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边的老房子别墅,很多杭州人都不知道它们背后的秘密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杭州老东岳别墅事件 西湖边的老房子别墅,很多杭州人都不知道它们背后的秘密故事

西湖边的老房子别墅,很多杭州人都不知道它们背后的秘密故事

2024-06-06 07: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全文8120字,阅读约6分钟《城市秘密》作者:土哥涅夫 设计:徐世明 / 摄影:子夷、特邀摄影师编辑:大倾城、尤可感谢章胜贤老师提供老照片本栏目由杭州嘉里中心|逸庐 西湖私邸特约播出

2019年10月,城市秘密与杭州嘉里中心·逸庐推出“离不开西湖的人”系列。后台网友留言踊跃,和西湖有关的内容总能勾起太多人的情愫。

其中,杭州历史建筑研究专家仲向平向我们透露,在距离现在横长寿路嘉里逸庐一箭之遥的安吉路上,也有一幢也叫“逸庐”的民国建筑,青石门框上那两个飘逸潇洒的字,还是蔡元培手书的。这勾起了我们的好奇心,为什么很多老杭州都从来没听说过安吉路上的这座“逸庐”?

▲蔡元培所题“逸庐”,有没有想把这个门头买下的冲动?

一番实地查证和纸上功夫后,这座四周被拆违中的小楼开始露出原委。它始建于1935年,原属浙江大学教育学系主任庄泽宣的,虽然至今已有85岁,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其朝西大门被住在里面的居民用砖头砌起来,成了厨房内的一面墙。直到2017年8月,下城区武林街道安吉社区环西新村启动拆违工程,这个刻有蔡元培题字的门头才重见天光,人们也才知道,原来这处老宅的大名唤做“逸庐”。在此之前,它一直被称为“安吉路35号别墅建筑”。

▲城秘“拨开杂草见逸庐”的过程.GIF

或许是机缘巧合,也可能是英雄所见略同,今天的嘉里中心逸庐和当年的庄泽宣一样,都不约而同想到用“逸”这个名字给湖畔的建筑命名。逸,是安闲安乐,是超凡脱俗,是繁华中的舒展姿势,两个“逸庐”不期而遇的背后,让人隐隐看到一以贯之、百年相承的西湖精神,它蕴含了杭州的一个美好姿态。

事实上,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遍布西湖周遭的许多名庐,都这样渐渐湮没无闻,而它们的主人,都是因为这面湖泊而一往情深。湖山清嘉,引多少英雄尽折腰。处于人生丰水期的人们,他们的感情不再用于战斗,而是用于润泽日常的生活,让日子变得柔和,变得有光辉。他们在湖畔打造自己的人生传奇。现在西湖边的别墅、名庐,人们进去都会不由自主探寻过往的主人,因为相信不平凡的居所一定有不平凡的人生。

1935年底至1936年初,国立浙江大学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针对时任校长郭任远的"驱郭风潮"。与当个校长还要跟领袖讨价还价,甚至开出“财源须源源接济;用人校长有全权,不受政党之干涉”这样“过分”条件的后任竺可桢不同,这位住在北山路43号王庄的郭校长深得蒋介石的信任。

▲老底子的王庄围墙 / 图片章胜贤老师

▲现在修缮后的王庄,隐约可见墙内建筑。

郭任远担任浙大校长近三年,身兼浙大军事管理处处长、教务长、文理学院院长、一年级主任等数职,可谓大权独揽。此公虽为心理学家,却不了解浙大师生的心理,屡屡秉承蒋介石的个人意志,以高压手段镇压师生,最终在校内激起“驱郭”学潮。这迫使蒋介石不得不亲自出马,以缓和舆论,并在陈布雷的劝说下,勉强答应了竺可桢开出的“赴任三条件”。

