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看不懂《极盗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极盗者剧情详解 你真的看不懂《极盗者》

你真的看不懂《极盗者》

2024-07-07 16: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几天偶然刷起猫眼,见到《极盗者》这部电影,立马被“极限运动”四个字吸引,也懒得去翻豆瓣上的评论,便直奔影院,果真没让我失望。

极限运动,没有最酷,只有更炫,我以为见过了《绝命海拔》里圣母峰的恐怖,体会过了《荒野生存》里无限的孤独,看过了《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的废土癫狂,却没想到《极盗者》的视觉冲击更胜一筹,因为它集合了摩托、冲浪、滑雪、翼装飞行、攀岩等元素,每一个镜头都可以震摄人心,据说还是真实拍摄。

先不讨论这电影,我想先说一下我对户外运动的看法。

我第一次接触户外运动的时候,是刚来深圳的第一个月,朋友N叫我去桔钓沙岛穿越海岸线,可以说我的户外运动神经细胞是被N给激活的,自从体验到在悬崖上攀爬的惊险后,我对户外运动这个词的认知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前所认为的“去海边走走、公园逛逛”的“户外运动”概念,统统变成了狗屎。

后来再与N去深圳的三水线徒步,据称是深圳驴友毕业线路,过程就不讲了,总之经历重重险阻和惊心动魄后站在山顶那种磅礴的征服感,只有自己才知道。

回来后看了电影《绝命海拔》,电影里徒步的地点是尼泊尔的圣女峰,即珠穆朗玛峰。名字虽美,但却是死亡率极高的一座山。在这之前,跟N去参加过深圳一个户外组织“爬行动物”的分享会,讲的就是尼泊尔雪山徒步的故事,抱着对尼泊尔有些许认知的我看完了《绝命海拔》,实在接受不了结局,不忍心史考特·费舍尔就那样冻死在峰顶。

美与危险永远是并存的,很多人不顾一切对美景想一窥究竟,有时候付出的却是生命的代价,就像史考特带领的队伍“冒险顾问”里的道格·汉森为了完成孩子们的理想--代替它们登顶,在接近终点时已筋疲力尽,就为了完成一个承诺,最终尽管凭着毅力走到了山顶,但结果还是死在了下撤的路上。

我想,站在自己豁出性命也不惜要到达的顶峰时,是自豪的吧,那感觉绝对超越了生与死。我个人虽爱户外,但却是个很怕死的人,这让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变得谨慎。

紧接着我又看了一部《荒野生存》,这次不是雪山,而是荒原,它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男主角因不满社会的物质,家人的控制,毅然决然离开了生活的地方独自走进了无尽的荒野,没钱没手机没充气娃娃。他的目标是徒步到阿拉斯加,但结局是被毒果子毒死在一辆无人问津的废弃公交车上(后来他一直住在车上,因为季节原因,发现想回家的时候,河流阻断了回去了路,他被隔绝在“孤岛”上,没有食物,只好找野菜,没想误食了毒果子)。

这个故事也让我惋惜万分。

这几部电影都有对应的书籍原著,后来我打算买来阅读一番,但因某些原因延迟了--因为一旦沉迷在这种冒险世界里,在我的物质基础支撑不了我的行动时,我会很难受。

其实我讲了这么多,想说明一点的是,不管是我自己经历的还是电影里所描绘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都是紧密相关的,这是一种博弈,冒险者用生命与自然搏斗,与极限搏斗,为了一个美景也好,一个信念也罢,终究目的都是踏遍万疆高山,征服自己,达成自己的目标。

《极盗者》就是这么一部电影,但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讲诉的其实是一种情怀,一种户外极限运动者所特有的对自然极端崇拜的情怀。

这个故事在浓厚的美国文化氛围里展开,纹身、涂鸦,酷炫的元素正好搭配了冒险的无畏精神,使得整部电影的气质飙升,反正我被秒杀了。

户外运动,其实最讲究的是团队精神,因为彼此的生死都可能掌握在对方的手里,谨慎与合作,是队友之间的第一信条。

鲍迪认为人类索取了自然太多,所以需要回报自然,而他回报自然的方式是,完成尾崎八项挑战。

1、emerging force 力之涌现 (皮艇激流回旋)

2、birth of sky 天之降诞 (珠穆朗玛峰伞降)

3、awakening earth 地之觉醒 (燕子洞定点跳伞)

