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害的原因及治疗办法(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植物病害诊断的一般程序有哪些 农作物病害的原因及治疗办法(一)

农作物病害的原因及治疗办法(一)

2024-07-15 00: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病状:植物生病后不正常的外部表现,如变色、坏死、畸形、腐烂和萎蔫等。如病毒病一般表现为花叶;坏死常表现为叶枯和叶斑,有些叶斑可能脱落形成穿孔;辣椒病毒病常表现为畸形;腐烂有干腐、湿腐、软腐;萎蔫主要是维管束破坏,引起凋萎。

病征:病原物在病部表现的特征即病征,如发霉、流菌脓等。灰霉病、小麦白粉病、小麦条锈病等病害均表现出这种病征。

病害发生的原因

病害的发生可以归纳为2个因素,一个因素是外部环境条件的不适应,另一个因素是其他生物的侵染,分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

常见的非侵染性病害有涝害、缺肥、寒害、环境污染等都属于非侵染性病害,这种病害不具有传染性,是由温度、湿度、气候、有毒物质等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

侵染性病

这种病害危害性大,具有传染性,造成病害的传播,如油菜菌核病、稻瘟病、辣椒疫病等,它主要由细菌、病毒、真菌、线虫等病原物,可分为细菌病害、真菌病害、病毒病害,其中农作物以真菌引起的病害最多。

病害诊断基本原则念

一是确定是什么类型的病害,是虫害、病害还是伤害。

病害有危害初期到重症期的过程。

病害有明显的病斑,有的病斑是从老叶开始,有的病斑是从嫩叶开始;虫害在危害周围发现虫体和排泄物等;伤害没有上述症状,没有变化的程序和过程。

二是如果初步确定为病害,病症类型有小黑点、霉状物、粉状物、白锈、菌核和菌脓,则需要根据病症和田间分布判断病害类型。

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有肥害、缺素、冻害、干旱和受污染等,也叫生理性病害,它与侵染性病害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与病毒等侵染的表现相似,应以能否相互传染和是否大面积发生才能最终确定。

如果是逐渐蔓延的,为侵染性病害,否则为非侵染性病害。对于缺素症只有进行缺素的试验,才能确定其为某种缺素症。

另外,非侵染性病害为侵染性病害提供了危害的途径,生理性腐烂是病原物的侵入途径;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也降低了植物的抗逆性,加速了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

剩余内容请看下一篇文章

土传病害是如何形成的?关键是如何防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