1936年4月25日,46岁的竺可桢正式出任浙江大学校长,而竺、郭两人的交接就是在王庄内进行的。

赶走了郭任远,浙大迎来了竺可桢时代,这是浙大校史上最为辉煌的一段时期。竺可桢之于浙大,犹如蔡元培之于北大,他为浙大延揽来一大批像庄泽宣这样的名师,使浙大一跃成为当时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被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

为庄泽宣的“逸庐”题字的蔡元培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与庄泽宣同为中国教育学的权威专家。这位绍兴人也有着浓厚的西湖情结,他也暂居西湖,是西湖边另一栋老建筑——春润庐最早的房客。

位于北山路54号的春润庐,由宋春舫和朱润生共同建造。宋春舫先后在北大、清华担任教授,是著名戏剧理论家,也是中国海洋科学的先驱——那时候的学者,就是这么全能。而朱润生为宋氏亲戚,银行家。不过宋春舫最有名的亲戚,还要数他的表哥王国维。

▲旧时的春润庐,蔡元培、章太炎、徐志摩等一大批名人到杭州时经常借寓此处,因此有人戏称,这里是一座不挂牌的“北京大学招待所”。图片仲向平老师。

春润庐内有两栋带壁炉的别墅:外面那栋是朱润生的,名为“润庐”;里面那栋是宋春舫的,唤做“春庐”。和抱青别墅一样,由于宋、朱二人常年不在杭州,春润庐建成后,房子也经常空着,不料却成就了多位房客在此寄宿的传奇。

根据现存资料,春润庐的第一个房客应该就是蔡元培。上世纪一二十年代,蔡元培因不满北洋政府的所作所为,几次辞去北大校长职务,闲居杭州西子湖畔。徐志摩在1926年7月21日写给陆小曼的信中,讲了自己几天前在西湖坐船去春润庐拜访蔡元培的事。由此推断,蔡元培应是春润庐最早的房客。

而在春润庐客居时间最长的,则是谭熙鸿。这位曾担任孙中山秘书和蔡元培秘书的北大生物系主任,1927年南下杭州出任劳农学院院长(即后来的浙江大学农学院)。因为与宋春舫都曾是留法学生,关系密切,所以便举家搬进了春润庐,住在朱润生的那栋小楼里。这一住,就是5年。

▲春润庐现照,和以前相比改变不大。

“润庐”有人住了,“春庐”却还空着,于是宋春舫又拜托谭熙鸿——“如果有我们朋友来杭州,就请他们来入住”。因为宋春舫认为,房子要有人住,才不会损坏。这样,在谭熙鸿客居的那些年里,春润庐俨然成了“不挂牌的北京大学招待所”。

除了常客蔡元培,在春润庐小住过的名人还有:马寅初一家,徐宝璜、蔡尚文夫妇,林风眠和他的妻子;而北大教授张歆海和韩湘眉更是在春润庐中成的婚。至于来春润庐拜访的名人,那就更多了。这些人之所以愿意光顾春润庐,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谭熙鸿家雇了一名手艺了得的厨师——他便是后来在杭州城中开办天香楼酒家的孟永泰。

可惜孟永泰的手艺,屋主宋春舫却始终未曾尝到——他先是在北京,后赴青岛,1937年因时局动荡离开青岛后一年便溘然早逝,年仅46岁。后人了解宋春舫,主要是通过他的藏书与藏书票,如今这些都被行家视为珍品。

▲1927年所建,西湖南屏山雷峰塔边的“汪庄”(西子宾馆)。/ 图自城秘特邀摄影师朱页川Ethan

1934年3月出版的《杭州市指南》上,有一则葛岭饭店的广告:

新开葛岭中西大饭店,保俶塔脚下。游客注意,本饭店开设里西湖,滨湖西式洋房,地位宽敞,每卧室装有浴室及水汀,交通便利,备有汽车间,免费停放。中西饮食一应俱全。此外,另有美丽酒吧,专售上品洋酒。电话总帐房2939号。