4、life of water 水之生灵 (前后两次冲浪)

5、life of wind 风之永动 (翼装飞行)

6、life of ice 冰之固结 (速降滑雪)

7、master of six lives 命之主宰 (徒手攀岩)

8、act of ultimate trust 终极信任 (后仰高空跳水)

看见豆瓣很多文艺装逼犯一直吐槽这剧情有硬伤,我觉得有点可笑。因为他们不懂,要是以正常的剧情标准去衡量这部电影,就显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就像你不能以正常人的行为去衡量鲍迪的行为,你可以说他是一个狂人,一个极端分子,但从他脑子里蹦出来的那些信念与追求,却不是一般人能匹敌的。

犹他本身也是极限运动界的一个传奇,但因为自己害死了同伴,心有愧疚,从此淡出极限运动界,加入了FBI,这些当然只是铺垫,犹他是一个见证者。

后来犹他得知几个极限运动犯罪狂人的行径,熟悉极限运动领域的他自然而然肩负起这个任务--追捕鲍迪之旅,他没想到这个旅程竟是自己的超脱之旅,因为他受到了鲍迪的帮助。(犹他也是真的屌,跟随鲍迪轻轻松松几乎完成了八项挑战)

其实鲍迪早就知道犹他的真正身份,而正因为都是“业界内”的人,所以开导犹他自然成了鲍迪的责任。似乎这个领域内的人都惺惺相惜,因为大家秉承的理念都一致,一样经常游荡在生与死的边缘,征服着各种不可能。

从鲍迪的做事方式看,他是偏激的,因为要完成这八项挑战,需要大量资金,只能通过土豪赞助,寄人篱下,宁愿受到一些限制,直到后来FBI把土豪的资产冻结,鲍迪不得不靠抢银行去筹得资金,以此完成自己的余愿。

影片里犹他实质上是一个“共犯式”的“被解放者”角色,他在鲍迪影响下走向了心灵解放之路,另一方面还担任制造人物之间心理冲突的任务角色,即信念与规则之间的矛盾,他代表着规则。

人在追随自然的脚步中,是否还要束缚于自身社会所制定的规则,如果被囚禁于这些规则之中,那还谈得上什么“回报自然”?

所以,鲍迪在这过程中,本身从出发点就有悖于社会,是一个完全的反社会主义者。他觉得人类所得到的,都是跟自然索取的,所以把它破坏掉,就等于奉还给了自然,并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这过程,死了人,造成社会恐慌,对他来说都比不上他做的事情来得有意义。他不怕死,因为他说过,“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真正的活过。”

犹他对鲍迪说:“鲍迪,你杀过多少人,你犯过多少法,自己数得清楚吗?”很明显,这并不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因为鲍迪为了达成目的,早就摒弃了社会规则。

虽说剧情因此是个硬伤,把人物塑造得很理想主义,但这并不妨碍编剧的意图。

确实,死亡对于极限运动员来说,只是一种归宿,一种必然的结果,所以他们敬畏自然,自己也变得无所畏惧。在结局可以看到,他不惜冲进那大浪里,命陨大海,也算是自己的选择。

在帆船上犹他与鲍迪握了手,其实是对他的一种尊敬,尊敬鲍迪“自己的道路”,如果再用法律手段去强制干涉的话,就没意思了。

所以这部电影,真正想表现的极限运动员对自然的崇拜精神,早已超越了剧情,简而言之,剧情只是衬托。通过电影的理念,唤醒人类对自然的尊敬之心,而不再是一味索取,现实里的地球已经千疮百孔,颇有些“提倡环保”的意味。

说实话,《极盗者》使我热血沸腾,就算剧情的某些细节有失偏颇,但也不能阻止他成为一部向自然致敬的良心之作。

那些评它为烂片而神神叨叨的豆瓣文艺屌,很多东西他们自然无法理解,因为实际上没几个能真正经历过他们经历过的事情,无法做到感同身受,自然就没有该有的精神高度,他们的眼界似乎从没逾越过日常的生活标准。

电影里也提到过,“每个人都只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要是我还是以前那只封闭的“井底之蛙”,我肯定也会贴他个剧情俗烂的标签,可现在我不是,因为我知道我必须看到那些真正的意图,即便这些东西在别人眼里不值得一提。

-END-

2015.12.11

November 12th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