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争系列9:邲之战,楚庄王一战而霸,奇葩的君子之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楚庄王围攻郑国 中国战争系列9:邲之战,楚庄王一战而霸,奇葩的君子之战!

中国战争系列9:邲之战,楚庄王一战而霸,奇葩的君子之战!

2024-07-10 22: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开场诗:

一鸣惊人邲之战,

血战称霸冲霄汉。

问鼎中原奠基业,

赢占领地把师班。

时间:公元前597年

战争双方:

一:晋国(周定王时期诸侯国),兵力5万

君主:晋景公,姬姓,名獳,一名据,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第二十六代君主(公元前599年—前581年在位),晋文公之孙、晋成公之子,于公元前599年继其父晋成公之位。

主将:荀林父

二:楚国(周定王时期诸侯国),兵力30万

君主:楚庄王熊旅(?—公元前591年),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年到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主将:孙叔敖

地点:邲,今河南荥阳北

战争缘由:

楚国继柳棼之战和颖北之战被晋军击败受挫后,于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再次亲率楚军围攻郑国,晋国派荀林父率军再次救郑,双方对垒于邲。

战争经过:

郑国为摆脱遭受晋、楚交攻困境,择胜者而从之,企图策动两国决战。遂遣使赴晋军中,请其发兵攻楚。楚为麻痹晋军,两度求和示弱。晋军主将无意决战,遂答应议和。正当双方行将盟会之时,楚军遣小股兵力袭扰诱战,晋将魏錡、赵旃违令攻楚,楚军趁机全力反击,晋军被迫匆促应战。

楚军听说晋军已经渡过了黄河,内部就战或和的问题产生了争执。楚庄王想要退兵,他的重臣伍参主张开战,而令尹孙叔敖主张和谈。经过一番争论后,楚庄王下令军队调转车头,大旗反向,准备退兵。

伍参对楚庄王说:“晋国君主刚继位没几年,还未能确立权威。晋军中军佐刚愎不仁,不肯听从君主的命令。晋军的主帅,十分专横,听不进下属的意见。对方将领间彼此不和陸,这场战争,晋军必败无疑。若是君主您像逃兵一般,以后社稷又会怎样呢?,楚庄王无话可说,命孙叔敖再调转车头北上,大军驻扎在管 (今河南省郑州),原地待命,并采用孙叔敖的意见,突袭晋军。

晋军在渡过黄河后安营扎寨,随时准备进攻楚军。楚军为洞悉晋军的情况,派人前去试探。并向晋军解释楚军之前的行为不是为了与晋国交恶,而是为了安抚郑国。晋军大将派人回复说,晋国君主要求我们遇到楚军不能进行躲避,必要时会发生战斗。

楚军由此得知晋军内部存在着意见不统一的情况,这给了楚军麻痹晋军的机会。楚庄王再次派人前往晋军大营协商和谈,晋军很快便答应了。在双方商定好和谈的时间后,楚军为再次试探晋军的虚实,派人去晋军大营挑衅,杀了一名晋军,擒获了一人。晋军不肯受辱,派人前去追击楚军。但楚军用猎取的麋鹿贿赂晋军的追兵,此事才宣告结束。

楚军主动要求和谈,本就是为了使晋军放松警惕,寻找时机向晋军发起攻击。而此时的晋军内部也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晋国将领魏锜、赵旃此前想要升职而未被允许,便想要报复晋军。他们本想领兵与楚军交战,但不被上级允许;于是他们转换思路,请求去楚军军营结盟,被晋军主和派大将允许。他们离开大营后,晋军上军将领要求晋军做好战斗准备,以免因防备不当而失利;而中军佐先穀坚持楚军进行和谈是诚心的,认为无须做过多的准备。上军将领不得已,只好自己安排人员进行设伏我备。中军大夫赵婴齐也有防备之心,在黄河岸边提前安排渡河的船只,以防不测。