刊登广告的人名叫于少甫,他经营葛岭饭店的策略便是突出一个“洋”字,洋气的店名,西洋进口的吊灯装饰,以及各种正宗的西餐洋酒,所以开张没多久便吸引来不少外国游客。

曾多次下榻葛岭饭店的知名记者曹聚仁晚年回忆,当时“葛岭饭店、蝶来饭店、西泠饭店的主顾,他们多是上海客,也有一半是洋人”。不过在曹聚仁眼里,“葛岭饭店,虽说是用刀用叉,餐餐吃西菜,看起来,总还是旧日的庭院。” 而这,或许源于房东那个老派家族的传统审美吧。

事实上,于少甫和他的葛岭饭店只是租客,这栋欧式洋楼的真名叫作“抱青别墅”,属于南浔丝商大族邢家。光绪三十二年(1906)4月,邢家从毓秀庵购得地皮,土地所有权证书上登记的姓名为“邢抱青”。次年,这块地上建了一座漂亮的洋楼,起名“抱青别墅”。

▲80、90年代左右的抱青别墅,最早刚建造时除了中间部分的建筑主体,其实并没有左右两旁的独栋建筑(如下图右二)。据称,因葛岭饭店当时生意极好,客房不够用,饭店服务员也缺休息的地方,于少甫不仅在别墅的东西两端加盖了两个小楼,而且还为抱青别墅添加了一层楼,使原来只是假三层的抱青别墅变成了真正的三层楼。当时抱青别墅的第三层楼,是葛岭饭店的服务员住的;西面搭建的三层小楼,底层用作了汽车间,上面两层是于少甫一家的住房;东面搭建的两层小楼则用作饭店的卫生间。 / 图片章胜贤老师

关于“邢抱青”究竟是谁,各方颇有争议。很多文章认为是南浔“八牛”之首的邢庚星,抱青是他的号。就连目前北山路上的介绍铭牌都写着:抱青别墅为南浔富商邢庚星所建。

问题是,邢庚星出生于1790年,逝世在1861年,时间对不上啊。“城市秘密”查找当时的地籍资料发现,从毓秀庵业主忠成手里买下地皮的,其实是邢庚星的孙子邢为业(邢鼎丞),而葛岭饭店的老板于少甫正是邢鼎丞的同学兼好友。

于少甫建筑学出身,抱青别墅建筑维修上的事,邢鼎丞多是托付给他的。而邢鼎丞自己则常年在上海打理家族生意,所以抱青别墅建成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空关状态。后来杭州举办西湖博览会时,还曾租借抱青别墅作为“工业馆第四分馆”。

西博会结束以后,所借用的别墅、寺庙被一一归还房主。但西博会的盛况,让于少甫看到了沿湖房屋的商业价值,因此便以每月60块大洋租下了抱青别墅的使用权,于1931年开设了葛岭饭店。

虽然主打洋餐饮,但葛岭饭店最大的优势其实在于它的地理位置。饭店坐落于西子湖畔,距离市区不远,游人下榻于此,既可以游览山水,又便于走亲访友,加上交通便利(西湖游船是当时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所以像郑振铎、蒋慎吾、易孺等名人来杭,都喜欢住在这里。

1949年初,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张道藩携情人蒋碧微来杭州游玩,下榻葛岭饭店。当初二人一见钟情时,蒋碧微还是徐悲鸿的夫人,张道藩也有了未婚妻素珊,这段婚外恋持续了20年,这时终于公开走到了一起。但风雨飘摇的政局,留给他们徜徉西湖、缠绵悱恻的时间已然不多,4月29日,二人便离开大陆,去了台湾,西湖山水从此化入梦中。

而抱青别墅的这段演变历史,也一度被世人所遗忘。1995年杭州园文局编纂的《西湖志》中还说:“抱青别墅,今已不存”。直到2004年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启动,拆除了于少甫当年为葛岭饭店添建的部分建筑,抱青别墅才终于恢复了历史原貌,成为西湖北线一处新的地标。

