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崩盘 传统车企窒息?活该!价格内卷才刚开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棉花价格暴涨是哪年 价格崩盘 传统车企窒息?活该!价格内卷才刚开始!

价格崩盘 传统车企窒息?活该!价格内卷才刚开始!

2023-03-10 11: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汽车价格大崩盘,汽车市场一片腥风血雨,传统车企状况非常惨烈。

点爆情绪的是,武汉直接针对“东风系”品牌,推出史无前例的购车补贴政策。

比如,原本21.68万的东风雪铁龙C6,补贴金额高达9万,直接打到12万,价格接近腰斩,抢车的人挤爆各4S店,库存被一扫而光。

燃油车价格雪崩,正在迅速蔓延,法系车、日系车、德系车全线崩盘。

1、法系车:东风雪铁龙C6共创版补贴9万元,雪铁龙C3-XR补贴5.6万元;

2、日系车:东风本田UR-V综合补贴6.8万元,轩逸入门车型跌至7万多。

3、德系车:奔驰C、奔驰E、奔驰A全系降价,最高降价超过11万。

对于合资品牌来说,这两年的日子异常难过,销量全线大幅下滑,市场份额全面萎缩。

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上汽通用同比下滑18.8%,东风日产同比下滑20.9%,一汽丰田同比下滑5.6%,上汽通用五菱同比下滑18.7%,东风本田同比下滑17.8%……

从2020年到2022年,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占比从35.7%提升至47.2%,日系车从24.1%下降至19.9%,德系车从25.5%下降至21%,美系车从9.4%下降至8.6%,韩系车从3.8%下降至1.7%。

合作品牌面临如此惨烈的局面,氛围如此令人窒息,只能说“活该”。

从小的方面说,这些合资品牌对得起消费者吗?

同样的配置,国内价格比国外动不动高50%;同样的价格,国内车型就是削减配置。

仗着国内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强烈,合作品牌,尤其是日系车,动不动就任性涨价。

仗着消费者选择余地小,一直把消费者当傻子,不断收割消费者,活该落得如此下场。

从大的方面说,这些合资品牌完成使命了吗?

从1980年开始,由国家出资,引进国外汽车品牌,建立合资品牌,目的是什么?市场换技术。

40年过去了,这些合资品牌让国外汽车品牌赚的盆满钵满,但是燃油车的技术你掌握了吗?

燃油车三大核心技术,发动机、底盘、变速箱,哪个领域有自主能力?

所以,现在有人预测,未来两三年之内,中国传统车企可能会面临相当大的破产风险,这一点也不会让人意外。

接下来,我们冷静分析一下,燃油车价格下跌为何如此惨烈呢?

1、特斯拉带头,比亚迪跟进,新能源汽车开打“价格战”,战火烧到了燃油车市场。

1月6日,特斯拉再次宣布降价,这是不到三个月内,特斯拉第三次调价,使得model 3,Model Y起售价均创国内历史新低。

特斯拉降价,效果立竿见影。特斯拉1月国内销量创历史新高,达6.6万辆,同比上涨10.3%,环比增长18.3%。

随后比亚迪也迅速采取行动,推出新款比亚迪PLUSD M-i,配置大幅提升,但是售价却大幅下降。

降价效果非常明显,比亚迪和特斯拉销量迅速飙升。

比亚迪2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9.17万辆,环比增长28%,同比暴涨119%;

特斯拉2月批发销量为74402辆,环比增长12.6%,同比暴涨130%。

现在,蔚来、小鹏、飞凡,以及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型)等,几乎所有新能源汽车都降价了。

2、汽车产能过剩,供需严重失衡,库存压力大。

最近几年,由于受政策补贴等因素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一直狂飙突进。

2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量达到51.7万辆,同比增长47.7%,环比增长31.0%。

2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达到43.9万辆,同比增长61.0%,环比增长32.8%。

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达到49.6万辆,同比增长56.1%,环比增长275%。

当月积压在经销商的库存为5.7万辆(批发-零售),当月供给剩余为7.8万辆(生产-零售)。

对比一下去年的数据:2022年2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35.1万辆,零售27.2 万辆,批发31.7万辆,经销商挤压库存4.5万辆,当月供给剩余7.9万辆。

在今年汽车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今年和去年的供给剩余差别不大。但是,今年供销商库存压力明显增加,由去年的4.5万辆增加至今年的5.7万辆,增幅26%。

这说明什么?

