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的没有死亡教育吗?从10首诗词中看古人对生与死的深刻感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有关生死感悟的诗句 中国真的没有死亡教育吗?从10首诗词中看古人对生与死的深刻感悟

中国真的没有死亡教育吗?从10首诗词中看古人对生与死的深刻感悟

2024-07-12 17: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提起死亡,大多数人都会感到敬畏。在常态的意识里,死亡是一件无比可怕的事情,人人避而不谈,“死”这个字眼,实在忌讳,因为这种不接受,恐惧、忐忑、慌张……接踵而至。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死是一个很忌讳的词。平日里,大家一般不会讨论死亡这个话题。

由此,很多人认为汉文化里完全没有死亡教育,我们都逃避死亡这个话题。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马东在《奇葩说》总结说:如何面对生死这件事,是我们汉文化缺失的一课。

中国真的没有死亡教育吗?从10首诗词中看古人对生与死的深刻感悟

真是如此吗?

《道德经》里面有一句话表达了当时人们的死亡观:死而不亡者寿。

意思是说人死了,但是人的名声、精神、人格没有在人世间消亡,这才是真正的长寿。不把生命物质的终点当成是终点,而是有更高的追求。

这和我们今天的死亡教育观点不谋而合——帮助人们正确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教育人们坦然面对死亡。

中国真的没有死亡教育吗?从10首诗词中看古人对生与死的深刻感悟

死是永远不会过时的问题,因为它和我们每个生命息息相关。

诗词是民族的瑰宝,亦是汉文化思想的精髓。那么古人在诗词中抒发了哪些对生与死的深刻感悟呢?

今天,就给诸公带来中国历史上十首关于“死”的思考之诗词。

一、《赤壁赋》苏轼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赤壁赋》里,苏轼借客之口谈到了生命短暂的问题,但他没有在对生命短暂的哀叹之中一蹶不起,而是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生命,隐含着他的生命态度,即:不必对生命的流逝作无谓的哀叹,而应该处在顺境时“兼济天下”,处在逆境时“独善其身”,豁达、超脱地取“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是最好的生命方式。

中国真的没有死亡教育吗?从10首诗词中看古人对生与死的深刻感悟

二、《增广贤文》

人生一世,草长一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

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路逢险处须回避,事到临头不自由。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用草木比喻人的一生,是指人的一生有得意荣华,也有失意的枯枝。生命是相对短暂的 ,如白驹过隙,人要珍惜当下的时光。

中国真的没有死亡教育吗?从10首诗词中看古人对生与死的深刻感悟

三、《兰亭集序》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王羲之虽出生高门,为东晋名士,却没有像那些“名士”一样一味追求自由放任的生活。所以,他在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生命短暂的哀叹中懂得了人生要有忧患意识,认为人生在世要扬长避短,在有限的生命里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中国真的没有死亡教育吗?从10首诗词中看古人对生与死的深刻感悟

四、《驱车上东门》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人死以后,每个人都“潜寐黄泉下”,纵然是历经千年“千载永不寤”,却再也无法醒来。而人的生命如此短暂,诗人不禁感慨,人的这一生就好像在这世界上寄宿一般,生命如何能比得上金石那样坚固长寿?与其处心积虑得谋求长寿,还“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尽享人生之乐。

这首古诗是诗人在墓地对于人生所发出的感慨,也只有在这个地方,人们才能直面生死。明白了死的意义,才会明懂得如何生。

中国真的没有死亡教育吗?从10首诗词中看古人对生与死的深刻感悟

五、《拟古十二首(其九)》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

李白在诗中抒发,天地既然是个旅馆,活着的人住在其中,自然只是过客,而只有死去才能离开这个旅馆,而归于永恒,这样就是归人了。

中国真的没有死亡教育吗?从10首诗词中看古人对生与死的深刻感悟

六、《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中国真的没有死亡教育吗?从10首诗词中看古人对生与死的深刻感悟

这首词中最亮眼的宋词名句,当属最后两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虽然只有10个字,却写出了人生路途中的哲理韵味,写出了人生的本质,那就是,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每个人都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或走或停,就这样慢慢走完人生征途。

七、《将进酒》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那一头的白发,早晨还是青丝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皎洁的明月。

中国真的没有死亡教育吗?从10首诗词中看古人对生与死的深刻感悟

八、《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名留青史。

中国真的没有死亡教育吗?从10首诗词中看古人对生与死的深刻感悟

九、《杨柳枝》

春去春来春复春,寒暑来频。

月生月尽月还新,又被老催人。

只见庭前千岁月,长在长存。

不见堂上百年人,尽总化微尘。

春去春来春复春,自然持久人生短暂,再长的人生也不过是惊鸿一瞥,在一瞬间逝去。明白这个道理,就是要学会珍惜当下,不虚度光阴。

中国真的没有死亡教育吗?从10首诗词中看古人对生与死的深刻感悟

十、《古诗十九首》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生命因为短暂,所以万分珍贵,努力去活。过往都是云烟,所以要及时释怀得失,快乐生存。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