邢鼎丞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施工前夕的抱青别墅 / 图自杭州文史

▲改造后的抱青别墅,两个粘在它旁边的小楼被完全拆除,顶层上当年被于少甫添加的建筑部分也被拆除。现为杭州国画艺术展示中心。

相比邢鼎丞,同为上海滩大亨的黄楚九就要懂生活的多。这位15岁跟随母亲闯荡上海滩的余姚人,从城隍庙卖药丸起家,一步步成长为生意横跨多个领域,拥有工厂、商店达上百家的“百家经理”。旗下“大世界”,曾为远东第一大游乐场,在上海滩久负盛名。事业有成后的黄楚九,想起了故乡的山水,于是在西湖边圣塘路上圈地3亩1分5厘5毫,建起了九芝小筑。三幢风格各异、体量不等的西式洋楼,搭配以一园、二亭、三廊以及辅房若干,既彰显了主人的财力,和对品质与细节的极致追求,也透露出其融汇中西的审美旨趣。

▲上世纪八十年代,圣塘路上所有的民宅和机构全部搬迁。2003年建设圣塘景区,只留下了一头一尾的九芝小筑(原圣塘路9号,即湖滨路23号)和石函精舍(原圣塘路27号)。/中图自城秘特邀摄影师朱页川Ethan

据说九芝小筑得名于园中九处以“芝”命名的场所。比如主人的书房名为“芝兰轩”,宴客的厅堂叫作“芝馨厅”,供黄楚九听评书、赏戏曲的三层高阁取名“蕴芝阁”。还有一座双层的“芝云亭”延伸于西湖之上,端坐亭中举目眺望,西湖美景尽收眼底,人生得意莫过于此。

就这样,黄楚九开启了自己的双城生活。

▲鹤芝亭,原九芝小筑园内亭子,今不存。照片里是黄楚九家人合影,摄于上世纪20年代。

安居在西湖畔九芝小筑中的他,运筹帷幄着上海滩的商战风云。但由于不懂“房住不炒”的道理,一向经营稳健、投资谨慎的黄楚九,这时候开始涉足高投资、高风险的房地产。虽然短短几年内,就建起了三百多幢房子,成为上海滩人人艳羡的“黄半城”,但殊不知,危机也正在步步逼近。1931年1月1日,黄楚九如往常般在九芝小筑中听评书《珍珠塔》、赏西湖景,安排着回上海的行程,心想,日夜银行的挤兑事件只是个小插曲,待他去上海平息这场风波后就回杭州继续静养。谁曾料,这一去就再也没能回来。

▲现存九芝小筑主体别墅 / 上图自城秘特邀摄影师朱页川Ethan

18天后,黄楚九病逝于上海,他辛苦建立起来的商业帝国也随即倾覆。豪华气派的九芝小筑,此前为了调剂“头寸”已经当给了钱庄,这时便陷入到归属纠纷中。此后兜兜转转,如今的九芝小筑虽然早已与黄家无关,但坐在隔壁湖畔居品茗之时的那份惬意,与当年黄楚九感受到的恐怕没有多大差异吧。

也是在那一年,银行家王静甫在北山路上的息庐家中,安详地合上了双眼。与黄楚九不同,晚年的王静甫身心都得到了安顿。息庐,庐如其名,让主人得以休养生息。

▲建造于1927年的息庐外墙现照。

王氏祖籍山东,为了躲避战乱,逃难到了杭州。经维新派人士、银行家项藻馨举荐,王静甫进入大清银行(后来的中国银行)工作。1927年,王静甫的大夫人去世,早年的颠沛加上晚年的丧妻之痛,让王静甫身心受到很大打击。为此他斥巨资,买下北山路66号的这栋别墅,并取名“息庐”,希望自己的晚年能在这里安享天伦。

息庐为二进院落式布局,前为一幢大屋顶中式风格的三开间大殿,大殿后拾级而上,是一幢两层三开间的西式砖木小楼。王静甫去世后曾为西湖国立艺专的师生宿舍。

多说一句,王静甫有个侄儿王禔(王福庵),幼承家学,喜爱训诂、词章、金石、书画,十多岁名声便已出圈。其篆刻以细朱文多字印名冠当时,“与吴昌硕、赵叔孺有并美之誉,海内外求刻者纷至沓来,户限为穿”。