楚军大将孙权敖见晋军派人前来,便立刻布阵抵御晋军,对晋军发起突然袭击。魏锜、赵旃此番以和谈的名义来到楚军军营,其实是为了以此为借口攻击楚军,达到报复晋军的目的。魏锜率人先行来到了楚军的,遭到了楚军的驱逐。之后,赵旃的人马来到楚军营地,并对楚军发起进攻。晋军的攻击令楚庄王顾为不满,派楚军将赵旃驱逐出去。魏锜、赵旃原是作为和谈使者的去楚营。晋军如常派人前去迎接,却被追击魏锜的楚军当成是晋军的大队人马袭来,便赶紧回去报告楚军大将孙叔敖。孙叔敖担心楚庄王受袭,便指挥全体楚军列阵,淮备向晋军发起进攻。

楚国大军在向晋军发起攻击的路途中,此前出击追赶魏锜的楚军也加入了楚军的方阵,共同向晋军发起猛攻。楚军向晋军袭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晋军中军帅荀林父的耳中。荀林父此前一直不愿与楚军发生正面冲突,面对如今进退两难的局面,心中更加慌乱,没有下令晋军出击,却让晋军渡河退兵。由于渡河的命令下达得极为仓促,使得晋军乱作一团,一起涌向黄河边,争先恐后地挤上渡船。很多士兵为了能够先行一步,竟然对朝夕相处的其他士兵胡乱挥刀,整个渡河场面混乱不堪。

在楚军的强势进攻下,还留在岸上抵御楚军的晋军右翼大败。楚军趁机进攻晋军的上下两军,此前提前做好防备的上军得以安然退兵,但下军损失惨重。晋军下军大夫荀首为了挽救被俘的儿子,率军对楚军发起反攻,对楚军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遭受失败的晋军因背靠黄河,只有通过渡河才能最快地回到晋国,因此都拼命渡河,喧嚣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在一片慌乱中,有部分晋军因为泥泞的道路而难以行进,为此还得到了楚人的帮助。第二天,楚军带着胜利的姿态抵达邲地,祭祀一番,向楚国的先祖告捷后才领兵回归,邲之战楚军大胜。

战争结果:

邲之战是晋、楚争霸中的一次重要战役。楚胜晋败,郑国自然屈从了楚国。楚庄王为控制整个中原,又进击宋国。公元前595年秋九月,楚庄王出师伐宋,经九个月围困,宋国陷入困境,达到了“易子而食,析骨以爨”的程度。而晋不能救,遂于次年三月力尽降楚。宋降楚后,鲁也转而依附楚国。楚又与齐通好。一时中原形势完全落入楚国的掌握之中,楚庄王如愿以偿地取得了中原霸权。

战争影响:

邲之战的失败,虽使晋在与楚争霸中暂处下风,但并未损害晋国元气,所以晋国仍然有力量与楚对抗;而从楚军先锋连尹襄老战死、楚庄王弟弟谷臣被晋军生俘的战况来看,即便是晋军非常有限的反击,也使楚军在此战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拓展一:

典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即位做了国君。楚国的大臣们都向楚庄王提出要他出兵争霸权。无奈楚庄王完全不把国家大事全放在心上。他知道大臣们对他的作为很是不满,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再敢劝告他,就判谁的死罪。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实在看不过去,决心去见楚庄王。楚庄王问他:“你来干什么?”伍举说:“有人让我猜个谜儿,我猜不着。大王是个多才多艺的人,请您猜猜吧”。楚庄王就笑着说:“你说出来听听”。伍举说:“楚国山上,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样子挺神气,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心里明白伍举说的是自己。他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

过了一段时期,另一个大臣苏从看看楚庄王还是没有动静,又去劝说楚庄王。楚庄王问他:“你难道不知道我下的禁令吗?”苏从说:“我知道。只要大王能够听我的意见,我就是触犯了禁令,犯了死罪,也是心甘情愿的。”楚庄王高兴地说:“你们都是真心为了国家好,我哪会不明白呢?”从这以后,楚庄王决心改革政治,调走了一批奉承拍马的人,把敢于进谏的伍举、苏从提拔起来,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一面制造武器,操练兵马。当年,就收服了南方许多部落。第6年,打败了宋国。第8年,又打败了陆浑的戎族,一直打到周都洛邑附近。从而称霸天下。