2月份新能源汽车,面临的市场零售压力确实显著增加,这也解释了各大新能源车企为何开打价格战。

再看一下,总体汽车市场:

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39.0万辆,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7.5%。

2月厂商批发销量161.8万辆,同比增长10.2%,环比增长11.7%。

2月乘用车生产166.4万辆,同比增长11.2%,环比增长23.6%。

总体来看,汽车生产增幅超过批发和零售增幅,经销商库存压力有所上升。

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现实,2023年2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8.1%,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且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

这说明,从整体上看,中国汽车去库存的压力仍然较大。

3、特斯拉的威胁才刚开始。

如果特斯拉继续打价格战,那国内车企绝对会死一大片。

而这种可能性,并不低。

首先,政策可能。

特斯拉的工厂在国内,属于外资在国内的企业,因此无法用关税等手段阻止它。

再说了,特斯拉是在国内生产,用国内的材料,国内上下游企业也受益,政策方面也可能不会阻止。

其次,实力允许。

特斯拉这次降价,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一体压铸技术生产工艺提升,以及电池等原材料价格下降,生产成本大幅下降,让利给消费者。

大家可能不知道,国内其他车企面临的形势多严峻。

特斯拉汽车业务毛利率高达30%,净利率高达17%,这是绝对超然的存在。

对比一下,比亚迪毛利率13%,净利率1.8%;

上汽、一汽、东风等传统合资品牌的毛利率基本都在10%以上,净利率在4%以下;

蔚来、小鹏、理想、威马等造车新势力,利润率全是负值,造一辆亏一辆,造得越多亏的越多。

根据财务状况,特斯拉降价的空间太大了,降价10%-15%不会出现危机,但是国内其他车企哪个能受得了?

现在市场预期,为了完成销售目标,特斯拉model 3可能会降至20万以内;明年还可能会推出全新廉价版车型,model Q或model 2,价格可能会打到15万以内。

价格一变,啥都变了。比如,雪铁龙降价,20万的C6看着哪哪都是毛病,但是12万的C6看着是真香;20万的C6外观看着老气,但是12万的C6就看着成熟稳重。

所以,特斯拉这种幅度的降价,国内其他车企还咋玩?会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现在特斯拉才只是小试牛刀,还没有真正动手。等特斯拉全球销售显著下滑,需要靠打“价格战”提升销量的时候,它一定会果断出手。

所以,对于国内其他车企来说,最残酷的阶段还在后面。

4、外需受阻,国内商品价格必定内卷。

过去几十年,全球经济的运行模式就是,欧美国家放水,创造商品需求;中国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提供廉价的商品供给,迅速成长为制造业大国。

所以,尽管全球货币超发,但是由于中国廉价商品的贡献,全球通胀水平并不高。

目前来看,逆全球化趋势会继续下去,而且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这就意味着,中国廉价商品出口欧美国家会越来越困难,那么结果是什么?

欧美国家只能消费自己生产的高价商品,导致国内通胀飙升。而中国只能自己内部消化过剩产能,商品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导致价格一直下跌。

看一个数据:2022年,中国的出口23.97万亿元,当年的零售总额44万亿。如果出口全部转内销,商品供给会突然增加54.5%,价格得跌多久,跌到啥程度啊。

再看一下汽车行业的数据。

2022年,全年累计出口超300万辆,达到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

2023年1至2月,全国汽车出口数量为68.2万辆,同比增长43.2%。

也就是说,目前我国汽车出口数据仍然高速增长,并没有出口转内销压力。

如果我国汽车出口压力再受阻,别的不说,单特斯拉的市场供给就会增加38%。

所以,无论是从特斯拉鲶鱼效应看,还是从外需受阻大趋势来看,这才只是刚刚开始,困难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而国内汽车价格崩盘,只是众多领域里的一个缩影而已。从这个角度看,未来全社会可能会面临更加严重的通缩风险。

如果想通过放水来提升价格,那么结果大概率就是“滞胀”。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