但使王福庵名垂史册的,是他为“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和丁仁、叶铭、无隐等人于1904年在西湖孤山联合发起成立西泠印社。从此,西湖旁多了一个“天下第一名社”,金石爱好者有了一处朝圣之所。

如今,故人已去,王家的息庐也沦为民居杂院,只有西泠印社仍静静地矗立孤山上,凝望这水,这城,这些人。

▲孤山与白堤交界的第一栋别墅,建于民国1927年的逸云寄庐,又名“明鉴楼”。 / 城秘特邀摄影师潘仲夷

▲花港公园东大门附近的蒋庄,1950年4月,中国学者马一浮(1883-1967)移居于此,现辟为马一浮纪念馆。/ 图自城秘特邀摄影师肖奕叁、東東東

会玩的不仅有文人商人,在西湖这片温柔乡里,就连平素一本正经的政治人物,也往往不经意间会流露出生活的一面。比如蒋介石、蒋经国这对统治两岸半个多世纪的父子。

以革命者身份登上历史舞台的蒋介石,年轻时慷慨热血,却也贪恋红尘。在其早年日记中,经常提到对于狎妓的忏悔:“以后禁入花街为狎邪之行。其能乎,请试之!”(1919年10月2日)“晚,又作冶游,以后夜间无正事,不许出门。”(1920年3月27日)“见色,心邪不正,记过一次。”(1922年9月27日),直到遇见了宋美龄。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了盛大的结婚典礼。婚后,他们像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一样,开始了蜜月旅行,而第一站就到了杭州,住在西湖畔的澄庐。

澄庐位于南山路与湖滨路交叉口,湖滨前往三潭印月的游船码头,就在澄庐旁边。它依西湖而建,由门庭、主楼、外廊及庭院组成,主楼前面还有两幢楼,作为警卫楼和伙房之用。西侧有花园。别墅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间36间。站在二楼平台远眺,湖光山色,令人心驰。

澄庐的第一任主人是中国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总经理盛恩颐,也就是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盛宣怀最宠爱的第四子。不过这位由慈禧老佛爷亲自赐名的官二代,却并未光顾过澄庐,由于挥金如土,盛恩颐晚年穷困潦倒,最终死于苏州留园自家宅子的门房间。蒋宋“旅行结婚”第一站之所以选择在澄庐,是因为宋美龄的哥哥宋子文曾担任过盛恩颐的英文秘书,所以后者便将澄庐借给夫妇俩住了几个晚上。但就是那几晚,使澄庐与蒋介石夫妇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蒋介石最喜爱的三大别墅之一——另两大分别为上海爱庐和庐山美庐。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照

后来,国民政府索性将澄庐收归国有,改成老蒋在杭州的行辕。在这里,蒋介石和宋美龄时常像普通夫妇一样泛舟湖上,嬉笑逗乐。在世人眼中,蒋介石是冷面多疑的铁腕政治家,但在宋美龄面前,他却愿意放下坚硬的铠甲与面具,坦露自己的小脾气与真性情。

也是在这里,蒋介石见了从苏联归来的蒋经国第一面。此前,因为蒋经国在苏联报刊上发表痛骂蒋介石、断绝父子关系的公开信,曾令老蒋十分生气,有意冷落,故意不见他。但架不住周遭人的劝说,以及血浓于水的父子天性,两人最终在澄庐相见。多年的父子心结,化解在了西湖的柔波里。

▲雾中如海市蜃楼般的西湖与城 / 图自城秘特邀摄影师肖奕叁

1949年,杭州解放前夕,蒋介石还曾自笕桥机场潜入杭城,绕湖一周,颇多留恋。据说那一夜,老蒋就是在澄庐度过的。当时的他,想必百感交集,难以入眠:人生如戏,在这里隆重登场,也在这里惆怅落幕!