拓展二:

典故:问鼎中原

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为得天下者所据有。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借口讨伐陆浑之戎(今河南嵩县东北),把楚国大军开至东周首都洛阳南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

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于应对的王孙满去慰劳。图霸天下的楚庄王见了王孙满,询问九鼎大小轻重。王孙满听出了弦外之音,答道:“九鼎的大小轻重在乎德义的有无,不在乎鼎的自身。”楚庄王见王孙满拒绝了他,就夸耀楚国的军事力量加以威胁,说道:“不要自恃有九鼎,光楚国士兵在战场上折断的敌人的戈尖矛头,就足以铸成九鼎。”

面对雄视南方、倨傲少礼的楚庄王,善辩的王孙满进行了巧妙的反驳,他先绕开楚庄王的话锋,大谈九鼎制作的年代和传承的经过,他说:“大禹统治天下,天下九州,每州都送来出产的青铜,铸成了九鼎,象征整个天下。夏桀无道,鼎就迁到商朝;过了六百年,商纣暴虐,鼎又迁到了周朝。可见,只要有德义,鼎虽小也很重,重得很难搬得走;如果没有德义,鼎虽大也很轻,轻得很容易失去它。从周成王把鼎安放在郏鄏那算起,已经传了三十代,七百年。”最后又说:“周室虽然衰微了,但是天命还没有完,还不到被人取代的时候,所以宝鼎的轻重,你还是不要打听了吧。”听了王孙满义正词严的一席话,楚庄王打消了非分之想。他也自知还没有取代周室的实力,于是泱泱离去。

拓展三:

典故:绝缨之会

公元前605年,楚庄王平定了叛乱之后,大摆酒宴,招待群臣,欢庆胜利,名曰“太平宴”。正当君臣喝得尽兴时,庄王把自己的宠姬许姬叫出来给群臣敬酒。突然吹来一阵大风,把大厅上的蜡烛都吹灭了,顿时全场漆黑一片。这时有一员武将因垂涎许姬的美色,加之趁着酒兴,凑上去摸了许姬一把。许姬大惊,左手奋力挣脱后,右手顺势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系缨。许姬将缨握在手中,连忙告诉庄王说:“刚才敬酒时,有人乘烛灭欲有不轨,现在我把他帽子的系缨抓了下来,大王快命人点蜡烛,看看是哪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干的。”

谁知庄王沉思片刻,却让人暂缓点蜡烛,然后对众人说道:“今天大家都喝得这么高兴,我看还是都放松放松吧,干脆把头盔帽子什么的都摘下来,那样喝得更痛快些。”蜡烛点上以后,酒宴重新开始,庄王照样谈笑风生,始终没有追查那个冒犯宠姬的人。许姬对此感到非常惊讶,席后,许姬埋怨庄王不为她出气。庄王笑着说,人主群臣尽情欢乐,现在有人酒后失礼有情可原,如果为了这件事诛杀功臣,将会使爱国将士感到心寒,民不会再为楚国尽力,许姬不由的赞叹楚王想得周到。

七年之后,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兴兵伐郑,前部主帅襄老的副将唐狡,自告奋勇带百余名士卒做开路先锋。唐狡与众士卒奋力作战,以死相拼,终于杀出一条血路,使后续部队兵不血刃杀到郑都。论功行赏时,唐狡辞谢说:“绝缨会上,扯许姬衣袖的正是下臣,蒙大王不杀之恩,所以今日舍身相报。”庄王听后感慨万千。

拓展四:

