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及板书设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横渡大河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及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及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及板书设计|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朱瑞云   [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市级优课]

地区: 内蒙古 - 通辽 - 开鲁

学校:开鲁县第三中学

共1课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特点,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及结构特点,了解导语的作用。

2、品读文中生动、准确、精辟的语言。

3、认识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2学情分析

学生对新闻知识如新闻结构、标题、导语等的作用都不了解,也不知新闻语言与其他文体的语言的区别。

3重点难点

把握新闻的内容,把握新闻的结构,品析语言特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如果让时空倒流,把历史的镜头定格在解放战争的渡江战役,人类战争史上的空前奇观,便又在我们眼前重现。浩浩长江的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弹火纷飞中,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那冲杀的场面,那搏击的气势,恢弘如诗 ,壮美如虹。只要一想起它,无不壮怀激烈,豪情倍增。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当年渡江战役的最高统帅毛泽东亲笔撰写的一则新闻,重温那段难忘的历史。

活动2【活动】利用导学案学习新闻知识

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两篇报道及时的消息。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2.报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在表达上以叙述为主,多用较朴素和概括的语言。有时(看需要而定)兼有议论(精辟的画龙点睛式的)、描写。

一条新闻包含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需要或背景或结语。新闻多采用记叙手法,因此新闻写作需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活动3【活动】分析课文 学习阅读消息

1 介绍背景 1949年,淮海 辽沈 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苦心经营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定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凌晨发起渡江战役,彻底摧毁国民党的长江防线。    2 分析电头: 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 发电的时间地点 表明材料真实 报道及时 3 自读课文,找出本篇新闻的六要素 4 学生讨论分析新闻结构 本文可分两部分:导语(1、2)总述渡江情况。从作战兵力、战线长度、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主体(3-17)具体细致的报道了三路大军渡江作战的情况。 根据中 西 东三路军的情况化分层次,并填表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时间地点兵力渡过兵力讨论下列问题(1)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     从敌我两方面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赞颂了我军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2)为什么按中西东路军的顺序叙述

 中路军渡江作战在前,所以先写,中西路军所与敌情相似,抵抗较小,东路军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东路军后写。(3)分析详略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战役,比较重要,为什么反而写的更简略呢? 渡江战役开始后,新华社在此之前已经关于中路军的介绍 为什么详写东路军     东路军战斗最激烈,敌人又将其防线修筑的最巩固,只有把着一路的作战情况说清楚,才能表现我军英勇善战的气势(4)讨论主体的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的 (三) 课堂总结课文通过叙述了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赞扬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活动4【活动】品析语言

体会本文语言表达的一些特点。

1.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

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

3、本文是一则新闻,客观、真实地报道渡江战役的经过,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感情。请你找出一两处带有较强感情色彩的语句,读一读。 

活动5【作业】作业

1)同学们常看报纸吗?请从中摘录一篇你认为六要素最完整的新闻,和一篇你认为内容最精彩的新闻,准备班上交流。2) 家中或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为题材写一则新闻,二三百字。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如果让时空倒流,把历史的镜头定格在解放战争的渡江战役,人类战争史上的空前奇观,便又在我们眼前重现。浩浩长江的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弹火纷飞中,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那冲杀的场面,那搏击的气势,恢弘如诗 ,壮美如虹。只要一想起它,无不壮怀激烈,豪情倍增。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当年渡江战役的最高统帅毛泽东亲笔撰写的一则新闻,重温那段难忘的历史。

活动2【活动】利用导学案学习新闻知识

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两篇报道及时的消息。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2.报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在表达上以叙述为主,多用较朴素和概括的语言。有时(看需要而定)兼有议论(精辟的画龙点睛式的)、描写。

一条新闻包含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需要或背景或结语。新闻多采用记叙手法,因此新闻写作需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活动3【活动】分析课文 学习阅读消息

1 介绍背景 1949年,淮海 辽沈 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苦心经营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定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凌晨发起渡江战役,彻底摧毁国民党的长江防线。    2 分析电头: 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 发电的时间地点 表明材料真实 报道及时 3 自读课文,找出本篇新闻的六要素 4 学生讨论分析新闻结构 本文可分两部分:导语(1、2)总述渡江情况。从作战兵力、战线长度、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主体(3-17)具体细致的报道了三路大军渡江作战的情况。 根据中 西 东三路军的情况化分层次,并填表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时间地点兵力渡过兵力讨论下列问题(1)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     从敌我两方面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赞颂了我军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2)为什么按中西东路军的顺序叙述

 中路军渡江作战在前,所以先写,中西路军所与敌情相似,抵抗较小,东路军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东路军后写。(3)分析详略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战役,比较重要,为什么反而写的更简略呢? 渡江战役开始后,新华社在此之前已经关于中路军的介绍 为什么详写东路军     东路军战斗最激烈,敌人又将其防线修筑的最巩固,只有把着一路的作战情况说清楚,才能表现我军英勇善战的气势(4)讨论主体的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的 (三) 课堂总结课文通过叙述了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赞扬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活动4【活动】品析语言

体会本文语言表达的一些特点。

1.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

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

3、本文是一则新闻,客观、真实地报道渡江战役的经过,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感情。请你找出一两处带有较强感情色彩的语句,读一读。 

活动5【作业】作业

1)同学们常看报纸吗?请从中摘录一篇你认为六要素最完整的新闻,和一篇你认为内容最精彩的新闻,准备班上交流。2) 家中或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为题材写一则新闻,二三百字。

Tags: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