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修改】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6生物与环境微专题12种群和群落练习含解析.docx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植被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已修改】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6生物与环境微专题12种群和群落练习含解析.docx

【已修改】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6生物与环境微专题12种群和群落练习含解析.docx

2023-04-28 00: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已修改】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6生物与环境微专题12种群和群落练习含解析.docx

【文档描述】

1、12种群和群落1.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判断技巧(1)统计图(2)曲线图和柱形图项目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曲线图柱形图(3)各图示共性及判断技巧无论何种图示,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 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项目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对象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续表)项目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程序确定调查对象选取的自然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环境阻力会越来越大,种内斗争会越来越激烈,使种群的出生率逐渐降低,死亡率逐渐升高,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所以种群密度增长越来越慢,A正确,B、C、D错误。 答案A3.(2019年成都模拟)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环境容纳量C.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仍有可能发生改变D.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会彻。

2、样方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计数计算种群密度,取平均值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记个体数(数量为M)重捕、计数捕获个体数n标记个体数m计算种群数量:N=Mn/m3.“J”型增长中和增长率的关系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方程式模型:Nt=N0t,为某时段结束时种群数量为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如下图:(1)1时,种群数量增加,如图中AB段(不包括B点)。 (2)=1时,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如图中B、D点。 (3)1时,种群数量减少,如图中BD段(不包括物等的制约,B错误。 若种群增长为“S”型曲线,在达到K值前,种群的年龄组成一直是增长型,C正确。 种群的特征除数量特征外,还有空间特征,即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等,D正确。 答案B2.(2019年赤峰模拟)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增长越来越慢B.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环境阻力越来越小D.种内斗争越来越弱解析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即超过K/2时,受有限。

3、B、D点)。 4.群落中生物的四种种间关系解读项目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数量坐标图营养关系图5.群落演替的方向及变化分析方向简单复杂稳定复杂简单稳定实例大多数自然群落受污染或破坏的群落能量变化增加并趋于稳定减少并趋于稳定物质变化考能1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选择及分析1.(2019年南昌模拟)假如要调查一块农田中某种鼠和蚯蚓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分别是()。 A.标志重捕法、样方法B.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C.样方法、样方法D.样方概念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c表示种群密度B.b表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大C.若种群的增长为“S”型曲线,则在达到K值前,种群的年龄组成一直是增长型D.除了图中所示特征外,种群还具有空间特征解析图中a代表性别比例,它能影响出生率,b代表年龄组成,它能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c表示种群密度,A正确。 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一定会越来越大,因为种群的数量变化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如气候、食。

4、法、标志重捕法解析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蚯蚓的活动能力较弱,可用样方法调查,A正确。 答案A2.(2019年兰州冲刺)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1 hm2=10000 m2),统计所捕获的田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 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项目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只)雄性个体数(只)初捕50502822重捕50103物种a获得的光照较少,因此不能适应弱光环境而逐渐消失,D正确。 答案D“二看法”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一看起点在原先从来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的环境上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二看时间经历的时间长,速度缓慢的是初生演替经历的时间短,速度较快的是次生演替A组基础过关1.(2019年南京联考)下图为种群特征的。

5、218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B.若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解析土壤中小动物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物种丰富度,A错误。 标志重捕法理论计算公式:N(种群个体数)=M(捕获并标记个体数)n(重物种a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要多于物种b和cD.第1015年内,物种a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弱光环境有关解析表中只列举了三个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据此不能判断该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A错误。 第120年内,物种c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适应环境有关,B错误。 第15年内,物种a种群密度虽然高于物种b和c,但物种a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不一定多于物种b和c,C错误。 第1015年内,由于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的遮盖,。

6、捕个体数)m(重捕中标记个体数),若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即m值减小,则N值会增大,B错误。 通过两次捕获情况,不能确定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捕获次数过少,偶然性较大),C错误。 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5050102=125(只/hm2),D正确。 答案D利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误差分析设种群数量为N只,第一次捕获M只并标记,第二次捕获了n只,其中有m只被标记,根据公式MN=mn,得N=nMm。 由上式分析可知:(1)林,B错误。 答案B7.(2019年预测卷)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 第1年第5年第10年第15年第20年物种a510200物种b12533物种c01386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第110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升高然后再降低B.第120年内,物种b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适应环境有关C.第15年内,。

7、若由于某种原因(如标记物易脱落、被标记个体被捕获概率降低、被标记个体易被捕食、被标记个体放回后还未充分融入该种群中就再次捕获且在被标记个体稀少处捕获等)造成m值偏小,则N值偏大。 (2)若由于某种原因(如被标记个体放回后还未充分融入该种群中就再次捕获且在被标记个体密集处捕获等)造成m值偏大,则N值偏小。 (3)若在调查期间,调查区域有较多个体出生和死亡或迁入和迁出,也会造成估算值与实际值相比出现较大误差。 考能2“J”型增长和“S”型食者变化在后,如图2中A为捕食者,B为被捕食者。 考能4群落演替的基本过程及类型的判断与分析6.(2019年自贡检测)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起始条件不同B.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C.沙丘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D.一般来说,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解析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都可能形成森林,但是初生演替更难形成森。

8、增长的比较与分析3.(2019年长沙模拟)下列关于图中“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t0t1之间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长较快B.t1t2之间,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C.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D.在t1时控制有害生物最有效解析t0t1之间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B错误。 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从图上分析,兔子的K值应该接近C点和D点对应的数值,C正确。 据图分析可知,第3年时兔子的数量在下降,因此狼的数量因缺乏食物而下降,D正确。 答案B捕食关系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技巧(1)若两种生物的最大数量有明显差异,一般数量多的为被捕食者,如图1中A为被捕食者。 (2)若两种生物数量相当,则从变化趋势看,先到达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到达波峰的为捕食者。 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

9、对充裕,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二者的差值逐渐加大,种群增长速率不断增大,因此种群数量增长较快,A正确t。 1t2之间,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随着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不断加剧,天敌数量也在增加,虽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但二者的差值逐渐减小,所以种群增长速率下降,B正确t。 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C正确。 在t1时种群数量为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若在t1时进行有害生物防治,不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内相对数量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分别表示兔子和狼的数量变化B.狼的K值接近B点对应的数值C.兔子的K值接近C点和D点对应的数值D.第3年狼的数量因缺乏食物而下降解析据图可知,甲的数量最先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乙数量的增加,甲的数量随之减少,推测甲为被捕食者兔子,乙为捕食者狼,A正确。 K值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

10、较低水平,D错误。 答案D不同曲线模型中的“K值”与“K/2值”图中A、B、C、D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A、C、D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值。 考能3种间关系的判断及相关曲线分析4.(2019年海口一模)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 对此,解释不合理的是()。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解析由题目所给信息“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可以直接推出新的种间关系和群落的空间结构对害虫A是不利的,且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A、B、C正确。 由此可判断出乙和害虫A之间不存在互相抑制的关系,D错误。 答案D5.(2019年聊城二模)下图表示一片草原上的兔子和狼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后一段时间。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