时在街头对抗中的组织结构和信息交流结构依然存在,这种不安情绪在群体内部的讨论中逐步升级,导致追求独立这种极端观点的形成,这种社会运动中的“群体极化”导致谈判失去妥协的基础。

乌克兰历届总统大选都波折不断,这一次更是阴云密布。很多基辅市民都寄望此次大选能给国家带来稳定和认同,但是笔者认为此次大选却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的未来,这些同样也是乌克兰以后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难题:

首先,街头政治撕裂了统一的乌克兰认同。总的来说,乌克兰独立后的转型过程中,民族国家构建和民族主义相互促进,导致民族主义的膨胀。将乌克兰民众划分为“亲欧”和“亲俄”是有一定偏差的,实际上很多乌克兰人都希望加入欧盟,唯一不同的是东部地区民众现实上无法割裂同俄罗斯的联系。这种现实反映在政治议题和以往的选举上就是中西部支持“西向”主张,而东南部支持保留与俄罗斯的联系,但是统一的乌克兰认同并没有得到现实威胁。当“西向”的临时政府无法保持东西平衡的时候,东部地区在担忧的自我升级中最终选择突破统一乌克兰的原有认知。族群政治一直存在于乌克兰社会中,但此次乌克兰危机中却走向极端,激化了的族群政治导致极端的分离主义出现。而族群政治和极端分离主义的“帕朵拉魔盒”一旦打开,则成为威胁乌克兰发展甚至地区稳定的难以挥去的梦魇。此次总统选举的出发点是重建政府合法性和权威,弥合乌克兰的分裂局势,但选举本身面临东部地区分离势力不支持的难题。

其次,乌克兰依然缺乏总统-总理-议会三者之间权力划分的有效制度安排。在2014年2月21日亚努科维奇与反对派代表签署的协议中包括恢复2004年的宪法的规定,乌克兰再次转向“内阁-总统”制。同时,乌克兰总统候选人、前总理季莫申科于4月25日在“Shuster LIVE”电视节目中说:“现在正在讨论把总统选举交给议会的问题,剥夺民众普选的权力、剥夺总统的所有权力,把所有这些都转交给议会。”可见,权力划分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安排。在乌克兰内部分歧对抗的背景下,政体的变更以及权力划分的不明朗,可能会在总统选举后造成新的分歧和矛盾。

最后,大国势力之间的地缘政治争夺。在经济全球化的扩展和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国际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同样也改变了地缘政治的内涵和外延,但是旧的地缘政治的争夺并没有远离我们。这次乌克兰危机的背后,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赤裸裸的各方利益争夺,可以说没有欧盟和美国对反对派的支持,亚努科维奇政府很难迅速倒台;没有俄罗斯的介入,乌克兰东部独立问题也不会愈演愈烈。克里米亚危机超出了许多观察家的预料和分析,俄罗斯迅速坚决兼并克里米亚的手段使得欧美猝不及防,成为了08年格鲁吉亚问题的翻版。虽然美国和欧盟迅速宣布对俄罗斯的制裁,但如何制裁、制裁的成本和制裁的有效性却成为了问题。美By Lee S. Wolosky于3月19日在Foreign Affairs(《外交》杂志)网站刊登《如何制裁俄罗斯-为什么奥巴马的当前战略不成功》(How to Sanction Russia-And Why Obama's Current Strategy Won't Work)一文,讨论了美国对俄制裁的问题。作者认为俄罗斯在世界能源中的地位很难受到制裁影响,而伊朗的经验在制裁俄罗斯上将会成效甚微。寡头们经济和政治权力的集中可以使美国的制裁花费较少的成本和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普京上台后对俄罗斯金融寡头的打击和控制,使得制裁效果大打折扣。与文中对奥巴马政府的对应政策持悲观态度相适应,在俄罗斯家门口的地缘争夺上,欧盟与美国显然力不从心,许多指责“美国及其盟友抛弃乌克兰”的声音出现在媒体中。

“卫国战争胜利日”(5月9日)普京高调访问克里米亚并举行黑海舰队阅舰式。虽然此前其承认乌克兰选举并建议乌东部暂缓公投并从乌克兰边境撤军,但乌克兰内部局势的变化与外部大国势力之间的地缘政治争夺具有联动性,俄罗斯与欧美之间在乌克兰的角逐依然会介入乌克兰大选并产生影响。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德国总理默克尔都警告俄罗斯不要扰乱乌总统选举,否则将面临更严厉制裁。法国总统奥朗德更强调,如果乌克兰总统选举无法如期举行,乌将面临爆发内战的危险。而俄罗斯对乌克兰选举的态度变化则比较微妙,之前俄方一直要求乌克兰临时政府推迟选举,但普京7号改变态度赞成选举,这被视为俄方试图缓和乌克兰局势以及与西方关系的信号。

从根本上来讲,乌克兰乱局无利于各方,对俄罗斯来说乌克兰分裂扩大后,中西部亲欧地区必然坚决倒向欧美,当年的东西德又会重现,北约肯定将触角直接伸到第聂伯河地区——靠近俄罗斯的心脏地区;而对于欧盟来说,北约与俄罗斯的对抗的升级以及地缘安全威胁也不符合其利益;对美国来说,个人认为美国政府已经认为乌克兰并非美国核心利益,在乌克兰问题上寻求妥协将是其立场。但是,无论西方国家和俄罗斯采取什么立场,乌克兰总统选举都难以终结该国当前的困难局面。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