蒋氏去台后,澄庐先后作为幼儿园、市司法局的办公场所,如今是杭州老干部活动室。由于不对外开放参观,所以多数游客会忽略这栋奶黄色外墙的西式别墅。相对来说,坐落在宝石山脚下的蒋经国旧居,因为星巴克、麦当劳的相继入驻,而多了不少人气。但其实,蒋经国只在此住过不到一个月。

那是1948年10月至11月间,国共内战已进入到白热化阶段,杭州因为远离战争前线,比较安全,而且又位于沪宁杭铁路线上,交通便利,所以蒋经国便携妻带儿来到杭州,入住市长周象贤给他安排的这处寓所,当时的门牌号是“里西湖1号、2号”。

▲蒋经国旧居

这是一幢建于1930年代的两层西式砖木别墅,院墙由灰褐色青砖砌成,显得低调稳重,这倒也符合蒋经国的性格。走进院子,里面桂花、棕榈、天竺、枫树等枝叶繁茂,据说都是小蒋当年亲手所种。

蒋经国其人,爱养花,爱美食,爱热闹,这座宅子自然成为他抒发生活情致的最佳场所。闲暇时与家人在园内种种花草,到不远处的菩提精舍会客吃饭,或者独自漫步北山街赏月观湖,对于刚刚经历了上海“打虎”失败的蒋经国来说,不啻为一种心灵的慰藉。

▲菩提精舍 / 老图片章胜贤老师

蒋经国当时膝下已有二男一女,长子蒋孝文,女儿蒋孝章,次子蒋孝武。孝文和孝章分别在杭州名校蕙兰中学和弘道女中就读,都是十分活跃的青年学生,喜欢抛头露面,这可搞得市长周象贤十分苦恼——“皇孙”们的安全问题得月月抓、天天抓,一刻不得松懈。

好在大举南下的解放军为周市长解决了这个难题。随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这栋别墅被收归浙江省机关事物管理局所有,并作为宿舍分配给领导以及知名人士。

▲南山路畔的黄郛楼,蒋介石的结拜兄弟黄郛为其夫人沈亦云所建。抗战胜利后,黄郛别墅曾加以修缮,作为国民政府主席行辕,蒋介石夫妇来杭时曾下榻此处,并将南山路改名为膺白路,以纪念黄郛这位"党国要人"。解放后,黄郛楼作为大华饭店的分部,接待过不少中央领导人。从1957年至1960年,国家主席毛泽东多次来杭州,在此楼曾开会、见客或休息。

之后,鲁迅的学生黄源住过,数学家陈建功住过,琼崖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创建人、“红色娘子军”的老领导冯白驹住过,一位叫王黎夫的地下工作者也曾住过……直到2003年,蒋经国旧居被杭州市园文局正式公布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其中的居民才陆续迁出。

2015年,一则“蒋经国旧居变身麦当劳、星巴克”的新闻,曾引发舆论哗然。但时过境迁,这些争论、非议早已没入西湖的人潮喧闹中。事实上,曾经的湖滨、北山路,环湖一带,本就是杭州最时髦、最洋气的区域,如今兜兜转转,不过是回到了原点。

▲三面临湖的刘庄,现在的西湖国宾馆。/ 图自城秘特邀摄影师朱页川Ethan、肖奕叁

所不同的,只是当年那些听故事的人,如今已成为说故事的人,而说故事的人则成了故事里的人。唯有这一栋栋西湖名庐仍静静地矗在那里,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

▲从蒋庄望向西湖。/ 图自城秘特邀摄影师哇哟嗯

▲旧时从静逸别墅眺望西湖。葛岭路5号的静逸别墅是张静江的故居,主建筑为两栋砖石结构欧式风格的两层小楼,面湖依山,每幢楼均有宽大阳台,可眺望湖山景致。/ 图片章胜贤老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