晋景公掉进粪坑之死

晋景公生病之后,做了一个噩梦。醒来后召桑田巫询问,巫师认为他将吃不到新麦了。不久,景公病情加重,便向秦国求医。

秦桓公派医缓前来诊治。在医缓来之前,景公又梦到疾病变成二个小孩,一个说:“那人可是良医呀,恐会伤到我,需要逃跑吗?”另一个则说:“我们在肓之上,膏之下,他能将我们怎麼样?”医缓来后,直言景公已是病入肓膏,无法医治。

晋景公认为他是良医,并赠以厚礼护送回国。不久,景公想吃麦做的饭,令人献上新麦,让桑田巫看到新麦,然后将其杀掉。准备吃饭前感到腹胀,便去上厕所,但却掉到粪坑中死亡。

拓展五:

孙叔敖,芈姓,名敖,字孙叔。公元前 601年,出任楚国令尹(楚相)。淮河洪灾频发,孙叔敖毛遂自荐,主持治水,倾尽家资。历时三载,终于修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借淮河古道泄洪,筑陂塘灌溉农桑,造福淮河黎民。后来又修建了安丰塘等大量水利工程,2600年过去,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

拓展六:

成语筚路蓝缕、知难而退、困兽犹斗皆出自邲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百度。

拓展七:

邲之战是君子之战的缘由:

晋国被打败了,开始逃跑,但是晋国人在逃亡时有一辆战车陷在坑里走不动了,追击这辆马车的楚国人停下车查看究竟,结果是晋国人战车有一个轮子坏了,于是这个楚国人教晋国人抽出车前横木,才从坑里出来。楚国人帮晋国人修好战车后,晋国人继续逃跑,楚国人继续追。但是,没逃两步晋国人的战车又盘旋不能前进,楚国人又下战马帮晋国人修好马车,又教晋国人拔掉兜风的大旗,扔掉多余的重物,这才顺利逃走。晋国人对楚国人表达感谢,但是又感觉脸上挂不住,一边逃一边转过头来说: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意思是,哼,我们可不像你们有这么丰富的逃跑经验。

拓展八:

赵家有个大夫叫赵旃(zhān),他脾气很大,但做人也很讲义气。在邲之战逃跑过程中,他发现他的哥哥跟叔叔也在逃跑,并且没有车!赵旃就把他自己的两匹好马,组成一副车驾,拉着他的叔叔还有哥哥,先过了河。然后他自己坐的车却是一般马车的。他坐着这样的车很快就被楚军追上了,想逃逃不掉,他的马太差,他只好扔掉马车躲进树林里。

正在他钻树林的时候,战场上又来了父子三人,父亲是姓逢,是晋国的大夫。逢大夫带着两个儿子坐在战车上往黄河北岸这边奔,父亲驾车,后面坐着两个儿子。逢大夫老远就瞄着赵旃在树林子那儿徘徊着,正没辙呢。他就假装没看见。而且跟儿子说:听好了啊,儿子,你们的眼睛只往前看,谁也不要往后看,他的意思假装不知道,不搭理赵旃就这样过去了。

结果这两个儿子没有明白老爸什么意思,两人在后边坐着,越不让往后望,越往后望。结果,战车过去了以后,他们就看见树林子里赵旃在那儿跑步呢,就跟父亲说:赵老头在后面呢!他父亲怕的就是这俩儿子看见赵旃,结果儿子却这样说。父亲当时就想,不懂事的儿啊!盛怒之下,发了脾气:好,战场上看到落难的大夫是必须要帮忙的!你们俩看见了,给我滚下去!因为这车坐不下这么多人!

两个儿子吓傻了,现在下去一定是死路一条啊,只听他父亲说:“看到那棵树了吗?你们俩要死,就死在那儿。我明天来给你们收尸!”

他们下去以后,逢大夫就把车上抓在手里的绳索,古代叫做缕,给了赵旃,赵旃赶紧上车。到第二天战争结束以后,逢大夫回来找自己的儿子,果然看见这兄弟二人的尸体就双双叠在树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