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作心得体会(八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板报设计制作感受和收获 手工制作心得体会(八篇)

手工制作心得体会(八篇)

2024-06-30 23: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浅议手工制作类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原创)

新城中心小学 张昌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起点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从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去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

手工制作是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一般形式,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既动手又动脑,训练他们的综合能力的极好方式。那么如何把小学劳技课真正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列,把以往单一的劳动技术指导转化成为综合实践意义上的活动呢?下面以手工制作为例谈谈本人的初浅看法。

以手工制作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适宜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完成。它包括主题确定(一般是指制作材料或物化作品名称)、活动实施(包括方法指导与操作过程)和成果(作品)展示的完整过程。材料和工具可以是手工劳动教材包提供或者教师预先布置学生准备的物件。那么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意义上的手工制作,就不是传统的手工劳动。应该通过组织讨论,师生共同确定一个响亮的主题,如:《我为植物做名片》、《卡纸手工制作》、《五谷杂粮画“世界”》 、《手工纸艺》、《彩色剪纸》、《 制作精美书签》等等。

教师对手工制作类活动的指导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不仅仅是制作技巧层面的问题,更值得注重的是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提高综合能力。这类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际操作、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手工操作的技能技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经验交流和操作性劳动,获得直观、真实的感受;在小组合作中从小养成热爱劳动、主动探索、自主创新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进步。根据我市一些教师组织指导此类活动的的经验,一般采取下面的方法及步骤:

(一)直观教学,激发兴趣。就小学阶段而言,手工制作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包括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求同思维、发现问题、探究能力培养等等,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些不同类型、不同材料的作品,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方面的培养。为了直观醒目,教师应将示范作品的尺寸适当放大,颜色要更鲜艳一些,结构尽可能精巧一些,演示要顾及所有同学的目光,口述尽量做到通俗清晰,诙谐生动,以便全班学生都能看到和听到。

…… …… 余下全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